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见证|投资几百个亿的重点项目如何建成?

  • 2016年03月18日 08时11分
  • 来源: 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今年是我省确定的“项目年”,为推进“项目年”建设,展现全省上下谋项目、抓项目、推项目的动态和经验,督院街30号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深入项目一线进行蹲点报道。带你见证,投资几百个亿的省重点项目都是如何建成的……

      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

      地址:成都高新西区

      规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投资:总投资465亿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史上最大的一次单笔投资)

      简介: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生产线,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手机及新一代穿戴显示系统


    3月7日,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2007年10月,总投资31亿元的京东方第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从2015年开始,京东方在成都投资加速,新项目于去年5月动工,预计今年7月封顶,2017年正式建成投产。建成之后年产显示屏1亿块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8000余工人汇聚

      40万平方米“超级工程”轮廓初现

      3月7日清晨6点半,在沉寂一夜后,成都西郊天源路重新活泛起来,穿梭不息的汽车,嘟嘟叫的电瓶车,热闹的小吃摊,让整条大道沸腾成一条明晃晃的“河流”。

      天空飘着小雨,一辆银色的大巴车打着双闪灯,悄无声息地滑进了道路东侧京东方项目生活区,车门打开,一拨人就围了上去。

      人群中,陶兴显得很高兴,他一边拿着对讲机到处比划,一边不断和熟悉的人打招呼。今年50来岁的陶兴是江苏海门市荣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也是成都京东方新项目生产线的劳务负责人之一。

      春节过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打电话,在全国各地招人、接人,这一天,他迎来了手下第十拨工人,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北、安徽一带。

      京东方成都项目建筑面积高达60多万平方米,不仅规模大,而且未来的产品也属于世界最先进的显示器,对厂房的建筑标准要求极高。拿稳定性能来说,人在车间跑动产生微小颤动都可能让产品报废,所以,厂房的各楼层都必须“稳如泰山”。

      更要紧的是速度要快。按照业主的要求,项目要赶在今年7月底封顶,2017年要正式投产。项目区内,成都京东方项目厂房建设组副组长孙宇明刚刚从北京赶回来,就急匆匆追问工人到岗的情况,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同时在进行两场赛跑。

      首先是和科技进步赛跑。当前形势下,高科技产品更新速度日渐加快,作为一个全新的产品,必须在下一个更新的产品之前完成上市并收回投资。这就是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提出的半导体显示企业的“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其次是和竞争对手赛跑,抢得先机。“这个过程一分钟也不敢耽误。”孙宇明说。

      规模大,要求高,工期还紧,按照施工方的要求,春节过后,现场作业的工人必须要达到8000人以上,但春节后复工第一天,还不到400名工人。陶兴一看,傻眼了。

      陶兴所在的劳务公司成立快30年了,下属工人数以千计,在这之前,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浙江一带作业,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西迁。

      8000余工人要到成都,陶兴说,他春节前就开始做工作,送新年礼物、上门拜访,他承诺,只要到成都上班,一律报销火车票,派大巴接送。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也大幅改善。这次项目的建筑工人全部安排在京东方生活服务区内,基本是崭新的公寓,每间宿舍6张床,床单被套由劳务公司统一免费提供,盥洗室内还有24小时供应的热水。

      3月10日晚上7点,进场工人已经达到7280人。

      快8点了,先期过来的工人大都上工去了,新来的工人由于保险还没买上,暂时还在宿舍休息。陶兴在14号楼见到了来自湖北的钢筋工王成华,王成华咧着嘴笑:“想不到,条件这么好!”

      春日里的京东方成都项目钢梁林立,厂房轮廓初现。

      282根钢柱跨越千里运到成都

      司机乘飞机往返

      “搞啥子嘛,都等半天了,料咋还不送上来?!”钢筋铁架的丛林中,一个头戴黄色安全帽、腰上还挂着安全绳的工人冲出来,一开口就吼起来。

      吼人的是一个名叫杨友的架子工,此前,他已经在10米高的楼上等了近1个小时,身边的余料全部用完,但塔吊还没把他所需要的钢管补充到位。小伙子忍不住走下作业面,冲到塔吊指挥员刁德兰身边就是一通吼。

      面对这样的情况,刁德兰也委屈,一个塔吊要管方圆70米,其间几百个工人交叉作业,有的需要钢管,有的需要钢筋,还有的需要扣件,“咋个搞得赢?”

