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663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19年07月17日 14时55分
  • 来源: 科学技术厅
  • 【字体:
  • 李云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的提案》(第0663号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科技厅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推动四川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跨越,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万亿元、增长12.2%,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04亿元、增长13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预计R&D经费支出达到720亿元、投入强度达到1.77%,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口径)达到2510亿元。

    一是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聚焦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启动实施信息安全及其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与医药、航空与燃气轮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6个重大科技专项,布局125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经费近4亿元。省政府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创新产品培育实施方案,支持培育创新产品127个。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口径)达到1.75万亿元,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口径)达到2510亿元。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突破。获科技部批复建设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农高区重点培育园区2个,全省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63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476个)。新认定新都、绵竹、游仙、江油、眉山、遂宁、沿滩、南充、宜宾等省级高新区9家,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区达到21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制定推进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意见,成功举办第六届科博会,签约各类项目121个、金额超过900亿元。省政府出台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县域创新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县域创新发展,金堂、隆昌、什邡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印发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全面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实施。获批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设立6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十大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146项,财政投入1.2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近5亿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天府生物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园及一批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已累计签约项目11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我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2个项目荣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彰显了我省综合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促成签约项目700余个。省政府设立的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两支基金”已超过100亿元规模。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委领导、省人大推动修订《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制定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科研诚信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和“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方案,“1+N”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科技军民融合深入推进,出台《科技军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成立四川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实施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30项,军民融合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已聚集仪器设备4578台套。持续推进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制定扩大改革试点指导意见,20家试点单位已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400余项。改革经验经国务院批准,作为重大试点经验在8个试验区推广。

    五是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实施“双创”八大升级行动,推动人才创新活力、双创平台、科技金融等全面升级,双创支撑高质量发展作用日趋明显。在全国首个发布科技金融发展规划,成立四川创新科技金融研究院。成功承办2018年“双创”活动周全国主会场活动,全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等各类活动超过1200余场,参加人数突破270万人次。全省建成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孵化载体超过860家,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家(个),累计毕业企业5000余家。企业主体地位显著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750家、总数达到4330家,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597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59家。加大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力度,2018年为478户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7.9亿元,为3808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30.9亿元。

    六是省内外科技合作全面加强。推动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框架协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共同出资6亿元,支持我省相关优势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我省高新区与东部高新区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泛珠”、川渝等科技合作积极推进。中巴两国总理见证签署中国—巴基斯坦共建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协议。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已建成基因工程、栽培机理等8个研究室。中国—罗马尼亚皮革联合实验室在罗马利亚正式挂牌。中国—克罗地亚生态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欧洲中心等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意、川泰、中奥、川以、中俄等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科技厅牵头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第二个阶段是到2030年,跻身国家创新型省份前列;第三个阶段是到2050年,建成国家科技强省。该文件已于2017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

    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结合委员所提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紧紧围绕“5+1”产业核心关键,编制重点产业领域技术路线图,攻克100项关键瓶颈技术、培育100个创新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启动氢能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航空与燃机等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二是着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进创新创业升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和重点民营企业创新引领行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等创新型企业群体。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政策。加强科技型企业融资创新服务,做实做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两支基金”。制定推进“双创”工作上台阶的实施意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着力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创新基地(平台)在川落地或参与建设。组建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省院、省校、省企合作,加快建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推动四川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四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制定国家科技奖励配套支持办法和获奖科技成果在川转化支持办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示范200项,支持科技服务业重点示范项目100项。抓好国家成德绵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天府技术交易市场。

    五是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人才激励。全面完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奖励制度、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等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天府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出台获奖科技成果配套支持办法。制定激励科技人员和提升科研绩效的政策举措。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663号提案答复的函

  • 2019年07月17日 14时55分
  • 来源: 科学技术厅
  • 李云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的提案》(第0663号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科技厅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推动四川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跨越,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万亿元、增长12.2%,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04亿元、增长13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预计R&D经费支出达到720亿元、投入强度达到1.77%,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口径)达到2510亿元。

    一是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聚焦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启动实施信息安全及其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与医药、航空与燃气轮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6个重大科技专项,布局125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经费近4亿元。省政府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创新产品培育实施方案,支持培育创新产品127个。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口径)达到1.75万亿元,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口径)达到2510亿元。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突破。获科技部批复建设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农高区重点培育园区2个,全省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63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476个)。新认定新都、绵竹、游仙、江油、眉山、遂宁、沿滩、南充、宜宾等省级高新区9家,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区达到21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制定推进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意见,成功举办第六届科博会,签约各类项目121个、金额超过900亿元。省政府出台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县域创新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县域创新发展,金堂、隆昌、什邡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印发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全面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实施。获批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设立6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十大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146项,财政投入1.2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近5亿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天府生物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园及一批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已累计签约项目11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我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2个项目荣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彰显了我省综合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促成签约项目700余个。省政府设立的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两支基金”已超过100亿元规模。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委领导、省人大推动修订《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制定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科研诚信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和“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方案,“1+N”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科技军民融合深入推进,出台《科技军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成立四川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实施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30项,军民融合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已聚集仪器设备4578台套。持续推进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制定扩大改革试点指导意见,20家试点单位已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400余项。改革经验经国务院批准,作为重大试点经验在8个试验区推广。

    五是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实施“双创”八大升级行动,推动人才创新活力、双创平台、科技金融等全面升级,双创支撑高质量发展作用日趋明显。在全国首个发布科技金融发展规划,成立四川创新科技金融研究院。成功承办2018年“双创”活动周全国主会场活动,全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等各类活动超过1200余场,参加人数突破270万人次。全省建成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孵化载体超过860家,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家(个),累计毕业企业5000余家。企业主体地位显著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750家、总数达到4330家,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597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59家。加大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力度,2018年为478户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7.9亿元,为3808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30.9亿元。

    六是省内外科技合作全面加强。推动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框架协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共同出资6亿元,支持我省相关优势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我省高新区与东部高新区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泛珠”、川渝等科技合作积极推进。中巴两国总理见证签署中国—巴基斯坦共建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协议。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已建成基因工程、栽培机理等8个研究室。中国—罗马尼亚皮革联合实验室在罗马利亚正式挂牌。中国—克罗地亚生态保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欧洲中心等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意、川泰、中奥、川以、中俄等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科技厅牵头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第二个阶段是到2030年,跻身国家创新型省份前列;第三个阶段是到2050年,建成国家科技强省。该文件已于2017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

    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结合委员所提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紧紧围绕“5+1”产业核心关键,编制重点产业领域技术路线图,攻克100项关键瓶颈技术、培育100个创新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启动氢能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航空与燃机等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二是着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进创新创业升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和重点民营企业创新引领行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等创新型企业群体。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政策。加强科技型企业融资创新服务,做实做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两支基金”。制定推进“双创”工作上台阶的实施意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着力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创新基地(平台)在川落地或参与建设。组建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省院、省校、省企合作,加快建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推动四川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四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制定国家科技奖励配套支持办法和获奖科技成果在川转化支持办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示范200项,支持科技服务业重点示范项目100项。抓好国家成德绵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天府技术交易市场。

    五是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人才激励。全面完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奖励制度、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等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天府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出台获奖科技成果配套支持办法。制定激励科技人员和提升科研绩效的政策举措。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