2020-07-22

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市场相通、活动联办 
川渝携手 人才协同发展大有可为

  • 2020年04月22日 07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4月21日,山城重庆,四川与重庆签署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开启深化双方人才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篇章。

    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如何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人才协同发展将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体现到行动上。近年来川渝两地在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如自贡、泸州、广安等地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签署了30多份合作协议,开展系列务实合作;内江、达州、广元等地依托重庆高校培训资源,围绕公共管理、产业发展等专题,两年累计培训干部千余人次。

    双城经济圈建设又为加深合作带来了更大契机。

    3月1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的次日,四川省人才办和重庆市人才办相关人员即在成都共商两地人才协同发展合作事宜。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看来,双城经济圈涵盖了重庆、成都两大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这是贯彻落实四川重庆联席会议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发挥人才这一‘战略资源’作用、推动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务实举措。”

    建立人才协同发展机制

    根据协议,双方将着力建立决策共商、资源共享、联动共建、协作共赢的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人才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市场相通、活动联办。

    共同争取中央国家部委支持方面,双方共同争取将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出台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规划或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共同争取设立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选派国内高端人才到双城经济圈引领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

    积极推进政策制度协同方面,协议提出,要开展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理论研究;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分级分类推动双城经济圈高层次人才评价、职称、技能等级、外籍人才居留等方面互认;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共享机制,推动“重庆英才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

    协同开展引育才方面,协议提出,要编制发布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共建川渝籍在外高端人才数据库,组团参与两省市重大引才活动,协同开展招才引智。同时还将推行院士专家产业园、工作站和周末工程师等模式,鼓励柔性引才用才。此外,省市间还将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的交流合作。

    加快搭建协同发展载体也是合作的重要方面。双方将综合推进省(市)校、地区、校校、企企、校企等层面人才合作,支持区域内高校、院所、园区、企业等开放共享产学研平台,支持两地人才联合申报国家重大项目,推进人才多元合作,开放人才发展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发展。

    细化5方面17项重点任务

    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务实合作,双方根据协议共同梳理出5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并制定重点任务清单,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

    如在积极推进政策制度协同方面,其中一条细化为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认机制,责任单位为两地人社部门;在协同开展引才育才方面,明确提出要启动百名优秀年轻干部互派挂职计划,责任单位为两地省委(市委)组织部。

    两地将抓紧制定工作计划和推进举措,将重点任务转化为具体合作项目,采取“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明确项目推进进度、责任分工和目标效果,把蓝图变成施工图。同时还将启动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合作项目,示范带动地方、用人单位梯次推进。

    根据协议,省市两地在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的大框架之下,建立由四川、重庆组织、科技、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及成都市共同参与的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人才协同发展新形势任务,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争取国家重大人才政策、项目支持,推动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实。(记者 林凌)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市场相通、活动联办 
    川渝携手 人才协同发展大有可为

  • 2020年04月22日 07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4月21日,山城重庆,四川与重庆签署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开启深化双方人才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篇章。

    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如何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人才协同发展将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体现到行动上。近年来川渝两地在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如自贡、泸州、广安等地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签署了30多份合作协议,开展系列务实合作;内江、达州、广元等地依托重庆高校培训资源,围绕公共管理、产业发展等专题,两年累计培训干部千余人次。

    双城经济圈建设又为加深合作带来了更大契机。

    3月1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的次日,四川省人才办和重庆市人才办相关人员即在成都共商两地人才协同发展合作事宜。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看来,双城经济圈涵盖了重庆、成都两大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这是贯彻落实四川重庆联席会议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发挥人才这一‘战略资源’作用、推动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务实举措。”

    建立人才协同发展机制

    根据协议,双方将着力建立决策共商、资源共享、联动共建、协作共赢的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人才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市场相通、活动联办。

    共同争取中央国家部委支持方面,双方共同争取将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出台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规划或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共同争取设立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选派国内高端人才到双城经济圈引领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

    积极推进政策制度协同方面,协议提出,要开展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理论研究;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分级分类推动双城经济圈高层次人才评价、职称、技能等级、外籍人才居留等方面互认;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共享机制,推动“重庆英才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

    协同开展引育才方面,协议提出,要编制发布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共建川渝籍在外高端人才数据库,组团参与两省市重大引才活动,协同开展招才引智。同时还将推行院士专家产业园、工作站和周末工程师等模式,鼓励柔性引才用才。此外,省市间还将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的交流合作。

    加快搭建协同发展载体也是合作的重要方面。双方将综合推进省(市)校、地区、校校、企企、校企等层面人才合作,支持区域内高校、院所、园区、企业等开放共享产学研平台,支持两地人才联合申报国家重大项目,推进人才多元合作,开放人才发展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发展。

    细化5方面17项重点任务

    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务实合作,双方根据协议共同梳理出5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并制定重点任务清单,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

    如在积极推进政策制度协同方面,其中一条细化为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认机制,责任单位为两地人社部门;在协同开展引才育才方面,明确提出要启动百名优秀年轻干部互派挂职计划,责任单位为两地省委(市委)组织部。

    两地将抓紧制定工作计划和推进举措,将重点任务转化为具体合作项目,采取“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明确项目推进进度、责任分工和目标效果,把蓝图变成施工图。同时还将启动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合作项目,示范带动地方、用人单位梯次推进。

    根据协议,省市两地在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的大框架之下,建立由四川、重庆组织、科技、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及成都市共同参与的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人才协同发展新形势任务,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争取国家重大人才政策、项目支持,推动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实。(记者 林凌)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