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全国打响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选拔赛 
智能制造也缺“人”

  • 2019年09月17日 08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9月5日,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现场。 (记者朱雪黎摄)

    近期,山东、四川、湖南多省接连举办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区域选拔赛,为下月即将举办的全国大赛厉兵秣马。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也缺‘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积极参赛,旨在激励、培养更多人才投入该领域,更好支撑产业发展。

    缺什么人

    最缺承上启下的“灰领”人才

    智能制造缺什么人?在9月5日举行的四川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上,可以找到答案。

    大赛设计的应用场景是模拟了一个智能化的车间,选手们需要利用现有的设备构建一套物料运输系统,不但需要分辨识别出物料,还要将这些物料准确地送到指定的目标车间。

    “这里面涉及图像识别、路线规划、程序编写等多个领域。”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电气化教研室主任任彦仰说,参赛选手们需要在4个小时内科学设计线路,让设备动起来,并高效率协同运转。

    任彦仰表示,在智能工厂里,效率就是生产力。他举例说,一个智能化的汽车装配线,焊接、打磨、上色都是机器人,有的厂是90秒出一台车,有的厂则是85秒出一台车,“这5秒的差距,背后往往就是上百万的效益差别。”

    “智能制造,我们最缺的就是可以承上启下的‘灰领’人才。”西电集团智能制造人才中心技术总监闫波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他看来,这种“灰领”人才,介于白领、蓝领之间,既要懂生产管理,也要具备持续改善自动化生产线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能操作、善运维、懂编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概念。

    新的人才缺口正在加速显现。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4.8万台(套)。有数据预测过,未来每增加一台工业机器人,将需要新增3.6个相应岗位。

    如何培养

    校企合作更待无缝衔接

    “今年,是四川第三年举办这类比赛,吸引了全省10个市州的80余人参赛。”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参赛热情高,院校培养热情也丝毫不减。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63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或正在申请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四川,开设了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有近40所。

    “产学研过程中,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贴合度不够,是一大现实困扰。”任彦仰说,目前,各院校设置的课程都存在技术应用相对落后等问题。

    在他看来,更加无缝衔接的校企合作,将是破解这些现实难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建立四川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实验室,专门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和相关产学研项目。“项目完成后,学院会第一时间转化为教学案例,设置进课程。”

    企业和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在成都,长虹早已和瑞士ABB公司设立了中国西部首个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应用开发、生产、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是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之一。就四川而言,目前已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单独提出并制定培育方案。按照计划,未来将重点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培育形成1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川字号”骨干企业,将智能装备产业打造为具有竞争力的先导产业。 (王若晔 记者 朱雪黎 栾晓景)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打响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选拔赛 
    智能制造也缺“人”

  • 2019年09月17日 08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9月5日,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现场。 (记者朱雪黎摄)

    近期,山东、四川、湖南多省接连举办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区域选拔赛,为下月即将举办的全国大赛厉兵秣马。

    “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也缺‘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积极参赛,旨在激励、培养更多人才投入该领域,更好支撑产业发展。

    缺什么人

    最缺承上启下的“灰领”人才

    智能制造缺什么人?在9月5日举行的四川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上,可以找到答案。

    大赛设计的应用场景是模拟了一个智能化的车间,选手们需要利用现有的设备构建一套物料运输系统,不但需要分辨识别出物料,还要将这些物料准确地送到指定的目标车间。

    “这里面涉及图像识别、路线规划、程序编写等多个领域。”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电气化教研室主任任彦仰说,参赛选手们需要在4个小时内科学设计线路,让设备动起来,并高效率协同运转。

    任彦仰表示,在智能工厂里,效率就是生产力。他举例说,一个智能化的汽车装配线,焊接、打磨、上色都是机器人,有的厂是90秒出一台车,有的厂则是85秒出一台车,“这5秒的差距,背后往往就是上百万的效益差别。”

    “智能制造,我们最缺的就是可以承上启下的‘灰领’人才。”西电集团智能制造人才中心技术总监闫波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他看来,这种“灰领”人才,介于白领、蓝领之间,既要懂生产管理,也要具备持续改善自动化生产线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能操作、善运维、懂编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概念。

    新的人才缺口正在加速显现。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4.8万台(套)。有数据预测过,未来每增加一台工业机器人,将需要新增3.6个相应岗位。

    如何培养

    校企合作更待无缝衔接

    “今年,是四川第三年举办这类比赛,吸引了全省10个市州的80余人参赛。”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参赛热情高,院校培养热情也丝毫不减。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63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或正在申请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四川,开设了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有近40所。

    “产学研过程中,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贴合度不够,是一大现实困扰。”任彦仰说,目前,各院校设置的课程都存在技术应用相对落后等问题。

    在他看来,更加无缝衔接的校企合作,将是破解这些现实难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建立四川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实验室,专门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和相关产学研项目。“项目完成后,学院会第一时间转化为教学案例,设置进课程。”

    企业和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在成都,长虹早已和瑞士ABB公司设立了中国西部首个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应用开发、生产、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是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之一。就四川而言,目前已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单独提出并制定培育方案。按照计划,未来将重点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培育形成1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川字号”骨干企业,将智能装备产业打造为具有竞争力的先导产业。 (王若晔 记者 朱雪黎 栾晓景)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