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同志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2015年11月23日,省政府召开第102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在外川商企业总部回归,支持川商参与四川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提升、消费市场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为了让网友了解我省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同志就“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吸引川商返乡兴业”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还有省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林丽同志,欢迎各位。方局长,首先请您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2016-01-13 10:12:57)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省政府网站与各位网友进行交流。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2016-01-13 10:13:54)
[主持人]:方局长,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下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背景是什么?(2016-01-13 10:14:00)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常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去年9月16日,省委省政府把全国各省区市川商商会会长和全国知名川商企业代表请回来,东明书记率省级班子有关领导与大家进行了会面交流,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川商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共同交流川商返乡兴业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大家向全国三万多川商会员企业,向全国川商企业家释放一个信息,那就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希望大家返乡兴业、回家发展,支持家乡建设,共享家乡的发展机遇。与会的川商代表非常受鼓舞,返乡发展热情也非常高,纷纷建言献策,在会上共同发出了返乡兴业的倡议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更好地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工作,我局牵头起草并充分征求了省直相关部门和川商商会的意见,由省政府办公厅于去年11月27日正式印发了《关于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我省针对川商群体出台的首个支持政策。我想文件的出台有这么几个背景。一是川商自身发展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川商发展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川商迈出蜀地、激情创业,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川商企业,也涌现了一批在世界上知名的优秀川商企业代表,目前在全国各省区市的省级商会就有30个个,会员企业近3万家,同时在境外也有大量的川商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川商在外投资累计达到1.2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一千万个。应该说川商的发展与全国的发展是同步的,川商不仅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四川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为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是川商回报家乡的意愿非常强烈。广大川商在外激情创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情系乡土,不忘乡亲,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重。这几年我们接触了不少川商,都感受到川商群体回馈乡土的情感很浓,返乡创业意愿很强,势头也很猛。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在外川商商会会员企业回乡投资项目6500多个,投资总额2800多亿元。三是四川经济发展需要川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把本土人才资本用好。在很大意义上讲,没有川商的发展也就没有四川的今天,四川要进一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也离不开广大川商的作为和贡献。从我省经济发展和开放看,省委鲜明提出,开放是四川推进“两个跨越”的必由之路,四川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把扩大开放和投资促进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上升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对四川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而言,我们既需要引进国内外顶尖企业和龙头重大项目,也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区域、更广的领域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无论从已经壮大的川商实力角度,还是从在外川商回报家乡的深厚情感角度来看,川商都是我们扩大开放和投资促进工作中一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外川商赴外打拼多年,积累了很多财富,也有开放的视野和开放的理念,拥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对四川转型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从解决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有2400多万农民工,其中到省外务工的就有1100多万。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外,家乡不少地方出现了“993861村”现象,“99”就是老年人,“38”就是妇女,“61”就是儿童。也就是说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很多,有条件有意愿的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民工居家就业,不仅解决了自身奔波流离的艰辛,而且就近在家打工,可以解决家庭中因外出打工带来的很多具体的社会问题。另外,从四川发展条件来看,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正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并且启动实施了一系列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改革,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商机和发展潜力。同时,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发展,四川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只是成都,而且更多的二级城市都能够支撑川商返乡投资更好更快地发展。可以说,川商返乡回家发展正当其时。(2016-01-13 10:22:26)
