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川探索

  • 2019年06月30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三月三日,巴中市巴城市民结合正月十六传统文化登高节,纷纷走出家门,登高望远。图为市民在南龛文化产业园山顶享受日光浴。夏雨摄(视觉四川)


    5月24日,在成都市武侯区梦想剧场,该区小学生正在表演戏曲节目。记者李向雨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者按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四川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悠久深厚,历史名人群星灿烂,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推动了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壮阔实践在巴蜀大地生动开展。2019年4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研组,围绕四川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调研。

    巍巍雪山,涌出滔滔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千里沃野。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盛大“放水节”震撼来袭,这个川西人民的隆重文化节日,成为活态传承古堰文化的盛典。调研组穿行于巴蜀大地,深切感受到四川厚植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的生动文化实践。

    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蜀文明独具魅力,巴蜀文化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高地与精神沃土。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川加强中华文化传承的总体设计、统筹谋划、创新实践;坚守文化根脉,着力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宝贵的思想资源,滋养当代生活,弘扬文化传统。

    1

    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加强传统文化研究阐释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是一项系统工程。调研组了解到,四川开展了优秀文化传承大调研、大讨论,全面把握四川文化省情,在传承对象与重点、目标与规律、模式与标准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2017年1月,《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四川历史名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巴蜀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2017年2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从全省各地推荐的144名历史名人中,遴选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李白、杜甫、苏轼等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为其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会,打造博物馆或纪念馆,承载并弘扬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2017年9月,四川出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梳理出17个主要项目。2018年7月,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2019年4月,四川省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奋力创造巴蜀文化新辉煌。

    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如同源头活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根基。2017年以来,四川统筹各类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等资源,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力量,先后成立了一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等研究机构。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和研讨交流,挖掘阐扬古蜀文明、巴蜀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调研组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建立起中俄文化对话、中韩文化对话、中欧文化对话平台,邀请国外知名汉学家讲解中国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了解和文明的交流互鉴;扶持“绝学”古文字学科,返聘老专家,培养研究人才,从事《甲骨文字典》的修订与研究;创办传统文化研习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

    2018年以来,四川各历史名人研究中心加大了对历史名人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目前,大禹研究中心正推出《大禹文化的基本内涵》《大禹传记》《四川大禹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李冰研究中心除推进李冰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外,正启动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李冰文化传播工程,组织《李冰治水》小说创作、剧本《都江堰传奇》以及电影和电视剧《秦惠王与李冰》等文艺作品的编写;在学校选修课中开设了“李冰与都江堰”“巴蜀历史名人研究”等课程,开发了乡土教材《李冰与都江堰》等。

    四川各市州也在因地制宜,加强历史文化阐释体系建设。自贡市以吴玉章研究会、刘光第研究会等为依托,深入挖掘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泸州市成立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举办“长江文化带发展论坛”,深层次开展泸州本土地名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研究。达州市通过对《山海经》《华阳国志》《水经注》《后汉书》等古代文献的全面深入梳理,提炼出关于“巴文化”的新史料,理清了达州历史发展的新文脉。

    2

    融入课堂,贯穿教育体系,让优秀文化接续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果实,不能只让其躺在书斋里、活在书本中,需要让其走入社会、进入人心,通过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发挥其滋养心灵、哺育成长、以文化人的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落地生根、接续相传。

    为培植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四川通过在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可爱的四川》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支持全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传统文化专业。目前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传统文化内容的已布点548个、在校学生15万人。推选并公布了四川省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美术馆68个、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51所。推动了成都市、峨眉山市、资中县、三台县开展“中华武术进校园”试点工作。

