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水过留痕 紫坪铺泄洪洞“换肤”疗伤

  • 2016年08月08日 08时35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工人们维修泄洪洞内破损的洞壁。洞口一孔亮光透进来,深邃犹如时空隧道。


    工人用汽油喷灯对受损面进行烘烤。


    经过水流高速撞击后,洞身过流面的底板和边墙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脱空和剥落现象,需要修补。

      记者独家探秘紫坪铺泄洪洞

      漆黑的山洞,远远的,拱形洞口照耀着一束白晃晃的亮光。

      洞内,一堵湿润的墙壁上,一圈温暖的橙光渐变成一束冷静的蓝焰游移着。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汽油味儿。

      洞口与洞内,自然光与汽油喷灯照出的光呼应着,构成了维修紫坪铺水库泄洪洞的一个小小片断。

      近日,记者深入藏于山体的泄洪洞,探秘泄洪后这里进行的一次日常检修。

      水过留痕 泄洪洞“皮肤”受了伤

      2016年7月26日22时56分,紫坪铺水库86米深的泄洪塔底,一扇300余吨重的工作闸门缓缓开启,白花花的水流咆哮着夺门而去,最高流速可达45米/秒,它们冲到了山体外的1#泄洪排砂洞洞口,形成滔天巨浪,汇入岷江奔腾而下。

      5天后,根据泄水计划,关闭了1#泄洪洞工作门,水继续乖乖呆在紫坪铺水库。1#泄洪排砂洞内,残留了近6000立方米的余水,水深近3米。

      从水库通往岷江的泄洪洞洞身,在经受了上亿立方米的水横冲直撞后,最表面的那层“皮肤”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痕:洞身过流面的底板和边墙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脱空和剥落现象。

      7月30日起,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1#泄洪排砂洞的检查维修工作,数台抽水泵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把洞中残留的水源源不断排往岷江,排水整整两天后,工人们才得以进入泄洪洞,开始为这条“水之路”修复“皮肤”。

      钢梯之下 泄洪洞美如时空隧道

      记者一行签署了安全责任书、戴上安全帽,带上超大手电筒、穿上及膝的水靴,顺着山体搭建的黄色钢梯,下行128级台阶,再下行一段14级、垂直于滔滔江水的钢梯,侧身登上转角约45度的钢梯,费力爬上反弧挑坎,终于来到了这个泄洪洞的尾部。

      眼前,一个巨大的拱形山洞内,工人徐晓兵正推着满载残渣的推车走出来。在山洞口,他将残渣放入一个桶,绑在滑轮上,缓缓升空,再由上面的工人运出去。

      趟水进入泄洪洞,一阵凉意袭来,手电射出的光束里也飞舞着无数雾气,边墙上,不少不规则的纹路可见。据工人们介绍,这些纹路都是历次泄洪后,水流冲刷留下的伤痕修补后的印迹。

      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手电的光照亮前行的路。走了一两百米,猛然一回头,洞口一孔亮光透了进来,洞顶,在亮光的照射之下呈现出亮灰色的半环,一环紧扣一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遥望,深邃犹如时空隧道。

      山体之内 水流最快速度达45米/秒

      这个“时空隧道”穿山体而过,是紫坪铺最重要的泄洪隧洞。

      资料显示,这条泄洪洞进水塔和进口底板之间的高差有86米,如果每层楼房的高度为3米的话,这条泄洪道的高差有将近29层楼房高。

      从宏观上看,泄洪洞呈一条龙轻轻抬起头的模样,靠近水库的地方略高,带有一定的弧度,就是“龙的头部”;越往下走,道路越平坦,仿佛是龙长长的身子。它全长812.35米,其中洞身长694.38米。

      水跑过这条路,最快速度达45米/秒,比普通轿车在高速路上的速度还快。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每次泄洪之后都需要对泄洪洞进行检修。

      据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介绍,每一次泄洪后,都需要及时对泄洪洞的工作闸门和隧洞进行检查维修。

      其流程是:第一步,开具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防止误操作,确保检修作业面的安全;第二步,进洞检查,查看本次泄洪对闸门和通道的损毁情况;第三步,研究制定维修方案;第四步,进场开展维修工作;第五步,修后检查验收;第六步,养护。

