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96人被困
“孤岛”救援正在进行

  • 2019年08月22日 08时2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耿达镇龙潭村村民背着衣物,向安全地带转移。 (记者杨树)

    8月21日,搭载着一名重伤员的救援直升机抵达成都。 (记者何海洋摄)

    耿达镇耿达一贯制学校里,数百位游客排队,准备上车转移。 (记者杨树摄)

    空中救援

    直升机出动已有20人被成功转移

    8月21日晚,在卧龙特别行政区龙潭水电站附近一处废弃的沙场内,数十名受困村民和游客等待着天亮后的继续救援。因为被安置在相对安全地带,且吃喝都有保障,大家心里踏实了很多。

    8月20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通往卧龙特别行政区龙潭水电站附近的道路被冲毁。当晚,耿达镇政府派遣人员通过捆绑绳索悬挂攀岩到窑子沟查看灾情,最终确定被困人员有96名,其中游客54名、村民42名(2名村民受伤);有8名村民失联。因无法采用攀岩方式转移,在当地干部的组织下,被困群众和游客在两处相对安全的地方集中安置。各方商议如果天气情况允许,第二天通过直升机开展空中救援。

    “经勘查,我们在群众被困点附近约两公里处一废弃沙场开辟了直升机起降点。8名消防队员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通过多功能担架抬运、背负转运等方式,经过5个多小时的翻山攀爬和护送,安全将包含两名重伤员在内的几十名被困群众安全顺利营救到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在前方参与救援指挥的消防救援人员介绍道。

    8月21日,省应急管理厅紧急协调77集团军某陆航旅两架运输直升机前往灾区转移受困群众,但由于救援现场电线过于密集,两架运输直升机难以降落,被迫返航。

    “本来想着运输直升机能一次转运更多的人,但从现场情况看,只有轻型直升机可发挥作用。省应急管理厅于是协调金汇通用航空增派轻型直升机参与营救被困群众。”上述参与现场救援指挥的消防救援人员告诉记者。

    8月21日12时24分,被困群众等来了救援直升机。“我们是按照老弱病残优先的顺序,引导被困人员通过直升机转移的。”上述消防救援人员表示。

    据统计,截至8月21日20时30分,金汇通用航空共派出直升机18架次,总时长8个小时,共转运出20名被困群众。其中18人转移至耿达镇小学,2名重伤员已被直接送往成都救治。救援直升机同时为被困群众运送了两批物资,包括方便面、米、油、火腿肠、灯具等。

    据介绍,下一步,救援力量将根据天气情况和转移条件,采用徒步或直升机转运等方式,将其余被困人员转移至镇上安全地带。 (王吉南 记者 任鸿)

    两名重伤员空运至华西医院

    8月21日下午,两名在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镇龙潭水电站上游受伤的伤员,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航空救援分队的直升机转运至成都,并迅速送往华西医院抢救。

    当日11时13分,华西医院航空救援分队第一批队员乘医用直升机飞赴耿达。当第一批救援队员到达现场后,两名队员立即开展了现场救治和伤员伤情评估工作。急诊科医务人员佟乐介绍,“当地局部地区形成了‘孤岛’,完全没有医疗条件,有游客和当地居民滞留。其中有两名重伤员,经过伤情评估,需要转运到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在转运第一名重伤员的过程中,能见度较低,风很大,导致飞机颠簸厉害。为避免伤员在运转途中加重伤情,救援分队队员们为其准备了专门的担架和头部保护器,并随时监测其生命体征。经过40分钟的飞行,当日13时53分,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医护人员、救护车迅速就位,伤员被送上停靠在体育场跑道上的救护车。随后,救护车一路绿灯,很快抵达华西医院急诊科,整个转运过程不到5分钟。

    经医生初步诊治,该伤员有多发性骨折,还有气胸的可能,不过所幸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

    当日18时30分许,搭载第二名重伤员的直升机飞抵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场。据了解,这名重伤员腰椎受伤。 (记者 李寰 殷鹏)

    地面排险

    救援受困者水电站排险是“重中之重”

    “你看,那就是龙潭水电站了。”指着近一公里外的地方,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镇龙潭村村民方玉书告诉记者。

    8月21日中午,记者跟随省林业和草原局、省水利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挺进受灾较重的耿达镇龙潭村。在这里,大家都在为村口卧龙河上游的龙潭水电站揪心。在他们眼中,龙潭水电站的排险处置,事关水电站上游受困的96名群众和游客能否尽快脱险。

