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094号提案答复的函川教办案〔2017〕54号
2017年09月07日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字体:

  民进四川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开展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建议》(第0094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通过大力实施第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6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2903所,在园幼儿259.3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古老、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智慧,蕴含着民族独有的艺术造诣、审美价值、思维模式,是维系民族情感、提高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实现文化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宝库。在青少年以及幼儿中宣传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美育教育,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培育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关于加强区域性非遗了解的问题

  对于学前儿童整体发展而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非遗传承教育在全省幼儿园中开展得还不普遍,但部分幼儿园通过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自主探索形成了适宜本园的园本非遗文化课程,罗列出了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的学前教育非遗传承活动清单,并形成了典型的经验。如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在非遗文化传承教育中,以某一中国元素即非遗文化为核心,创设班级环境,让非遗文化与儿童生活发生链接。将班级变为“非遗文化展览馆”,如造纸馆、皮影艺术馆、中医养生馆、字画馆、生肖馆、美食馆、中国色彩馆等,儿童可以自由参观每个展览馆,也可以在展馆中体验相应的非遗文化游戏活动。雅安市荥经县幼儿园积极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黑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启蒙教育研究”,将荥经本土传统手工艺和民间文化传承融入校本课程,弥补本地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从小培育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下一步,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全省幼儿园非遗传承教育的开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非遗传承调研工作,剖析典型经验。二是形成分层菜单。鼓励各幼儿园结合本地非遗实际情况,聘请专业和社会人士,筛选出具有本土特色、适合学龄前儿童参与的有教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相关资源清单与课程,适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三是鼓励尝试实践。鼓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文化、文物等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各级各类非遗文化教育通识培训和非遗文化体验,整体提升各幼儿园对非遗文化教育的认识。

  二、关于由政府公开招标进行区域内非遗传承方案的顶层架构和设计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工作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在内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省文化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两届“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成都市、绵阳市等市州还分别开展了非遗进幼儿园活动。2017年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分别在嘉州幼儿园、金苹果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展演省级非遗项目“成都木偶戏”,绵阳市梓潼文化馆推动梓潼片粉、面塑、糖画、许州凉粉、马鸣阳戏、梓潼酥饼、金龙场折席、莲宵等非遗项目进入文昌二幼。在全省范围内,各地方政府已将开展不同程度的顶层构架和相关研究与探索工作,实现区域共进。

  下一步,一是加强顶层构架。借鉴文化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两届“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做法,形成“非遗传承进幼儿园”的活动方案,并尝试推广。二是成立调研团队。各地方政府抽调学前教育专家、一线教师、非遗传承人等形成调研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非遗传承进幼儿园奠定基础。三是发扬典型经验。结合各地幼儿园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的典型经验,鼓励全省各幼儿园结合本土实践和文化特色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探索和总结适合本园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的经验。

  三、关于建立非遗传承人驻园制度的问题

  在我省非遗传承人已逐渐进入中小学及幼儿园,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形成以“工作坊”为形式的入园方式,保证非遗传承人能真正进入学校教育。如,荥经幼儿园与荥经砂器主产地的“叶氏砂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幼儿学习体验黑砂文化提供实践传承场所;同第一代师傅叶江、第二代师傅雷朝钢签订聘书,共同建设黑砂传承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不同风格、不同表达形式的绘本66本,师生作品近1000件,“幼儿手工活动课程”成为雅安市幼儿教育园本课程,编制了特色教材《幼儿手工活动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

  下一步,一是倡导多元入驻。各地方政府鼓励各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传承人驻园形式,形成持续有效的非遗传承教育。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鼓励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非遗传承园”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非遗传承教育,逐步建立非遗传承人入园制度。三是完善设施配置。各地方政府鼓励各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完善非遗传承人工作坊建设。

  四、关于提倡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非遗传承教育工作问题。

  目前,全省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都已向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开放,社会力量正在积极参与非遗传承教育工作中。

  下一步,一是加强宣传动员。通过非遗传承教育的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非遗传承教育的重视。二是鼓励公益支持。通过平台推广,争取社会力量更多的公益支持。三是丰富教育形式。各地方政府鼓励社会力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多种形式参与支持非遗传承教育,如主题乐园、实践基地等。

  在幼儿园开展非遗文化浸润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找准适宜幼儿成长和幼儿发展的切入点。今后,我们将根据你委的建议,紧密围绕我省学前教育工作总体安排,继续加强与文化等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推广非遗文化传承教育。

  感谢你们对我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教育厅

  2017年7月18日

CopyRight 2017 四川省人民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联系电话: (028)86190174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登陆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