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百姓亲述苦尽甘来品出生活甜味儿!

  • 2017年01月18日 23时15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2017年1月16日上午,省长尹力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我们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举全省之力打好开局之战。年初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完成,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

      脱贫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跟之前又有多大的差别?记者走进了曾经的贫困户的家,听他们亲口来讲述脱贫路上的喜怒哀乐。

      重病重残特贫集中托养 解放劳动力迎来生活新转机

      “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是很多有重病、重残人员家庭的真实写照。针对全区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占比80%的实际,2016年,广安区开始探索开展重病、重残特困人口集中供养模式,并选择在兴平镇率先开展试点。

      今年69岁的邓柏余和68岁的杨承玉两口子2016年4月起正式从龙孔村搬入了位于兴平镇丁坝村的集中托管中心。

      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杨承玉作为重病重残人士在这里可以享受免费吃住和基本的护理,而丈夫邓柏余则是作为受聘的管护人员专门负责照看病患。

      邓柏余告诉记者,妻子瘫痪后,上厕所、移动都不能独立完成,他的时间全部围着妻子打转。有时候去打点零工赚钱,往往也因为妻子的不便而匆匆来回,常常是忙到饭也吃不上一口。自从托管中心建立起来,邓柏余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说:“比起原来现在当然轻松多了。她(妻子)可以包吃包住,我现在可以抽出时间专门照顾妻子,每个月还能领2000元的工资,比打零工一天最多挣50元来得更轻松,这都要感谢好政策。”

      托管中心还住着一对特殊的父子。儿子宋光涛今年43岁,原本在福建泉州打工,可自从2013年7月1日脊髓炎发作,宋光涛的下半身就失去了知觉再也站不起来。而他71岁的父亲患有脑溢血偏瘫,常年只能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女儿外出打工,儿子还在念初中,家中唯有靠妻子伍素英和年迈的老母亲支撑维持生计。

      自从入住了托管中心,宋光涛和父亲的食住和基本护理都得到了保障,伍素英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家里不仅养了生猪和小家禽,每逢周边乡镇赶集还会去做些小买卖,一天下来能有100多元的收入,相较之前的困境,每月能增收500元左右,家里的生活有所改善,一家人对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据托管中心的主任胡三志介绍,托管中心是在废弃村小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将辐射龙孔、丁坝、卧龙、九石、文明等5个村。经过简单装修后,2016年4月1日正式迎来5名重病重残特困人士的入住,免费供吃住和护理。托管中心现有两位护理人员和一名管理人员,每月支付工资共5000元,加上餐饮费2300元,托管中心每月共支出七千余元,而这笔资金目前是由兴平镇政府财政支出全额负担。据了解,这也是四川省目前唯一针对重病重残特贫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的救助模式。

      经营双孢菇厂房 重病家庭从绝望走向希望

      在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能经营厂房养双孢菇的贫困户已经成为当地人人羡慕的对象。这个帮助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道路的功臣就是“纯阳山村脱贫奔康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保险”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园按照“企业13%、企业管理人员12%、贫困户75%”的股份制方式,种植双孢菇食用菌7500平方米,带动15户贫困户以5万元/户(银行贷款)的标准入股分红,预计每户年均纯收入能达5万元以上。

      姚素琼今年51岁,患有食道癌,家有87岁同样患病的老母亲和两个女儿,生活十分困窘。而08年丈夫血管爆裂导致半身瘫痪让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原本勤劳坚强的姚素琼被生活的重担压得抬不起头,一家人一度不知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直到纯阳山村脱贫奔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顺利成立,生活终于迎来转机。姚素琼一家向银行无息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投入合作社,并作为入社农户自家可独立经营一个厂房,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都喜上眉梢。

      从2016年6月厂房开建到10月建成,11月双孢菇就迅速开始投产。连续3个月的采摘期,姚素琼每天早、晚采两次,盛产期每次得采摘100—150公斤。忙不过来时,小女儿和女婿都赶来帮忙。

      姚素琼告诉记者,公司有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他们搭建起大棚、提供菌种和种植技术,并且负责将采好的菇统一收购、销售,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从覆土、发菌到采菇全程照管。

      记者了解到,入社经营厂房的贫困户的收益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每户每月有3000元的基本工资;二是按股分红收益;三是绩效工资,每年在保证保底分红4000元的基础上多产出的部分将有额外的奖励。当记者问及对收益是否满意时,几名正经营双孢菇厂房的贫困群众满脸都是笑意,他们说:“对未来肯定是有信心的!”

