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努力推动四川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 2019年09月20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自贡和平养护院为老人开展康复治疗。

    都江堰社会福利院老人练习陶艺。

    眉山老年志愿者背老人出游踏青。

    聚力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

    近几年,细心的老年人发现,身边的“居家养老驿站”多了起来;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服务机构火了起来;家庭照顾者“喘息”服务、适老化家居环境改造,以及去年实行的子女护理假政策,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我省养老政策的民生温度……

    截至2018年底,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2.5万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针对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我省立足省情,因地制宜,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探索走出了一条养老服务新路子。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512个(其中,民办养老机构902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805个、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5070个,拥有各类养老床位50.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0.2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31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50%。

    坚持高位推动 着力构建养老服务统筹发展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定养老服务业为三大成长型服务业之一,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加以推动落实。出台《四川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全省养老服务发展的目标定位,创新提出“六项工程”“一个计划”“一个行动”。各地相继制定本行政区域“‘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有12个市(州)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2014年以来,四川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2018年,新修订的《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颁布实施,首次对子女护理假作出特别规定。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政府投入加大。全省福彩公益金每年不低于50%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4至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养老服务专项资金100余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67亿元。

    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推动养老服务转型提档升级

    “最近,泸州、眉山两市入选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至此,我省居家社区养老全国试点城市已有6个。”在近日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发展成就发布会上,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透露了这一消息。

    近年来,我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养老服务转型提档升级,养老服务实现了三大转变:养老服务模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的民生服务转变;养老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体系化发展转变;养老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放开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转变。

    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联动服务网络,省级同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配套试点补助资金3067万元。成都、遂宁、泸州、宜宾、绵阳等地建设集日间照料、嵌入式养老、服务站点、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省本级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76.2%的市、县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已达2023家,护理型床位10万余张,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56.2%。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成都市出台《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已覆盖800余万城镇职工,2万余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待遇。

    探索创新农村养老服务。实施农村敬老院建设改造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投入专项资金10亿元,改造农村敬老院床位10万张。2018年,省级投入2.89亿元,新建农村养老院29个,新增床位5564张。在2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农村敬老院实现“四个转变”。目前,试点地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37亿元,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6个、养老服务分中心255个。

    着力强化老年关爱保障。从2018年12月1日起,全省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100元。全面建立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按照每位老年人每年不低于300元的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累计服务人次达1100万人次。现有各级老年大学(学校)2500余所,在校学员62万余人。

    加快发展养老产业。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成都、德阳、资阳、眉山等地实现养老服务同城化。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创新建设国家康复辅助器具西南区域中心和西部现代康复辅助器具研发制造基地。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签约金额达25.81亿元。

    坚持责任导向 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水平

    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我省深入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实施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消防改造工程,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0.06亿元。依法关停不合格养老机构390家,全省养老院管理服务质量类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制定加强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建设规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积极推进“四川省养老机构管理条例”立法。

    构建养老服务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实行备案制管理,建立养老行业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和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防控处置。

    建设专业化队伍。全省已有100所学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127个,养老护理员已达3万人。连续两年实施“百千万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训养老从业人员2万余人次。建立养老服务从业年限补贴制度,今年还将出台《四川省老年照护师(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

    “让全川老人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健康、越活越长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全面加强政府保障服务,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长期照护等保障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推进农村敬老院“四个转变”,全面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域发展医养结合,大力推进医养联合体建设,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构建“互联网+养老”的新型管理服务模式,在全省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探索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推进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持续举办好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 (丹童 图片由省民政厅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努力推动四川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 2019年09月20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自贡和平养护院为老人开展康复治疗。

    都江堰社会福利院老人练习陶艺。

    眉山老年志愿者背老人出游踏青。

    聚力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

    近几年,细心的老年人发现,身边的“居家养老驿站”多了起来;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服务机构火了起来;家庭照顾者“喘息”服务、适老化家居环境改造,以及去年实行的子女护理假政策,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我省养老政策的民生温度……

    截至2018年底,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2.5万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针对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我省立足省情,因地制宜,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探索走出了一条养老服务新路子。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512个(其中,民办养老机构902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805个、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5070个,拥有各类养老床位50.7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0.2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31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50%。

    坚持高位推动 着力构建养老服务统筹发展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定养老服务业为三大成长型服务业之一,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加以推动落实。出台《四川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全省养老服务发展的目标定位,创新提出“六项工程”“一个计划”“一个行动”。各地相继制定本行政区域“‘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有12个市(州)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2014年以来,四川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2018年,新修订的《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颁布实施,首次对子女护理假作出特别规定。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政府投入加大。全省福彩公益金每年不低于50%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4至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养老服务专项资金100余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67亿元。

    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推动养老服务转型提档升级

    “最近,泸州、眉山两市入选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至此,我省居家社区养老全国试点城市已有6个。”在近日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发展成就发布会上,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透露了这一消息。

    近年来,我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养老服务转型提档升级,养老服务实现了三大转变:养老服务模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的民生服务转变;养老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体系化发展转变;养老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放开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转变。

    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联动服务网络,省级同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配套试点补助资金3067万元。成都、遂宁、泸州、宜宾、绵阳等地建设集日间照料、嵌入式养老、服务站点、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省本级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76.2%的市、县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已达2023家,护理型床位10万余张,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56.2%。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成都市出台《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已覆盖800余万城镇职工,2万余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待遇。

    探索创新农村养老服务。实施农村敬老院建设改造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投入专项资金10亿元,改造农村敬老院床位10万张。2018年,省级投入2.89亿元,新建农村养老院29个,新增床位5564张。在2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农村敬老院实现“四个转变”。目前,试点地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37亿元,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6个、养老服务分中心255个。

    着力强化老年关爱保障。从2018年12月1日起,全省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100元。全面建立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按照每位老年人每年不低于300元的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累计服务人次达1100万人次。现有各级老年大学(学校)2500余所,在校学员62万余人。

    加快发展养老产业。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成都、德阳、资阳、眉山等地实现养老服务同城化。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创新建设国家康复辅助器具西南区域中心和西部现代康复辅助器具研发制造基地。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签约金额达25.81亿元。

    坚持责任导向 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水平

    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我省深入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实施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消防改造工程,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0.06亿元。依法关停不合格养老机构390家,全省养老院管理服务质量类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制定加强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建设规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积极推进“四川省养老机构管理条例”立法。

    构建养老服务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实行备案制管理,建立养老行业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和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防控处置。

    建设专业化队伍。全省已有100所学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127个,养老护理员已达3万人。连续两年实施“百千万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训养老从业人员2万余人次。建立养老服务从业年限补贴制度,今年还将出台《四川省老年照护师(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

    “让全川老人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健康、越活越长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全面加强政府保障服务,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长期照护等保障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推进农村敬老院“四个转变”,全面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域发展医养结合,大力推进医养联合体建设,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构建“互联网+养老”的新型管理服务模式,在全省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探索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推进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持续举办好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 (丹童 图片由省民政厅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