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乐享国庆新民俗 感受浓浓家国情

  • 2020年10月09日 07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稻城亚丁景区举行国庆升旗仪式。亚丁景区管理局贺华供图


    10月1日,成都天府广场,前来观看升旗仪式的群众摇动着手中的小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记者 何海洋 摄


    10月7日,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艺中心,小朋友们学习、体验剪纸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张忠苹摄(视觉四川)


    和国旗合个影,向祖国表达最诚挚的祝福。记者 何海洋 摄


    一碗香气四溢的宜宾燃面,让市民在大快朵颐中,感受新民俗风尚,共同为祖国献上祝福。杨晓川摄

       

    ●10月1日,不论在雪山之下还是城市中心,看一次升国旗,都是最有仪式感的事情。

    ●红色旅游景区备受青睐,尤其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

    ●宜宾燃面、巴塘冒面、川味凉面、豆花面、古蔺豆汤面、荥经挞挞面……各地纷纷推出特色面,同庆祖国生日。

    今年10月1日,国庆与中秋相逢,既是祖国的生日,又是全家的团圆日。

    在这样一个难得的日子,观看升国旗仪式,传唱爱国歌曲,游览红色景区,吃个月饼再吃一碗面……参加爱国活动,正逐渐成为国庆新民俗,广大群众也从中充分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

    看国旗升起

    不论在雪山之下还是城市中心

    10月1日,双节同至,拉开了今年国庆、中秋大假的序幕。在这样的日子,看一次升国旗,是最有仪式感的事情。

    因为游客众多,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双节期间提前1小时开放,每天6:00就开门迎客。

    10月1日,海拔约3000米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广场,天还没有大亮,就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有景区工作人员,也有当地村民,还有百余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天气微寒,不少人裹上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毛线帽子,手里还举着一面国旗,他们在期待即将举行的升国旗仪式。

    “有些游客本来正打算进入景区,听说马上有升旗仪式,就耐心等在了这里。”亚丁景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余光荣告诉记者,亚丁景区一直都有国庆升旗仪式的传统,每年都有不少当地村民和游客自发来参加,为祖国庆生。

    为了迎接国庆,景区也盛装打扮一番:在游客中心、景区道路、办公楼、休息站等地方都挂上了红旗。处处飘扬着“中国红”,节日氛围十分浓烈。

    天空越来越亮,雪山之下,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让广场上瞬间有了不少暖意。时钟指针指向8:00,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了。国旗护卫队员昂首挺胸,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国旗走向升旗台。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国歌旋律声中冉冉升起,当国旗到达旗杆顶端的那一刻,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广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成都天府广场,历来也有国庆日升国旗的传统。

    今年10月1日的升旗仪式,同样也吸引了上万人自发参与。相较于雪山之下,天府广场的升旗仪式开始得更早一些。早上6时许,天刚蒙蒙亮,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其中还有不少小孩子,额头上贴着红旗贴纸,有一些还专门带着自己画的祝福祖国生日快乐的画。

    “我们一家人提前一天到达成都,专门来参加升旗仪式。凌晨5点就来了,本想着占一个观景的好位置,结果没想到大家都来得这么早。”来自广安的张晓赫说着,旁边有市民凑过来说,“我凌晨4点过就来了,当时这里就已经有不少人了。”虽然戴着口罩,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那份期盼和激动。

    临近7:00,一声嘹亮的口号,原本沸腾的广场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一个方向,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开始大合唱。

    张晓赫把挥舞着红旗的孩子举上肩头,自己一度泪目,“自豪感油然而生。”

    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仍不愿散去,现场不知哪位市民带头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很快,合唱再次开启,歌声越来越响亮,回荡在天府广场上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这样的时刻,或许没有什么比歌声更能表达对祖国炽热的情感。

    在国庆假日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传唱在各地。

    10月1日上午,在成都沙河街道悦街广场,一场迎中秋、庆国庆红歌快闪活动在这里举行,一句句歌声,都是人们向祖国的深情告白。

    走进红色景区

    八方游客与历史“同框”

    8天大假,被“憋”了很久的人们纷纷选择出门旅游。记者从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假日期间,全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等创下疫情以来的新高,旅游市场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90%以上水平。其中,红色旅游景区备受青睐,尤其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地。