    牵动人心

    水位暴涨,阻断96名群众归途自8月20日凌晨起,龙潭水电站蓄水量开始暴涨,漫坝溢流,如今龙潭水电站的实际水位已经超出设计最高运行水位5米左右。

    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宏葆介绍,96名群众和游客受困于龙潭水电站上游,受困点位距离龙潭水电站的大坝只有500多米。由于水电站蓄水量暴涨,这500多米的道路已经被冲毁,更令人揪心的是,“如果水位继续上涨,他们的避险区域就有危险。”

    据了解,受困群众和游客的另一个避险通道是卧龙镇方向,但因沿途多处道路垮塌,无法在短时间内抢通。

    此外,据有关部门的反馈,受地形、当地风力影响,空运解救游客的作业时段、运力都受限较大。

    “所以,龙潭水电站的处置,是卧龙特别行政区当前抢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省防指相关负责人认为,只要水电站水位消退,上下游水毁公路可在短时间内抢通,受困人员和游客能够安全转移。

    水电站险情还威胁着卧龙河下游群众的安全。自8月20日以来,水电站已经持续出现漫坝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置,大坝一旦溃决,水电站以下的5-7公里地段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也正因如此,8月20日开始,当地已开始大规模组织卧龙河下游居民转移。

    怎么排险?

    想方设法开启闸门,开设泄流槽省水利厅工作组初步调查显示,8月20日凌晨前后,由于强降雨导致上游来水暴增,此时,龙潭水电站工作人员开启闸门,加大下泄力度。但闸门刚刚开启不到1米,大水冲毁了闸门输电线路,随后备用电源也因大水涌入而停止工作。因此,在闸门不能开启的情况下,龙潭水电站水位快速上涨,进而出现险情。

    那么,水电站的险情如何排除?“目前,我们已经做出了预案。”省水利厅专家介绍,将采取一切措施开启闸门,若闸门短时间内不能开启,则进行闸门破拆或在左岸非溢流坝段开设临时泄流槽泄水。同时,复核闸坝下游左岸不稳定山体的安全性,做好安全监测预警工作,确保抢险作业安全。

    “目前,下游群众的转移安置已经收尾。正在对受威胁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8月21日下午,在耿达镇举行的会商会上,卧龙特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好消息传来,8月20日晚开始,龙潭水电站所在的卧龙河上游,降雨逐渐减弱,受此影响,龙潭水电站的水位下降了半米多。

    “但是,现在的水位,仍然高出最高设计水位。”省水利厅专家表示,龙潭水电站的处置工作,必须“慎之又慎”。 (记者 王成栋 张明海)

    山洪来了他挨个敲门叫醒游客

    8月20日2时许,地处仓旺沟和卧龙河交界处的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镇龙潭村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袭击。一瞬间,全村地表多了近两米的淤泥,四处狼藉。

    自救,从泥石流发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20日2时前后,“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察觉不对的龙潭村农家乐老板刘华清打开手机照明,看到距离自家不到150米的仓旺沟“长高了”,泥浆一样的洪水裹挟着木头、石头四处流淌。

    “快起来!山洪来了!”见势不妙,刘华清挨个敲门叫醒游客。等到所有人聚齐,大水已与二楼齐平。随后,人群开始向三楼转移。

    “有的建议直接冲出去,都被我挡回去了。”刘华清说,他判断的理由是,从天亮以后,仓旺沟里的石块变小了——那是水势减弱的标志。果不其然,7时前后,河水退回了沟里。

    一个小时后,刘华清组织大伙前往十公里外的耿达镇安置。“老板,谢谢你!”刘华清说,这是他听到过的最好顾客反馈。

    食用油、大米……21日中午,趁着好天气,龙潭村“卖货郎”薛艳明赶紧抢运仓库里的物资。

    泥石流来袭那天,这个河南人刚好到龙潭村半个月。那天晚上,他就睡在车里,准备天不亮就去都江堰市区进货。但没有想到,在泥石流面前,不过5秒钟时间,薛艳明亲眼看见自己的汽车被卷进黑暗里。灾后,有人劝他,考虑去别处“创业”。

    “走?我才刚到这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薛艳明已经拎着铁锹开始清理仓库前的淤泥,他说,已经有不少小卖部商家找到他,让他完成本月19日那天的“订单”,“这生意,要做完!”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96人被困
    “孤岛”救援正在进行

