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大国重器“华龙一号” 为何出现在四川彩车上?

  • 2019年10月01日 15时51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字体:
  • 刚刚从天安门广场经过的四川彩车上“华龙一号”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您知道吗?“华龙一号”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它凝聚着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可以抵御目前已出现过的所有台风级别,可以抵御9级烈度的地震以及商用大型飞机的外部撞击,安全性和先进性优势明显。

    它标志着我国正由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也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高端代名词。

    但它为何会出现在今天走过北京天安门前的四川彩车上?

    因为,它的“种子”正是源自位于四川的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

    1997年的一个午后,距离四川成都百余公里的山坳中,一栋两层办公楼里回荡着激烈争论的声音,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华龙一号”就是从那时埋下的“种子”,历经二十余年开花结果而来。

    “华龙一号”采用我国和国际上使用经验最丰富、安全记录最好的压水堆堆型,其研发是在继承我国三十年核电技术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而来,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核电人的智慧及心血。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成功,在中国大陆第一次实现了核能发电。

    上世纪80年代,引进法国核电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厂的同时,按照国家确定的“利用我国核工业基础,自力更生搞核电站”的方针,秦山核电厂一期(30万千瓦)1985年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也创造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代核电技术品牌CNP300。

    到上世纪90年代,广泛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调试和自主管理运行的第一座大型商用化核电站——秦山核电厂二期开工建设。上文所述的1997年的那次讨论发生时,秦山核电站的二期主体工程正在建设,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该项目也在2007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品牌CNP600孕育成型。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积极发展核电”方针指引下,中国核电进入第三轮发展。在引进美国、法国等核电技术的同时,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60万千瓦核电技术(CNP600)的基础上,开始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开发之路。但遗憾的是,该期的机型均是在进口机型上改进而来,在堆芯设计,特别是在燃料元件设计制造技术上,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实现出口。

    在核电站中,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反应放出核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与汽轮机同轴的发电机发电,实现核能到热能再到电能的热量转换。其中的核燃料就好像一大把插在筷子笼里的筷子,这些“筷子”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是一个核电机型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国外的“121堆芯”“157堆芯”等技术的基础上,1997年的那次讨论创新性地提出了“177堆芯”的概念。虽然此后基于这一概念的核电机型经历了参研单位调整、技术要求变化、技术方案优化等历程,但直到“华龙一号”,“177堆芯”这一核心特征仍然未变,这一设计不仅可使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华龙一号”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了“能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设计。所谓“能动”,即靠电来驱动安全系统,保障核电站运行,但如果在极端情况下,核电站断电了,这时“非能动”就能派上用场,依靠重力、温差和压缩空气等自然力来驱动安全系统,通过蒸发、冷凝、对流、自然循环等自然过程来带走热量。

    据了解,国际上众多核电型号中,有的强调“能动”,给安全系统做“加法”,增加冗余,有的型号则强调“非能动”。“华龙一号”融合了两者,既有“能动”的成熟稳定,也有“非能动”在丧失电源情况下的独特优势。

    除了“177堆芯”和“能动+非能动”,“华龙一号”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型号,共获得七百余件专利和一百余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众多领域。中国核电人可以挺直腰杆,送“华龙一号”出海。

    如今,“华龙一号”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华龙一号”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型,其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并已自主开发了核电专用软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独立出口的三代机型。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工期规划了62个月。直到今天,其建设进度满足各个时间节点的要求。

    按照计划,“华龙一号”首堆近期正在进行不装核燃料的冷态功能试验,即所谓的“冷试”,这是对机组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而后便是热态功能试验,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就能装入核燃料,预计2020年投入商运。(记者 朱雪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国重器“华龙一号” 为何出现在四川彩车上?

  • 2019年10月01日 15时51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刚刚从天安门广场经过的四川彩车上“华龙一号”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您知道吗?“华龙一号”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它凝聚着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可以抵御目前已出现过的所有台风级别,可以抵御9级烈度的地震以及商用大型飞机的外部撞击,安全性和先进性优势明显。

    它标志着我国正由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也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高端代名词。

    但它为何会出现在今天走过北京天安门前的四川彩车上?

    因为,它的“种子”正是源自位于四川的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

    1997年的一个午后,距离四川成都百余公里的山坳中,一栋两层办公楼里回荡着激烈争论的声音,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华龙一号”就是从那时埋下的“种子”,历经二十余年开花结果而来。

    “华龙一号”采用我国和国际上使用经验最丰富、安全记录最好的压水堆堆型,其研发是在继承我国三十年核电技术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而来,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核电人的智慧及心血。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成功,在中国大陆第一次实现了核能发电。

    上世纪80年代,引进法国核电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厂的同时,按照国家确定的“利用我国核工业基础,自力更生搞核电站”的方针,秦山核电厂一期(30万千瓦)1985年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也创造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代核电技术品牌CNP300。

    到上世纪90年代,广泛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调试和自主管理运行的第一座大型商用化核电站——秦山核电厂二期开工建设。上文所述的1997年的那次讨论发生时,秦山核电站的二期主体工程正在建设,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该项目也在2007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品牌CNP600孕育成型。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积极发展核电”方针指引下,中国核电进入第三轮发展。在引进美国、法国等核电技术的同时,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60万千瓦核电技术(CNP600)的基础上,开始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开发之路。但遗憾的是,该期的机型均是在进口机型上改进而来,在堆芯设计,特别是在燃料元件设计制造技术上,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实现出口。

    在核电站中,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反应放出核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与汽轮机同轴的发电机发电,实现核能到热能再到电能的热量转换。其中的核燃料就好像一大把插在筷子笼里的筷子,这些“筷子”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是一个核电机型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国外的“121堆芯”“157堆芯”等技术的基础上,1997年的那次讨论创新性地提出了“177堆芯”的概念。虽然此后基于这一概念的核电机型经历了参研单位调整、技术要求变化、技术方案优化等历程,但直到“华龙一号”,“177堆芯”这一核心特征仍然未变,这一设计不仅可使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华龙一号”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了“能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设计。所谓“能动”,即靠电来驱动安全系统,保障核电站运行,但如果在极端情况下,核电站断电了,这时“非能动”就能派上用场,依靠重力、温差和压缩空气等自然力来驱动安全系统,通过蒸发、冷凝、对流、自然循环等自然过程来带走热量。

    据了解,国际上众多核电型号中,有的强调“能动”,给安全系统做“加法”,增加冗余,有的型号则强调“非能动”。“华龙一号”融合了两者,既有“能动”的成熟稳定,也有“非能动”在丧失电源情况下的独特优势。

    除了“177堆芯”和“能动+非能动”,“华龙一号”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型号,共获得七百余件专利和一百余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众多领域。中国核电人可以挺直腰杆,送“华龙一号”出海。

    如今,“华龙一号”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华龙一号”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型,其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并已自主开发了核电专用软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独立出口的三代机型。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工期规划了62个月。直到今天,其建设进度满足各个时间节点的要求。

    按照计划,“华龙一号”首堆近期正在进行不装核燃料的冷态功能试验,即所谓的“冷试”,这是对机组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而后便是热态功能试验,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就能装入核燃料,预计2020年投入商运。(记者 朱雪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