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春满芦山·30人讲述3年巨变]袁文娟:把爱的种子播种在震后的大地上

  • 2016年04月15日 09时48分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字体:

  • 袁文娟

      “探索新路子展示新形象”

      “春满芦山·30人讲述3年巨变”系列报道

      袁文娟:把爱的种子播种在震后的大地上

      “地震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谁告诉我?”4月14日,位于芦山县清仁乡横溪村的儿童友好家园内,袁文娟正带领小朋友学习地震应急自救小常识。

      位于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横溪村的儿童友好家园,是由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创建的震后儿童保护项目,它始建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创建了震后儿童保护项目——儿童友好家园,该项目在芦山县清仁乡利用原横溪村小的校舍建立设点,为当地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震后心理抚慰等服务。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的灾后儿童及家长的救助及心理抚慰工作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

      袁文娟是儿童友好家园的一名社会服务志愿者,她扎根乡村,为当地儿童提供专业的社会志愿服务,从儿童友好家园创建伊始,一路相伴。七年时间,许多孩子在这里成长起来,并离开这里,去往外地读书,又像归家的候鸟一样,回到这里,当起了志愿者。儿童友好家园仿佛就是她的孩子,袁文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看到一粒爱的种子,在芦山大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村民把孩子交给我们,转身投入减灾自救”

      “‘5.12’汶川大地震后,我刚好从外企辞职回到芦山,通过招聘公告了解到儿童友好家园在我的老家清仁乡设点。24岁的我就报名加入了儿童友好家园,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袁文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当时的工作内容,除了日常开展趣味活动和课外兴趣培养外,还会给孩子们教授许多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急救方面的知识。”

      也正是由于平时志愿者们给孩子讲述了很多地震减灾自救方面的知识,所以当“4.20”地震发生后,相较于其他村的孩子,横溪村的受灾儿童情绪明显更加镇定。“我自己就住在另外一个村,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他村的孩子,在地震后出现灾后应激反应,而儿童友好家园所在的横溪村里,孩子们大多情绪镇定。”在后来的灾后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中,袁文娟走访了芦山县多个村的儿童,请他们画出当下心里最想画的一幅画,从孩子们画的作品里,也证实了袁文娟之前的想法。“孩子们无法用语言描述出自己的心理状态,但画笔却能最真实地反映这一切。灾后受到心理创伤的孩子,他们画的作品,往往色彩很淡,且会画一些自己脑海中恐怖的画面;而没有受到伤害的孩子,绘画作品的颜色就很浓烈。”

      由于震后原先的儿童友好家园站点垮塌,在救援官兵和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一个占地70平方米可容纳将近100人的临时帐篷“儿童友好家园”搭建了起来。

      “因为之前儿童友好家园已经建在横溪村,与周围村落中村民已经有了良好的互动,所以在地震发生后,很多村民都直接把孩子送到“儿童友好家园”站点的帐篷里,自己赶回家进行减灾自救。”这份难能可贵的信任,让袁文娟备受感动,也深知责任重大。

      “后来儿童友好家园考虑将新建的站点搬到其它村去,横溪村的村民非常不舍,尽力挽留。最终,新的儿童友好家园依然在横溪村的土地上建立起来。”

      “我帮助别人时,也帮助了自己”

      “我在儿童友好家园里的孩子们身上,倾注了比我儿子多得多的心血。我曾经愧疚地以为,这些孩子是受益者,而直到‘4.20’地震后,我才知道,我帮助别人时,也帮助了自己。”袁文娟回忆道,儿童友好家园刚落成时,自己的儿子才一岁多,每次自己在儿童友好家园的教室里给其他孩子讲解地震急救知识等内容时,总是把一岁的小儿子留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耍,却从来没有真正给自己儿子讲过减灾自救的内容。“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电视台记者进入横溪村采访,那时已经6岁的儿子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挤在摄像机镜头前,争先恐后地给记者讲述着地震当时的情景。当记者问他道,“地震后,你在哪儿?”时,袁文娟儿子用清脆的童声回答到:“我跑到了家外面一个空旷的路口上。”袁文娟儿子的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当问及6岁的他,为何选择跑去那里时,他回答道:“因为那里周围都没有房屋或围墙,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妈妈经常给哥哥姐姐这样讲。”当记者问他妈妈做什么工作时,儿子骄傲地举起手,指向袁文娟所在的方向,“我妈妈是志愿者,常常给哥哥姐姐讲,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

      儿子的反应,让袁文娟非常欣慰和感动。“记忆中,我给儿童友好家园里的孩子讲授这些知识时,我儿子从来没有在旁边过,他总是在外面玩,原来,他也在偷偷地学。”

      或许爱,总是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就如同袁文娟自己所说的那样,当她在毫无保留,把爱奉献给儿童友好家园里的孩子时,这份爱,也悄悄沁润到了自己孩子的心头。