    围绕立德树人与实践教育,成都市配套专项经费,构建市、县、校优秀传统文化“三级一体”工作机制;编写国学启蒙校园教材、小学生国学经典、经典伴我行等教材;开展“美德少年”创评活动,推动“川剧进校园”,举办写经典、话经典活动,其覆盖面占全市学校总数90%以上。自2012年起,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面向广大青少年推出了博物馆社教项目——“草堂一课”,把传统诗歌文化融入中小学现场教学中。调研组了解到,杜甫草堂每周都会专门给孩子们安排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草堂一课运行至今,参与学生数万人次,惠及数十万名市民家长。成都一市民表示:“这项活动在草堂举行,让孩子们在现场感受诗圣的爱国精神和情怀,寓教于乐,家长和学生都受益,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泸州市大力开展“非遗读本进校园”活动,连续举办25届“屈原魂”传统诗词创作大赛。泸州市非遗传习所、合江县川剧团分别吸纳了当地3000余名学生参与非遗传习和川剧培训。“泸县分水油纸伞”成功列入四川省全日制中学美术教材,开四川省非遗入选教材之先河。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以“一套国学教本教材、一周一次国学经典齐诵、一周一堂国学课教育”,打造出国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真正实现让传统文化“学起来”“传起来”。

    3

    坚持保护性传承和活态传承,让文脉“活”起来

    保护传统文化,四川首先做好历史文物的忠实保护者。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四川注重加强三星堆、金沙、四川水利古堰等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大力推进四川石刻石窟、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保护利用,加强对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拥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城市。面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乐山市高度重视、科学保护、积极修缮,完成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和10处“国保”保护规划及相关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报批,设立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犍为文庙等多处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新建和改造提升了5处博物馆。

    四川省加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开展了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将具有突出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市(州)级濒危非遗项目纳入申报。攀枝花市处在“藏彝文化走廊”腹地、金沙江流域中心,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截至2018年全市共挖掘整理出了9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57项进入省、市、县(区)三级保护名录,增强了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的力度,防止文化遗产流失和毁损。

    四川目前正在实施巴蜀古籍保护计划、巴蜀善本再造计划。已征集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共计28个大项33个子项,完成13个子项。加快推进四川古籍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全省7家单位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37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实施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计划。

    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走入生活,实现活态传承。四川推动传统文化的“三融”——融入家庭生活,深入挖掘整理四川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如诸葛亮《诫子书》、杨升庵《四知堂》、三苏家规家风等家风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融入精神生活,坚持开发市民休闲文化、体育健身文化、特色餐饮文化,紧贴群众精神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精神文化读物和影视作品;融入社会生活,把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社会规范,引导人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良好的文化行为规范。

    四川充分利用“节庆”在传统文化中的活态传承作用。每年的正月初九,若天气晴朗,数十万达州人倾城出游,无论男女老少,都步行到山顶登高远眺,以纪念唐代诗人元稹。同样,每年9月1日,广元女儿节都会准时拉开帷幕,通过凤舟展示等传统活动展示广元市女性风采、传承历史情怀。这些与全市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节庆活动,推动了传统文化与人相亲、与人相和、与人相融。

    推动文化活态传承,四川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红色经典游。注重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把巴蜀文化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乡规划设计,把文化记忆镌刻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推动优秀文化真正走入百姓生活空间。

    4

    文化与多产业相融,让优秀传统文化“兴”起来

    文化是根本,产业是手段,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业态的更新换代、推陈创新,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生机蓬勃、兴旺发达。

    四川重视加强和鼓励文艺创作,从历史文化的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遂宁市围绕戏剧、曲艺等传统文化内容,编排契合时代需求的剧目,新编《燕归》获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剧目奖;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小放风筝》等曲目被国家非遗库收录,永久保存。阿坝州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创作了《藏羌魂》《见或不见》《藏族儿女情》《欢乐高原人》《相聚羌年》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

    围绕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绵竹市针对年画产业的创新传承,打造出“一园一镇一村”的中国年文化旅游体验区。其开发的年画创意作品,创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绵竹年画公益广告,得到中央文明办的肯定和社会认可。开发出年画酒、年画旗袍等内容和创意产品种类达1000多种,预计“十三五”末,年画产业产值实现1亿元。

    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开发特色文旅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旅游目的地。宜宾市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白酒之都”“中国早茶之乡”等文化品牌和现代城市文明结合起来,把长江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僰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有机融汇,打造出富有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形象。