      现在的姚素琼一家已经从原本破烂不堪的土屋搬进了新建的平房,厨房里煮着热乎乎的腊肉粥,胖乎乎的小孙子吃得正香;卫生间干净明亮;后院儿里还养着150余只政府发给的鸡苗……这样平凡的幸福正是一家人对未来的希望。记者看到,新家的大门口张贴着这样一幅对联:“小康黎庶好官助我掘穷根,饮水思源脱贫致富休忘本”,横批“善政富民”。

      “六个一”帮扶十足给力 脱贫不是最终目标

      在前锋县代市镇会龙村,63岁的蔡世全正在家门口扎扫帚。细心地把高粱杆理平,再一小捆一小捆缠绕扎好,他说:“这些开学了都要送到小学去,小孩子要用小扫把,大了(他们)捞不起。”事实上,这些几百把特制的小扫帚都是为代市镇小学准备的,记者了解到,这正是贫困户蔡世全一家的帮扶责任人、代市镇小学校长李才继等人为帮助有手艺的蔡世全脱贫致富想到的好法子。

      蔡世全一家总共六口人,妻子和孙女儿都患有残疾。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家有了低保政策兜底保障,又有“驻村帮扶六个一”——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农技员、帮扶责任人轮番上阵,帮助发展生产和就业。据他介绍,现在一把扫把5元钱,自己能赚得3元,一年至少能赚四五千元。除此之外,自家田地以715元/亩的价格流转出去,每年能得2400元;2016年受到政策福利养的鸡崽已经卖了三批,净得一半利润;还有在种植园务工的收入和儿子打工的收入,零零总总加起来,一家人的年收入至少超过三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蔡世全家两层的平房经过原地改建翻新和风貌打造,看上去整洁而温馨,厨房里悬挂着一串串老腊肉和香肠,房子的外墙上还绘有简单易懂的村规民风宣扬图示,一条便民道直通家门,村民来来往往聊天打趣好不闲适。有人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有人帮助寻找扫帚销售渠道,有人推荐儿子外出务工,有人帮助发展种养业,还有人帮忙办理低保,对这样的日子,蔡世全连连感叹:“原来天天吃稀饭,现在顿顿有菜有肉,小孙子要零用钱50、100自己就能给,这哪里才止脱贫,我们已经是奔小康了!”

      看脱贫工作开展 第一书记有话说

      第一书记是帮助每一个贫困村开展脱贫工作的关键人物。抓班子带队伍、做好本地精准扶贫规划、对群众进行引导教育、推进基层自治、民主治村,这些工作都是第一书记的职责范围。他们多从市、区、县各相关部门选拔抽调而来,长期驻扎在贫困村督导脱贫工作开展。说起这份工作,第一书记们感叹颇深。

      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第一书记杨光飞长时间在当地工作,他告诉记者,见证了会龙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的生活确确实实变好了,路、水、房等基础设施都建好了,群众的收入明显增加,而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使村上有了自己的备用金,现在修条路、修个堰塘都可以自主协调解决,再也不用层层上报,等待资金。

      在华蓥市扶贫移民局工作的张龙继2015年9月被抽调到石堰墙村当第一书记,刚刚到村上时,乡村道路狭窄、更没有所谓农业产业,他说,这一年多以来,路硬化、黑化了,小香猪、血橙等产业发展起来了,土特产也开始通过我们自主搭建的电商平台向外销售了。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了改变,经过脱贫工作组不懈的努力,群众渐渐理解并开始支持个人眼前利益短暂让步集体利益,从而促使全村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2015年9月,就职于县委办公室的李宏翼被下派到南部县封坎庙村担任第一书记,他表示,贫困村的改变发展是全方面的。交通、水利、扶贫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果套药、莲鱼、肉鸡三大产业园逐步规模发展,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他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更是扶贫工作取得成效最直观的体现。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两不愁、三保障”在首批脱贫“摘帽”县圆满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在贫困县的发展正稳步向前。 (记者 张药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百姓亲述苦尽甘来品出生活甜味儿!