      事实上,生产线项目占地仅40万平方米。但整个项目现场,却紧密分布了16台大型塔吊,这些塔吊的臂展长达70米,但每两台塔吊竖直支架间的距离却只有74米。

      “可以说是超越极限了,稍有不慎,两个塔吊就要‘牵手’。”项目生产经理徐成说。但即便如此,这些塔吊还是“喂”不饱几千工人。

      初步测算,项目需要耗费2000多万吨的各种材料,其中包括10多万吨的钢材,这还不包括施工期间需要的几万吨脚手架、扣件等等。工程抢进度,不能只有人没有物资。为了这,早在春节前,孙宇明就开始从各种渠道筹集建设物资,包括购进了1万多吨的钢材。最困难的是282根钢柱,这些钢柱每根重达10多吨,由于成都周边没有符合条件的厂家,大部分是从安徽等地定制的。

      这些钢柱准备运往成都时,已临近春节,很多司机都不愿意送货。情急之下,孙宇明临时决定,承诺为这些司机购买往返机票,让他们按时将货送到成都,然后坐飞机回家过春节,节后再坐飞机来取车。

      最后一批钢柱运抵工地时,正好是除夕。如今,这批钢柱已经被深深“钉”在了厂房地基深处。“开会了!开会了!”下午4点,京东方公司成都项目协调会准点开始。

      抢进度

      既要“轰油门”也要“踩刹车”

      公司安全与环保部部长张勇建主持会议,一来就直奔主题:“开始嘛,说下今天发现的问题。”

      “上午巡场的时间发现两起工地抽烟的”“有少数工人忘记系安全绳”“还遇到一个工人没戴安全帽”……各个条线的负责人陆续发言,汇报当天的情况。

      似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作为项目安全总监的陆敏峰却丝毫不敢怠慢,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马上整改。”

      波澜不惊的协调会突然迎来高潮,坐在会场角落的阮宇峰抛出“炸弹”:“整改?怎么整?!今天上午下雨,明明已经喊停工了,为什么不停?”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阮宇峰是项目监理方代表,看似斯斯文文,说起话来却是雷霆万钧。原来,当天上午10点过,工地上下雨,正在现场的阮宇峰立即在安全委员会的微信群里通知:“下雨了,请部分高空作业区域暂停施工。”可是,这条指令却没有生效,直到半小时后雨停。

      “你们为什么不停工?”面对质问,陆敏峰沉默着……室外,工地上的阵阵轰鸣声传来,显得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沉闷。透过窗户,工地大门上,LED显示屏上,“安全与效益同行”的标语特别醒目。

      为了抢工期,所有人都脚不停手不住,这时突然要“踩刹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作为项目的主管,这正是张勇建希望看到的。“既要有人‘轰油门’,又得‘踩刹车’。”只有这样,速度与效益才能兼顾。

      而这,同样也是整个京东方的选择。

      单看数字,与京东方布局在合肥的10.5代线、重庆的8.5代线相比,虽然成都的6代线规模明显要小很多,但深究其“内涵”,成都6代线更让人期待。

      半导体显示器生产领域,所谓的“代”并非一般意义的代际,仅仅是对生产尺寸和规模的表述。“代”的数字越大,表示生产规模越大。成都6代线虽然生产规模不及8.5代和10.5代,但它标注的“OLED技术”,则显示出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也高。

      既要安全和效益,也要速度和质量,这何尝不是整个国家的选择。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地址:天府新区

      规模:省重点项目、天府新区重大项目,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投资:总投资约120亿元

      简介:一期工程国际展览展示中心57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国际会议中心8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供图摄于2月26日)


      抢工快

      一次解决问题超百个的协调会


      3月7日晚7点30分,记者走进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工地时,逾30万平方米的巨大场馆已隐入夜色。但路并不难找,因为主入口前的广场仍亮着灯,3台混凝土泵车、数十台灌车在抢建运输建材的道路。“哒哒哒哒”……循着场馆内部传来的电钻声,记者见到了还在加班的水电工杨世军和吕成,“今天必须把孔打完,不然影响明天后续工程进度。”从中午到这会儿,他们还没吃上饭。