  • 2019年08月22日 08时2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耿达镇龙潭村村民背着衣物,向安全地带转移。 (记者杨树)

    8月21日,搭载着一名重伤员的救援直升机抵达成都。 (记者何海洋摄)

    耿达镇耿达一贯制学校里,数百位游客排队,准备上车转移。 (记者杨树摄)

    空中救援

    直升机出动已有20人被成功转移

    8月21日晚,在卧龙特别行政区龙潭水电站附近一处废弃的沙场内,数十名受困村民和游客等待着天亮后的继续救援。因为被安置在相对安全地带,且吃喝都有保障,大家心里踏实了很多。

    8月20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通往卧龙特别行政区龙潭水电站附近的道路被冲毁。当晚,耿达镇政府派遣人员通过捆绑绳索悬挂攀岩到窑子沟查看灾情,最终确定被困人员有96名,其中游客54名、村民42名(2名村民受伤);有8名村民失联。因无法采用攀岩方式转移,在当地干部的组织下,被困群众和游客在两处相对安全的地方集中安置。各方商议如果天气情况允许,第二天通过直升机开展空中救援。

    “经勘查,我们在群众被困点附近约两公里处一废弃沙场开辟了直升机起降点。8名消防队员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通过多功能担架抬运、背负转运等方式,经过5个多小时的翻山攀爬和护送,安全将包含两名重伤员在内的几十名被困群众安全顺利营救到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在前方参与救援指挥的消防救援人员介绍道。

    8月21日,省应急管理厅紧急协调77集团军某陆航旅两架运输直升机前往灾区转移受困群众,但由于救援现场电线过于密集,两架运输直升机难以降落,被迫返航。

    “本来想着运输直升机能一次转运更多的人,但从现场情况看,只有轻型直升机可发挥作用。省应急管理厅于是协调金汇通用航空增派轻型直升机参与营救被困群众。”上述参与现场救援指挥的消防救援人员告诉记者。

    8月21日12时24分,被困群众等来了救援直升机。“我们是按照老弱病残优先的顺序,引导被困人员通过直升机转移的。”上述消防救援人员表示。

    据统计,截至8月21日20时30分,金汇通用航空共派出直升机18架次,总时长8个小时,共转运出20名被困群众。其中18人转移至耿达镇小学,2名重伤员已被直接送往成都救治。救援直升机同时为被困群众运送了两批物资,包括方便面、米、油、火腿肠、灯具等。

    据介绍,下一步,救援力量将根据天气情况和转移条件,采用徒步或直升机转运等方式,将其余被困人员转移至镇上安全地带。 (王吉南 记者 任鸿)

    两名重伤员空运至华西医院

    8月21日下午,两名在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镇龙潭水电站上游受伤的伤员,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航空救援分队的直升机转运至成都,并迅速送往华西医院抢救。

    当日11时13分,华西医院航空救援分队第一批队员乘医用直升机飞赴耿达。当第一批救援队员到达现场后,两名队员立即开展了现场救治和伤员伤情评估工作。急诊科医务人员佟乐介绍,“当地局部地区形成了‘孤岛’,完全没有医疗条件,有游客和当地居民滞留。其中有两名重伤员,经过伤情评估,需要转运到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在转运第一名重伤员的过程中,能见度较低,风很大,导致飞机颠簸厉害。为避免伤员在运转途中加重伤情,救援分队队员们为其准备了专门的担架和头部保护器,并随时监测其生命体征。经过40分钟的飞行,当日13时53分,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医护人员、救护车迅速就位,伤员被送上停靠在体育场跑道上的救护车。随后,救护车一路绿灯,很快抵达华西医院急诊科,整个转运过程不到5分钟。

    经医生初步诊治,该伤员有多发性骨折,还有气胸的可能,不过所幸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

    当日18时30分许,搭载第二名重伤员的直升机飞抵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场。据了解,这名重伤员腰椎受伤。 (记者 李寰 殷鹏)

    地面排险

    救援受困者水电站排险是“重中之重”

    “你看,那就是龙潭水电站了。”指着近一公里外的地方,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镇龙潭村村民方玉书告诉记者。

    8月21日中午,记者跟随省林业和草原局、省水利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挺进受灾较重的耿达镇龙潭村。在这里,大家都在为村口卧龙河上游的龙潭水电站揪心。在他们眼中,龙潭水电站的排险处置,事关水电站上游受困的96名群众和游客能否尽快脱险。