[主持人]:方局长,请您给介绍下《意见》明确鼓励川商返乡投资哪些领域?(2016-01-13 10:22:45)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关于川商返乡投资的领域,可以说只要有市场,所有领域和行业我们都欢迎、都支持。在投资的方式上,可以是直接投资,也可以抱团投资,也欢迎大家开展PPP模式的合作方式。《意见》对鼓励川商返乡投资的具体方向也作了表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支持川商返乡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在外川商企业总部整体搬迁回归或者在四川新设区域总部、功能性机构和回家发展总部基地,也鼓励异地四川商会以抱团回归、会长牵头回归的方式,引导推动总部经济回归。第二,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的优势产业提升。大家都知道,四川现在正在大力发展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布局四川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性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性服务业。我们希望川商发挥自身的技术、资金等优势,在这些重点领域投资更多的优质项目。第三,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消费市场升级。四川有九千多万人口,当前居民消费正由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特别是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四川的旅游收入大踏步向前发展,增速非常快。我们希望川商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四川的城乡建设,在布局更好、更多的现代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项目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我们知道,川商在流通行业的企业很多,实力也很强。 第四,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创新驱动发展。从当今时代来看,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主导力量。四川拥有富集的创新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也给予我们很多新的政策,我们需要各类创新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川商积极参与,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大量涌现。第五,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四川正加大力度推进新一轮改革,特别是放宽投资准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支持川商在国企改革、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社会民生和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分享改革的红利。谢谢(2016-01-13 10:26:42)
[主持人]:方局长,请您再介绍下《意见》中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呢?(2016-01-13 10:26:57)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这个《意见》可以说是集成了很多现有的支持政策,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对返乡投资兴业的川商一视同仁享有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并且首次提出川商返乡兴业的项目纳入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我们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为内资和外资,内资从省级角度主要是统计国内省外的资金,对川商投资项目是否作为招商项目,以前是不明确的,这次把它专门点出来,以更好地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发展。在集成各类政策的基础上,《意见》对川商返乡兴业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政策支持、基金推动、市场引导、机制保障等为一体的综合支持体系。比如,在财政支持和集金推动方面,《意见》提出要整合用好全省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川商返乡投资项目的支持。对符合各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的川商返乡兴业项目,积极帮助获得中央、省财政的相关基金和专项资金扶持。同时专门设立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川商返乡兴业项目,由省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川商企业自愿参与,并且积极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支持川商返乡投资项目的发展。又比如说在市场拓展方面,《意见》提出,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中,同等条件下加大对川商返乡兴业川商企业在川生产的优质产品采购力度,同时也鼓励返乡兴业的川商出口企业企业参加一些重要的境外展会,省上会在安排展位和补贴摊位费、人员费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要素保障方面,《意见》提出川商返乡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符合省重点项目标准的,列入省重点项目并加大用地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经审定的新引进川商返乡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创新项目,达到一定标准的,其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可按省上匹配70%、地方匹配30%的政策来执行。川商返乡投资重大项目进入到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在用地指标上也给予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实行直供电、天然气直供等政策,通过多方支持保障项目要素需求。在市场牵引方面,支持川商商会和川商龙头企业为主体兴办返乡兴业园区,地方可以安排财政引导资金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产业园建设奖补等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帮助返乡兴业园区完善水、电、交通、物流、通信、宽带网等基础设施。同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返乡兴业川商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省外川商资本发起或者参与设立民营或混合所有制的银行、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机制保障方面,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意见》提出,省政府成立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投资促进局,具体负责川商返乡兴业相关工作,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成立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专门服务组织,提供从项目引进到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服务。二是整合川商力量。《意见》提出,要推动成立全球川商联合会,定期召开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就是为了进一步凝聚川商力量,弘扬川商精神,使川商的品牌进一步唱响。这些工作我们都在一项一项落实中。三是加强激励和引导。《意见》提出,对返乡兴业贡献突出的优秀川商和推动川商返乡兴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特别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川商商会开展多种方式的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更多更好地用好商会力量,发挥他们的纽带和窗口作用。四是强化川商返乡兴业的宣传。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集中发力、持续宣传,也就是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营造川商返乡兴业的良好氛围。(2016-01-13 10:34:45)
