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非遗+旅游”如何实现 1+1>2

  • 2019年06月26日 08时1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我省有7项世界级、139项国家级、611项省级非遗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近日发布全国十大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四川凉山的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入选。此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0条非遗旅游线路。

    目前,我省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遗名录项目7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611项。色彩斑斓的非遗文化,怎样与旅游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探索

    非遗与旅游此呼彼应

    今年端午节,成都又迎来八方游客。宽巷子的多家茶馆,挤满边喝盖碗茶、边欣赏川剧折子戏的外地游客;不少年轻人,边逛边捧着“三大炮”“军屯锅盔”大快朵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融合,对外地游客有着强大吸引力。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内核和旅游发展的统一。”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二者融合既可增加旅游内涵和底蕴,也能通过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彝族火把节自举办以来,从单纯的祭火、照岁、祈年等为特征的祭祀性节日变成综合性节日。2006年,彝族火把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外,还成为西昌、布拖、普格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2018年,380余万游客为了一睹火把节独特的风情涌入凉山,火把节旅游收入达15.3亿元。

    非遗资源带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我省,彝族火把节不是孤例。今年第二十五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当地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创收近20亿元。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道明竹编的核心属地,崇州市竹艺村将道明竹编的创新发展与川西林盘规划整治有机融合,以“非遗+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旅游”的创新形式,让竹艺村成为“网红村”。目前,竹艺村开发的竹编非遗创意旅游商品达300余类,2018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1.2亿元。

    省非遗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表示,游客对旅游的深度文化体验诉求越来越高,人文资源的深度挖掘可以成为旅游富矿。以彝族火把节为例,除节日狂欢外,彝族口弦音乐、阿都高腔、赛马以及银饰服饰等,都吸引着游客。

    发展

    非遗之旅可感可赏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让“非遗+旅游”实现1+1>2?专家们认为,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文创等都是发展方向。

    今年底,我省将推出10条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之旅以非遗项目为核心,旅游线路为依托,非遗传习所、非遗体验区和体验基地等为载体,通过产品设计、线路策划,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融合。

    非遗在旅游线路上的呈现,要求可体验、可欣赏,甚至可以带回家。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10条非遗之旅的内涵,提升吸引力,我省还将命名上百个非遗体验区,构建以旅游线路串联非遗项目,进行深度体验的文旅融合网络。非遗体验区和非遗保护实验区等将培训一批既有非遗知识,又符合旅游接待规划的人才队伍。

    四川非遗资源的文化底蕴、展示方式都需要深入提炼。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喇明清认为,“非遗+旅游”形式多样化,可有针对性进行非遗文创、非遗节庆、非遗研学、非遗演艺等。“蜀绣、竹编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走进生活。当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创意结合,这种有文化积淀的旅游产品可吸引游客。”四川还拥有川剧等非遗演艺及羌年等民俗文化节庆,对特色音乐舞蹈及节庆、民俗等文化的开发和呈现,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向,“景区可通过演出活动提升内涵,非遗传承人进景区展示非遗技艺,又可推广非遗文化。”

    据悉,根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我省将完成成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谋划布局,把非遗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非遗+旅游”如何实现 1+1>2

  • 2019年06月26日 08时1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我省有7项世界级、139项国家级、611项省级非遗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近日发布全国十大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四川凉山的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入选。此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0条非遗旅游线路。

    目前,我省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遗名录项目7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611项。色彩斑斓的非遗文化,怎样与旅游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探索

    非遗与旅游此呼彼应

    今年端午节,成都又迎来八方游客。宽巷子的多家茶馆,挤满边喝盖碗茶、边欣赏川剧折子戏的外地游客;不少年轻人,边逛边捧着“三大炮”“军屯锅盔”大快朵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融合,对外地游客有着强大吸引力。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内核和旅游发展的统一。”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二者融合既可增加旅游内涵和底蕴,也能通过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彝族火把节自举办以来,从单纯的祭火、照岁、祈年等为特征的祭祀性节日变成综合性节日。2006年,彝族火把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外,还成为西昌、布拖、普格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2018年,380余万游客为了一睹火把节独特的风情涌入凉山,火把节旅游收入达15.3亿元。

    非遗资源带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我省,彝族火把节不是孤例。今年第二十五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当地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创收近20亿元。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道明竹编的核心属地,崇州市竹艺村将道明竹编的创新发展与川西林盘规划整治有机融合,以“非遗+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旅游”的创新形式,让竹艺村成为“网红村”。目前,竹艺村开发的竹编非遗创意旅游商品达300余类,2018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1.2亿元。

    省非遗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表示,游客对旅游的深度文化体验诉求越来越高,人文资源的深度挖掘可以成为旅游富矿。以彝族火把节为例,除节日狂欢外,彝族口弦音乐、阿都高腔、赛马以及银饰服饰等,都吸引着游客。

    发展

    非遗之旅可感可赏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让“非遗+旅游”实现1+1>2?专家们认为,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文创等都是发展方向。

    今年底,我省将推出10条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之旅以非遗项目为核心,旅游线路为依托,非遗传习所、非遗体验区和体验基地等为载体,通过产品设计、线路策划,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融合。

    非遗在旅游线路上的呈现,要求可体验、可欣赏,甚至可以带回家。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10条非遗之旅的内涵,提升吸引力,我省还将命名上百个非遗体验区,构建以旅游线路串联非遗项目,进行深度体验的文旅融合网络。非遗体验区和非遗保护实验区等将培训一批既有非遗知识,又符合旅游接待规划的人才队伍。

    四川非遗资源的文化底蕴、展示方式都需要深入提炼。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喇明清认为,“非遗+旅游”形式多样化,可有针对性进行非遗文创、非遗节庆、非遗研学、非遗演艺等。“蜀绣、竹编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走进生活。当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创意结合,这种有文化积淀的旅游产品可吸引游客。”四川还拥有川剧等非遗演艺及羌年等民俗文化节庆,对特色音乐舞蹈及节庆、民俗等文化的开发和呈现,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向,“景区可通过演出活动提升内涵,非遗传承人进景区展示非遗技艺,又可推广非遗文化。”

    据悉,根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我省将完成成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谋划布局,把非遗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