      工地旁被工友们戏称为“春熙路”的集市上,则另有一种喧哗。从工地出来,工人李顶顺要来一盘拌猪头肉、两瓶啤酒,和工友扯过凳子来坐下谈笑,“现在还算不上忙,接下来可能才叫恼火。”

      李顶顺的预感没错。1个多小时前,他的上司、场馆通风系统负责人李永军没顾上吃饭,被紧急从工地召来开生产协调会。项目进入冲刺期,要给所有负责人“加压”。

      “不要给我讲理由,这周干不下来,你拿话来说!”那是下午6点多,当记者推开项目部板房会议室大门,正好传出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生产经理冯刚的“咆哮”。逾60位各专业分包负责人围坐左右,鸦雀无声,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房间。

      冯刚在逐一确认工期。“能搞定不?”“C场馆消音器没装,我们砌筑的工作只有等着。”回答的人同样直率。冯刚眼光立刻转向消音器负责人。后者嘟囔着说安装桥架配套出了问题。“桥架那边我去协调,弄好后3天内你的工作必须搞定!”“好,下一个,(完成任务)有啥问题?”……就这么一位位问下来,直到问完所有人并当场协调解决问题超过100个后,这个会才宣布结束。全程没一句空话,也没一个人提前离场。一看表,时针指向晚上9点30分,会议已开了3个多小时。

      走出会议室,寒风中冯刚缩着脖子:“干了几十年,这是最难的一个项目。”冯刚感慨,项目用钢量11万多吨,比北京“鸟巢”还多,但是工期却十分紧张。项目涉及机电、园林景观、装修等十多个领域,千头万绪。“这是四川的重点项目,不能接受哪怕一天的延迟——已经有不少重量级展会在等着了。”他说,即便工期正常,也要想方设法往前赶,一点儿马虎不得。

      没说几句,冯刚匆匆和记者道别。“明天一早的项目冲刺阶段抢工动员大会,需要一份详细的倒排工期进度表,还有很多现场的事情需要协调。”

      设计细

      一块选了近1个小时的室内地毯

      3月8日,天空中飘起了小雨。

      早上7点,记者随着开工的人群涌入工地。不远处,借助晨曦的微光,昨晚还朦朦胧胧的博览城已将设计之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延绵约1.3公里的象牙白金属屋顶和高耸达数十米的全玻璃立面,共同构成简约而磅礴的“V”字形。屋顶干净而平滑的曲线,如层层波浪在高空起伏。

      在采取了安保措施后,记者登上了30米高的场馆屋顶。第一步就让人惊讶——金属屋顶居然像海绵一样软!脚一离开,又自然弹回原状。“铝制外表下面,还有16层之多!”冯刚说,多层屋顶具备节能、保温、通风、收集雨水以二次利用等功能,这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从屋顶下到场馆内,设计的匠心同样随处可见:平整地面下都预埋有复杂的管线通道,可在场馆任何一处地方接出水电气等,应对展会活动需要;从外面看通透简洁的玻璃幕墙,背后则用小巧的金属吊杆和支架固定,“就这个支架,为了采光和美观,如何做得更小一点,设计和施工磨合了近一年。”冯刚说。

      从场馆出来,记者偶遇项目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钱方——这位身着中式黑衫的“文艺范儿”设计师,以近乎贴在地上的姿势,在户外工地上查看着什么,青色围巾垂到地上也浑然不觉。

      记者走上前,发现他面前是两幅如油画般美丽的地毯样品。“背景色不够深,中间黄色就跳(凸显)不出来,整个图案也就灵动不起来。”他喃喃自语,不时从色卡中选出一种颜色放在地毯上对比,退后几步看,又蹲下重新找色。就这么来回将近1个小时,他才站起来:“底厅会客厅的地毯颜色,就按这样改吧。”

      庞大项目的总设计师,为何执着于某间会客厅地毯颜色这样的“小事”?“钱总基本上每个月都来工地三四次,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工地人员说。至于钱方自己,对此更是习以为常。“对完美没有一点偏执的话,是做不好项目的。”他说,设计完后当“甩手掌柜”,只会让设计的落地大打折扣。