  • 2017年01月18日 23时15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2017年1月16日上午,省长尹力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我们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举全省之力打好开局之战。年初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完成,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

      脱贫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跟之前又有多大的差别?记者走进了曾经的贫困户的家,听他们亲口来讲述脱贫路上的喜怒哀乐。

      重病重残特贫集中托养 解放劳动力迎来生活新转机

      “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是很多有重病、重残人员家庭的真实写照。针对全区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占比80%的实际,2016年,广安区开始探索开展重病、重残特困人口集中供养模式,并选择在兴平镇率先开展试点。

      今年69岁的邓柏余和68岁的杨承玉两口子2016年4月起正式从龙孔村搬入了位于兴平镇丁坝村的集中托管中心。

      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杨承玉作为重病重残人士在这里可以享受免费吃住和基本的护理,而丈夫邓柏余则是作为受聘的管护人员专门负责照看病患。

      邓柏余告诉记者,妻子瘫痪后,上厕所、移动都不能独立完成,他的时间全部围着妻子打转。有时候去打点零工赚钱,往往也因为妻子的不便而匆匆来回,常常是忙到饭也吃不上一口。自从托管中心建立起来,邓柏余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说:“比起原来现在当然轻松多了。她(妻子)可以包吃包住,我现在可以抽出时间专门照顾妻子,每个月还能领2000元的工资,比打零工一天最多挣50元来得更轻松,这都要感谢好政策。”

      托管中心还住着一对特殊的父子。儿子宋光涛今年43岁,原本在福建泉州打工,可自从2013年7月1日脊髓炎发作,宋光涛的下半身就失去了知觉再也站不起来。而他71岁的父亲患有脑溢血偏瘫,常年只能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女儿外出打工,儿子还在念初中,家中唯有靠妻子伍素英和年迈的老母亲支撑维持生计。

      自从入住了托管中心,宋光涛和父亲的食住和基本护理都得到了保障,伍素英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家里不仅养了生猪和小家禽,每逢周边乡镇赶集还会去做些小买卖,一天下来能有100多元的收入,相较之前的困境,每月能增收500元左右,家里的生活有所改善,一家人对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据托管中心的主任胡三志介绍,托管中心是在废弃村小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将辐射龙孔、丁坝、卧龙、九石、文明等5个村。经过简单装修后,2016年4月1日正式迎来5名重病重残特困人士的入住,免费供吃住和护理。托管中心现有两位护理人员和一名管理人员,每月支付工资共5000元,加上餐饮费2300元,托管中心每月共支出七千余元,而这笔资金目前是由兴平镇政府财政支出全额负担。据了解,这也是四川省目前唯一针对重病重残特贫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的救助模式。

      经营双孢菇厂房 重病家庭从绝望走向希望

      在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能经营厂房养双孢菇的贫困户已经成为当地人人羡慕的对象。这个帮助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道路的功臣就是“纯阳山村脱贫奔康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保险”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园按照“企业13%、企业管理人员12%、贫困户75%”的股份制方式,种植双孢菇食用菌7500平方米,带动15户贫困户以5万元/户(银行贷款)的标准入股分红,预计每户年均纯收入能达5万元以上。

      姚素琼今年51岁,患有食道癌,家有87岁同样患病的老母亲和两个女儿,生活十分困窘。而08年丈夫血管爆裂导致半身瘫痪让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原本勤劳坚强的姚素琼被生活的重担压得抬不起头,一家人一度不知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直到纯阳山村脱贫奔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顺利成立,生活终于迎来转机。姚素琼一家向银行无息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投入合作社,并作为入社农户自家可独立经营一个厂房,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都喜上眉梢。

      从2016年6月厂房开建到10月建成,11月双孢菇就迅速开始投产。连续3个月的采摘期,姚素琼每天早、晚采两次,盛产期每次得采摘100—150公斤。忙不过来时,小女儿和女婿都赶来帮忙。

      姚素琼告诉记者,公司有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他们搭建起大棚、提供菌种和种植技术,并且负责将采好的菇统一收购、销售,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从覆土、发菌到采菇全程照管。

      记者了解到,入社经营厂房的贫困户的收益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每户每月有3000元的基本工资;二是按股分红收益;三是绩效工资,每年在保证保底分红4000元的基础上多产出的部分将有额外的奖励。当记者问及对收益是否满意时,几名正经营双孢菇厂房的贫困群众满脸都是笑意,他们说:“对未来肯定是有信心的!”

