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沙金介绍我省是如何开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二)
[生态环境厅副巡视员郝沙金]: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川率先启动编制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三线”为基础、“一单”为关键、“管控”为核心,加快构建源头严防的管控机制,有力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这就要求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生态环境厅副巡视员郝沙金]:第一个是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并严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要求构建“三线一单”的管控机制,全面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的宏观指导作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签批成立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工作协调小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14个省级部门、21个市(州)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统筹推动编制“三线一单”工作。第二个是坚持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组织优势资源集中攻关,落实工作经费保障,高质量编制技术方案。积极争取生态环境部支持,加大对“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成果审核。明确各市(州)政府、省级部门工作职责,搭建沟通平台,健全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组建技术团队、专家团队,充分发挥省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环评单位等作用,统筹整合环保系统现有技术力量,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生态环境厅副巡视员郝沙金]:第三个是坚持试点探路,逐步推广。将眉山市列为“三线一单”编制工作试点市,坚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关系,探索“三线一单”划定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通过解剖麻雀、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为其它市(州)编制“三线一单”提供经验借鉴。目前,其余20个市(州)“三线一单”编制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先试点后铺开”的工作方法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甘肃、辽宁、黑龙江等6省先后到四川调研学习。第四个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行。“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着力解决沿江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成都平原大气污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省初步划定998个综合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411个,重点管控单元409个,一般管控单元178个。以“三线一单”编制成果为基础,落实环境质量目标、资源管控要求、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确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区功能,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线”空间,将“三线一单”确定的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产业准入要求充分融入规划编制、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助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