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解局丨世航会签约背后的“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格局

  • 2016年09月26日 19时21分
  • 来源: 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导读

      9月25日,在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政府联手四川省机场集团,一口气与6家航空公司签署了9条定期直飞国际航线的合作协议,其中8条为新开直飞航线、1条为包机转为定期直飞。由此,目前成都机场的国际(地区)航线已直逼100条。



      对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成都及中国西南地区经理沈晓容来说,9月24日至27日或是“既喜又忧”的日子。此间,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航界年度盛会——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下称“世航会”)在成都举行。

      喜的是,被誉为民航界“奥运会”、“世博会”的世航会,在北京之后第二次落地中国城市,可见成都备受肯定,地位抬升亦是题中之义,更多的游客、商务客人将愈加密集围聚成都,沈晓容所在的荷航有了更多开疆辟土的机遇。

      也正因为此,愈加增多的航空公司正意图分食这块体量巨大的“蛋糕”。世航会上,成都与国内外目标航空公司就开通成都直飞航线一对一会谈,其中包括欧洲的赫尔辛基、罗马、米兰、巴塞罗那、马德里、圣彼得堡。这将使得曾作为唯一一条成都直飞欧洲的航线,荷航2006年开通的成都至阿姆斯特丹航线有了更多的同行者,但更是竞争者。如何吸引到更多的客源,延续“火热”业绩,或是沈晓容需要更多琢磨的问题。

      这样“喜忧”皆有的状况或并不唯有荷航。在成都直飞航线的世航会一对一会谈名单上,还包括北美洲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温哥华,大洋洲的悉尼、奥克兰,非洲的约翰内斯堡、亚的斯亚贝巴,中东的迪拜、伊斯坦布尔,东南亚的德里、名古屋。这将让成都已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更加密集,触角更长。

      这也让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的希冀渐次落地,他一度希望更多航空公司进入成都,开通更多的国际直飞航线。曾经马拉松式的谈判,也因为成都市场的更多可能性与不断入驻的航空公司、开拓的国际航线的循环效应,变得相对轻松起来。

      成都“航空第四城”的地位不断加固,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身位”也正越加明显,而伴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其将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作为中国西部联通世界、对接全球的重要支点也更加牢固。

      这样的事实和可想象空间,使得近期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决议中提出: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中要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自信笃定之下,成都蝶变正在加速,“大通路、大开放”的城市格局正徐徐铺开落地。

      民航“奥运会”

      2014年开始,成都双流机场申办世航会,当时的竞争对手包括法国戴高乐机场和韩国仁川机场等5家国际知名机场,堪比申奥的三轮激烈争夺后,成都拿到承办权,成就中国中西部城市首例。

      英国UBM集团是世航会的主办方,总裁凯特·布兰德曾坦诚成都获胜的缘由:未来世界的发展看中国,中国的发展在西部,西部的发展看四川,航空业有很敏锐的市场嗅觉,中国西部航空市场的潜力对航空公司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一言论背后的事实是,成都已由2010年37条国际(地区)航线,增至现在的89条,速度罕见。目前,成都已开通旧金山、伦敦、法兰克福、巴黎、莫斯科、毛里求斯等多条定期直飞洲际客运航线。同时,成都的国际(地区)通航城市有74个,航线网络覆盖北美、欧洲、中东、大洋洲以及亚洲的重要枢纽城市,成为中西部首屈一指的国际航空市场。

      世航会将为这一局面增添利好。

      成都市物流办副主任金大中曾对媒体表示,承办世航会,将有利于成都在未来几年里不断完善航线网络。

      另据英国独立机构约克航空(YorkAviation)统计,承办世航会有望为当地城市实现1.22亿英镑(目前约合10亿人民币)的增加值,并带来国际航线开通的爆发期,而新航线或将贡献增加值的97%。

      本届世航会,包括全球知名航空公司、机场、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在大会的主旨演讲、高峰论坛上展开合作交流。

      一个重要细节是,据英国UBM集团介绍,世航会的展位预定率创出90%的历史新高,远超往届30%的平均水平,包括英国曼彻斯特机场、伯明翰机场、美国芝加哥民航局、美国弗罗里达旅游局、洛杉矶机场、华盛顿机场、阿姆斯特丹机场、维也纳机场、韩国仁川机场等都报名参会。

      借助世航会,成都重点与国内外36家目标航空公司,就开通成都直飞航线进行一对一会谈,推进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中东和东南亚20余条战略性国际航线的开行工作,引入国际航空公司开航成都。