      运营急

      一双没来得及换掉的黑色皮鞋

      “内部装修怎么样了?好久搞得完?”上午11点过,博览城项目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四川博览事务局展览事务处处长方雷赶到项目部。一下车,方雷就连忙问起工程进度。一双锃亮的黑皮鞋、商务西装,在工地里显得有点“刺眼”。“下午要开会,没换衣服就来了。明天就要去北京招展,不来现场确认下进度,心里不踏实。”

      说话间,方雷疾步走进D场馆。他突然提出要看看博览区办公区的所在场馆。这让施工方工作人员有些诧异,为啥看那儿?方雷解释,“我现在关心的是,6月能不能进场装修。”

      一路看下来,方雷从使用者的角度不停询问,“多功能厅隔音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吧?”“配套的酒店开始内装了吗?10月能营业吗?”“贵宾休息室最终确定有多少平方米?”“到时候,我们的导视系统得好好设计,这么大的馆,这些细节要格外注意。”方雷没法不急。今年至明年不少重大展会项目已达成协议,首展可能年底就要启动。

      说话间,方雷停住脚,俯身看了看场馆管槽。“天然气已经铺上了,下一步也有条件办专业的机械设备展览了。”通常国际性展会都有三个能源通道:水、电、气,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展览需求。“有了管槽,就不会出现在展场拉电缆的情况了,安全、美观。”

      “博览城内部推动整体配套服务都要考虑细致、周到,让参展者、观众都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方雷说,这样博览城才能引进更多国际知名的大型及超大型专业展会落户,“我们要做中国最好用的展馆。”

      说话间,方雷已走出场馆,爬上博览城对面的一个山坡。从这儿看,展馆如“V”形展翅,南北两侧的地铁站正在施工,海关大楼也初见雏形。博览城带动天府新区经济贸易和相关产业的能量正逐渐凸显,“办展会能够聚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博览城势必成为未来天府新区的‘引爆点’之一。”

      一抬手,已经12点50分了。“来不及了,下午两点还有个会。”此时,记者发现那双锃亮的黑皮鞋早已布满红色的尘土,裤腿也满是灰尘。

      轻轻拍了拍尘土,方雷说:“博览城快建好了,现在压力到我们这头了。” (综合四川日报“决战项目年”大型系列报道 记者 川端总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见证|投资几百个亿的重点项目如何建成?

  • 2016年03月18日 08时11分
  • 来源: 督院街30号微信公众号
  •   今年是我省确定的“项目年”,为推进“项目年”建设,展现全省上下谋项目、抓项目、推项目的动态和经验,督院街30号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深入项目一线进行蹲点报道。带你见证,投资几百个亿的省重点项目都是如何建成的……

      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

      地址:成都高新西区

      规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投资:总投资465亿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史上最大的一次单笔投资)

      简介: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生产线,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手机及新一代穿戴显示系统


    3月7日,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2007年10月,总投资31亿元的京东方第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从2015年开始,京东方在成都投资加速,新项目于去年5月动工,预计今年7月封顶,2017年正式建成投产。建成之后年产显示屏1亿块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8000余工人汇聚

      40万平方米“超级工程”轮廓初现

      3月7日清晨6点半,在沉寂一夜后,成都西郊天源路重新活泛起来,穿梭不息的汽车,嘟嘟叫的电瓶车,热闹的小吃摊,让整条大道沸腾成一条明晃晃的“河流”。

      天空飘着小雨,一辆银色的大巴车打着双闪灯,悄无声息地滑进了道路东侧京东方项目生活区,车门打开,一拨人就围了上去。

      人群中,陶兴显得很高兴,他一边拿着对讲机到处比划,一边不断和熟悉的人打招呼。今年50来岁的陶兴是江苏海门市荣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也是成都京东方新项目生产线的劳务负责人之一。

      春节过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打电话,在全国各地招人、接人,这一天,他迎来了手下第十拨工人,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北、安徽一带。

      京东方成都项目建筑面积高达60多万平方米,不仅规模大,而且未来的产品也属于世界最先进的显示器,对厂房的建筑标准要求极高。拿稳定性能来说,人在车间跑动产生微小颤动都可能让产品报废,所以,厂房的各楼层都必须“稳如泰山”。

      更要紧的是速度要快。按照业主的要求,项目要赶在今年7月底封顶,2017年要正式投产。项目区内,成都京东方项目厂房建设组副组长孙宇明刚刚从北京赶回来,就急匆匆追问工人到岗的情况,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同时在进行两场赛跑。