    国庆之前,在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朱德故里景区所在的仪陇县,正式成为第二批十大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同时还是张思德同志的家乡,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发源地。

    朱德故里景区,青山环绕,风光秀丽,如今已基本形成“红色旅游、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休闲度假”四大板块。工作人员介绍,国庆期间,景区多次达到单日接待游客最大限量而不得不停止预约。

    在朱德汉白玉像广场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自发地敬献一束鲜花,向伟人表达追思和缅怀。去年新建成开放的朱德文物保护中心,正在举行《厚德载物》专题展和《朱德与抗战》专题室外展,大量老照片,再现当年峥嵘岁月。在革命文物和老照片前,不少人拍照留念,以这样的方式,与历史“同框”。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告诉记者,国庆节到红色景区旅游,重温历史,尤其是要让下一代知晓过去,学会珍惜和感恩如今的幸福、繁荣生活。

    记者了解到,邓小平故里景区、泸定桥旅游景区、陈毅故里等,都迎来大批游客。

    位于广安的邓小平故里景区,在国庆期间,举行了国庆升旗仪式、《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伟大的足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片展》、《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文献图片展》等系列活动。

    假日期间,还有20余名“小小讲解员”,放弃休息,为游客进行志愿讲解服务。小讲解员周子琪,前段时间受了伤,手臂上还打着绷带,但依然坚持在服务一线,“邓小平爷爷是一位世纪伟人,他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从10月2日至5日,这批小小讲解员服务观众近2万人次。

    吃碗特色面

    各地共祝国泰民安

    民以食为天,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某种食物总能寄托某种特殊的情感。中秋有吃月饼的传统,而国庆吃一碗面,则已成为如今流行的新民俗。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与“绵”谐音,吃面自古以来就有福寿延绵的美好寓意,也有取面条“长、瘦”之音,寓意“长寿”。

    “吃碗国庆面,祝愿国运绵长,祝福国泰民安!”10月1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推出“同庆祖国生日,共吃长寿面”活动,免费请村民和游客吃一碗“国庆面”。

    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点,战旗村打造的“乡村十八坊”,已成为一个远近有名的旅游网红打卡点。为了迎接双节到来,战旗村特地在道路两旁悬挂着国旗,过节的氛围浓厚。

    此前,位于“乡村十八坊”对面的“一里小吃”商业街全新亮相。战旗村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里小吃”通过将几十户村民的杂物房进行改造,建成集美食体验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新的消费场景。

    当天上午,“一里小吃”街上,已支起好几口大锅,街道上摆起了方桌,锅里水滚滚沸腾,面条下锅几分钟,捞起来拌上香油、辣椒、花椒、盐等等,热气腾腾端上桌,香气扑鼻。“一起来吃面,为祖国母亲过生,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战旗村村民宾雪说。

    “这是一碗充满幸福感的面条!”一位游客感叹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战旗村还举行了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放映、农耕场景再现等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爱国之情。

    四川美食众多,不少地方特色美食都与面有关,国庆来一碗地道的特色面,更是别有意义。

    此前,由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辑的《国泰民安国庆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精选365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面条,四川就有不少特色面上榜,包括巴塘冒面、川味凉面、豆花面、古蔺豆汤面等等。

    不止于此,四川还有更多特色面,例如入选了我省非遗名录的宜宾燃面,为了庆祝国庆,宜宾市还特别推出“国庆吃面国泰民安——宜宾燃面燃动中国”活动。

    一碗香气四溢的燃面,撒上辣椒、花生碎、葱花等等,让市民和游客在大快朵颐中,感受新民俗风尚。

    第三代省级非遗传承人曹祉清,还专门用燃面制作技艺,别出心裁制作了宜宾市地标建筑——“大观楼”燃面,引起不少人围观。

    曹祉清告诉记者,这一份“大观楼”燃面,底部用面,楼顶用小葱,房檐用芝麻,窗户用芽菜,城墙用红椒,热气球用胡萝卜……耗时6个多小时才制作完成。“大观楼是宜宾市的标志性建筑,因此选择用色泽鲜艳、用料丰富的‘大观楼’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的同时,也能让外地客人更了解宜宾,家乡人更热爱宜宾。”

