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奋力谱写治蜀兴川脱贫攻坚新篇章

  • 2017年07月05日 08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核心提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结了砥砺奋进拼搏实干的五年历程,描绘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王东明同志代表十届省委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个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继往开来的好报告,是一个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要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背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基本观点、深度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具体要求。

      ●从推动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的高度,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要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积极应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统筹处理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和内在关系。

      ●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着力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全力攻坚,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

      ●从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认真自觉履行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要强化组织领导、防止形式主义、关心激励干部、突出群众主体。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观点鲜明、内涵丰富,要重点理解把握好8个方面。一要深刻领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思想,强化“本质要求”意识,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二要深刻领会“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的重要思想,强化“底线任务”意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三要深刻领会“打赢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重要思想,强化“攻坚作战”意识,持续用力推进工作落实。四要深刻领会“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重要思想,强化“精准绣花”意识,创新创造开展工作。五要深刻领会“扶贫开发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思想,强化“量体裁衣”意识,实施个性扶持。六要深刻领会“脱贫致富是全社会的事”的重要思想,强化“合力攻坚”意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七要深刻领会“脱贫攻坚要防止层层加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重要思想,强化“求真务实”意识,取得各方满意的脱贫成效。八要深刻领会“脱贫攻坚要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的重要思想,强化“历史责任”意识,坚决完成历史性使命任务。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纲领和灵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专章部署,向全省人民端出了一道“民生大餐”,具有鲜明的“四川味道”,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报告强调要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统筹处理好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继续打好“3+10+N”组合拳,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强调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全力攻坚,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切实把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具体,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打赢这场硬仗。这“六大关系”和“五个围绕、五个全力攻坚”,抓住了当前我省脱贫攻坚的核心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四川的实践深化,体现了很强的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方向、主攻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开展精准扶贫的“新绣法”,交给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钥匙”。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长短结合、上下贯通,前后衔接、左右平衡,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下足“绣花”功夫,凝神聚气、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针一线绣好我省脱贫攻坚这幅民生大“蜀绣”。

      从推动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的高度,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

      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两个跨越”,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补齐战略短板、夯实治蜀兴川底部基础。在制定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基础上,召开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出台《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制定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并每年制定若干实施方案,打出“3+10+N”政策组合拳,完善了脱贫攻坚总体设计。创新构建“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相统一的工作目标体系,基本形成“制度设计完备”与“政策举措精准”相统一的总体推进思路,探索形成帮扶工作“先难后易”和脱贫摘帽“先易后难”相统一的工作推进路径,成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保证。

      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省委、省政府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了许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坚定了必胜信心决心。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统揽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突出顶层设计,始终从四川实际出发完善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三是突出精准要求,始终坚持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四是突出问题导向,始终聚焦重点难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五是突出力量整合,始终注重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六是突出组织保障,始终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四川的具体化,是实践探索的结晶,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扬。

      积极应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从时间任务上看,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3年多时间,全省面临27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064个贫困村退出、83个贫困县摘帽的艰巨任务,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特别是彝区藏区“一步跨千年”,极端贫困现象依然突出,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艰巨性,同时已脱贫人口巩固成效、防止返贫面临不小压力。从工作推进上看,有的地方脱贫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帮扶工作不实,有的地方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有的地方扶贫资金监管有待加强,有的地方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从全省发展上看,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仍然是最大省情,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保障改善民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务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定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统筹处理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和内在关系。始终注重工作统筹,确保脱贫高水平高质量。处理好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的关系,既花更大功夫推进“四大片区”脱贫攻坚,又强化“插花”贫困人口扶持。处理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的关系,既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又对临界户同步规划并整合三农政策给予支持,避免引发攀比现象。处理好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的关系,既帮扶“摘穷帽”,又治本“拔穷根”,提高发展能力。处理好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关系,既优先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又加快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建立约束机制减少“等靠要”、杜绝养懒汉。处理好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的关系,既重视政策措施研究细化,又下沉力量推进工作末端落实。处理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既全力完成年度任务,又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脱贫不止步、继续奔小康。

      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着力用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围绕“两不愁”全力攻坚。坚持以条件改善为基础,以产业就业为核心,以集体经济为保障,构建“不愁吃、不愁穿”的坚强支撑。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电网等骨干工程建设,破解瓶颈制约;加大进村入户道路、用水、用电设施投入,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后几十米的问题,为方便生产生活、加快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在产业就业方面,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好产业同质化低端化问题;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等模式,解决好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完善劳务对接机制,引导园区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吸纳就业,解决好就业难问题。在集体经济方面,推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滚动发展,深化村级集体资产改革增加收益,健全优势资源开发共享机制拓宽来源,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下乡,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围绕“三保障”全力攻坚。把住房建设摆在首位,把教育治贫作为根本,把健康扶贫作为重点,实现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在住房建设上,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严控面积和造价,让贫困群众既住上好房子又不背上沉重债务。同步推进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综合整治,解决后续增收问题,夯实脱贫奔康基础。在义务教育上,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资助体系,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好学、读好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健康扶贫上,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机制,实施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落实医疗扶贫“十免四补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八个100%”和分级诊疗等政策,确保县域内就诊的贫困群众个人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解决“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问题。

