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39号建议的答复
2018年11月20日      来源: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车茂娟代表:

  您在省第13届人大第1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四川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委非常重视,会同有关部门对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省发展的短板,也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实现“两个跨越”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报告提出,继续坚定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省委清华书记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式主题报告中指出,处理好支持成都率先发展和注重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形成“一干多支”发展格局。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底部基础,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积极组织省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促进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相关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对我省区域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拓展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内涵,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思路,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方面,继续支持成都做大做优做强,强化首位城市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差异化发展要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布局,大力打造几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培育几个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加快形成“一干多支”发展格局。

  在资源要素配置方面,统筹研究实施高速公路网建设,推动全省通用机场、山地轨道交通、普通国省道加强与县城的连接;分类指导区域教育发展,推进高等院校布局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成都为中心、其他市(州)合理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布条件,建设攀西阳光康养服务业集聚区、秦巴生态森林康养服务业集聚区等特色鲜明的医养结合发展区,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城市创建,促进全省各地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

  在主体功能区产业布局方面,强化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管控和引领作用,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引导重点开发区域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生活空间,拓展生态空间;农产品主产区继续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控开发活动,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在生态补偿和资源管理方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体现生态保护与建设公益属性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

  在此,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相关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金星宇

  联系电话:028-86705841

  邮政编码:610021

  通信地址:锦江区滨江东路156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opyRight 2017 四川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联系电话: (028)86190174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登陆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