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5号建议答复的函
2018年05月24日      来源: 四川省农业厅       【字体:

  (A类)

  同意对外公开

杨茂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丘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第205号建议)收悉,经与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四川保监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所提的建议对于推进我省丘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落实,为推动丘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积极条件。

  一、关于“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向丘陵地区倾斜”的建议

  一是支持丘区土地整理。进一步强化土地整治理念,彰显土地整治“1+N”综合效应,加强国土、农业、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规划的街接力度,加大对山丘区土地整治、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统筹考虑, 科学实施。以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2017 年我省共优选实施项目132个,总投资估算20.94亿元,其中遂宁市优选项目9个,投资估算1.46亿元,项目个数占比6.82%,资金占比6.97%; 2018 年优选项目153个,总投资估算22.87亿元, 其中遂宁市优选项目13个,投资估算2.02亿元,项目个数占比8.50%,资金占比8. 83%。从土地整理项目优选的数量和投资的强度来看,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指标已经开始逐步向以遂宁市为代表的丘陵山区倾斜。

  二是助力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坡改梯整理区域应相对集中、规模成片,遵循“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田块,以加大对零散田块的平整、归并力度。因地制宜开展“路网”、“渠网”、“田网”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项目区满足农业现代化耕作要求。安排一定资金开展地力培肥与土壤改良,加大耕作层保护力度, 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为适度规模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支持市县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财政厅将会同农业厅,利用第三轮现代农业示范县实施契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县,采取从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项目统筹部分资金、流转主体适当投入的方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既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又切实保障农户利益不受损害。

  四是支持搭建流转平台。支持市县整合现有资源,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

  五是支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探索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土地折股量化,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改变以往的“一转了之”为新型“农民股东”。

  二、关于“实行差别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对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中央惠农政策,由农业部、财政部制定实施指导意见,我省在农财两部政策规定范围内实施,由于补贴额的测算按规定不能超过30%,因此我省无法将补贴测算比例提高到50%。针对四川省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我厅已积极向农业部争取对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通过会议、文件、调研课题等多种方式向农业部反映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扩大丘陵山区农机具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测算比例等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向农财两部汇报,争取对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地方财政采取项目的方式,对当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机械化发展所需购置的农机进行补贴。

  二是加大我省农机新型主体培育。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推广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实施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关于“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制度”的建议

  农业保险2007年在四川试点以来,我省一直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目前,全省已开办的农业保险产品达到76种之多。2017年已开办的中央补贴品种12种,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育肥猪、能繁母猪、牦牛、藏系羊、青稞、公益林、商品林等,涵盖了主要粮食作物和畜牧产品。

  一是不断拓展特色农业保险。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品种增至64个,主要有水果、蔬菜、烟叶、茶叶、中药材、肉牛羊、水产养殖、鸡鸭鹅兔小家禽、花卉等特色农险,其中2017年新增养驴、草珊瑚、中华蜜蜂、冬春草场火灾等成本损失补偿保险品种。2017年全省共承担地方特色农险风险保障163.3亿元,同比增长50.6%,实现保费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46.4%,向21.7万户次参保农户支付赔款6.5亿元,赔款同比增长近1倍。

  二是着力发展价格类保险产品。四川保监局积极支持农业保险大力提升服务能力,逐步将价格风险、气象风险、收入风险等纳入保障范围中。2017年全省共开展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水果综合价格保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等7大类16小类价格指数及收入类保险品种,其中新增保险产品牦牛藏系羊价格保险、鸡蛋价格保险、土鸡目标价格保险、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柑橘冻害和猕猴桃高温气象指数保险、中华蜜蜂收入保险、鸡蛋“保险+期货”等。2017年价格收入类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42%,共为1.28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2.03亿元,支付赔款6745.9万元。

  三是逐步健全农业保险保障机制。四川保监局积极协调推动,强化与财政、农业等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减轻农业经营主体经济负担。2017年四川省财政厅印发的《四川省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中,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加大了对经济作物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对烟叶、水果、肉牛羊、涉林等地方特色农险,在市县财政保费补贴的基础上,省级财政分四档给予20%至35%的奖补,对贫困县的奖补标准再提高10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特色创新险种的发展。支持发展生猪价格保险以及牦牛、藏系羊价格保险试点,省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鼓励开展蔬菜、水果、肉牛羊等价格保险,对地方财政给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费补贴的,省级财政参照特色险种给予奖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稳步探索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该政策的发布,对地方经济作物获得财政补贴给予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作物农业保险的深入发展,不断扩大保险品种,不断拓宽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是积极争取农业大灾保险试点。2017年四川保监局指导保险机构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积极争取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与省财政厅、农业厅等共同制定试点方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成本+地租”全覆盖,保额从300元、400元每亩,分别提高到600元、700元每亩,并科学确定邛崃市、旌阳区、泸县等14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作为试点地区,有力提高了主粮作物的保险保障水平。2017年,全省保险机构共承保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38.9万亩,其中14个大灾保险试点县承保111.8万亩,共提供风险保障金额9.4亿元,支付赔款743.5万元。

  五是建立农险中央补贴品种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四川保监局还与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农业保险部分保费补贴品种保险费率的通知》,对马铃薯、公益林、商品林、小麦的保险费率进行下调,分别从3.5%、0.13%、0.16%和3.4%,下调到3%、0.118%、0.15%和2.72%,其中小麦保险下调幅度达到20%。同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马铃薯、公益林、商品林每亩保险金额分别由550元、500元和750元,提高到650元、550元和800元,切实覆盖农业生产成本风险,有效帮助农户抵御灾害造成的损失。

  下一步,四川保监局继续加大推动力度,与省级农业、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将更多的农业保险品种,尤其是针对遂宁等广大丘陵地区发展的农业经济作物、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保险品种,以及规模化生产设施设备等,逐步纳入到中央、省级等各级财政范围内,争取扩大省级财政补贴的范围和力度。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经办保险机构提升服务、加强创新,精准对接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提供多样化保险保障。

  四、关于“加快推进各类涉农资金整合”的建议

  2017年,中央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首次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整合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补助经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等五项。省级财政农业五大工程项目整合为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农业公共安生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工程2个项目,分别明确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支持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涉农资金整合水平,财政厅将会同发展改革委、农业厅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加快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涉农资金整合办法,力求加快推进行业内涉农资金整合和行业间涉农资金整合,增加地方自主统筹空间,构建农业发展领域权责匹配、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严格预算调整,依法依规整合,创新整合模式,强化激励约束,努力做到“应整尽整、弥补短板”,提高涉农资金使用绩效。

  我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确存在“涉农建设资金分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不高”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项目资金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各自为政、多龙治水现象客观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201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农业厅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省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统计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来统筹、协调我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农业厅。2011年以来,联席会议办公室主要抓了规划引领、技术支撑、统一标准、统一下达任务、统一编制实施方案和强化考核评价等工作措施来进行统筹、协调,大力推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近3000万亩。尽管我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级联席会议制执行情况存在差异,且根本的问题是项目资金客观分散在各级部门,各部门均有自己的一套检查、验收标准,建设标准不统一和建设区域分散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最近国家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到了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这一改革措施必将彻底解决过去涉农资金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区域分散、建设工程与农业生产不适应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四川省农业厅

2018年5月22日

CopyRight 2017 四川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联系电话: (028)86190174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登陆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