    牵动人心

    水位暴涨,阻断96名群众归途自8月20日凌晨起,龙潭水电站蓄水量开始暴涨,漫坝溢流,如今龙潭水电站的实际水位已经超出设计最高运行水位5米左右。

    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宏葆介绍,96名群众和游客受困于龙潭水电站上游,受困点位距离龙潭水电站的大坝只有500多米。由于水电站蓄水量暴涨,这500多米的道路已经被冲毁,更令人揪心的是,“如果水位继续上涨,他们的避险区域就有危险。”

    据了解,受困群众和游客的另一个避险通道是卧龙镇方向,但因沿途多处道路垮塌,无法在短时间内抢通。

    此外,据有关部门的反馈,受地形、当地风力影响,空运解救游客的作业时段、运力都受限较大。

    “所以,龙潭水电站的处置,是卧龙特别行政区当前抢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省防指相关负责人认为,只要水电站水位消退,上下游水毁公路可在短时间内抢通,受困人员和游客能够安全转移。

    水电站险情还威胁着卧龙河下游群众的安全。自8月20日以来,水电站已经持续出现漫坝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置,大坝一旦溃决,水电站以下的5-7公里地段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也正因如此,8月20日开始,当地已开始大规模组织卧龙河下游居民转移。

    怎么排险?

    想方设法开启闸门,开设泄流槽省水利厅工作组初步调查显示,8月20日凌晨前后,由于强降雨导致上游来水暴增,此时,龙潭水电站工作人员开启闸门,加大下泄力度。但闸门刚刚开启不到1米,大水冲毁了闸门输电线路,随后备用电源也因大水涌入而停止工作。因此,在闸门不能开启的情况下,龙潭水电站水位快速上涨,进而出现险情。

    那么,水电站的险情如何排除?“目前,我们已经做出了预案。”省水利厅专家介绍,将采取一切措施开启闸门,若闸门短时间内不能开启,则进行闸门破拆或在左岸非溢流坝段开设临时泄流槽泄水。同时,复核闸坝下游左岸不稳定山体的安全性,做好安全监测预警工作,确保抢险作业安全。

    “目前,下游群众的转移安置已经收尾。正在对受威胁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8月21日下午,在耿达镇举行的会商会上,卧龙特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好消息传来,8月20日晚开始,龙潭水电站所在的卧龙河上游,降雨逐渐减弱,受此影响,龙潭水电站的水位下降了半米多。

    “但是,现在的水位,仍然高出最高设计水位。”省水利厅专家表示,龙潭水电站的处置工作,必须“慎之又慎”。 (记者 王成栋 张明海)

    山洪来了他挨个敲门叫醒游客

    8月20日2时许,地处仓旺沟和卧龙河交界处的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镇龙潭村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袭击。一瞬间,全村地表多了近两米的淤泥,四处狼藉。

    自救,从泥石流发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20日2时前后,“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察觉不对的龙潭村农家乐老板刘华清打开手机照明,看到距离自家不到150米的仓旺沟“长高了”,泥浆一样的洪水裹挟着木头、石头四处流淌。

    “快起来!山洪来了!”见势不妙,刘华清挨个敲门叫醒游客。等到所有人聚齐,大水已与二楼齐平。随后,人群开始向三楼转移。

    “有的建议直接冲出去,都被我挡回去了。”刘华清说,他判断的理由是,从天亮以后,仓旺沟里的石块变小了——那是水势减弱的标志。果不其然,7时前后,河水退回了沟里。

    一个小时后,刘华清组织大伙前往十公里外的耿达镇安置。“老板,谢谢你!”刘华清说,这是他听到过的最好顾客反馈。

    食用油、大米……21日中午,趁着好天气,龙潭村“卖货郎”薛艳明赶紧抢运仓库里的物资。

    泥石流来袭那天,这个河南人刚好到龙潭村半个月。那天晚上,他就睡在车里,准备天不亮就去都江堰市区进货。但没有想到,在泥石流面前,不过5秒钟时间,薛艳明亲眼看见自己的汽车被卷进黑暗里。灾后,有人劝他,考虑去别处“创业”。

    “走?我才刚到这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薛艳明已经拎着铁锹开始清理仓库前的淤泥,他说,已经有不少小卖部商家找到他,让他完成本月19日那天的“订单”,“这生意,要做完!”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