      首先是和科技进步赛跑。当前形势下,高科技产品更新速度日渐加快,作为一个全新的产品,必须在下一个更新的产品之前完成上市并收回投资。这就是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提出的半导体显示企业的“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其次是和竞争对手赛跑,抢得先机。“这个过程一分钟也不敢耽误。”孙宇明说。

      规模大,要求高,工期还紧,按照施工方的要求,春节过后,现场作业的工人必须要达到8000人以上,但春节后复工第一天,还不到400名工人。陶兴一看,傻眼了。

      陶兴所在的劳务公司成立快30年了,下属工人数以千计,在这之前,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浙江一带作业,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西迁。

      8000余工人要到成都,陶兴说,他春节前就开始做工作,送新年礼物、上门拜访,他承诺,只要到成都上班,一律报销火车票,派大巴接送。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也大幅改善。这次项目的建筑工人全部安排在京东方生活服务区内,基本是崭新的公寓,每间宿舍6张床,床单被套由劳务公司统一免费提供,盥洗室内还有24小时供应的热水。

      3月10日晚上7点,进场工人已经达到7280人。

      快8点了,先期过来的工人大都上工去了,新来的工人由于保险还没买上,暂时还在宿舍休息。陶兴在14号楼见到了来自湖北的钢筋工王成华,王成华咧着嘴笑:“想不到,条件这么好!”

      春日里的京东方成都项目钢梁林立,厂房轮廓初现。

      282根钢柱跨越千里运到成都

      司机乘飞机往返

      “搞啥子嘛,都等半天了,料咋还不送上来?!”钢筋铁架的丛林中,一个头戴黄色安全帽、腰上还挂着安全绳的工人冲出来,一开口就吼起来。

      吼人的是一个名叫杨友的架子工,此前,他已经在10米高的楼上等了近1个小时,身边的余料全部用完,但塔吊还没把他所需要的钢管补充到位。小伙子忍不住走下作业面,冲到塔吊指挥员刁德兰身边就是一通吼。

      面对这样的情况,刁德兰也委屈,一个塔吊要管方圆70米,其间几百个工人交叉作业,有的需要钢管,有的需要钢筋,还有的需要扣件,“咋个搞得赢?”

      事实上,生产线项目占地仅40万平方米。但整个项目现场,却紧密分布了16台大型塔吊,这些塔吊的臂展长达70米,但每两台塔吊竖直支架间的距离却只有74米。

      “可以说是超越极限了,稍有不慎,两个塔吊就要‘牵手’。”项目生产经理徐成说。但即便如此,这些塔吊还是“喂”不饱几千工人。

      初步测算,项目需要耗费2000多万吨的各种材料,其中包括10多万吨的钢材,这还不包括施工期间需要的几万吨脚手架、扣件等等。工程抢进度,不能只有人没有物资。为了这,早在春节前,孙宇明就开始从各种渠道筹集建设物资,包括购进了1万多吨的钢材。最困难的是282根钢柱,这些钢柱每根重达10多吨,由于成都周边没有符合条件的厂家,大部分是从安徽等地定制的。

      这些钢柱准备运往成都时,已临近春节,很多司机都不愿意送货。情急之下,孙宇明临时决定,承诺为这些司机购买往返机票,让他们按时将货送到成都,然后坐飞机回家过春节,节后再坐飞机来取车。

      最后一批钢柱运抵工地时,正好是除夕。如今,这批钢柱已经被深深“钉”在了厂房地基深处。“开会了!开会了!”下午4点,京东方公司成都项目协调会准点开始。

      抢进度

      既要“轰油门”也要“踩刹车”

      公司安全与环保部部长张勇建主持会议,一来就直奔主题:“开始嘛,说下今天发现的问题。”

      “上午巡场的时间发现两起工地抽烟的”“有少数工人忘记系安全绳”“还遇到一个工人没戴安全帽”……各个条线的负责人陆续发言,汇报当天的情况。

      似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作为项目安全总监的陆敏峰却丝毫不敢怠慢,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马上整改。”

