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4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21年09月13日 14时27分
  •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 【字体:
  • 川农业办理函〔2021〕116号

    董志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要素保障的建议》(第065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引导产业发展要素向农村聚集。全省21个市(州)、176个涉农县(市、区)均在同级国库开设财政乡村振兴支出账户,将中省39项资金和市县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振兴方面的资金直接调拨至专户,实行专项库款保障。制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实施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为重点,科学布局建设一批种质资源圃(场、区)。实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创新工程,开展以“五良”融合为牵引的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行动,正在着力推动将水稻机插等粮食生产、丘陵山区机具的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到35%。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田园养生、乡村民宿、中医药旅游、会展博览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止5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同比增长15%,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91.9亿元、同比增长25.7%。

    二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天府菜油”行动、“鱼米之乡”建设。严格督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强生猪生产服务。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429.2万吨、同比增长0.68%,油菜籽总产336.7万吨、同比增长7.0%,出栏生猪2928.7万头、同比增长31.4%。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动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强力推进,大力发展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10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全省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引导园区建设突出特色、百花齐放、发扬优势、各展所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带动小农户经营融入全产业链,让更多农民群众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得实惠。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62.70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00元,同比增长13.2%。

    二、关于“着力推动人流回引”的建议

    一是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注重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力度。村“两委”换届已于4月中旬全面完成。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4.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7%、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占85.1%,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3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2.1%,村“一肩挑”占比为97.4%,全省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结构明显优化,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是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中央、省委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研制印发驻村帮扶力量轮换《通知》,组织对全省原11501个脱贫村驻村干部期满考核、交接轮换。优化新一轮驻村机制,将范围从脱贫村拓展到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以及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督促指导各地因村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

    三是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着力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完善回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和《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我省将连续五年统筹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确定了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五大行动”,推动人才智力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线集聚,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探索建立乡土人才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等基础设施涉农项目建设管护中,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三、关于“着力加强基础保障”的建议

    一是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以路、水、电、气、通讯“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已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农村安全饮水、电网实现全覆盖,超过95%的村覆盖了宽带互联网,天然气覆盖率明显提升。制定《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规划落实机制等10项重点任务,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对我省农村公路发展各级职责进行了明确,对农村公路规划与建设、路政管理、养护、运输、资金筹集与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二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重点抓好厕所革命。立足我省平原、丘陵、高山、高原并存的实际,按有基础有条件地区、有较好基础条件地区、偏远欠发达地区等三类地区,分类指导各地实践出了经济适用的改厕技术模式,总体推进情况较好。巴中市恩阳区、丹棱县、西充县、泸州市江阳区、理县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我省获评数量全国第一;丹棱县获评全国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国务院激励项目);蒲江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模式入选全国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九大典型模式。

    三是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以增量扩能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1+6”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在加强原有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商贸物流6项服务的基础上扩展农民群众有需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在公共服务中心周边,根据学前教育规划需要建设幼儿园,配套建设养老、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农民丰收节等惠农文化活动越办越好。推进城乡教育联合体和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雅安市名山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四、关于“着力推动规划引领”的建议

    一是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两项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减量,形成物理变化,已经圆满完成;“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需要持续用力。为此,省上专门印发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1+24”方案,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提出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等24项重点任务并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今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乡村规划编制,要求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科学编制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内容的乡村规划,正在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起草符合我省实际的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办法措施,加快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审查技术规范,加快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多镇合一”“镇村合一”“多村合一”的规划编制模式。截至目前,全省需要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154个县级单元已全部启动编制工作,其中113个县(市、区)形成了初步成果,力争年底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此外,今年省上已选择25个乡镇、50个村开展省级规划试点、探索乡村规划编制样本和标准规范。

    感谢您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省“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人:吴宗贵 联系电话:028-86636046)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8月13日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4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21年09月13日 14时27分
  •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 川农业办理函〔2021〕116号

    董志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要素保障的建议》(第065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引导产业发展要素向农村聚集。全省21个市(州)、176个涉农县(市、区)均在同级国库开设财政乡村振兴支出账户,将中省39项资金和市县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振兴方面的资金直接调拨至专户,实行专项库款保障。制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实施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设为重点,科学布局建设一批种质资源圃(场、区)。实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创新工程,开展以“五良”融合为牵引的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行动,正在着力推动将水稻机插等粮食生产、丘陵山区机具的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到35%。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田园养生、乡村民宿、中医药旅游、会展博览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止5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同比增长15%,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91.9亿元、同比增长25.7%。

    二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天府菜油”行动、“鱼米之乡”建设。严格督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强生猪生产服务。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429.2万吨、同比增长0.68%,油菜籽总产336.7万吨、同比增长7.0%,出栏生猪2928.7万头、同比增长31.4%。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动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强力推进,大力发展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10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全省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引导园区建设突出特色、百花齐放、发扬优势、各展所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带动小农户经营融入全产业链,让更多农民群众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得实惠。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62.70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00元,同比增长13.2%。

    二、关于“着力推动人流回引”的建议

    一是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注重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力度。村“两委”换届已于4月中旬全面完成。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4.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7%、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占85.1%,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3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2.1%,村“一肩挑”占比为97.4%,全省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结构明显优化,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是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中央、省委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研制印发驻村帮扶力量轮换《通知》,组织对全省原11501个脱贫村驻村干部期满考核、交接轮换。优化新一轮驻村机制,将范围从脱贫村拓展到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以及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督促指导各地因村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

    三是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着力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完善回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和《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我省将连续五年统筹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确定了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五大行动”,推动人才智力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线集聚,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探索建立乡土人才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等基础设施涉农项目建设管护中,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三、关于“着力加强基础保障”的建议

    一是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以路、水、电、气、通讯“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已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农村安全饮水、电网实现全覆盖,超过95%的村覆盖了宽带互联网,天然气覆盖率明显提升。制定《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规划落实机制等10项重点任务,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对我省农村公路发展各级职责进行了明确,对农村公路规划与建设、路政管理、养护、运输、资金筹集与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二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重点抓好厕所革命。立足我省平原、丘陵、高山、高原并存的实际,按有基础有条件地区、有较好基础条件地区、偏远欠发达地区等三类地区,分类指导各地实践出了经济适用的改厕技术模式,总体推进情况较好。巴中市恩阳区、丹棱县、西充县、泸州市江阳区、理县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我省获评数量全国第一;丹棱县获评全国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国务院激励项目);蒲江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模式入选全国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九大典型模式。

    三是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以增量扩能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1+6”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在加强原有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商贸物流6项服务的基础上扩展农民群众有需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在公共服务中心周边,根据学前教育规划需要建设幼儿园,配套建设养老、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农民丰收节等惠农文化活动越办越好。推进城乡教育联合体和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雅安市名山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四、关于“着力推动规划引领”的建议

    一是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两项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减量,形成物理变化,已经圆满完成;“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需要持续用力。为此,省上专门印发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1+24”方案,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提出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等24项重点任务并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今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乡村规划编制,要求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科学编制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内容的乡村规划,正在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起草符合我省实际的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办法措施,加快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审查技术规范,加快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多镇合一”“镇村合一”“多村合一”的规划编制模式。截至目前,全省需要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154个县级单元已全部启动编制工作,其中113个县(市、区)形成了初步成果,力争年底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此外,今年省上已选择25个乡镇、50个村开展省级规划试点、探索乡村规划编制样本和标准规范。

    感谢您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省“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人:吴宗贵 联系电话:028-86636046)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8月13日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