    5

    四川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四川传统文化渊源于独具魅力的古蜀文明,形成了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三国人物和历史遗迹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藏羌彝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红军长征、川陕革命地、革命家故居等为代表的类型多样的红色文化。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其经验做法等具有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总体思路,构建传承体系,发挥协同效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是一项系统化、整体性的重大文化工程。四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需要通盘考虑、战略布局,不能再走各自为政、碎片化传承的老路。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按照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总体工作思路,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部署了17项工程。立足全省文化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交流合作等六大体系。由于思路明确与统筹有序,文化传承实践因而开展得生机蓬勃。

    ——以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工程为载体,找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抓手,打造示范效应。四川历史名人群体群星灿烂,既有巴蜀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有科学家、文学家等等,他们不仅为四川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也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以来,四川启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展开学术研究和社科普及,加强对历史名人文化的研究阐释力度,同时辅以历史名人博物馆、陈列馆、文献中心建设协同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打造以四川历史名人或在川历史文化名人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工程,形成集聚效益和示范引领效应,产生了较好的传承传播效果。

    ——着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现代文明新内容、治蜀兴川新动力,形成文旅结合新经济。四川积极搭建一系列学术科研平台,加强对四川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阐发和价值提炼。在文化产业方面,着力推进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跨界融合“新经济”,纵向延伸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将传统文化与创意内容、新兴媒介技术相结合;横向拓展文化产业宽度,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体育、音乐等产业相结合,带动文化新消费,形成文化新业态,进而创造出社会经济双效益。

    ——加强传统文化的立体传播,增强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影响力、吸引力。四川在省级主要媒体开设一批围绕四川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电视节目、报刊专栏、网站专题和新媒体矩阵,通过新闻报道、访谈、副刊文章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情况和经验。同时,建设文化传习传播阵地,改扩建一批历史文化场馆。目前正推动每个市州建设1个功能完善的博物馆,将博物馆打造为传统文化传承传习中心。以省级图书馆为核心,以市县图书馆为骨干,以学校和专业图书馆为补充,以乡村图书馆为延伸,将图书馆打造成传统文化全民阅读中心。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创造出了更多惠及于民的文化福祉。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川探索

  • 2019年06月30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三月三日,巴中市巴城市民结合正月十六传统文化登高节,纷纷走出家门,登高望远。图为市民在南龛文化产业园山顶享受日光浴。夏雨摄(视觉四川)


    5月24日,在成都市武侯区梦想剧场,该区小学生正在表演戏曲节目。记者李向雨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者按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四川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悠久深厚,历史名人群星灿烂,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推动了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壮阔实践在巴蜀大地生动开展。2019年4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研组,围绕四川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调研。

    巍巍雪山,涌出滔滔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千里沃野。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盛大“放水节”震撼来袭,这个川西人民的隆重文化节日,成为活态传承古堰文化的盛典。调研组穿行于巴蜀大地,深切感受到四川厚植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的生动文化实践。

    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蜀文明独具魅力,巴蜀文化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高地与精神沃土。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川加强中华文化传承的总体设计、统筹谋划、创新实践;坚守文化根脉,着力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宝贵的思想资源,滋养当代生活,弘扬文化传统。

    1

    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加强传统文化研究阐释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是一项系统工程。调研组了解到,四川开展了优秀文化传承大调研、大讨论,全面把握四川文化省情,在传承对象与重点、目标与规律、模式与标准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2017年1月,《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四川历史名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巴蜀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2017年2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从全省各地推荐的144名历史名人中,遴选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李白、杜甫、苏轼等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为其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会,打造博物馆或纪念馆,承载并弘扬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2017年9月,四川出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梳理出17个主要项目。2018年7月,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2019年4月,四川省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奋力创造巴蜀文化新辉煌。

    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如同源头活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根基。2017年以来,四川统筹各类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等资源,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力量,先后成立了一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等研究机构。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和研讨交流,挖掘阐扬古蜀文明、巴蜀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调研组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建立起中俄文化对话、中韩文化对话、中欧文化对话平台,邀请国外知名汉学家讲解中国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了解和文明的交流互鉴;扶持“绝学”古文字学科,返聘老专家,培养研究人才,从事《甲骨文字典》的修订与研究;创办传统文化研习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