      波澜不惊的协调会突然迎来高潮,坐在会场角落的阮宇峰抛出“炸弹”:“整改?怎么整?!今天上午下雨,明明已经喊停工了,为什么不停?”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阮宇峰是项目监理方代表,看似斯斯文文,说起话来却是雷霆万钧。原来,当天上午10点过,工地上下雨,正在现场的阮宇峰立即在安全委员会的微信群里通知:“下雨了,请部分高空作业区域暂停施工。”可是,这条指令却没有生效,直到半小时后雨停。

      “你们为什么不停工?”面对质问,陆敏峰沉默着……室外,工地上的阵阵轰鸣声传来,显得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沉闷。透过窗户,工地大门上,LED显示屏上,“安全与效益同行”的标语特别醒目。

      为了抢工期,所有人都脚不停手不住,这时突然要“踩刹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作为项目的主管,这正是张勇建希望看到的。“既要有人‘轰油门’,又得‘踩刹车’。”只有这样,速度与效益才能兼顾。

      而这,同样也是整个京东方的选择。

      单看数字,与京东方布局在合肥的10.5代线、重庆的8.5代线相比,虽然成都的6代线规模明显要小很多,但深究其“内涵”,成都6代线更让人期待。

      半导体显示器生产领域,所谓的“代”并非一般意义的代际,仅仅是对生产尺寸和规模的表述。“代”的数字越大,表示生产规模越大。成都6代线虽然生产规模不及8.5代和10.5代,但它标注的“OLED技术”,则显示出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也高。

      既要安全和效益,也要速度和质量,这何尝不是整个国家的选择。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地址:天府新区

      规模:省重点项目、天府新区重大项目,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投资:总投资约120亿元

      简介:一期工程国际展览展示中心57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国际会议中心8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供图摄于2月26日)


      抢工快

      一次解决问题超百个的协调会


      3月7日晚7点30分,记者走进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工地时,逾30万平方米的巨大场馆已隐入夜色。但路并不难找,因为主入口前的广场仍亮着灯,3台混凝土泵车、数十台灌车在抢建运输建材的道路。“哒哒哒哒”……循着场馆内部传来的电钻声,记者见到了还在加班的水电工杨世军和吕成,“今天必须把孔打完,不然影响明天后续工程进度。”从中午到这会儿,他们还没吃上饭。

      工地旁被工友们戏称为“春熙路”的集市上,则另有一种喧哗。从工地出来,工人李顶顺要来一盘拌猪头肉、两瓶啤酒,和工友扯过凳子来坐下谈笑,“现在还算不上忙,接下来可能才叫恼火。”

      李顶顺的预感没错。1个多小时前,他的上司、场馆通风系统负责人李永军没顾上吃饭,被紧急从工地召来开生产协调会。项目进入冲刺期,要给所有负责人“加压”。

      “不要给我讲理由,这周干不下来,你拿话来说!”那是下午6点多,当记者推开项目部板房会议室大门,正好传出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生产经理冯刚的“咆哮”。逾60位各专业分包负责人围坐左右,鸦雀无声,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房间。

      冯刚在逐一确认工期。“能搞定不?”“C场馆消音器没装,我们砌筑的工作只有等着。”回答的人同样直率。冯刚眼光立刻转向消音器负责人。后者嘟囔着说安装桥架配套出了问题。“桥架那边我去协调,弄好后3天内你的工作必须搞定!”“好,下一个,(完成任务)有啥问题?”……就这么一位位问下来,直到问完所有人并当场协调解决问题超过100个后,这个会才宣布结束。全程没一句空话,也没一个人提前离场。一看表,时针指向晚上9点30分,会议已开了3个多小时。

      走出会议室,寒风中冯刚缩着脖子:“干了几十年,这是最难的一个项目。”冯刚感慨,项目用钢量11万多吨,比北京“鸟巢”还多,但是工期却十分紧张。项目涉及机电、园林景观、装修等十多个领域,千头万绪。“这是四川的重点项目,不能接受哪怕一天的延迟——已经有不少重量级展会在等着了。”他说,即便工期正常,也要想方设法往前赶,一点儿马虎不得。

      没说几句,冯刚匆匆和记者道别。“明天一早的项目冲刺阶段抢工动员大会,需要一份详细的倒排工期进度表,还有很多现场的事情需要协调。”