      围绕“四个好”全力攻坚。全力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要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宣传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宣传脱贫致富先进经验和典型,强化“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激发自力更生、脱贫奔康的信心决心。要强化摆脱贫困的发展能力,建立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改进帮扶方式和动员方式,尊重群众意愿,做好感情沟通,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监督;充分利用农民夜校、村文化室等载体,组织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以思想脱贫促进物质脱贫。要提高现代文明的适应能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深化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开展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等活动,荡涤陈规陋习,积极培育新风正气。

      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全力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强盛国力的坚实支撑,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非常重要。要加强脱贫攻坚资源整合。根据整合涉农资金规定和脱贫攻坚规划安排,每年摸清脱贫需求,认真制定资金整合方案,支持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尤其要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满足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需求。要精准安排使用资金。坚持落实“四到县”制度,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由县级党委、政府精准安排使用资金,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用好“四项基金”,解决贫困群众在各项扶持政策穷尽后的特殊困难。要强化扶贫资金管理监督。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扶贫资金等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从严惩处。

      围绕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相对贫困永远存在,扶贫任务具有长期性;脱贫目标终能实现,防止返贫具有复杂性。要强化主体责任的政治性。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强化市县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把实现脱贫与防止返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要强化政策措施的持续性。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对已摘帽的贫困县、退出的贫困村、脱贫的贫困户,保持扶贫政策不变、帮扶力量不变。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无论已经脱贫还是暂未脱贫,都要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确保到2020年全部达到现行扶贫标准。要强化工作机制的实效性。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每年底对照当年脱贫标准进行回访甄别,没有达标的纳入次年帮扶工作计划,由县级党委、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及时进行“回头帮”,确保稳定达标脱贫。

      从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认真自觉履行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亲自过问、亲自落实、亲自检查。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及时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面临的困难问题,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防止形式主义。脱贫攻坚任务越艰巨越繁重,越要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埋头苦干、超常付出,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杜绝堆“盆景”、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数字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关心激励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考察检验干部的重要平台,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关怀,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提拔一批、表彰奖励一批、优先评聘一批,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在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

      突出群众主体。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突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围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完善便于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机制,发挥群众的优势特长,提高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感受到扶贫政策的实惠,更加发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治蜀兴川历史上、在减贫事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张谷 作者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奋力谱写治蜀兴川脱贫攻坚新篇章

  • 2017年07月05日 08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核心提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结了砥砺奋进拼搏实干的五年历程,描绘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王东明同志代表十届省委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个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继往开来的好报告,是一个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要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背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基本观点、深度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具体要求。

      ●从推动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的高度,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要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积极应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统筹处理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和内在关系。

      ●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着力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全力攻坚,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

      ●从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认真自觉履行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要强化组织领导、防止形式主义、关心激励干部、突出群众主体。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观点鲜明、内涵丰富,要重点理解把握好8个方面。一要深刻领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思想,强化“本质要求”意识,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二要深刻领会“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的重要思想,强化“底线任务”意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三要深刻领会“打赢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重要思想,强化“攻坚作战”意识,持续用力推进工作落实。四要深刻领会“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重要思想,强化“精准绣花”意识,创新创造开展工作。五要深刻领会“扶贫开发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思想,强化“量体裁衣”意识,实施个性扶持。六要深刻领会“脱贫致富是全社会的事”的重要思想,强化“合力攻坚”意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七要深刻领会“脱贫攻坚要防止层层加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重要思想,强化“求真务实”意识,取得各方满意的脱贫成效。八要深刻领会“脱贫攻坚要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的重要思想,强化“历史责任”意识,坚决完成历史性使命任务。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纲领和灵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专章部署,向全省人民端出了一道“民生大餐”,具有鲜明的“四川味道”,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报告强调要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统筹处理好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继续打好“3+10+N”组合拳,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强调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全力攻坚,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切实把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具体,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打赢这场硬仗。这“六大关系”和“五个围绕、五个全力攻坚”,抓住了当前我省脱贫攻坚的核心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四川的实践深化,体现了很强的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方向、主攻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开展精准扶贫的“新绣法”,交给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钥匙”。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长短结合、上下贯通,前后衔接、左右平衡,内外兼顾、标本兼治,下足“绣花”功夫,凝神聚气、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针一线绣好我省脱贫攻坚这幅民生大“蜀绣”。

      从推动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的高度,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

      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两个跨越”,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补齐战略短板、夯实治蜀兴川底部基础。在制定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基础上,召开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出台《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制定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并每年制定若干实施方案,打出“3+10+N”政策组合拳,完善了脱贫攻坚总体设计。创新构建“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相统一的工作目标体系,基本形成“制度设计完备”与“政策举措精准”相统一的总体推进思路,探索形成帮扶工作“先难后易”和脱贫摘帽“先易后难”相统一的工作推进路径,成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保证。