[主持人]:方局长,刚才您提到川商返乡兴业恰逢我省发展环境不断变好良机,您认为当前四川发展环境发生哪些重要变化,川商返乡兴业面临哪些重要机遇?(2016-01-13 10:35:44)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刚才我提出川商返乡兴业正当其时,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第一、四川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凸现。大家知道,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教大省和资源大省,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互联互通枢纽和经济腹地,在全国发展的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更是举足轻重。四川的GDP、投资、消费等很多主要指标,都占了整个西部地区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辐射带动力很强。近年来四川虽历经多重考验,但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走入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巩固了西部重要经济中心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四川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去年有望突破三亿元,在全国位次进一步提升,之前我们是全国第八位,去年三季度的时候已经上升到第六位。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讨论时,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的最大回旋余地就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川,殷切勉励四川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走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是一个新的定位,这个定位更加凸现了四川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必将为包括广大川商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布局四川、布局西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第二个方面,四川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日益完善。四川是资源大省,资源非常富集,我们的水能资源、天然气、页岩气等储量都居全国第一位,钒、钛、稀土等11种稀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矾、钛都是世界级的,占全球储量的比重非常大。我们资源开发的潜力非常大,能源保障也非常充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另外从市场角度来讲,四川有九千多万人口,周边辐射三亿多人口,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对川商返乡投资来讲,市场是个很大的支撑。四川产业基础也日益良好,我们的电子信息、饮料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现代服务业,有的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的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四川已经是全国四大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三大重装基地之一和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通过开放,我们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产业加速崛起,比如说全球60%的苹果平板电脑是四川造,全球50%的笔记本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目前全省有各类特色开发区或产业园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的有15个,成都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四位。另外,我们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以前说的“蜀道难”,现在已经彻底改变。目前全省高速公路的出川通道已经达到17条,铁路出川通道达到9条,整个“十二五”时期,出川通道增加了12条,出川更加便捷。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0公里,铁路运营流程超过4600公里,出行非常便利,可以说拉短了四川和周边地区的距离,包括省内市州间的距离。我们港口也发展很快,吞吐能力现在突破了一亿吨。出境铁路方面,“蓉欧快铁”运行良好,通过成都经阿拉山口到波兰罗兹的这条通道,四川货物抵达欧洲只需11天,到达罗兹后货物在3天内可以抵达欧洲各个国家。我们的航空优势非常明显,双流国际机场经是全国第四大国家级航空枢纽,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去年的旅客吞吐量突破了四千万人次,连续十年客货吞吐量居中西部第一,已经进入了全球机场30强。成都新机场已经获批建设,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特大型区域航空城市。从开放角度讲,我们在西部地区的优势明显,15个国家在蓉设立了领事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近几年全省利用外资每年超过一百亿美元,去年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超过九亿元,居西部第一。目前在四川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299家,可以说“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投资四川、辐射西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外投资者的共识和行动。第三,四川面临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四川地处“一带一路”的交汇点,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区域合作、产业融合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四川已经从西部内陆站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最近这几年国家对四川的开放和创新驱动非常重视,连续给了很多的重大支持政策,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城,获准享受中关村先试先行政策,这也是西部唯一一个享受中关村政策的省份,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德阳也列入了创新示范城市,攀西地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去年中央发布了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一共八个地方,省一级层面列了四个地方,一个是广东,属于珠三角地区;一个是上海,属于长三角地区;一个是安徽,属于中部地区;西部就只有四川。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四川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靠前。因为我们有政策的优势,一些重大项目布局,包括很多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都落户到四川,这对我们川商来讲都是重大的利好。另外四川正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五大经济区各展所长,竞相发展的态势非常好。这里面投资机遇也非常多。同时我们四川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都还落后全国八、九个百分点,这既是一种差距,也可以说是一种潜力,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都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需求,特别是按照实现同步小康的要求,四川在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方面有很多短板需要补,这里面有很多强劲的投资需求。可以讲川商返乡兴业现在是大有可为,能够实现互利多赢。(2016-01-13 10:47:12)
[主持人]:谢谢方局长。今天的访谈非常受网友的关注,下面我们就回答网友的提问。(2016-01-13 10:47:20)
[空格键]:目前支持川商返乡兴业的投资基金规模是多大,是否能满足川商的需求?(2016-01-13 10:47:38)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在文件出台之前,省政府就有过研究,报纸上也作过介绍,当时初步考虑是30亿,但是这次文件上没有写具体规模。按省领导的指示,我们的这个基金不限制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做得更大。财政要出几个亿的资金,同时吸引一些金融机构参与,现在有很多银行表示愿意加入,一些川商企业比如说新希望集团,还有一些商会也都有意愿参与,我们正积极推动这项工作。通过设立这个基金,一方面是支持川商投资的好项目,另一方面根据基金自身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也还是要从基金的长远发展、滚动发展角度来考虑。所以基金设立以后,在项目选择上面将会非常审慎,力争取得好的投放效果。(2016-01-13 10:49:12)