      成都正在完善空中客流物流体系,增强国际客货运中转业务功能,架设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今年将争取开通成都至洛杉矶、悉尼等7条国际直飞航线,力争年底前国际定期直飞航线达到48条。

      打造国际枢纽

      四川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4年前曾表示,无论从外部的发展条件还是从自身积累的发展基础来看,成都民航业正迎来史上最快的发展期。按其说法,四川意欲在十年内将成都建设成为欧洲、中东连接中国及东北亚地区的航空中转枢纽,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这一愿景正渐成事实。数据显示,2015年,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4224万人次,位居全国机场第四位、世界机场前32位。而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400万人次,同样位居全国第四位。

      客流量不断上升的态势,使得另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为适时之需。

      成都市交委主任刘兵介绍说,目前双流机场客流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将达到4600万人次,到2019年新机场建成前后,将达到6000万人次左右,所以现在双流机场按照每年6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进行扩能改造,将新增一个滑行跑道,新增52个机位。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总体规划6条跑道,1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远期90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需求。按照规划,其将在2019年建成,2020年投入运营,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中国的国际空中门户,承揽成都绝大多数的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约翰·D·卡萨达曾评价称,成都是西部的门户,“我认为成都很幸运,有机会建设一个从设计、规划到技术都基于21世纪最新成果的机场。”

      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认为,作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新机场的增加,将使成都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有了关键助力。

      伴随成都即将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到2020年,成都市航空枢纽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10万吨的运输能力,逐步成为国际航空运输网络中重要节点城市。

      同期,成都市航空枢纽将全面覆盖“一带一路”6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区域枢纽机场,加快形成以成都为国内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5大洲的客货直飞网络,形成“国际多直达、国内强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

      成都在加快建设国家级国际空港枢纽的同时,同时加快推进国际铁路枢纽、高铁枢纽、高速公路枢纽等建设,构建“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畅通西部、联接全国、通达全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可期的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愿景下,陆上“出川”也将更为迅捷。到2020年,成都出川铁路大通道将由7条增至15条,实现市域30分钟快铁交通圈,至重庆等周边城市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西安、昆明、贵阳、兰州、武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

      目前,成都已成为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

      此外,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至重庆等周边城市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贵阳、昆明、西安、武汉8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20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对外开放桥头堡

      交通四通八达,自迎八方来客。

      有关人士认为,交通物流通达海内外的基础,正助推成都提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深度和广度。

      这使得在北京工作的徐辉,也越加关注成都的动向。作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认为,一座城市是否是对外交往中心主要体现在领事机构数量、国际化会议数量、入境游客数量、国际航线数量以及国际友城和友好关系城市数量等方面。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5个国家已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成都是仅次于上海、广州的领馆第三城;成都的国际友城达31个,包括美国檀香山市、英国谢菲尔德市、印度班加罗尔市、巴基斯坦拉合尔市等。成都还是中国第四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

      如前文所述,目前成都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稳居国内机场第四位,“航空第四城”地位稳固。成都的国际航线数量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位置,随着世航会航线会谈的进一步推进,这一优势还将继续扩大。

      此外,目前有27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2016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渐次落幕,世航会、第四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又拉开或即将拉开帷幕……

      成都由此也有了更快实现目标的希冀之心。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成都要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加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和国家门户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成都正坚持“站在月球看地球,站在珠峰看成都”,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在成都市外侨办主任卢胜看来,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要引进来,同时也要走出去”。

      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的成都,对“走出去”有着自己的布局。成都至波兰罗兹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开通,就是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

      起初,这一班列一周一趟,现今已实现“天天有班列”,今年1-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238列,带动格力、联想、戴尔等企业加速向成都转移适欧产能,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贸易势头良好。中韩、中德、中法、中古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125家在蓉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总额27亿美元。双向开放取得新成效。

      这一常态化背后,成都的国际化步伐其实在显著加快。

      陈仲维透露,成都将于今年内完成开行400列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目标任务,预计2017年开行数量将达到1000列以上,到2020年全年开行数量预计达到3000列以上。

      与之匹配的“蓉欧+”战略,自此将被赋予更多的实质载体。在这一战略不断推进落地过程中,国内更多的城市也通过其实现货运联网,分享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带来的商机,成都由过去的铁路末梢转变为连接中欧甚至亚欧的“货运枢纽”。

      同时,作为中国距离欧洲最近的航空枢纽城市,成都的航空客货与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相辅相成,产生叠加效应,为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大支撑,凸显成都的战略价值和地位。

      这些正助推成都实现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一带一路”大走廊的目标,加快把成都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物流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城市。

