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我省环保社会组织积极推广环保项目 引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 2017年08月10日 08时5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成都水井坊街道一社区的都市农耕景观。受访者供图

    漂亮的花园塔。

    “花园塔”中间的管子可回收厨余垃圾。

    成都水井坊街道东风路23号大院里的垃圾回收箱。

    “爱有戏”口袋公园项目,让空间不够的社区增大绿化面积。

    肖家河街道一社区居民樊汉庚在播种蔬菜种子。 (记者 吴浩 摄)

      青春公益

      “这些多肉长得不错哦!”8月4日上午,成都市水井坊街道东风路23号大院里,市民陈大爷在院里摆弄一盆盆植物。

      23号大院是老旧院落,居民楼之间公共绿地很少,但放眼望去,墙上地下郁郁葱葱,植物摆放井然有序。这片美景的形成,离不开社区环保社会组织的努力。

      随着公众日益关注环境保护,越来越多社会组织进入这一领域。这些社会组织是如何培养热心公益的环保骨干、助力环境保护的呢?

      A

      推广环保项目

      引导居民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关键词:垃圾分类 生态循环种植系统

      “这种可降解的包装纸袋,应该和塑料分开放置。”8月1日至3日,在海螺沟景区一场名为“海螺沟环保课堂小义工之旅”公益活动中,环保专家为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一同在行走过程中捡垃圾兑换礼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环保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协作,可帮助公众学习更多环保知识。”活动主办方之一、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简称“根与芽”)执行主任罗丹解释活动目的。

      “根与芽”是一家专注于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2011年,在成都试点实施“嘉好田园—望江嘉苑生态社区建设行动”项目,推动小区60%以上住户参与,通过增设小区厨余垃圾分类桶、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兑换生活用品等,初步实现了小区干湿垃圾分类,该小区因此获得“成都市人居活动生态小区”等称号。罗丹认为,环保始于这样简单细微的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自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们深入社区推广环保项目,倡导环保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罗丹说,社会组织以社区为载体,把环保政策解读好,把环保知识传播好,可以提升公众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

      “物管及时清扫了垃圾,社区就不存在环境治理问题了,这是不少居民的环保误区。”8月4日下午,站在成都市肖家河街道的公共院坝里,看着周边树上挂着吊瓶,社会组织“爱有戏”的副主任杜灿灿对记者说,没有移栽的植物需要补充营养液,说明土壤养分不足,社区环境保护不只是垃圾处理,最好让居民种点植物,亲身感受到土壤、水源等因素也是良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爱有戏”尝试在成都多个社区推动城市生态农耕项目——在车库屋顶建菜园、在社区建立体式花台、修建雨水循环装置等,并倡导居民自主管理。

      “这是河南老乡寄来的厚皮菜种子,和四川的口感不一样。”在自己认领的花园塔前,肖家河永丰社区东二巷7号的居民樊汉庚撒着种子,并将一把烂菜叶塞进花园塔中央的管道里,“15天后就能吃上厚皮菜,无污染,还有机!”

      花园塔是“爱有戏”和国外同行联合开发的环保项目。这个花园塔是一个桶形花盆,居民只需将没有油渍的厨余垃圾,比如烂菜叶、水果皮等放进花盆中央特制的管道中,管道中的蚯蚓会将垃圾转化为植物需要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从这个立体的生态循环种植系统中,居民能体悟垃圾分类的优点和优质土壤的形成原理。

      据“爱有戏”工作人员统计,30平方米的花园塔,一年能处理1000斤厨余生活垃圾。该项目已在肖家河、水井坊等街道的部分社区推广,花盆被居民认领一空。

      B

      培育环保组织

      鼓励参与环境教育和环保调查

      关键词:天府伙伴计划 环保鼓励政策

      “2017年7月12日,对十陵河进行复查,之前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改善。”8月2日,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项目部部长张加伟拿到一份工作简报。记者梳理发现,仅7月,该中心就参与6次类似的环保调查。

      开展环境教育,参与环境实时监测和治理,协助相关部门解决环境问题等,是我省环保社会组织的努力方向。

      多年以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简称“河研会”)积极应对府南河上游的污染防治问题。据河研会秘书长胡敏介绍,经过10多年环保实践,在成都市郫都区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处理应对河流上游农村水源污染的方法,例如帮助农民修建生态设施处理生活废弃物,倡导农业生产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积极致力于组织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科学考察,建立长江源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等工作。

      社会组织助力环境保护,需要不断充实力量。2014年,共青团四川省委发起“天府伙伴计划”,意在将有志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快速培养为领域内的骨干,绿色环保是重要的关注领域。

      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就是“天府伙伴计划”第二期中涌现的杰出学员单位。3年多来,经过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的系统培训,“绿氧”项目设计、机构管理、宣传筹资等各方面能力快速提升,在成都多个社区和学校开展了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和自然教育项目,培育出一批高校绿色领袖和社区环保骨干。

      “我省一些创业大赛和志愿服务大赛中,已有对环保项目的鼓励政策。”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环保方面进一步倾斜,孵化、培育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机构,为美丽四川建设出力。

      “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很快,但环保组织仍然很少,环保部门能不能做一些推动工作?”7月23日上午,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与19位公众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罗丹作为社会组织代表现场发问。“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也有这样的考虑。”于会文说,环保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组织不可或缺,大家都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虽然也面临资金紧张、团队人员流失、专业知识需更新等问题,但罗丹依然乐观:“一定会有更多人理解环保事业,也会有更多政策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发展。” (记者 吴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环保社会组织积极推广环保项目 引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 2017年08月10日 08时5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成都水井坊街道一社区的都市农耕景观。受访者供图