[尾巴]:川商返乡不难,难的是如何留的住,好的政策出台了,但还需进一步出台细项的配套措施和实施办法。(2016-01-13 10:49:31)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网友提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招商引资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引,一方面是要留。招商引资竞争,包括招商引资成效的好坏,也在于我们投资环境的好坏。现在省上出台了文件,在大的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一些举措,但是各个市州需要进一步细化,同时要加强相关领域的联动,因为很多政策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之前也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措施,我们这个文件不可能也不需要把这些都一一罗列。文件中提到的很多政策,是对市州提要求,怎么加强投资环境。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注重政府的诚信,承诺的政策就要抓好兑现,做到兑现承诺不打折扣,同时对已出台政策的宣传执行方面也不打折扣,就要宣传好、执行好。另外,在服务方面,省上要求市州成立针对川商返乡兴业的专门服务机构,从项目的引进到落地到投产,实行全过程服务。可以说我们不仅把川商返乡投资企业看作是招商引资企业,甚至于像对待一些大企业、500强企业一样看待,用亲情、用服务留住川商。同时,对川商返乡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将积极协调解决。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领导小组成立起来以后,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在川商返乡投资方向引导、政策落实和支持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留住川商。(2016-01-13 10:51:59)
[二姐]:川商返乡最担心基层吃拿卡要的问题,对此省上有什么措施来应对呢?(2016-01-13 10:53:26)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吃拿卡要这个问题可能在以前的年度还是有,但是现在中央和省上正在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四风,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以及一系列加强党纪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大的改进,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可能个别地方还有。现在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吃拿卡要少了,但是不吃不拿但不作为的现象可能会有。近期我们也多次到市州督查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情况,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通过向外来投资企业发放问卷调查表,通过市州自查,感觉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企业反映吃拿卡要属于极个别现象。省委省政府去年开展了两次大的督查,我们局也开展了几次。今年一月到二月,省领导将分多个组,带队到市州再次督查,包括招商引资项目、省重点项目落实,以及落实中央有关会议、省上有关会议等方面,也包括去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落实情况,其中也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督查,相信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少。(2016-01-13 10:54:17)
[如题]:根据调查,制约川商返乡投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融资难和融资贵,其次是人才缺乏和招工难,那针对招工难这个瓶颈,省上有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2016-01-13 10:54:34)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四川是劳务大省,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总体看四川不缺劳动力。由于近年来我省大量务工人员在外打工,而且我省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也引进了很多大企业大项目,自身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招工难”现象。可能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可能我们的绝对人才量增长和需求出现了拐点,从劳动力大量输出转为需要逐步回流。另一个是,在劳动力结构上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一些企业需要的某些专业人才或者技术较高的员工,可能一时还找不出那么多,同时我们有些领域的人才多,但是企业并不见得需要,也就是说在需求对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措施角度看,我省相关部门,如人社部门、教育部门都在抓培训工作,省上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我局虽然不具体负责培训工作,但我们可以发挥即将成立的川商返乡兴业领导小组作用,积极协调相关资源,落实相关政策来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也可以推动企业和大专院校加强合作,建立订单式培训机制,以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问题。(2016-01-13 10:56:52)
[主持人]:谢谢方局长,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提问。方局长,《意见》正式印发后,目前各界的反应如何?请您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2016-01-13 10:58:00)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川商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以及《意见》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在外川商和各市(州)推动川商返乡兴业的积极性。从省内情况看,一方面,各市(州)积极行动,出台相关文件,并主动加强与在外川商的投资对接,如:达州出台了《支持达商回乡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办了"首届达商大会",签约了一批川商返乡投资项目;内江举行了川商回家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恳谈会,达成许多投资合作意向,并启动了"川商回家创新创业园";巴中、遂宁等市主动赴外省市开展川商回引和投资宣传工作,激发"归雁经济"潜力。另一方面,省直相关部门抓紧落实各项工作,新闻媒体集中发力,积极做好川商返乡兴业的宣传。可以说,全省各地吸引川商返乡兴业的氛围空前浓厚。从川商的反响看:一方面,返乡兴业政策成问政热点,很多川商企业通过打电话、发网贴等多种形式,咨询相关政策,并向我们要投资项目册。另一方面,返乡投资行动迅速。广东、江苏、福建、山西、贵州、江西、海南等地的四川商会,组织了400余名川商会员企业到成都、绵阳、南充、内江、宜宾、巴中等市考察对接项目,形成了一批投资意向。(2016-01-13 11:00:32)
[主持人]:方局长,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这些政策措施尽快落实?(2016-01-13 11:00:37)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意见》中提了很多措施,我们在具体落实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迅速抓好川商返乡兴业工作宣传。为推动《意见》尽快落到实处,省政府罗强秘书长先后两次召开川商返乡创业宣传工作专题会,安排部署宣传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在省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和媒体迅速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省投资促进局充分利用川报、川台等媒体资源和渠道,发挥好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异地四川商会和全省投资促进系统作用,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并联合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升级了以《归来》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同时,我们梳理总结了达州、内江、巴中等市推动川商返乡兴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供省内各地学习借鉴。二是推动建立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投资促进局正积极做好省政府设立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已抽调人员,组建了专门工作力量,具体负责推动川商返乡兴业的日常工作。同时,督促市(州)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门力量,做好川商返乡投资的服务工作。三是推动筹建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省投资促进局正会同财政厅、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等单位,抓紧做好基金组建方案、运作模式、章程制定、资金募集等各项工作,动员和吸纳更多的川商参与基金设立。四是积极筹建"四川川商总会"。目前已形成成立方案、组建机构建议名单,正抓紧征求意见,并已向民政厅提交了注册登记申请文件。五是加强与异地川商商会的沟通联系,收集在外川商返乡投资意向、面临的问题,并分批次组织商会会员企业来川考察对接项目。 (2016-01-13 11:04:19)
