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保健品消费投诉者主要为老人 遇忽悠请老人擦亮眼

  • 2016年10月10日 08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当年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枪炮中他都能安然无恙,如今却被歪保健品忽悠害命,至今想起我都悲痛不已。”10月9日,在省消委会召开的重阳节老年消费状况新闻通报会上,受邀参会的73岁成都市民李应鹏提起去年底过世的老战友,不禁眼眶湿润。

      李应鹏的战友白大爷患有糖尿病,参加了几次免费旅游后,开始购买和服食一种宣称“癌症都能治”的保健品。“事后发现,这种保健品不但厂址虚假,淀粉含量更高达90%以上,对糖尿病人来说,这是致命的!”李老说。

      省消委会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消委组织接到消费者投诉涉及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方面的案件325起,投诉者主要为老年人。

      集会式销售渐向农村渗透

      今年7月,石棉县消委会接到消费者代表投诉,称经营者彭某在其经营场所每天举办3场集会,向参会老年消费者宣讲其销售的L牌软胶囊保健食品,声称其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药用功效,诱使60余人共花费12万余元购买L牌软胶囊。

      石棉县消委会调查发现,经营者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误导大量消费者将保健食品当作药品购买使用的虚假宣传行为。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媒体爆料、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以及大城市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参加类似夸大宣传的保健品讲座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少,消委会接到的类似投诉也逐步减少,非法经营者已把宣传对象转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小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目前,集会式销售保健品、医疗器械的现象在城乡结合部、农村院坝等处较为普遍,其中不乏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违法活动。”省消委会律师顾问团律师李凊说,不少销售商组织老年人集体旅游,就是为了将老年消费者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通过视频、讲座等方式推销保健品,让老年人之间彼此影响。而通过专家讲座、专家访谈、养生现场会等集会形式做幌子,进一步消除老年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李凊表示,此类投诉涉及的问题多,处理难度相当大,比如通过办讲座方式虚假宣传、售卖保健品的,如果老年人不能提供现场视频、含有夸大成分的宣传单等,执法部门也难以取证。她呼吁相关部门联手,深入研究,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上予以遏制。

      省消委会提醒老年人,勿信天上掉馅饼,对于一些免费体检、送小礼品的“讲座”要保持警惕。

      空巢老人易陷“亲情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个别保健品营销人员从关怀角度入手,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疾病,通过亲切的交流获取老年人的信任后,再适时推销保健品。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极易中招,陷入“亲情陷阱”。

      泸州市泸县老年消费者赵某因子女在外务工,独自生活,且长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2015年7月19日,某黑茶专卖店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经营者)在与其拉家常后,向其介绍黑茶具有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功效,治病心切的赵某立即买了7.25kg黑茶,共计4980元。购买以后,赵某通过其它渠道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黑茶并不具有经营者所宣传的疗效,与经营者协商退货未果,遂向泸县消委会兆雅分会投诉。后经调解,经营者为消费者办理退货手续。

      省消委会秘书长肖向荣表示,不法经营者通过“亲情牌”拉近与“空巢老人”关系,使其降低心理防线,是利用保健品行骗敛财屡屡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肖向荣呼吁,在帮助老年消费者提升保健品消费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也希望家庭中的晚辈更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常联系。他建议,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前,最好与晚辈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保健品消费投诉者主要为老人 遇忽悠请老人擦亮眼

  • 2016年10月10日 08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当年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枪炮中他都能安然无恙,如今却被歪保健品忽悠害命,至今想起我都悲痛不已。”10月9日,在省消委会召开的重阳节老年消费状况新闻通报会上,受邀参会的73岁成都市民李应鹏提起去年底过世的老战友,不禁眼眶湿润。

      李应鹏的战友白大爷患有糖尿病,参加了几次免费旅游后,开始购买和服食一种宣称“癌症都能治”的保健品。“事后发现,这种保健品不但厂址虚假,淀粉含量更高达90%以上,对糖尿病人来说,这是致命的!”李老说。

      省消委会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消委组织接到消费者投诉涉及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方面的案件325起,投诉者主要为老年人。

      集会式销售渐向农村渗透

      今年7月,石棉县消委会接到消费者代表投诉,称经营者彭某在其经营场所每天举办3场集会,向参会老年消费者宣讲其销售的L牌软胶囊保健食品,声称其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药用功效,诱使60余人共花费12万余元购买L牌软胶囊。

      石棉县消委会调查发现,经营者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误导大量消费者将保健食品当作药品购买使用的虚假宣传行为。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媒体爆料、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以及大城市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参加类似夸大宣传的保健品讲座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少,消委会接到的类似投诉也逐步减少,非法经营者已把宣传对象转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小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目前,集会式销售保健品、医疗器械的现象在城乡结合部、农村院坝等处较为普遍,其中不乏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违法活动。”省消委会律师顾问团律师李凊说,不少销售商组织老年人集体旅游,就是为了将老年消费者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通过视频、讲座等方式推销保健品,让老年人之间彼此影响。而通过专家讲座、专家访谈、养生现场会等集会形式做幌子,进一步消除老年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李凊表示,此类投诉涉及的问题多,处理难度相当大,比如通过办讲座方式虚假宣传、售卖保健品的,如果老年人不能提供现场视频、含有夸大成分的宣传单等,执法部门也难以取证。她呼吁相关部门联手,深入研究,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上予以遏制。

      省消委会提醒老年人,勿信天上掉馅饼,对于一些免费体检、送小礼品的“讲座”要保持警惕。

      空巢老人易陷“亲情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个别保健品营销人员从关怀角度入手,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疾病,通过亲切的交流获取老年人的信任后,再适时推销保健品。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极易中招,陷入“亲情陷阱”。

      泸州市泸县老年消费者赵某因子女在外务工,独自生活,且长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2015年7月19日,某黑茶专卖店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经营者)在与其拉家常后,向其介绍黑茶具有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功效,治病心切的赵某立即买了7.25kg黑茶,共计4980元。购买以后,赵某通过其它渠道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黑茶并不具有经营者所宣传的疗效,与经营者协商退货未果,遂向泸县消委会兆雅分会投诉。后经调解,经营者为消费者办理退货手续。

      省消委会秘书长肖向荣表示,不法经营者通过“亲情牌”拉近与“空巢老人”关系,使其降低心理防线,是利用保健品行骗敛财屡屡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肖向荣呼吁,在帮助老年消费者提升保健品消费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也希望家庭中的晚辈更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常联系。他建议,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前,最好与晚辈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