      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省委、省政府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了许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坚定了必胜信心决心。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统揽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突出顶层设计,始终从四川实际出发完善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三是突出精准要求,始终坚持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四是突出问题导向,始终聚焦重点难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五是突出力量整合,始终注重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六是突出组织保障,始终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四川的具体化,是实践探索的结晶,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扬。

      积极应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从时间任务上看,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3年多时间,全省面临27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064个贫困村退出、83个贫困县摘帽的艰巨任务,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特别是彝区藏区“一步跨千年”,极端贫困现象依然突出,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艰巨性,同时已脱贫人口巩固成效、防止返贫面临不小压力。从工作推进上看,有的地方脱贫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帮扶工作不实,有的地方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有的地方扶贫资金监管有待加强,有的地方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从全省发展上看,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仍然是最大省情,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保障改善民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务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定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统筹处理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和内在关系。始终注重工作统筹,确保脱贫高水平高质量。处理好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的关系,既花更大功夫推进“四大片区”脱贫攻坚,又强化“插花”贫困人口扶持。处理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的关系,既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又对临界户同步规划并整合三农政策给予支持,避免引发攀比现象。处理好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的关系,既帮扶“摘穷帽”,又治本“拔穷根”,提高发展能力。处理好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关系,既优先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又加快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建立约束机制减少“等靠要”、杜绝养懒汉。处理好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的关系,既重视政策措施研究细化,又下沉力量推进工作末端落实。处理好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既全力完成年度任务,又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脱贫不止步、继续奔小康。

      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着力用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围绕“两不愁”全力攻坚。坚持以条件改善为基础,以产业就业为核心,以集体经济为保障,构建“不愁吃、不愁穿”的坚强支撑。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电网等骨干工程建设,破解瓶颈制约;加大进村入户道路、用水、用电设施投入,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后几十米的问题,为方便生产生活、加快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在产业就业方面,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好产业同质化低端化问题;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等模式,解决好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完善劳务对接机制,引导园区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吸纳就业,解决好就业难问题。在集体经济方面,推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滚动发展,深化村级集体资产改革增加收益,健全优势资源开发共享机制拓宽来源,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下乡,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围绕“三保障”全力攻坚。把住房建设摆在首位,把教育治贫作为根本,把健康扶贫作为重点,实现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在住房建设上,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严控面积和造价,让贫困群众既住上好房子又不背上沉重债务。同步推进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综合整治,解决后续增收问题,夯实脱贫奔康基础。在义务教育上,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资助体系,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好学、读好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健康扶贫上,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机制,实施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落实医疗扶贫“十免四补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八个100%”和分级诊疗等政策,确保县域内就诊的贫困群众个人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解决“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问题。

      围绕“四个好”全力攻坚。全力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要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宣传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宣传脱贫致富先进经验和典型,强化“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激发自力更生、脱贫奔康的信心决心。要强化摆脱贫困的发展能力,建立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改进帮扶方式和动员方式,尊重群众意愿,做好感情沟通,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监督;充分利用农民夜校、村文化室等载体,组织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以思想脱贫促进物质脱贫。要提高现代文明的适应能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深化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开展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等活动,荡涤陈规陋习,积极培育新风正气。

      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全力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强盛国力的坚实支撑,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非常重要。要加强脱贫攻坚资源整合。根据整合涉农资金规定和脱贫攻坚规划安排,每年摸清脱贫需求,认真制定资金整合方案,支持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尤其要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满足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需求。要精准安排使用资金。坚持落实“四到县”制度,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由县级党委、政府精准安排使用资金,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用好“四项基金”,解决贫困群众在各项扶持政策穷尽后的特殊困难。要强化扶贫资金管理监督。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扶贫资金等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从严惩处。

      围绕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相对贫困永远存在,扶贫任务具有长期性;脱贫目标终能实现,防止返贫具有复杂性。要强化主体责任的政治性。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强化市县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把实现脱贫与防止返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要强化政策措施的持续性。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对已摘帽的贫困县、退出的贫困村、脱贫的贫困户,保持扶贫政策不变、帮扶力量不变。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无论已经脱贫还是暂未脱贫,都要享受相应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确保到2020年全部达到现行扶贫标准。要强化工作机制的实效性。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每年底对照当年脱贫标准进行回访甄别,没有达标的纳入次年帮扶工作计划,由县级党委、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及时进行“回头帮”,确保稳定达标脱贫。

      从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认真自觉履行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亲自过问、亲自落实、亲自检查。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及时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面临的困难问题,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防止形式主义。脱贫攻坚任务越艰巨越繁重,越要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埋头苦干、超常付出,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杜绝堆“盆景”、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数字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关心激励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考察检验干部的重要平台,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关怀,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提拔一批、表彰奖励一批、优先评聘一批,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在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

      突出群众主体。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突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围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完善便于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机制,发挥群众的优势特长,提高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感受到扶贫政策的实惠,更加发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治蜀兴川历史上、在减贫事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张谷 作者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