[主持人]:方局长,最后还是请给我们介绍下为促进川商返乡兴业,省投资促进局近期还有哪些新动作新举措?(2016-01-13 11:05:45)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省投资促进局作为推动川商返乡兴业工作的牵头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川商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座谈会和《意见》精神,全力抓好川商返乡兴业各项工作。如我们准备和川报、川台等媒体合作,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宣传。同时刚才也讲了,我们正抓紧推动基金设立、川商总会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及川商返乡投资项目的持续对接和服务等工作。这里重点介绍的是,为推动川商返乡兴业工作,我省将于今年2月23日-24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六、十七,利用大量川商返乡过年尚未离川这个有利时机,在蓉举办"首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 邀请境内外知名川商企业、川商商协会负责人等回川参会。此次活动是今年我省第一个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活动以"回家发展、振兴家乡"为主题,由省政府主办,省投资促进局、省工商联、省侨联共同承办。活动内容很丰富,除举行川商返乡发展大会这项主体活动外,活动期间还将举行一系列配套活动,如:川商总会成立大会、川商返乡创业成果展、新常态下川商创新发展论坛、市(州)专场对接活动、市(州)及重点园区考察等。届时将推出一批适合川商返乡投资的项目,并在活动上正式启动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目前,省投资促进局已召开全省投资促进系统座谈会,对这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局机关、有关部门、各市州和省政府驻外办事处,正在抓紧开展客商邀请、项目洽谈和活动筹备,力争促成一批川商返乡投资项目协议在活动期间签约,切实把活动办成有影响、重实效的大会。(2016-01-13 11:08:04)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省政府网站与各位网友进行交流。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2016-01-13 10:13:54)
[主持人]:方局长,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下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背景是什么?(2016-01-13 10:14:00)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常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去年9月16日,省委省政府把全国各省区市川商商会会长和全国知名川商企业代表请回来,东明书记率省级班子有关领导与大家进行了会面交流,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川商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共同交流川商返乡兴业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大家向全国三万多川商会员企业,向全国川商企业家释放一个信息,那就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希望大家返乡兴业、回家发展,支持家乡建设,共享家乡的发展机遇。与会的川商代表非常受鼓舞,返乡发展热情也非常高,纷纷建言献策,在会上共同发出了返乡兴业的倡议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更好地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工作,我局牵头起草并充分征求了省直相关部门和川商商会的意见,由省政府办公厅于去年11月27日正式印发了《关于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我省针对川商群体出台的首个支持政策。我想文件的出台有这么几个背景。一是川商自身发展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川商发展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川商迈出蜀地、激情创业,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川商企业,也涌现了一批在世界上知名的优秀川商企业代表,目前在全国各省区市的省级商会就有30个个,会员企业近3万家,同时在境外也有大量的川商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川商在外投资累计达到1.2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一千万个。应该说川商的发展与全国的发展是同步的,川商不仅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四川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为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是川商回报家乡的意愿非常强烈。广大川商在外激情创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情系乡土,不忘乡亲,为家乡办了许多好事,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重。这几年我们接触了不少川商,都感受到川商群体回馈乡土的情感很浓,返乡创业意愿很强,势头也很猛。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在外川商商会会员企业回乡投资项目6500多个,投资总额2800多亿元。三是四川经济发展需要川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把本土人才资本用好。在很大意义上讲,没有川商的发展也就没有四川的今天,四川要进一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也离不开广大川商的作为和贡献。从我省经济发展和开放看,省委鲜明提出,开放是四川推进“两个跨越”的必由之路,四川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把扩大开放和投资促进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上升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对四川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而言,我们既需要引进国内外顶尖企业和龙头重大项目,也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区域、更广的领域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无论从已经壮大的川商实力角度,还是从在外川商回报家乡的深厚情感角度来看,川商都是我们扩大开放和投资促进工作中一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外川商赴外打拼多年,积累了很多财富,也有开放的视野和开放的理念,拥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对四川转型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从解决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有2400多万农民工,其中到省外务工的就有1100多万。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外,家乡不少地方出现了“993861村”现象,“99”就是老年人,“38”就是妇女,“61”就是儿童。也就是说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很多,有条件有意愿的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民工居家就业,不仅解决了自身奔波流离的艰辛,而且就近在家打工,可以解决家庭中因外出打工带来的很多具体的社会问题。另外,从四川发展条件来看,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正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并且启动实施了一系列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改革,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商机和发展潜力。同时,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发展,四川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只是成都,而且更多的二级城市都能够支撑川商返乡投资更好更快地发展。可以说,川商返乡回家发展正当其时。(2016-01-13 10:22:26)
