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跟省长学知识:短短两月连学两次,省长为何“偏爱”这门课?

  • 2016年08月25日 21时44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PPP是当下最受瞩目的热词之一,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推广,说它是中国经济的“网红”一点都不为过。PPP也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听上去蛮“高大上”,其实跟咱们老百姓有很大的关系,市政公用、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采用这种模式。

      那么,它为啥这么火?该如何发展PPP?8月22日,在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讲解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当“旁听生”吧↓↓

      PPP在四川有多“热”?

      在6月23日的省政府常务会上,大家学习过“PPP模式法律风险防范”相关内容,此次常务会再讲PPP,足见其重要性。那么PPP究竟是什么?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名称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正迎来发展高潮。马骁教授介绍,6月末,全国PPP入库项目总投资需求突破10万亿元,全国PPP项目落地率为23.8%,落地项目总投资1万亿元。而在四川,PPP也是风生水起,截至6月30日,四川有746个PPP项目入库,入库项目总金额7823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示范项目金额238亿元。

      为啥要使出“洪荒之力”推行PPP?

      关于为什么要大力推行PPP,已有许多论述。马骁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使出“洪荒之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原因:

      1

      一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减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当由政府包揽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传统方式需要变革时,必须创新供给方式。PPP因其有利于打破行业准入限制,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现资本快速集中,便成为现实的选择。

      2

      二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由于政府、市场、社会在承担公共事务共同责任方面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PPP恰好能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在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领域扬长避短、精诚合作,为公共利益最大化提供条件。

      政府和社会资本到底咋合作?

      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一起“做项目”,有啥要求?其核心功能是什么?在马骁教授看来,PPP作为共建共享共担的治理模式,其核心功能便不再是我们熟知的融资功能,而应当是“共同治理”。


      PPP也有“成长的烦恼”?

      不过,由于目前PPP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初始阶段,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推广运用PPP仍然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政策合力亟待释放、项目落地率不理想等问题。马骁教授认为,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缘于政府和社会资本。

      一方面,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PPP法律体系缺失;

      二是对央企国企与民营企业难以一视同仁;

      三是部门协调有待加强,政策合力亟待释放;

      四是政府契约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当PPP项目收益不高、回报周期长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便缺乏参与动力和热情;

      二是公共产品与服务项目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对社会资本的资质、技术和综合管理能力要求高,一些民营企业难以达标而不能参与。

      6点措施 让PPP“茁壮成长”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当前面临着一些问题。政企“和弦”如何弹奏?如何才能推动PPP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马骁教授认为,只有直面问题、对症下药,PPP的实践才会有非常美好的前景。在此,他给出了6点PPP的发展策略:

      1

      第一,认识要提高。我国的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有关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合作性安排;合作目标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满足公共需求,实现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互融共生;方式是由社会资本提供,由政府部门购买或由使用者付费;合作前提是平等。

      2

      第二,目标要明确。我国发展PPP的近期目标是着力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中期目标是在新建公共服务项目中,逐步增加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比例;远期目标或者说根本目标是立足于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形成有效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培育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

      3

      第三,坚持“标准化”。由于PPP合同周期长、缺乏灵活性等原因,因此在推动PPP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标准,不能把PPP作为一个框,什么项目都往里装。那些能够由社会资本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不应纳入PPP模式,而纳入PPP模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项目必须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坚持标准就是要坚持必要、合理、能承受、可持续理念。

      4

      第四,坚持“规范化”。从长远来看,“规范化”就是要“法治化”,即要加快PPP领域的立法进程,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保护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明确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5

      第五,坚持“多元化”。一是鼓励社会资本发起PPP项目,以改变PPP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发起为主的格局。二是政府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PPP模式类型。三是对适用PPP模式领域的选择应当突出重点。四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6

      第六,坚持“专业化”。坚持“专业化”就是让专业的人和机构做专业的事。一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充实PPP项目管理队伍。二要完善评估咨询论证市场,切实开展第三方评估。三要建立和完善争议协调与仲裁机制。

      省长点评

      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讲座”环节,短期内两次学习了PPP相关内容,省长尹力说,这既说明PPP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对这种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运用PPP模式。尹力要求,要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加强PPP在建设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让PPP模式在四川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PPP“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重要性,尹力说,从过去几年PPP发展情况来看,四川虽走在前列,但还要做到目标更加明确,更加规范和专业。希望各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积极采用新的建设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跟省长学知识:短短两月连学两次,省长为何“偏爱”这门课?

