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

川环发〔2018〕88号

各市(州)环境保护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加强全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管理,保障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安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2018年12月14日 

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省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防治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工业、矿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污染隐患排查、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污染应急、风险管控和治理与修复等活动,以及相关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矿产开采作业区域用地,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填埋场所用地,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包括:有色金属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含电镀工序)、制革、化学制药、铅酸蓄电池、汽车制造、电子拆解、危险废物处置、垃圾焚烧等行业企业,以及涉及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危险废物排放的企业。

重点单位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相关活动及相关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省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省控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和省控以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并动态更新。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省控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省控以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

第六条 工矿企业是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相关活动。

造成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企业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

第二章  污染防控

第七条 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排放的项目;现有涉重金属重点单位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应当限期关闭拆除。

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八条 重点单位新、改、扩建项目,应当在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开展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并按规定上报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

重点单位应当将前款规定的调查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九条 重点单位新、改、扩建项目用地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重点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的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调查中,发现污染物含量超过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应当参照《四川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开展详细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活动。

第十条 重点单位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避免土壤受到污染,并按年度向县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第十一条 重点单位建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储罐和管道,或者建设污水处理池、应急池、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等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和安装有关防腐蚀、防泄漏设施和泄漏监测装置,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第十二条 重点单位现有地下储罐储存有毒有害物质的,应当在2019年5月3日前,将地下储罐的信息报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重点单位新、改、扩建项目地下储罐储存有毒有害物质的,应当在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将地下储罐的信息报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地下储罐的信息包括地下储罐的使用年限、类型、规格、位置和使用情况等。

第十三条 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每三年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发现污染隐患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隐患。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重点区域包括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区,原材料及固体废物的堆存区、储放区和转运区等;重点设施包括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地下储罐、地下管线,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等。

第十四条 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每年开展一次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重点监测存在污染隐患的区域和设施周边的土壤、地下水,将监测数据报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按照规定公开相关信息。

重点单位应当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测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督促重点单位限期整改。

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每年对重点单位、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发现异常监测数据,要求有关单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数据及时上传到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第十五条 重点单位在隐患排查、监测等活动中发现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迹象的,应当排查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新增污染,并参照《四川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及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等措施。

第十六条 重点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事先制定包括应急措施在内的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并在拆除活动前十五个工作日报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应当包括被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基本情况、拆除活动全过程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针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防治要求等内容。

重点单位拆除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残留物料和污染物、污染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处理处置,并做好拆除活动相关记录,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拆除活动相关记录应当长期保存。

第十七条 重点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相关内容。现有已备案的应急预案在本办法公布后半年内,补充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相关内容,报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重点单位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工作,评估认为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应当制定并落实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与修复方案。

第十八条 重点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前,应当参照《四川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初步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及时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重点单位应当将前款规定的调查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初步调查发现该重点单位用地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应当参照《四川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开展详细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活动。

第十九条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将重点单位用地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等级的重点单位用地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

第二十条 涉重金属重点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重金属污染整治,强化清洁生产,提升技术水平,降低重金属排放强度,减少土壤环境风险隐患。

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中的重点单位要落实重金属减排指标,纳入排污许可证,明确相应的减排措施和工程,完成减排任务。新、改、扩建重金属重点行业生产项目应当及时纳入全口径清单。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按照相关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严格控制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重点污染物排放。

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和定期评估。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加强对尾矿库污染防治情况的检查和定期评估,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督促相关企业采取相应措施。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区域重金属排放重点单位执行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第二十二条 重点工业园区要建设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预防预警机制。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每年对工业园区周边土壤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到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监测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进行现场核查或者监测;

(二)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交有关情况说明。

第二十五条 重点单位未按本办法开展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相关活动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该企业失信情况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并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矿产开采作业区域用地,指露天采矿区用地、排土场等与矿业开采作业直接相关的用地。

(二)有毒有害物质,是指下列物质:

1.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的污染物;

2.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的污染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危险废物;

4.国家和地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管控的污染物;

5.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内的物质;

6.其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应当纳入有毒有害物质管理的物质。

(三)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指对重点单位新、改、扩建项目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调查评估,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土壤和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等。

(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指相关设施设备因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不完善,而导致相关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渗漏、溢出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

(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迹象,指通过现场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者疑似泄漏,或者通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发现土壤或者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升高的现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键字:
年 份:
期 号: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杨东生
责       编   赵晓斌 唐 黎
                 张 娟
编       校   杨 雯 朱 莎 于淑青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半月刊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