    2018年以来,四川各历史名人研究中心加大了对历史名人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目前,大禹研究中心正推出《大禹文化的基本内涵》《大禹传记》《四川大禹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李冰研究中心除推进李冰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外,正启动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李冰文化传播工程,组织《李冰治水》小说创作、剧本《都江堰传奇》以及电影和电视剧《秦惠王与李冰》等文艺作品的编写;在学校选修课中开设了“李冰与都江堰”“巴蜀历史名人研究”等课程,开发了乡土教材《李冰与都江堰》等。

    四川各市州也在因地制宜,加强历史文化阐释体系建设。自贡市以吴玉章研究会、刘光第研究会等为依托,深入挖掘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泸州市成立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举办“长江文化带发展论坛”,深层次开展泸州本土地名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研究。达州市通过对《山海经》《华阳国志》《水经注》《后汉书》等古代文献的全面深入梳理,提炼出关于“巴文化”的新史料,理清了达州历史发展的新文脉。

    2

    融入课堂,贯穿教育体系,让优秀文化接续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果实,不能只让其躺在书斋里、活在书本中,需要让其走入社会、进入人心,通过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发挥其滋养心灵、哺育成长、以文化人的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落地生根、接续相传。

    为培植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四川通过在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可爱的四川》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支持全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传统文化专业。目前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传统文化内容的已布点548个、在校学生15万人。推选并公布了四川省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美术馆68个、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51所。推动了成都市、峨眉山市、资中县、三台县开展“中华武术进校园”试点工作。

    围绕立德树人与实践教育,成都市配套专项经费,构建市、县、校优秀传统文化“三级一体”工作机制;编写国学启蒙校园教材、小学生国学经典、经典伴我行等教材;开展“美德少年”创评活动,推动“川剧进校园”,举办写经典、话经典活动,其覆盖面占全市学校总数90%以上。自2012年起,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面向广大青少年推出了博物馆社教项目——“草堂一课”,把传统诗歌文化融入中小学现场教学中。调研组了解到,杜甫草堂每周都会专门给孩子们安排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草堂一课运行至今,参与学生数万人次,惠及数十万名市民家长。成都一市民表示:“这项活动在草堂举行,让孩子们在现场感受诗圣的爱国精神和情怀,寓教于乐,家长和学生都受益,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泸州市大力开展“非遗读本进校园”活动,连续举办25届“屈原魂”传统诗词创作大赛。泸州市非遗传习所、合江县川剧团分别吸纳了当地3000余名学生参与非遗传习和川剧培训。“泸县分水油纸伞”成功列入四川省全日制中学美术教材,开四川省非遗入选教材之先河。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以“一套国学教本教材、一周一次国学经典齐诵、一周一堂国学课教育”,打造出国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真正实现让传统文化“学起来”“传起来”。

    3

    坚持保护性传承和活态传承,让文脉“活”起来

    保护传统文化,四川首先做好历史文物的忠实保护者。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四川注重加强三星堆、金沙、四川水利古堰等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大力推进四川石刻石窟、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保护利用,加强对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拥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城市。面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乐山市高度重视、科学保护、积极修缮,完成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和10处“国保”保护规划及相关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报批,设立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犍为文庙等多处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新建和改造提升了5处博物馆。

    四川省加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开展了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将具有突出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市(州)级濒危非遗项目纳入申报。攀枝花市处在“藏彝文化走廊”腹地、金沙江流域中心,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截至2018年全市共挖掘整理出了9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57项进入省、市、县(区)三级保护名录,增强了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的力度,防止文化遗产流失和毁损。

    四川目前正在实施巴蜀古籍保护计划、巴蜀善本再造计划。已征集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共计28个大项33个子项,完成13个子项。加快推进四川古籍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全省7家单位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37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实施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计划。

    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走入生活,实现活态传承。四川推动传统文化的“三融”——融入家庭生活,深入挖掘整理四川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规,如诸葛亮《诫子书》、杨升庵《四知堂》、三苏家规家风等家风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融入精神生活,坚持开发市民休闲文化、体育健身文化、特色餐饮文化,紧贴群众精神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精神文化读物和影视作品;融入社会生活,把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社会规范,引导人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良好的文化行为规范。