    在雅安荥经,手工制作的挞挞面是备受当地人喜爱的特色美食。挞挞面是一种手工宽面,面条是否有劲道,非常考究手艺。国庆当天,在颛顼广场,10张圆桌摆出“71”字样,市民们围桌而坐,热热闹闹地吃一碗挞挞面,共同庆祝祖国母亲71岁生日。

    记者手记

    万家团圆祝福祖国

    “山河无恙家国圆梦”“万家团圆祝福祖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10月1日,成都金融城双塔、环球中心等地标建筑上演大型灯光秀,令人兴奋又动容。

    中秋,是传统的阖家团聚之日。国庆,是举国欢庆的重要盛典。今年的10月1日,双节同至。对于中国人来说,两个重要的日子相逢在一起,更别有意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国庆大假,全省各地广泛深入开展“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活动,从城市中心到美丽乡村,从雪域高原到溪流河边,处处悬挂国旗,唱响爱国歌曲,一派浓郁的节日氛围,还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人充分感受到家国之情。

    在眉山青神,“共唱一首歌”“共写一幅字”“共剪一张纸”等“八个一”传统文化活动,让市民以深度体验方式,参与到为祖国庆生之中;在德阳市旌阳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内,一处造型独特的“我爱你,中国”景观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留念;在成都枣子巷,800米的街道划分为7个不同时代的场景,让游客“穿越时光”,找寻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记忆。

    这些以“告白祖国”“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成为如今的国庆新民俗。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民大考,当人们可以重新走出家门,热闹地聚集在一起,享受这大好河山,享受着美味佳肴,举杯欢庆之时,这些新民俗所承载的,是人们对家国的更深刻的理解。

    民俗文化专家袁庭栋说,实际上,在中华传统文化内核中,所有的节日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团圆。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歌声,一面面挥舞着的五星红旗,都是对家庭团圆、祖国昌盛的真切的祝福和期盼。(记者 吴梦琳 郭静雯 杨艺茂)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乐享国庆新民俗 感受浓浓家国情

  • 2020年10月09日 07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稻城亚丁景区举行国庆升旗仪式。亚丁景区管理局贺华供图


    10月1日,成都天府广场,前来观看升旗仪式的群众摇动着手中的小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记者 何海洋 摄


    10月7日,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艺中心,小朋友们学习、体验剪纸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张忠苹摄(视觉四川)


    和国旗合个影,向祖国表达最诚挚的祝福。记者 何海洋 摄


    一碗香气四溢的宜宾燃面,让市民在大快朵颐中,感受新民俗风尚,共同为祖国献上祝福。杨晓川摄

       

    ●10月1日,不论在雪山之下还是城市中心,看一次升国旗,都是最有仪式感的事情。

    ●红色旅游景区备受青睐,尤其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

    ●宜宾燃面、巴塘冒面、川味凉面、豆花面、古蔺豆汤面、荥经挞挞面……各地纷纷推出特色面,同庆祖国生日。

    今年10月1日,国庆与中秋相逢,既是祖国的生日,又是全家的团圆日。

    在这样一个难得的日子,观看升国旗仪式,传唱爱国歌曲,游览红色景区,吃个月饼再吃一碗面……参加爱国活动,正逐渐成为国庆新民俗,广大群众也从中充分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

    看国旗升起

    不论在雪山之下还是城市中心

    10月1日,双节同至,拉开了今年国庆、中秋大假的序幕。在这样的日子,看一次升国旗,是最有仪式感的事情。

    因为游客众多,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双节期间提前1小时开放,每天6:00就开门迎客。

    10月1日,海拔约3000米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广场,天还没有大亮,就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有景区工作人员,也有当地村民,还有百余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天气微寒,不少人裹上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毛线帽子,手里还举着一面国旗,他们在期待即将举行的升国旗仪式。

    “有些游客本来正打算进入景区,听说马上有升旗仪式,就耐心等在了这里。”亚丁景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余光荣告诉记者,亚丁景区一直都有国庆升旗仪式的传统,每年都有不少当地村民和游客自发来参加,为祖国庆生。