    儿童友好家园里,孩子们在制作彩色纸杯。

      种下爱的种子 收获爱心的花朵

      从2008年儿童友好家园创立至今已7年有余,许多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现已成为了大学生。这些孩子中的许多人,每逢假期,便会回到儿童友好家园,担任志愿者,把爱传递下去。

      让袁文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姓张的女孩。“第一次接触到她时,她11岁,是一个性格非常叛逆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刚来儿童友好家园时,我观察到,她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她性格像个男孩,举止较为粗鲁,喜欢说脏话,遇事争强好胜。”

      后来,通过调查了解,袁文娟得知,这个女孩在学校由于成绩不好,不受老师重视。因此,在儿童友好家园里,袁文娟刻意让她担任了“小小管理员”,并与她渐渐建立起了相互信任。

      有一天,在外地参加培训的袁文娟忽然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他们焦急地说,由于和母亲吵架,这个女孩一气之下站在村里一座桥上,扬言要跳河自尽,情况紧急。袁文娟赶紧中断培训,和同事轮流通过电话,疏导她的情绪,经过半个小时的电话沟通,她情绪逐渐稳定。此时,袁文娟劝说她,让她回去给母亲道歉。小女孩回家向母亲道了歉,母女俩都反省了彼此的相处方式,抱头痛哭。当袁文娟回到横溪村时,女孩母亲专程来到儿童友好家园里,找到袁文娟当面道谢。

      当“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已16岁离开横溪村去往外地读书的这个女孩,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在儿童友好家园里当起了志愿者。去年中专毕业后,她回到了儿童友好家园,正式选择了在这里工作。

      7年的专业服务让袁文娟成为儿童友好家园的专家——“4·14”玉树地震后,袁文娟作为儿童友好家园的专家代表,前往玉树为当地儿童友好家园提供紧急救援支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服务和经验分享活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袁文娟负责的儿童友好家园工作没有停滞,而是将重心转向外展类服务。

      这7年里,袁文娟曾有机会转到更稳定的工作岗位上,但她选择了坚守。袁文娟在儿童友好家园里倾注的所有爱和心血,像一粒粒种子,落在春天的泥土里一样,开出一朵朵用爱浇灌的花。

      “儿童友好家园已于去年到期,我要将它继续维持下去。”袁文娟说。经过前期申报,袁文娟牵头成立了芦山县友好家园社会组织,争取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等项目资金,继续为当地群众服务。目前,芦山县友好家园社会组织已在龙门乡、飞仙关镇等设立服务点,服务范围逐步覆盖芦山县。 (记者 沈杏怡)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春满芦山·30人讲述3年巨变]袁文娟:把爱的种子播种在震后的大地上

  • 2016年04月15日 09时48分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袁文娟

      “探索新路子展示新形象”

      “春满芦山·30人讲述3年巨变”系列报道

      袁文娟:把爱的种子播种在震后的大地上

      “地震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谁告诉我?”4月14日,位于芦山县清仁乡横溪村的儿童友好家园内,袁文娟正带领小朋友学习地震应急自救小常识。

      位于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横溪村的儿童友好家园,是由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创建的震后儿童保护项目,它始建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创建了震后儿童保护项目——儿童友好家园,该项目在芦山县清仁乡利用原横溪村小的校舍建立设点,为当地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震后心理抚慰等服务。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的灾后儿童及家长的救助及心理抚慰工作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

      袁文娟是儿童友好家园的一名社会服务志愿者,她扎根乡村,为当地儿童提供专业的社会志愿服务,从儿童友好家园创建伊始,一路相伴。七年时间,许多孩子在这里成长起来,并离开这里,去往外地读书,又像归家的候鸟一样,回到这里,当起了志愿者。儿童友好家园仿佛就是她的孩子,袁文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看到一粒爱的种子,在芦山大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村民把孩子交给我们,转身投入减灾自救”

      “‘5.12’汶川大地震后,我刚好从外企辞职回到芦山,通过招聘公告了解到儿童友好家园在我的老家清仁乡设点。24岁的我就报名加入了儿童友好家园,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袁文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当时的工作内容,除了日常开展趣味活动和课外兴趣培养外,还会给孩子们教授许多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急救方面的知识。”

      也正是由于平时志愿者们给孩子讲述了很多地震减灾自救方面的知识,所以当“4.20”地震发生后,相较于其他村的孩子,横溪村的受灾儿童情绪明显更加镇定。“我自己就住在另外一个村,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其他村的孩子,在地震后出现灾后应激反应,而儿童友好家园所在的横溪村里,孩子们大多情绪镇定。”在后来的灾后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中,袁文娟走访了芦山县多个村的儿童,请他们画出当下心里最想画的一幅画,从孩子们画的作品里,也证实了袁文娟之前的想法。“孩子们无法用语言描述出自己的心理状态,但画笔却能最真实地反映这一切。灾后受到心理创伤的孩子,他们画的作品,往往色彩很淡,且会画一些自己脑海中恐怖的画面;而没有受到伤害的孩子,绘画作品的颜色就很浓烈。”