      整个检修流程下来,一般要花半个月时间,保证下次执行泄洪任务时泄洪洞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确保枢纽运行安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这条水路藏身于山体,但有4G网络覆盖,检查维修工作期间便于信息沟通。采访期间,记者在泄洪洞里接听了6次手机,并通过QQ和微信处理了好几件业务。

      修复“皮肤”600℃喷灯干燥墙面

      在泄洪洞一侧,两名工人师傅撑住一个钢架子,架子上方,工人刘坤站在那里,伸展着手臂,用机器先切割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约摸0.4平方米的形状,再用锤子敲打着,墙壁上的一层壳飞溅落地。

      “鸣!”他启动了角磨机,把敲打后裸露的基面打磨平整。一时间,他的上方腾起一股尘雾。打磨好后,架子下的工人点燃汽油喷灯,待到那团橙色火焰吐出蓝色光束时,将灯递给刘坤,他再对准打磨后的地方烘烤。

      “他在对墙面进行烘烤,喷灯的温度可达600摄氏度,一分钟之内就能烤干。”负责维修这条泄洪洞的中国水电十一局工作人员王丽生说,由于洞中湿气大,修补受损的部位需要把基面处理得很平整,对其进行干燥后,才进行补刷基液。如果基面不平整,也不进行干燥处理,刷上去的基液附着能力就差得多,不能与里面的基础合为一体,下次泄洪时水流到来就很容易成为薄弱环节,从此处开始大面积破损。

      补刷的基液也不是普通的材料,而是环氧砂浆。这种材料无毒、无污染、韧性好、耐冲刷,施工面细腻平整光洁,能够很好应对高流速水流,又被工人们称为泄洪洞的“皮肤”。每次泄洪之后,往往都是最表面的“皮肤”受伤,不会伤筋动骨。一般情况下,泄洪洞边墙破损了,只需要为其刷上一厘米厚的“皮肤”即可。如果是泄洪洞的底板破损了,需要为其刷上两厘米厚的“皮肤”。 (记者 席秦岭 摄影 张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水过留痕 紫坪铺泄洪洞“换肤”疗伤

  • 2016年08月08日 08时35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工人们维修泄洪洞内破损的洞壁。洞口一孔亮光透进来,深邃犹如时空隧道。


    工人用汽油喷灯对受损面进行烘烤。


    经过水流高速撞击后,洞身过流面的底板和边墙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脱空和剥落现象,需要修补。

      记者独家探秘紫坪铺泄洪洞

      漆黑的山洞,远远的,拱形洞口照耀着一束白晃晃的亮光。

      洞内,一堵湿润的墙壁上,一圈温暖的橙光渐变成一束冷静的蓝焰游移着。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汽油味儿。

      洞口与洞内,自然光与汽油喷灯照出的光呼应着,构成了维修紫坪铺水库泄洪洞的一个小小片断。

      近日,记者深入藏于山体的泄洪洞,探秘泄洪后这里进行的一次日常检修。

      水过留痕 泄洪洞“皮肤”受了伤

      2016年7月26日22时56分,紫坪铺水库86米深的泄洪塔底,一扇300余吨重的工作闸门缓缓开启,白花花的水流咆哮着夺门而去,最高流速可达45米/秒,它们冲到了山体外的1#泄洪排砂洞洞口,形成滔天巨浪,汇入岷江奔腾而下。

      5天后,根据泄水计划,关闭了1#泄洪洞工作门,水继续乖乖呆在紫坪铺水库。1#泄洪排砂洞内,残留了近6000立方米的余水,水深近3米。

      从水库通往岷江的泄洪洞洞身,在经受了上亿立方米的水横冲直撞后,最表面的那层“皮肤”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痕:洞身过流面的底板和边墙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脱空和剥落现象。

      7月30日起,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1#泄洪排砂洞的检查维修工作,数台抽水泵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把洞中残留的水源源不断排往岷江,排水整整两天后,工人们才得以进入泄洪洞,开始为这条“水之路”修复“皮肤”。