    为了迎接国庆,景区也盛装打扮一番:在游客中心、景区道路、办公楼、休息站等地方都挂上了红旗。处处飘扬着“中国红”,节日氛围十分浓烈。

    天空越来越亮,雪山之下,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让广场上瞬间有了不少暖意。时钟指针指向8:00,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了。国旗护卫队员昂首挺胸,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国旗走向升旗台。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国歌旋律声中冉冉升起,当国旗到达旗杆顶端的那一刻,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广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成都天府广场,历来也有国庆日升国旗的传统。

    今年10月1日的升旗仪式,同样也吸引了上万人自发参与。相较于雪山之下,天府广场的升旗仪式开始得更早一些。早上6时许,天刚蒙蒙亮,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其中还有不少小孩子,额头上贴着红旗贴纸,有一些还专门带着自己画的祝福祖国生日快乐的画。

    “我们一家人提前一天到达成都,专门来参加升旗仪式。凌晨5点就来了,本想着占一个观景的好位置,结果没想到大家都来得这么早。”来自广安的张晓赫说着,旁边有市民凑过来说,“我凌晨4点过就来了,当时这里就已经有不少人了。”虽然戴着口罩,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那份期盼和激动。

    临近7:00,一声嘹亮的口号,原本沸腾的广场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一个方向,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开始大合唱。

    张晓赫把挥舞着红旗的孩子举上肩头,自己一度泪目,“自豪感油然而生。”

    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仍不愿散去,现场不知哪位市民带头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很快,合唱再次开启,歌声越来越响亮,回荡在天府广场上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这样的时刻,或许没有什么比歌声更能表达对祖国炽热的情感。

    在国庆假日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传唱在各地。

    10月1日上午,在成都沙河街道悦街广场,一场迎中秋、庆国庆红歌快闪活动在这里举行,一句句歌声,都是人们向祖国的深情告白。

    走进红色景区

    八方游客与历史“同框”

    8天大假,被“憋”了很久的人们纷纷选择出门旅游。记者从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假日期间,全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等创下疫情以来的新高,旅游市场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90%以上水平。其中,红色旅游景区备受青睐,尤其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地。

    国庆之前,在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朱德故里景区所在的仪陇县,正式成为第二批十大天府旅游名县。仪陇同时还是张思德同志的家乡,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发源地。

    朱德故里景区,青山环绕,风光秀丽,如今已基本形成“红色旅游、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休闲度假”四大板块。工作人员介绍,国庆期间,景区多次达到单日接待游客最大限量而不得不停止预约。

    在朱德汉白玉像广场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自发地敬献一束鲜花,向伟人表达追思和缅怀。去年新建成开放的朱德文物保护中心,正在举行《厚德载物》专题展和《朱德与抗战》专题室外展,大量老照片,再现当年峥嵘岁月。在革命文物和老照片前,不少人拍照留念,以这样的方式,与历史“同框”。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告诉记者,国庆节到红色景区旅游,重温历史,尤其是要让下一代知晓过去,学会珍惜和感恩如今的幸福、繁荣生活。

    记者了解到,邓小平故里景区、泸定桥旅游景区、陈毅故里等,都迎来大批游客。

    位于广安的邓小平故里景区,在国庆期间,举行了国庆升旗仪式、《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伟大的足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片展》、《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文献图片展》等系列活动。

    假日期间,还有20余名“小小讲解员”,放弃休息,为游客进行志愿讲解服务。小讲解员周子琪,前段时间受了伤,手臂上还打着绷带,但依然坚持在服务一线,“邓小平爷爷是一位世纪伟人,他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从10月2日至5日,这批小小讲解员服务观众近2万人次。

    吃碗特色面

    各地共祝国泰民安

    民以食为天,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某种食物总能寄托某种特殊的情感。中秋有吃月饼的传统,而国庆吃一碗面,则已成为如今流行的新民俗。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与“绵”谐音,吃面自古以来就有福寿延绵的美好寓意,也有取面条“长、瘦”之音,寓意“长寿”。

    “吃碗国庆面,祝愿国运绵长,祝福国泰民安!”10月1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推出“同庆祖国生日,共吃长寿面”活动,免费请村民和游客吃一碗“国庆面”。