      设计细

      一块选了近1个小时的室内地毯

      3月8日,天空中飘起了小雨。

      早上7点,记者随着开工的人群涌入工地。不远处,借助晨曦的微光,昨晚还朦朦胧胧的博览城已将设计之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延绵约1.3公里的象牙白金属屋顶和高耸达数十米的全玻璃立面,共同构成简约而磅礴的“V”字形。屋顶干净而平滑的曲线,如层层波浪在高空起伏。

      在采取了安保措施后,记者登上了30米高的场馆屋顶。第一步就让人惊讶——金属屋顶居然像海绵一样软!脚一离开,又自然弹回原状。“铝制外表下面,还有16层之多!”冯刚说,多层屋顶具备节能、保温、通风、收集雨水以二次利用等功能,这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从屋顶下到场馆内,设计的匠心同样随处可见:平整地面下都预埋有复杂的管线通道,可在场馆任何一处地方接出水电气等,应对展会活动需要;从外面看通透简洁的玻璃幕墙,背后则用小巧的金属吊杆和支架固定,“就这个支架,为了采光和美观,如何做得更小一点,设计和施工磨合了近一年。”冯刚说。

      从场馆出来,记者偶遇项目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钱方——这位身着中式黑衫的“文艺范儿”设计师,以近乎贴在地上的姿势,在户外工地上查看着什么,青色围巾垂到地上也浑然不觉。

      记者走上前,发现他面前是两幅如油画般美丽的地毯样品。“背景色不够深,中间黄色就跳(凸显)不出来,整个图案也就灵动不起来。”他喃喃自语,不时从色卡中选出一种颜色放在地毯上对比,退后几步看,又蹲下重新找色。就这么来回将近1个小时,他才站起来:“底厅会客厅的地毯颜色,就按这样改吧。”

      庞大项目的总设计师,为何执着于某间会客厅地毯颜色这样的“小事”?“钱总基本上每个月都来工地三四次,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工地人员说。至于钱方自己,对此更是习以为常。“对完美没有一点偏执的话,是做不好项目的。”他说,设计完后当“甩手掌柜”,只会让设计的落地大打折扣。

      运营急

      一双没来得及换掉的黑色皮鞋

      “内部装修怎么样了?好久搞得完?”上午11点过,博览城项目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四川博览事务局展览事务处处长方雷赶到项目部。一下车,方雷就连忙问起工程进度。一双锃亮的黑皮鞋、商务西装,在工地里显得有点“刺眼”。“下午要开会,没换衣服就来了。明天就要去北京招展,不来现场确认下进度,心里不踏实。”

      说话间,方雷疾步走进D场馆。他突然提出要看看博览区办公区的所在场馆。这让施工方工作人员有些诧异,为啥看那儿?方雷解释,“我现在关心的是,6月能不能进场装修。”

      一路看下来,方雷从使用者的角度不停询问,“多功能厅隔音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吧?”“配套的酒店开始内装了吗?10月能营业吗?”“贵宾休息室最终确定有多少平方米?”“到时候,我们的导视系统得好好设计,这么大的馆,这些细节要格外注意。”方雷没法不急。今年至明年不少重大展会项目已达成协议,首展可能年底就要启动。

      说话间,方雷停住脚,俯身看了看场馆管槽。“天然气已经铺上了,下一步也有条件办专业的机械设备展览了。”通常国际性展会都有三个能源通道:水、电、气,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展览需求。“有了管槽,就不会出现在展场拉电缆的情况了,安全、美观。”

      “博览城内部推动整体配套服务都要考虑细致、周到,让参展者、观众都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方雷说,这样博览城才能引进更多国际知名的大型及超大型专业展会落户,“我们要做中国最好用的展馆。”

      说话间,方雷已走出场馆,爬上博览城对面的一个山坡。从这儿看,展馆如“V”形展翅,南北两侧的地铁站正在施工,海关大楼也初见雏形。博览城带动天府新区经济贸易和相关产业的能量正逐渐凸显,“办展会能够聚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博览城势必成为未来天府新区的‘引爆点’之一。”

      一抬手,已经12点50分了。“来不及了,下午两点还有个会。”此时,记者发现那双锃亮的黑皮鞋早已布满红色的尘土,裤腿也满是灰尘。

      轻轻拍了拍尘土,方雷说:“博览城快建好了,现在压力到我们这头了。” (综合四川日报“决战项目年”大型系列报道 记者 川端总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