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如何保证东风渠淤泥不“变质” 四川启动长江上游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

  • 2018年01月09日 08时2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看着东风渠里挖出来的淤泥,龙泉驿大面街道蒲草村的村民张容合感到可惜,“过去黝黑黝黑的,一看就是很肥的土,土也没有现在厚。”1月初,东风渠岁修第一批次工程干渠清淤维护完工,但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却发现,和过去相比,东风渠淘出来的淤泥,变厚了、腐殖质含量低了。

      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东风渠,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大动脉之一,沿途分布着成都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因此,近年来的岁修,东风渠并没有采用整个都江堰灌区常用的“轮番断流”模式,而是在不彻底断流的情况下清淤,“主要是保障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冬春岁修前,东风渠干渠过水量比设计值低20%以上。

      “以前不这样。”张容合说,早些年岁修挖出来的淤泥,周边农户抢着拉回去肥田。是什么改变了东风渠的淤泥“质地”?

      “问题在渠里,诱因在岸上,这个要看上游。”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受“5·12”“8·8”两次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岷江上游来水含沙量明显增多,入河泥沙中,富含腐殖质地表熟土大为减少,而黏性较高、肥力较差的深层土增多。其次,上游地区特别是川西北高原的降雨时间和区域分布越来越集中,也加剧了水土流失趋势。第三,东风渠沿线不同程度存在着住户、厂家向渠内乱丢垃圾等。

      “对整个川西北高原的地表生态进行治理修复,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如要根治,必须先从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入手。去年12月,我省召开四川省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推进会,提出到2020年,完成79个县干旱河谷地区贫困村及幸福美丽新村的水利建设任务。

      这79个县中,川西北高原地区占四成以上。同时,79个县中有42个为省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另有36个已纳入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1905万亩。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以往的单纯生态修复措施不同,工程更注重转变修复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除气候因素外,生态恶化主要因素就是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贫困。”统计显示,川西北高原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目前,我省已明确在项目区实施四大重点任务,生态修复工程位列其中,“也是投入最大的工程措施之一。”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关项目规划将于近期正式下达。

      “科学的管护以及科学的岁修维护方案也是配套措施。”东风渠管理处水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会参照环保督查时联合执法机制,研究与灌区受益区政府及水务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探索维护长效合作机制,“现在沿线都已经建立起了河长制,这已经是个很积极的信号。”

      链接

      成都东风渠

      东风渠原名东山灌溉工程,自都江堰府河引水自流灌溉成都市东、新都县(现为区)南、龙泉驿区北、毗河以南至龙泉山西麓丘陵地带,包括龙泉驿区平坝丘陵,并提水灌溉部分深丘山区农田。1951年春,川西水利局规划自郫县(现为郫都区)安靖乡(原名两路口)府河左岸引水穿凤凰山北,沿岷沱两江分水岭南入龙泉驿区,分灌龙泉山东面西江河流域及西面芦溪河流域,再开凿隧洞穿过龙泉山,灌溉沱江以西丘陵地区,是省内一项大型引水工程。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如何保证东风渠淤泥不“变质” 四川启动长江上游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

  • 2018年01月09日 08时2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看着东风渠里挖出来的淤泥,龙泉驿大面街道蒲草村的村民张容合感到可惜,“过去黝黑黝黑的,一看就是很肥的土,土也没有现在厚。”1月初,东风渠岁修第一批次工程干渠清淤维护完工,但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却发现,和过去相比,东风渠淘出来的淤泥,变厚了、腐殖质含量低了。

      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东风渠,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大动脉之一,沿途分布着成都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因此,近年来的岁修,东风渠并没有采用整个都江堰灌区常用的“轮番断流”模式,而是在不彻底断流的情况下清淤,“主要是保障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冬春岁修前,东风渠干渠过水量比设计值低20%以上。

      “以前不这样。”张容合说,早些年岁修挖出来的淤泥,周边农户抢着拉回去肥田。是什么改变了东风渠的淤泥“质地”?

      “问题在渠里,诱因在岸上,这个要看上游。”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受“5·12”“8·8”两次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岷江上游来水含沙量明显增多,入河泥沙中,富含腐殖质地表熟土大为减少,而黏性较高、肥力较差的深层土增多。其次,上游地区特别是川西北高原的降雨时间和区域分布越来越集中,也加剧了水土流失趋势。第三,东风渠沿线不同程度存在着住户、厂家向渠内乱丢垃圾等。

      “对整个川西北高原的地表生态进行治理修复,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如要根治,必须先从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入手。去年12月,我省召开四川省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推进会,提出到2020年,完成79个县干旱河谷地区贫困村及幸福美丽新村的水利建设任务。

      这79个县中,川西北高原地区占四成以上。同时,79个县中有42个为省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另有36个已纳入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1905万亩。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以往的单纯生态修复措施不同,工程更注重转变修复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除气候因素外,生态恶化主要因素就是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贫困。”统计显示,川西北高原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目前,我省已明确在项目区实施四大重点任务,生态修复工程位列其中,“也是投入最大的工程措施之一。”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关项目规划将于近期正式下达。

      “科学的管护以及科学的岁修维护方案也是配套措施。”东风渠管理处水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会参照环保督查时联合执法机制,研究与灌区受益区政府及水务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探索维护长效合作机制,“现在沿线都已经建立起了河长制,这已经是个很积极的信号。”

      链接

      成都东风渠

      东风渠原名东山灌溉工程,自都江堰府河引水自流灌溉成都市东、新都县(现为区)南、龙泉驿区北、毗河以南至龙泉山西麓丘陵地带,包括龙泉驿区平坝丘陵,并提水灌溉部分深丘山区农田。1951年春,川西水利局规划自郫县(现为郫都区)安靖乡(原名两路口)府河左岸引水穿凤凰山北,沿岷沱两江分水岭南入龙泉驿区,分灌龙泉山东面西江河流域及西面芦溪河流域,再开凿隧洞穿过龙泉山,灌溉沱江以西丘陵地区,是省内一项大型引水工程。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