      现在的姚素琼一家已经从原本破烂不堪的土屋搬进了新建的平房,厨房里煮着热乎乎的腊肉粥,胖乎乎的小孙子吃得正香;卫生间干净明亮;后院儿里还养着150余只政府发给的鸡苗……这样平凡的幸福正是一家人对未来的希望。记者看到,新家的大门口张贴着这样一幅对联:“小康黎庶好官助我掘穷根,饮水思源脱贫致富休忘本”,横批“善政富民”。

      “六个一”帮扶十足给力 脱贫不是最终目标

      在前锋县代市镇会龙村,63岁的蔡世全正在家门口扎扫帚。细心地把高粱杆理平,再一小捆一小捆缠绕扎好,他说:“这些开学了都要送到小学去,小孩子要用小扫把,大了(他们)捞不起。”事实上,这些几百把特制的小扫帚都是为代市镇小学准备的,记者了解到,这正是贫困户蔡世全一家的帮扶责任人、代市镇小学校长李才继等人为帮助有手艺的蔡世全脱贫致富想到的好法子。

      蔡世全一家总共六口人,妻子和孙女儿都患有残疾。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家有了低保政策兜底保障,又有“驻村帮扶六个一”——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农技员、帮扶责任人轮番上阵,帮助发展生产和就业。据他介绍,现在一把扫把5元钱,自己能赚得3元,一年至少能赚四五千元。除此之外,自家田地以715元/亩的价格流转出去,每年能得2400元;2016年受到政策福利养的鸡崽已经卖了三批,净得一半利润;还有在种植园务工的收入和儿子打工的收入,零零总总加起来,一家人的年收入至少超过三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蔡世全家两层的平房经过原地改建翻新和风貌打造,看上去整洁而温馨,厨房里悬挂着一串串老腊肉和香肠,房子的外墙上还绘有简单易懂的村规民风宣扬图示,一条便民道直通家门,村民来来往往聊天打趣好不闲适。有人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有人帮助寻找扫帚销售渠道,有人推荐儿子外出务工,有人帮助发展种养业,还有人帮忙办理低保,对这样的日子,蔡世全连连感叹:“原来天天吃稀饭,现在顿顿有菜有肉,小孙子要零用钱50、100自己就能给,这哪里才止脱贫,我们已经是奔小康了!”

      看脱贫工作开展 第一书记有话说

      第一书记是帮助每一个贫困村开展脱贫工作的关键人物。抓班子带队伍、做好本地精准扶贫规划、对群众进行引导教育、推进基层自治、民主治村,这些工作都是第一书记的职责范围。他们多从市、区、县各相关部门选拔抽调而来,长期驻扎在贫困村督导脱贫工作开展。说起这份工作,第一书记们感叹颇深。

      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第一书记杨光飞长时间在当地工作,他告诉记者,见证了会龙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的生活确确实实变好了,路、水、房等基础设施都建好了,群众的收入明显增加,而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使村上有了自己的备用金,现在修条路、修个堰塘都可以自主协调解决,再也不用层层上报,等待资金。

      在华蓥市扶贫移民局工作的张龙继2015年9月被抽调到石堰墙村当第一书记,刚刚到村上时,乡村道路狭窄、更没有所谓农业产业,他说,这一年多以来,路硬化、黑化了,小香猪、血橙等产业发展起来了,土特产也开始通过我们自主搭建的电商平台向外销售了。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了改变,经过脱贫工作组不懈的努力,群众渐渐理解并开始支持个人眼前利益短暂让步集体利益,从而促使全村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2015年9月,就职于县委办公室的李宏翼被下派到南部县封坎庙村担任第一书记,他表示,贫困村的改变发展是全方面的。交通、水利、扶贫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果套药、莲鱼、肉鸡三大产业园逐步规模发展,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他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更是扶贫工作取得成效最直观的体现。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两不愁、三保障”在首批脱贫“摘帽”县圆满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在贫困县的发展正稳步向前。 (记者 张药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