  • 2016年08月25日 21时44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PPP是当下最受瞩目的热词之一,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推广,说它是中国经济的“网红”一点都不为过。PPP也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听上去蛮“高大上”,其实跟咱们老百姓有很大的关系,市政公用、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采用这种模式。

      那么,它为啥这么火?该如何发展PPP?8月22日,在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讲解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当“旁听生”吧↓↓

      PPP在四川有多“热”?

      在6月23日的省政府常务会上,大家学习过“PPP模式法律风险防范”相关内容,此次常务会再讲PPP,足见其重要性。那么PPP究竟是什么?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名称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正迎来发展高潮。马骁教授介绍,6月末,全国PPP入库项目总投资需求突破10万亿元,全国PPP项目落地率为23.8%,落地项目总投资1万亿元。而在四川,PPP也是风生水起,截至6月30日,四川有746个PPP项目入库,入库项目总金额7823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示范项目金额238亿元。

      为啥要使出“洪荒之力”推行PPP?

      关于为什么要大力推行PPP,已有许多论述。马骁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使出“洪荒之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原因:

      1

      一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减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当由政府包揽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传统方式需要变革时,必须创新供给方式。PPP因其有利于打破行业准入限制,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现资本快速集中,便成为现实的选择。

      2

      二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由于政府、市场、社会在承担公共事务共同责任方面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PPP恰好能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在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领域扬长避短、精诚合作,为公共利益最大化提供条件。

      政府和社会资本到底咋合作?

      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一起“做项目”,有啥要求?其核心功能是什么?在马骁教授看来,PPP作为共建共享共担的治理模式,其核心功能便不再是我们熟知的融资功能,而应当是“共同治理”。


      PPP也有“成长的烦恼”?

      不过,由于目前PPP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初始阶段,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推广运用PPP仍然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政策合力亟待释放、项目落地率不理想等问题。马骁教授认为,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缘于政府和社会资本。

      一方面,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PPP法律体系缺失;

      二是对央企国企与民营企业难以一视同仁;

      三是部门协调有待加强,政策合力亟待释放;

      四是政府契约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当PPP项目收益不高、回报周期长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便缺乏参与动力和热情;

      二是公共产品与服务项目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对社会资本的资质、技术和综合管理能力要求高,一些民营企业难以达标而不能参与。

      6点措施 让PPP“茁壮成长”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当前面临着一些问题。政企“和弦”如何弹奏?如何才能推动PPP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马骁教授认为,只有直面问题、对症下药,PPP的实践才会有非常美好的前景。在此,他给出了6点PPP的发展策略:

      1

      第一,认识要提高。我国的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有关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合作性安排;合作目标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满足公共需求,实现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互融共生;方式是由社会资本提供,由政府部门购买或由使用者付费;合作前提是平等。

      2

      第二,目标要明确。我国发展PPP的近期目标是着力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中期目标是在新建公共服务项目中,逐步增加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比例;远期目标或者说根本目标是立足于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形成有效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培育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

      3

      第三,坚持“标准化”。由于PPP合同周期长、缺乏灵活性等原因,因此在推动PPP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标准,不能把PPP作为一个框,什么项目都往里装。那些能够由社会资本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不应纳入PPP模式,而纳入PPP模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项目必须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坚持标准就是要坚持必要、合理、能承受、可持续理念。

      4

      第四,坚持“规范化”。从长远来看,“规范化”就是要“法治化”,即要加快PPP领域的立法进程,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保护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明确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5

      第五,坚持“多元化”。一是鼓励社会资本发起PPP项目,以改变PPP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发起为主的格局。二是政府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恰当选择PPP模式类型。三是对适用PPP模式领域的选择应当突出重点。四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6

      第六,坚持“专业化”。坚持“专业化”就是让专业的人和机构做专业的事。一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充实PPP项目管理队伍。二要完善评估咨询论证市场,切实开展第三方评估。三要建立和完善争议协调与仲裁机制。

      省长点评

      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讲座”环节,短期内两次学习了PPP相关内容,省长尹力说,这既说明PPP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对这种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运用PPP模式。尹力要求,要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加强PPP在建设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让PPP模式在四川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PPP“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重要性,尹力说,从过去几年PPP发展情况来看,四川虽走在前列,但还要做到目标更加明确,更加规范和专业。希望各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积极采用新的建设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