      钢梯之下 泄洪洞美如时空隧道

      记者一行签署了安全责任书、戴上安全帽,带上超大手电筒、穿上及膝的水靴,顺着山体搭建的黄色钢梯,下行128级台阶,再下行一段14级、垂直于滔滔江水的钢梯,侧身登上转角约45度的钢梯,费力爬上反弧挑坎,终于来到了这个泄洪洞的尾部。

      眼前,一个巨大的拱形山洞内,工人徐晓兵正推着满载残渣的推车走出来。在山洞口,他将残渣放入一个桶,绑在滑轮上,缓缓升空,再由上面的工人运出去。

      趟水进入泄洪洞,一阵凉意袭来,手电射出的光束里也飞舞着无数雾气,边墙上,不少不规则的纹路可见。据工人们介绍,这些纹路都是历次泄洪后,水流冲刷留下的伤痕修补后的印迹。

      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手电的光照亮前行的路。走了一两百米,猛然一回头,洞口一孔亮光透了进来,洞顶,在亮光的照射之下呈现出亮灰色的半环,一环紧扣一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遥望,深邃犹如时空隧道。

      山体之内 水流最快速度达45米/秒

      这个“时空隧道”穿山体而过,是紫坪铺最重要的泄洪隧洞。

      资料显示,这条泄洪洞进水塔和进口底板之间的高差有86米,如果每层楼房的高度为3米的话,这条泄洪道的高差有将近29层楼房高。

      从宏观上看,泄洪洞呈一条龙轻轻抬起头的模样,靠近水库的地方略高,带有一定的弧度,就是“龙的头部”;越往下走,道路越平坦,仿佛是龙长长的身子。它全长812.35米,其中洞身长694.38米。

      水跑过这条路,最快速度达45米/秒,比普通轿车在高速路上的速度还快。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每次泄洪之后都需要对泄洪洞进行检修。

      据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介绍,每一次泄洪后,都需要及时对泄洪洞的工作闸门和隧洞进行检查维修。

      其流程是:第一步,开具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防止误操作,确保检修作业面的安全;第二步,进洞检查,查看本次泄洪对闸门和通道的损毁情况;第三步,研究制定维修方案;第四步,进场开展维修工作;第五步,修后检查验收;第六步,养护。

      整个检修流程下来,一般要花半个月时间,保证下次执行泄洪任务时泄洪洞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确保枢纽运行安全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这条水路藏身于山体,但有4G网络覆盖,检查维修工作期间便于信息沟通。采访期间,记者在泄洪洞里接听了6次手机,并通过QQ和微信处理了好几件业务。

      修复“皮肤”600℃喷灯干燥墙面

      在泄洪洞一侧,两名工人师傅撑住一个钢架子,架子上方,工人刘坤站在那里,伸展着手臂,用机器先切割出了一个四四方方、约摸0.4平方米的形状,再用锤子敲打着,墙壁上的一层壳飞溅落地。

      “鸣!”他启动了角磨机,把敲打后裸露的基面打磨平整。一时间,他的上方腾起一股尘雾。打磨好后,架子下的工人点燃汽油喷灯,待到那团橙色火焰吐出蓝色光束时,将灯递给刘坤,他再对准打磨后的地方烘烤。

      “他在对墙面进行烘烤,喷灯的温度可达600摄氏度,一分钟之内就能烤干。”负责维修这条泄洪洞的中国水电十一局工作人员王丽生说,由于洞中湿气大,修补受损的部位需要把基面处理得很平整,对其进行干燥后,才进行补刷基液。如果基面不平整,也不进行干燥处理,刷上去的基液附着能力就差得多,不能与里面的基础合为一体,下次泄洪时水流到来就很容易成为薄弱环节,从此处开始大面积破损。

      补刷的基液也不是普通的材料,而是环氧砂浆。这种材料无毒、无污染、韧性好、耐冲刷,施工面细腻平整光洁,能够很好应对高流速水流,又被工人们称为泄洪洞的“皮肤”。每次泄洪之后,往往都是最表面的“皮肤”受伤,不会伤筋动骨。一般情况下,泄洪洞边墙破损了,只需要为其刷上一厘米厚的“皮肤”即可。如果是泄洪洞的底板破损了,需要为其刷上两厘米厚的“皮肤”。 (记者 席秦岭 摄影 张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