    四川充分利用“节庆”在传统文化中的活态传承作用。每年的正月初九,若天气晴朗,数十万达州人倾城出游,无论男女老少,都步行到山顶登高远眺,以纪念唐代诗人元稹。同样,每年9月1日,广元女儿节都会准时拉开帷幕,通过凤舟展示等传统活动展示广元市女性风采、传承历史情怀。这些与全市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节庆活动,推动了传统文化与人相亲、与人相和、与人相融。

    推动文化活态传承,四川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红色经典游。注重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把巴蜀文化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乡规划设计,把文化记忆镌刻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推动优秀文化真正走入百姓生活空间。

    4

    文化与多产业相融,让优秀传统文化“兴”起来

    文化是根本,产业是手段,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业态的更新换代、推陈创新,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生机蓬勃、兴旺发达。

    四川重视加强和鼓励文艺创作,从历史文化的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遂宁市围绕戏剧、曲艺等传统文化内容,编排契合时代需求的剧目,新编《燕归》获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剧目奖;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小放风筝》等曲目被国家非遗库收录,永久保存。阿坝州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创作了《藏羌魂》《见或不见》《藏族儿女情》《欢乐高原人》《相聚羌年》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

    围绕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绵竹市针对年画产业的创新传承,打造出“一园一镇一村”的中国年文化旅游体验区。其开发的年画创意作品,创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绵竹年画公益广告,得到中央文明办的肯定和社会认可。开发出年画酒、年画旗袍等内容和创意产品种类达1000多种,预计“十三五”末,年画产业产值实现1亿元。

    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开发特色文旅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旅游目的地。宜宾市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白酒之都”“中国早茶之乡”等文化品牌和现代城市文明结合起来,把长江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僰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有机融汇,打造出富有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形象。

    5

    四川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四川传统文化渊源于独具魅力的古蜀文明,形成了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三国人物和历史遗迹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藏羌彝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红军长征、川陕革命地、革命家故居等为代表的类型多样的红色文化。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其经验做法等具有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总体思路,构建传承体系,发挥协同效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是一项系统化、整体性的重大文化工程。四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需要通盘考虑、战略布局,不能再走各自为政、碎片化传承的老路。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按照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总体工作思路,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部署了17项工程。立足全省文化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交流合作等六大体系。由于思路明确与统筹有序,文化传承实践因而开展得生机蓬勃。

    ——以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工程为载体,找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抓手,打造示范效应。四川历史名人群体群星灿烂,既有巴蜀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有科学家、文学家等等,他们不仅为四川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也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以来,四川启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展开学术研究和社科普及,加强对历史名人文化的研究阐释力度,同时辅以历史名人博物馆、陈列馆、文献中心建设协同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打造以四川历史名人或在川历史文化名人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工程,形成集聚效益和示范引领效应,产生了较好的传承传播效果。

    ——着力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现代文明新内容、治蜀兴川新动力,形成文旅结合新经济。四川积极搭建一系列学术科研平台,加强对四川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阐发和价值提炼。在文化产业方面,着力推进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跨界融合“新经济”,纵向延伸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将传统文化与创意内容、新兴媒介技术相结合;横向拓展文化产业宽度,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体育、音乐等产业相结合,带动文化新消费,形成文化新业态,进而创造出社会经济双效益。

    ——加强传统文化的立体传播,增强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影响力、吸引力。四川在省级主要媒体开设一批围绕四川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电视节目、报刊专栏、网站专题和新媒体矩阵,通过新闻报道、访谈、副刊文章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情况和经验。同时,建设文化传习传播阵地,改扩建一批历史文化场馆。目前正推动每个市州建设1个功能完善的博物馆,将博物馆打造为传统文化传承传习中心。以省级图书馆为核心,以市县图书馆为骨干,以学校和专业图书馆为补充,以乡村图书馆为延伸,将图书馆打造成传统文化全民阅读中心。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创造出了更多惠及于民的文化福祉。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