    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点,战旗村打造的“乡村十八坊”,已成为一个远近有名的旅游网红打卡点。为了迎接双节到来,战旗村特地在道路两旁悬挂着国旗,过节的氛围浓厚。

    此前,位于“乡村十八坊”对面的“一里小吃”商业街全新亮相。战旗村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里小吃”通过将几十户村民的杂物房进行改造,建成集美食体验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新的消费场景。

    当天上午,“一里小吃”街上,已支起好几口大锅,街道上摆起了方桌,锅里水滚滚沸腾,面条下锅几分钟,捞起来拌上香油、辣椒、花椒、盐等等,热气腾腾端上桌,香气扑鼻。“一起来吃面,为祖国母亲过生,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战旗村村民宾雪说。

    “这是一碗充满幸福感的面条!”一位游客感叹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战旗村还举行了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放映、农耕场景再现等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爱国之情。

    四川美食众多,不少地方特色美食都与面有关,国庆来一碗地道的特色面,更是别有意义。

    此前,由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辑的《国泰民安国庆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精选365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面条,四川就有不少特色面上榜,包括巴塘冒面、川味凉面、豆花面、古蔺豆汤面等等。

    不止于此,四川还有更多特色面,例如入选了我省非遗名录的宜宾燃面,为了庆祝国庆,宜宾市还特别推出“国庆吃面国泰民安——宜宾燃面燃动中国”活动。

    一碗香气四溢的燃面,撒上辣椒、花生碎、葱花等等,让市民和游客在大快朵颐中,感受新民俗风尚。

    第三代省级非遗传承人曹祉清,还专门用燃面制作技艺,别出心裁制作了宜宾市地标建筑——“大观楼”燃面,引起不少人围观。

    曹祉清告诉记者,这一份“大观楼”燃面,底部用面,楼顶用小葱,房檐用芝麻,窗户用芽菜,城墙用红椒,热气球用胡萝卜……耗时6个多小时才制作完成。“大观楼是宜宾市的标志性建筑,因此选择用色泽鲜艳、用料丰富的‘大观楼’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的同时,也能让外地客人更了解宜宾,家乡人更热爱宜宾。”

    在雅安荥经,手工制作的挞挞面是备受当地人喜爱的特色美食。挞挞面是一种手工宽面,面条是否有劲道,非常考究手艺。国庆当天,在颛顼广场,10张圆桌摆出“71”字样,市民们围桌而坐,热热闹闹地吃一碗挞挞面,共同庆祝祖国母亲71岁生日。

    记者手记

    万家团圆祝福祖国

    “山河无恙家国圆梦”“万家团圆祝福祖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10月1日,成都金融城双塔、环球中心等地标建筑上演大型灯光秀,令人兴奋又动容。

    中秋,是传统的阖家团聚之日。国庆,是举国欢庆的重要盛典。今年的10月1日,双节同至。对于中国人来说,两个重要的日子相逢在一起,更别有意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国庆大假,全省各地广泛深入开展“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活动,从城市中心到美丽乡村,从雪域高原到溪流河边,处处悬挂国旗,唱响爱国歌曲,一派浓郁的节日氛围,还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人充分感受到家国之情。

    在眉山青神,“共唱一首歌”“共写一幅字”“共剪一张纸”等“八个一”传统文化活动,让市民以深度体验方式,参与到为祖国庆生之中;在德阳市旌阳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内,一处造型独特的“我爱你,中国”景观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留念;在成都枣子巷,800米的街道划分为7个不同时代的场景,让游客“穿越时光”,找寻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记忆。

    这些以“告白祖国”“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成为如今的国庆新民俗。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民大考,当人们可以重新走出家门,热闹地聚集在一起,享受这大好河山,享受着美味佳肴,举杯欢庆之时,这些新民俗所承载的,是人们对家国的更深刻的理解。

    民俗文化专家袁庭栋说,实际上,在中华传统文化内核中,所有的节日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团圆。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歌声,一面面挥舞着的五星红旗,都是对家庭团圆、祖国昌盛的真切的祝福和期盼。(记者 吴梦琳 郭静雯 杨艺茂)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