    漂亮的花园塔。

    “花园塔”中间的管子可回收厨余垃圾。

    成都水井坊街道东风路23号大院里的垃圾回收箱。

    “爱有戏”口袋公园项目,让空间不够的社区增大绿化面积。

    肖家河街道一社区居民樊汉庚在播种蔬菜种子。 (记者 吴浩 摄)

      青春公益

      “这些多肉长得不错哦!”8月4日上午,成都市水井坊街道东风路23号大院里,市民陈大爷在院里摆弄一盆盆植物。

      23号大院是老旧院落,居民楼之间公共绿地很少,但放眼望去,墙上地下郁郁葱葱,植物摆放井然有序。这片美景的形成,离不开社区环保社会组织的努力。

      随着公众日益关注环境保护,越来越多社会组织进入这一领域。这些社会组织是如何培养热心公益的环保骨干、助力环境保护的呢?

      A

      推广环保项目

      引导居民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关键词:垃圾分类 生态循环种植系统

      “这种可降解的包装纸袋,应该和塑料分开放置。”8月1日至3日,在海螺沟景区一场名为“海螺沟环保课堂小义工之旅”公益活动中,环保专家为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一同在行走过程中捡垃圾兑换礼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环保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协作,可帮助公众学习更多环保知识。”活动主办方之一、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简称“根与芽”)执行主任罗丹解释活动目的。

      “根与芽”是一家专注于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2011年,在成都试点实施“嘉好田园—望江嘉苑生态社区建设行动”项目,推动小区60%以上住户参与,通过增设小区厨余垃圾分类桶、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兑换生活用品等,初步实现了小区干湿垃圾分类,该小区因此获得“成都市人居活动生态小区”等称号。罗丹认为,环保始于这样简单细微的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自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们深入社区推广环保项目,倡导环保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罗丹说,社会组织以社区为载体,把环保政策解读好,把环保知识传播好,可以提升公众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

      “物管及时清扫了垃圾,社区就不存在环境治理问题了,这是不少居民的环保误区。”8月4日下午,站在成都市肖家河街道的公共院坝里,看着周边树上挂着吊瓶,社会组织“爱有戏”的副主任杜灿灿对记者说,没有移栽的植物需要补充营养液,说明土壤养分不足,社区环境保护不只是垃圾处理,最好让居民种点植物,亲身感受到土壤、水源等因素也是良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爱有戏”尝试在成都多个社区推动城市生态农耕项目——在车库屋顶建菜园、在社区建立体式花台、修建雨水循环装置等,并倡导居民自主管理。

      “这是河南老乡寄来的厚皮菜种子,和四川的口感不一样。”在自己认领的花园塔前,肖家河永丰社区东二巷7号的居民樊汉庚撒着种子,并将一把烂菜叶塞进花园塔中央的管道里,“15天后就能吃上厚皮菜,无污染,还有机!”

      花园塔是“爱有戏”和国外同行联合开发的环保项目。这个花园塔是一个桶形花盆,居民只需将没有油渍的厨余垃圾,比如烂菜叶、水果皮等放进花盆中央特制的管道中,管道中的蚯蚓会将垃圾转化为植物需要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从这个立体的生态循环种植系统中,居民能体悟垃圾分类的优点和优质土壤的形成原理。

      据“爱有戏”工作人员统计,30平方米的花园塔,一年能处理1000斤厨余生活垃圾。该项目已在肖家河、水井坊等街道的部分社区推广,花盆被居民认领一空。

      B

      培育环保组织

      鼓励参与环境教育和环保调查

      关键词:天府伙伴计划 环保鼓励政策

      “2017年7月12日,对十陵河进行复查,之前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改善。”8月2日,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项目部部长张加伟拿到一份工作简报。记者梳理发现,仅7月,该中心就参与6次类似的环保调查。

      开展环境教育,参与环境实时监测和治理,协助相关部门解决环境问题等,是我省环保社会组织的努力方向。

      多年以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简称“河研会”)积极应对府南河上游的污染防治问题。据河研会秘书长胡敏介绍,经过10多年环保实践,在成都市郫都区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处理应对河流上游农村水源污染的方法,例如帮助农民修建生态设施处理生活废弃物,倡导农业生产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积极致力于组织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科学考察,建立长江源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等工作。

      社会组织助力环境保护,需要不断充实力量。2014年,共青团四川省委发起“天府伙伴计划”,意在将有志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快速培养为领域内的骨干,绿色环保是重要的关注领域。

      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就是“天府伙伴计划”第二期中涌现的杰出学员单位。3年多来,经过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的系统培训,“绿氧”项目设计、机构管理、宣传筹资等各方面能力快速提升,在成都多个社区和学校开展了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和自然教育项目,培育出一批高校绿色领袖和社区环保骨干。

      “我省一些创业大赛和志愿服务大赛中,已有对环保项目的鼓励政策。”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环保方面进一步倾斜,孵化、培育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机构,为美丽四川建设出力。

      “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很快,但环保组织仍然很少,环保部门能不能做一些推动工作?”7月23日上午,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与19位公众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罗丹作为社会组织代表现场发问。“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也有这样的考虑。”于会文说,环保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组织不可或缺,大家都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虽然也面临资金紧张、团队人员流失、专业知识需更新等问题,但罗丹依然乐观:“一定会有更多人理解环保事业,也会有更多政策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发展。” (记者 吴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