      徐辉对此评价称,成都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成为了向西开放的前沿,“通过铁路通道可以向中亚、欧洲以及南亚等地扩大开放合作,成为内陆向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而日前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蓉欧+”战略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核心在构建“两港三网”,打造成都国际空港和国际铁路港,拓展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空中物流网和空中人流网,带动贸易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和国际产能合作。

      成都路径

      面对一个交通枢纽地位日渐完善、巩固,不断深入开放的城市格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深刻认识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戴金山近日撰写文章指出,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全球城市权威学者萨森教授的全球通路理论,一座城市要成为区域中心、国家中心乃至全球中心,就必须在产业的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成为区域的通路、国家乃至全球的通路,成为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他看来,成都一度面临的“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备了打破的条件。

      事实也是如此。成都的“一市两场”体系、正加速形成的铁路公路交通圈,以及作为国家骨干网络节点城市,在建设满足庞大信息流的网络基础设施所具备的良好条件,正加速构建成都连接世界、融入全球的通道系统。

      这在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临空经济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

      成都提出,要用好双机场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对外商贸、物流、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等产业,通过“空中丝绸之路”构建现代航空经济体系。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表示,未来“一市两场”的格局将会让成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有利于深化和扩大成都面向欧洲、非洲、西亚等地区的开放合作,从而更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版图。

      他认为,航空的快速发展将极大缩短成都与国际市场的时空距离,使成都对各类创新要素更具吸引力,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形成具有经济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有利于带动成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城乡产业规划所所长邓睿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拥有发达航空业的成都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率要素资源,促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聚集,使成都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成都民航业的快速崛起,说到底是全球产业链的内在需求。”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中心主任戴宾认为,以电子信息产业和IT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迅猛成长,使得成都成为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而作为产业链不可缺失的环节,航空业也借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成都目前已形成了集飞机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及空管自动化、飞行流量管理系统一体化的航空产业链,且日臻完整。

      成都正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打造临空经济升级版,努力建成立足中西部、辐射内陆、联接亚欧的临空经济引领示范区。

      这是成都更多更好地嵌入全球经济版图的缩影,也是其力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显现。

      而这也在戴金山的建议中得以体现。他建议,要用好用足通道资源,提供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供给,把城市的生产力和外部市场紧密连接起来,真正实现有效接入全球。

      在他看来,集聚、开放、连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这三个关键要素,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发展坐标和路径参考。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局丨世航会签约背后的“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格局

  • 2016年09月26日 19时21分
  • 来源: 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号
  •   导读

      9月25日,在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政府联手四川省机场集团,一口气与6家航空公司签署了9条定期直飞国际航线的合作协议,其中8条为新开直飞航线、1条为包机转为定期直飞。由此,目前成都机场的国际(地区)航线已直逼100条。



      对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成都及中国西南地区经理沈晓容来说,9月24日至27日或是“既喜又忧”的日子。此间,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航界年度盛会——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下称“世航会”)在成都举行。

      喜的是,被誉为民航界“奥运会”、“世博会”的世航会,在北京之后第二次落地中国城市,可见成都备受肯定,地位抬升亦是题中之义,更多的游客、商务客人将愈加密集围聚成都,沈晓容所在的荷航有了更多开疆辟土的机遇。

      也正因为此,愈加增多的航空公司正意图分食这块体量巨大的“蛋糕”。世航会上,成都与国内外目标航空公司就开通成都直飞航线一对一会谈,其中包括欧洲的赫尔辛基、罗马、米兰、巴塞罗那、马德里、圣彼得堡。这将使得曾作为唯一一条成都直飞欧洲的航线,荷航2006年开通的成都至阿姆斯特丹航线有了更多的同行者,但更是竞争者。如何吸引到更多的客源,延续“火热”业绩,或是沈晓容需要更多琢磨的问题。

      这样“喜忧”皆有的状况或并不唯有荷航。在成都直飞航线的世航会一对一会谈名单上,还包括北美洲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温哥华,大洋洲的悉尼、奥克兰,非洲的约翰内斯堡、亚的斯亚贝巴,中东的迪拜、伊斯坦布尔,东南亚的德里、名古屋。这将让成都已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更加密集,触角更长。

      这也让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的希冀渐次落地,他一度希望更多航空公司进入成都,开通更多的国际直飞航线。曾经马拉松式的谈判,也因为成都市场的更多可能性与不断入驻的航空公司、开拓的国际航线的循环效应,变得相对轻松起来。

      成都“航空第四城”的地位不断加固,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身位”也正越加明显,而伴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其将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作为中国西部联通世界、对接全球的重要支点也更加牢固。

