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化厅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51号建议答复的函
2017年09月14日      来源: 四川省文化厅       【字体:

  张毅代表:

  你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巴蜀传统文化——川剧的保护与振兴的建议》(第15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四川是文化大省、戏曲大省。早在1982年,四川省委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振兴川剧”口号,并坚持至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出台后,我们结合四川实际,研究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12号),就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表演团体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推动川剧振兴,突破地方戏曲本身的局限,我们制定出台了支持和保障全省现有戏曲团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配套政策。同时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投入资金用于采购省直院团和市州优秀川剧剧目下基层演出。近年来,推出改编和新创剧目300余个,有100多个在全国和全省的重大文艺比赛、调演中获奖;建设了一支以魏明伦、徐棻、谭愫、谢平安等为代表的高水准川剧创作人才队伍;诞生了22朵“梅花”,5朵“二度梅”;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川剧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齐头并进;截止2016年12月,在全川共建立44所川剧传承基地;抢救录制传统代表剧目上百余部(折),出版工具书、专著、剧目等百余部(集)。出版各种川剧书籍 100 余部,民营剧团发展良好,社会各界对川剧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大幅提升。

  今年恰逢省委发出振兴川剧号召35周年,我厅主办了振兴川剧35周年系列活动,包括“振兴川剧”35周年座谈会,“谢平安导演艺术座谈会暨手稿捐赠仪式”、振兴川剧35周年成果展示和以戏曲剧目为主的“百花绽放五月天——四川省优秀剧目展演”,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

  下一步,我们有以下重点举措:

  一是坚持 “出作品、出人才”这个关键,完善人才队伍、健全人才梯队、培养川剧名家。一方面是要优化人才年龄结构,通过建设川剧名家工作室,发挥老一辈文艺名家大师传帮带作用,以依托省内艺术院团、艺术院校、社科研究机构建立戏曲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多渠道培养戏曲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及时为川剧艺术团体补充中青年新鲜血液。加大社会文艺人才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好川剧人才培养规划,打造行当齐全的演出队伍,推出名家、名作、名人、名团。另一方面,健全人才门类,全方位培养川剧艺术表演人才、创作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

  二是在“十三五”期间,与四川省教育厅合作,建立健全四川戏曲校园传承、普及教育体系,编写相关课程教材,让祖国优秀戏曲艺术进入四川大、中、小学课程和课外活动,让以川剧为代表的四川戏曲艺术成为中小学生的兴趣课,普通类文科高校的选修课,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必修课。

  三是完善川剧普及平台,培育川剧健康发展的优质土壤。高度重视学校、社区、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等文艺阵地的资源整合,搭好各类基层文化服务平台,培育年轻的川剧观众群体,使川剧艺术重新焕发活力。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合作,探索开辟戏曲频道或戏曲栏目。筹建集戏曲演出、展示、研究、普及等职能为一体的四川省地方戏曲博物馆,加强对川剧等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加入资金投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群众演出的“一团一场”硬件保障建设,力争建立一批高水准与大众化并存、设施齐备的演展生产基地。继续加强对基层和民营剧团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服务产品等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川剧演出,尽可能解决地方民营剧团遇到的实际困难,支持民营剧团快速发展。

  感谢你对我省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文化厅

  2017年6月19日

  (联系人:范远泰 联系电话:028—86636868)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督查室。

CopyRight 2017 四川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联系电话: (028)86190174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登陆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