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作安介绍我省在编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时是如何考虑的

  •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分享到:
  [主持人]:戴厅长,刚才从您介绍的一组组数字中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那么我省编制“十三五”规划,有什么考虑呢?

  [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要求,对上衔接、对下紧扣,注重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新理念指明了新方向。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给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创新发展,要求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坚持协调发展,要求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学校布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要求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教育教学规律,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坚持开放发展,要求激发教育活力,向系统内部、社会、国际开放,实现内外联动。坚持共享发展,要求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第二个考虑是新战略拓展了新空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从实际出发提出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必将在规模速度、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给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系统推进国家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城乡统筹综合试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对教育布局和结构进行深度调整。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战略实施,都为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创造了条件。

  [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第三个考虑是新情况注入了新动能。四川教育是全国教育的缩影,与四川基本省情大体一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是突出问题。一是形态全,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相互交织、重叠状况明显,既有可与我国东部地区比肩的成都平原教育,又有发展相对滞后的盆周贫困山区教育,更有典型西部特征的川西高原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规模大,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4万所,在校学生1840万人,教职工104万人,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但“大而不强”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发展快,“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实现全面跨越,“十二五”末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项外,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快”的同时,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第四个考虑是新形势催生了新探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增强社会贡献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必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满足各类型、各年龄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然要求教育大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不断创新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学校现代治理结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求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面对这样的一些新形势,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探索。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