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告别贫穷不再遥遥无期”——四川凉山扶贫攻坚见闻

  • 2016年05月24日 09时37分
  • 来源: 新华社
  • 【字体:
  •   贫穷曾经像一根刺将何拉体牢牢地“钉”在白草坪村。从县城木里,到州府西昌,他一次次想逃离交通闭塞、物产贫瘠的家乡,他在建筑工地凭力气挣钱,命运却三番五次将他推回原点,两手空空。

      被群山和雅砻江支流大金河环绕的白草坪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李子坪乡。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最贫穷的区域之一。

      何拉体多年来打工所得只够勉强维持五口之家的生活,告别贫穷是他一辈子的愿望。然而,2010年,11岁的小儿子突发强直性脊柱炎,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致命一击,倾家荡产花了4万元后,何家陷入了沉重的外债困境。

      转机出现在2014年6月,白草坪村启动了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建卡工作。按照当地扶贫标准,该村有94个贫困户,何家是其中之一。

      根据何拉体的要求,木里县扶贫局2015年初送他去攀枝花市培训学习砌砖、打地平等农村实用建筑技能。学成回来后,国家补贴他2万元,何拉体又投2万元,自己动手建了一座人畜分居、有卫生间和淋浴设施的纯实木房子,当地人称为“木椤子”。

      此前,一家五口挤在低矮潮湿的土瓦房中,人畜混居。这座“木椤子”净高2米5,住在里面,何拉体觉得“身板挺直了不少”。

      和何拉体一样,“十二五”以来,凉山有175万农村群众住进了新村新寨。

      就在新居落成时,何家10年前种下的400株核桃树有部分挂果了,卖了一万多元,加上打工和采摘野生菌挣的钱,何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是木里县看准的脱贫之道。行走在凉山各县,几乎县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盐源苹果、大凉山野生菌、会东松籽、越西贡椒……一张张凉山“名片”正在成为人们脱贫的希望。

      据统计,近3年来,凉山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底的51.8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7.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9%下降到13.4%。

      让何拉体感到欣慰的还有大儿子,这位受益于“9+3”免费职业教育的彝族小伙如今在广东打工,时常寄钱回来孝敬父母。

      “让孩子读书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书读得越多,路走得越宽。”何拉体这一朴素的想法也符合当地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思路。

      “叔叔,阿姨,你们好。”走进昭觉县四开乡幼教点,正在大班内上课的彝族小朋友,整齐地用普通话向外来客人们问好。

      每天,这些彝族孩子都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基本的汉语会话、拼音以及算术等。

      “过去,因为观念和相关设施的落后,这些娃娃,只能在家,每天漫山遍野地跑。幼教点的开办,让这些娃娃有了着落。”四开乡副乡长蒋春秀说。

      放眼整个凉山州,截至2015年底,全州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已经达到1289个,开设教学班1676个,5.54万名彝族孩子的学前教育有了着落。

      根据凉山州的“十三五”规划,2020年前脱贫攻坚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基本消除绝对贫困,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何拉体说,过去挣扎在贫困县上,生活是过一天算一天。“现在看到了希望,告别贫穷不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望着窗外的核桃林,他的眼中闪烁着满怀希望的光芒。(记者 吴光于)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告别贫穷不再遥遥无期”——四川凉山扶贫攻坚见闻

  • 2016年05月24日 09时37分
  • 来源: 新华社
  •   贫穷曾经像一根刺将何拉体牢牢地“钉”在白草坪村。从县城木里,到州府西昌,他一次次想逃离交通闭塞、物产贫瘠的家乡,他在建筑工地凭力气挣钱,命运却三番五次将他推回原点,两手空空。

      被群山和雅砻江支流大金河环绕的白草坪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李子坪乡。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最贫穷的区域之一。

      何拉体多年来打工所得只够勉强维持五口之家的生活,告别贫穷是他一辈子的愿望。然而,2010年,11岁的小儿子突发强直性脊柱炎,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致命一击,倾家荡产花了4万元后,何家陷入了沉重的外债困境。

      转机出现在2014年6月,白草坪村启动了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建卡工作。按照当地扶贫标准,该村有94个贫困户,何家是其中之一。

      根据何拉体的要求,木里县扶贫局2015年初送他去攀枝花市培训学习砌砖、打地平等农村实用建筑技能。学成回来后,国家补贴他2万元,何拉体又投2万元,自己动手建了一座人畜分居、有卫生间和淋浴设施的纯实木房子,当地人称为“木椤子”。

      此前,一家五口挤在低矮潮湿的土瓦房中,人畜混居。这座“木椤子”净高2米5,住在里面,何拉体觉得“身板挺直了不少”。

      和何拉体一样,“十二五”以来,凉山有175万农村群众住进了新村新寨。

      就在新居落成时,何家10年前种下的400株核桃树有部分挂果了,卖了一万多元,加上打工和采摘野生菌挣的钱,何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是木里县看准的脱贫之道。行走在凉山各县,几乎县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盐源苹果、大凉山野生菌、会东松籽、越西贡椒……一张张凉山“名片”正在成为人们脱贫的希望。

      据统计,近3年来,凉山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底的51.8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7.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9%下降到13.4%。

      让何拉体感到欣慰的还有大儿子,这位受益于“9+3”免费职业教育的彝族小伙如今在广东打工,时常寄钱回来孝敬父母。

      “让孩子读书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书读得越多,路走得越宽。”何拉体这一朴素的想法也符合当地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思路。

      “叔叔,阿姨,你们好。”走进昭觉县四开乡幼教点,正在大班内上课的彝族小朋友,整齐地用普通话向外来客人们问好。

      每天,这些彝族孩子都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基本的汉语会话、拼音以及算术等。

      “过去,因为观念和相关设施的落后,这些娃娃,只能在家,每天漫山遍野地跑。幼教点的开办,让这些娃娃有了着落。”四开乡副乡长蒋春秀说。

      放眼整个凉山州,截至2015年底,全州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已经达到1289个,开设教学班1676个,5.54万名彝族孩子的学前教育有了着落。

      根据凉山州的“十三五”规划,2020年前脱贫攻坚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基本消除绝对贫困,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何拉体说,过去挣扎在贫困县上,生活是过一天算一天。“现在看到了希望,告别贫穷不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望着窗外的核桃林,他的眼中闪烁着满怀希望的光芒。(记者 吴光于)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