      由于震后原先的儿童友好家园站点垮塌,在救援官兵和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一个占地70平方米可容纳将近100人的临时帐篷“儿童友好家园”搭建了起来。

      “因为之前儿童友好家园已经建在横溪村,与周围村落中村民已经有了良好的互动,所以在地震发生后,很多村民都直接把孩子送到“儿童友好家园”站点的帐篷里,自己赶回家进行减灾自救。”这份难能可贵的信任,让袁文娟备受感动,也深知责任重大。

      “后来儿童友好家园考虑将新建的站点搬到其它村去,横溪村的村民非常不舍,尽力挽留。最终,新的儿童友好家园依然在横溪村的土地上建立起来。”

      “我帮助别人时,也帮助了自己”

      “我在儿童友好家园里的孩子们身上,倾注了比我儿子多得多的心血。我曾经愧疚地以为,这些孩子是受益者,而直到‘4.20’地震后,我才知道,我帮助别人时,也帮助了自己。”袁文娟回忆道,儿童友好家园刚落成时,自己的儿子才一岁多,每次自己在儿童友好家园的教室里给其他孩子讲解地震急救知识等内容时,总是把一岁的小儿子留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耍,却从来没有真正给自己儿子讲过减灾自救的内容。“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电视台记者进入横溪村采访,那时已经6岁的儿子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挤在摄像机镜头前,争先恐后地给记者讲述着地震当时的情景。当记者问他道,“地震后,你在哪儿?”时,袁文娟儿子用清脆的童声回答到:“我跑到了家外面一个空旷的路口上。”袁文娟儿子的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当问及6岁的他,为何选择跑去那里时,他回答道:“因为那里周围都没有房屋或围墙,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妈妈经常给哥哥姐姐这样讲。”当记者问他妈妈做什么工作时,儿子骄傲地举起手,指向袁文娟所在的方向,“我妈妈是志愿者,常常给哥哥姐姐讲,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

      儿子的反应,让袁文娟非常欣慰和感动。“记忆中,我给儿童友好家园里的孩子讲授这些知识时,我儿子从来没有在旁边过,他总是在外面玩,原来,他也在偷偷地学。”

      或许爱,总是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就如同袁文娟自己所说的那样,当她在毫无保留,把爱奉献给儿童友好家园里的孩子时,这份爱,也悄悄沁润到了自己孩子的心头。


    儿童友好家园里,孩子们在制作彩色纸杯。

      种下爱的种子 收获爱心的花朵

      从2008年儿童友好家园创立至今已7年有余,许多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现已成为了大学生。这些孩子中的许多人,每逢假期,便会回到儿童友好家园,担任志愿者,把爱传递下去。

      让袁文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姓张的女孩。“第一次接触到她时,她11岁,是一个性格非常叛逆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刚来儿童友好家园时,我观察到,她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她性格像个男孩,举止较为粗鲁,喜欢说脏话,遇事争强好胜。”

      后来,通过调查了解,袁文娟得知,这个女孩在学校由于成绩不好,不受老师重视。因此,在儿童友好家园里,袁文娟刻意让她担任了“小小管理员”,并与她渐渐建立起了相互信任。

      有一天,在外地参加培训的袁文娟忽然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他们焦急地说,由于和母亲吵架,这个女孩一气之下站在村里一座桥上,扬言要跳河自尽,情况紧急。袁文娟赶紧中断培训,和同事轮流通过电话,疏导她的情绪,经过半个小时的电话沟通,她情绪逐渐稳定。此时,袁文娟劝说她,让她回去给母亲道歉。小女孩回家向母亲道了歉,母女俩都反省了彼此的相处方式,抱头痛哭。当袁文娟回到横溪村时,女孩母亲专程来到儿童友好家园里,找到袁文娟当面道谢。

      当“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已16岁离开横溪村去往外地读书的这个女孩,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在儿童友好家园里当起了志愿者。去年中专毕业后,她回到了儿童友好家园,正式选择了在这里工作。

      7年的专业服务让袁文娟成为儿童友好家园的专家——“4·14”玉树地震后,袁文娟作为儿童友好家园的专家代表,前往玉树为当地儿童友好家园提供紧急救援支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服务和经验分享活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袁文娟负责的儿童友好家园工作没有停滞,而是将重心转向外展类服务。

      这7年里,袁文娟曾有机会转到更稳定的工作岗位上,但她选择了坚守。袁文娟在儿童友好家园里倾注的所有爱和心血,像一粒粒种子,落在春天的泥土里一样,开出一朵朵用爱浇灌的花。

      “儿童友好家园已于去年到期,我要将它继续维持下去。”袁文娟说。经过前期申报,袁文娟牵头成立了芦山县友好家园社会组织,争取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等项目资金,继续为当地群众服务。目前,芦山县友好家园社会组织已在龙门乡、飞仙关镇等设立服务点,服务范围逐步覆盖芦山县。 (记者 沈杏怡)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