      这样的事实和可想象空间,使得近期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决议中提出: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中要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自信笃定之下,成都蝶变正在加速,“大通路、大开放”的城市格局正徐徐铺开落地。

      民航“奥运会”

      2014年开始,成都双流机场申办世航会,当时的竞争对手包括法国戴高乐机场和韩国仁川机场等5家国际知名机场,堪比申奥的三轮激烈争夺后,成都拿到承办权,成就中国中西部城市首例。

      英国UBM集团是世航会的主办方,总裁凯特·布兰德曾坦诚成都获胜的缘由:未来世界的发展看中国,中国的发展在西部,西部的发展看四川,航空业有很敏锐的市场嗅觉,中国西部航空市场的潜力对航空公司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一言论背后的事实是,成都已由2010年37条国际(地区)航线,增至现在的89条,速度罕见。目前,成都已开通旧金山、伦敦、法兰克福、巴黎、莫斯科、毛里求斯等多条定期直飞洲际客运航线。同时,成都的国际(地区)通航城市有74个,航线网络覆盖北美、欧洲、中东、大洋洲以及亚洲的重要枢纽城市,成为中西部首屈一指的国际航空市场。

      世航会将为这一局面增添利好。

      成都市物流办副主任金大中曾对媒体表示,承办世航会,将有利于成都在未来几年里不断完善航线网络。

      另据英国独立机构约克航空(YorkAviation)统计,承办世航会有望为当地城市实现1.22亿英镑(目前约合10亿人民币)的增加值,并带来国际航线开通的爆发期,而新航线或将贡献增加值的97%。

      本届世航会,包括全球知名航空公司、机场、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在大会的主旨演讲、高峰论坛上展开合作交流。

      一个重要细节是,据英国UBM集团介绍,世航会的展位预定率创出90%的历史新高,远超往届30%的平均水平,包括英国曼彻斯特机场、伯明翰机场、美国芝加哥民航局、美国弗罗里达旅游局、洛杉矶机场、华盛顿机场、阿姆斯特丹机场、维也纳机场、韩国仁川机场等都报名参会。

      借助世航会,成都重点与国内外36家目标航空公司,就开通成都直飞航线进行一对一会谈,推进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中东和东南亚20余条战略性国际航线的开行工作,引入国际航空公司开航成都。

      成都正在完善空中客流物流体系,增强国际客货运中转业务功能,架设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今年将争取开通成都至洛杉矶、悉尼等7条国际直飞航线,力争年底前国际定期直飞航线达到48条。

      打造国际枢纽

      四川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4年前曾表示,无论从外部的发展条件还是从自身积累的发展基础来看,成都民航业正迎来史上最快的发展期。按其说法,四川意欲在十年内将成都建设成为欧洲、中东连接中国及东北亚地区的航空中转枢纽,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这一愿景正渐成事实。数据显示,2015年,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4224万人次,位居全国机场第四位、世界机场前32位。而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400万人次,同样位居全国第四位。

      客流量不断上升的态势,使得另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为适时之需。

      成都市交委主任刘兵介绍说,目前双流机场客流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将达到4600万人次,到2019年新机场建成前后,将达到6000万人次左右,所以现在双流机场按照每年6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进行扩能改造,将新增一个滑行跑道,新增52个机位。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总体规划6条跑道,1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远期90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需求。按照规划,其将在2019年建成,2020年投入运营,定位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中国的国际空中门户,承揽成都绝大多数的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约翰·D·卡萨达曾评价称,成都是西部的门户,“我认为成都很幸运,有机会建设一个从设计、规划到技术都基于21世纪最新成果的机场。”

      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认为,作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新机场的增加,将使成都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有了关键助力。

      伴随成都即将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到2020年,成都市航空枢纽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10万吨的运输能力,逐步成为国际航空运输网络中重要节点城市。

      同期,成都市航空枢纽将全面覆盖“一带一路”6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区域枢纽机场,加快形成以成都为国内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5大洲的客货直飞网络,形成“国际多直达、国内强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

      成都在加快建设国家级国际空港枢纽的同时,同时加快推进国际铁路枢纽、高铁枢纽、高速公路枢纽等建设,构建“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畅通西部、联接全国、通达全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可期的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愿景下,陆上“出川”也将更为迅捷。到2020年,成都出川铁路大通道将由7条增至15条,实现市域30分钟快铁交通圈,至重庆等周边城市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西安、昆明、贵阳、兰州、武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

      目前,成都已成为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

      此外,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至重庆等周边城市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贵阳、昆明、西安、武汉8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20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对外开放桥头堡

      交通四通八达,自迎八方来客。

      有关人士认为,交通物流通达海内外的基础,正助推成都提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深度和广度。

      这使得在北京工作的徐辉,也越加关注成都的动向。作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辉认为,一座城市是否是对外交往中心主要体现在领事机构数量、国际化会议数量、入境游客数量、国际航线数量以及国际友城和友好关系城市数量等方面。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5个国家已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成都是仅次于上海、广州的领馆第三城;成都的国际友城达31个,包括美国檀香山市、英国谢菲尔德市、印度班加罗尔市、巴基斯坦拉合尔市等。成都还是中国第四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

      如前文所述,目前成都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稳居国内机场第四位,“航空第四城”地位稳固。成都的国际航线数量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位置,随着世航会航线会谈的进一步推进,这一优势还将继续扩大。

      此外,目前有27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2016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渐次落幕,世航会、第四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又拉开或即将拉开帷幕……

      成都由此也有了更快实现目标的希冀之心。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成都要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加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和国家门户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成都正坚持“站在月球看地球,站在珠峰看成都”,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在成都市外侨办主任卢胜看来,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要引进来,同时也要走出去”。

      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的成都,对“走出去”有着自己的布局。成都至波兰罗兹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开通,就是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

      起初,这一班列一周一趟,现今已实现“天天有班列”,今年1-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238列,带动格力、联想、戴尔等企业加速向成都转移适欧产能,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贸易势头良好。中韩、中德、中法、中古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125家在蓉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总额27亿美元。双向开放取得新成效。

      这一常态化背后,成都的国际化步伐其实在显著加快。

      陈仲维透露,成都将于今年内完成开行400列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目标任务,预计2017年开行数量将达到1000列以上,到2020年全年开行数量预计达到3000列以上。

      与之匹配的“蓉欧+”战略,自此将被赋予更多的实质载体。在这一战略不断推进落地过程中,国内更多的城市也通过其实现货运联网,分享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带来的商机,成都由过去的铁路末梢转变为连接中欧甚至亚欧的“货运枢纽”。

      同时,作为中国距离欧洲最近的航空枢纽城市,成都的航空客货与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相辅相成,产生叠加效应,为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大支撑,凸显成都的战略价值和地位。

      这些正助推成都实现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一带一路”大走廊的目标,加快把成都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物流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城市。

      徐辉对此评价称,成都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成为了向西开放的前沿,“通过铁路通道可以向中亚、欧洲以及南亚等地扩大开放合作,成为内陆向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而日前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蓉欧+”战略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核心在构建“两港三网”,打造成都国际空港和国际铁路港,拓展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空中物流网和空中人流网,带动贸易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和国际产能合作。

      成都路径

      面对一个交通枢纽地位日渐完善、巩固,不断深入开放的城市格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深刻认识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戴金山近日撰写文章指出,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全球城市权威学者萨森教授的全球通路理论,一座城市要成为区域中心、国家中心乃至全球中心,就必须在产业的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成为区域的通路、国家乃至全球的通路,成为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他看来,成都一度面临的“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备了打破的条件。

      事实也是如此。成都的“一市两场”体系、正加速形成的铁路公路交通圈,以及作为国家骨干网络节点城市,在建设满足庞大信息流的网络基础设施所具备的良好条件,正加速构建成都连接世界、融入全球的通道系统。

      这在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临空经济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

      成都提出,要用好双机场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对外商贸、物流、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等产业,通过“空中丝绸之路”构建现代航空经济体系。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表示,未来“一市两场”的格局将会让成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有利于深化和扩大成都面向欧洲、非洲、西亚等地区的开放合作,从而更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版图。

      他认为,航空的快速发展将极大缩短成都与国际市场的时空距离,使成都对各类创新要素更具吸引力,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形成具有经济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有利于带动成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城乡产业规划所所长邓睿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拥有发达航空业的成都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率要素资源,促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聚集,使成都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成都民航业的快速崛起,说到底是全球产业链的内在需求。”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中心主任戴宾认为,以电子信息产业和IT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迅猛成长,使得成都成为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而作为产业链不可缺失的环节,航空业也借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成都目前已形成了集飞机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及空管自动化、飞行流量管理系统一体化的航空产业链,且日臻完整。

      成都正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打造临空经济升级版,努力建成立足中西部、辐射内陆、联接亚欧的临空经济引领示范区。

      这是成都更多更好地嵌入全球经济版图的缩影,也是其力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显现。

      而这也在戴金山的建议中得以体现。他建议,要用好用足通道资源,提供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供给,把城市的生产力和外部市场紧密连接起来,真正实现有效接入全球。

      在他看来,集聚、开放、连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这三个关键要素,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发展坐标和路径参考。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