[主持人]:方局长,请您给介绍下《意见》明确鼓励川商返乡投资哪些领域?(2016-01-13 10:22:45)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关于川商返乡投资的领域,可以说只要有市场,所有领域和行业我们都欢迎、都支持。在投资的方式上,可以是直接投资,也可以抱团投资,也欢迎大家开展PPP模式的合作方式。《意见》对鼓励川商返乡投资的具体方向也作了表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支持川商返乡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在外川商企业总部整体搬迁回归或者在四川新设区域总部、功能性机构和回家发展总部基地,也鼓励异地四川商会以抱团回归、会长牵头回归的方式,引导推动总部经济回归。第二,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的优势产业提升。大家都知道,四川现在正在大力发展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布局四川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性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性服务业。我们希望川商发挥自身的技术、资金等优势,在这些重点领域投资更多的优质项目。第三,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消费市场升级。四川有九千多万人口,当前居民消费正由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特别是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四川的旅游收入大踏步向前发展,增速非常快。我们希望川商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四川的城乡建设,在布局更好、更多的现代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项目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我们知道,川商在流通行业的企业很多,实力也很强。 第四,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创新驱动发展。从当今时代来看,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主导力量。四川拥有富集的创新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也给予我们很多新的政策,我们需要各类创新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川商积极参与,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大量涌现。第五,支持川商积极参与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四川正加大力度推进新一轮改革,特别是放宽投资准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支持川商在国企改革、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社会民生和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分享改革的红利。谢谢(2016-01-13 10:26:42)
[主持人]:方局长,请您再介绍下《意见》中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呢?(2016-01-13 10:26:57)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这个《意见》可以说是集成了很多现有的支持政策,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对返乡投资兴业的川商一视同仁享有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并且首次提出川商返乡兴业的项目纳入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我们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为内资和外资,内资从省级角度主要是统计国内省外的资金,对川商投资项目是否作为招商项目,以前是不明确的,这次把它专门点出来,以更好地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发展。在集成各类政策的基础上,《意见》对川商返乡兴业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政策支持、基金推动、市场引导、机制保障等为一体的综合支持体系。比如,在财政支持和集金推动方面,《意见》提出要整合用好全省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川商返乡投资项目的支持。对符合各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的川商返乡兴业项目,积极帮助获得中央、省财政的相关基金和专项资金扶持。同时专门设立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川商返乡兴业项目,由省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川商企业自愿参与,并且积极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支持川商返乡投资项目的发展。又比如说在市场拓展方面,《意见》提出,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中,同等条件下加大对川商返乡兴业川商企业在川生产的优质产品采购力度,同时也鼓励返乡兴业的川商出口企业企业参加一些重要的境外展会,省上会在安排展位和补贴摊位费、人员费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要素保障方面,《意见》提出川商返乡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符合省重点项目标准的,列入省重点项目并加大用地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经审定的新引进川商返乡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创新项目,达到一定标准的,其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可按省上匹配70%、地方匹配30%的政策来执行。川商返乡投资重大项目进入到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在用地指标上也给予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实行直供电、天然气直供等政策,通过多方支持保障项目要素需求。在市场牵引方面,支持川商商会和川商龙头企业为主体兴办返乡兴业园区,地方可以安排财政引导资金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产业园建设奖补等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帮助返乡兴业园区完善水、电、交通、物流、通信、宽带网等基础设施。同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返乡兴业川商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省外川商资本发起或者参与设立民营或混合所有制的银行、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机制保障方面,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意见》提出,省政府成立支持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投资促进局,具体负责川商返乡兴业相关工作,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成立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专门服务组织,提供从项目引进到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服务。二是整合川商力量。《意见》提出,要推动成立全球川商联合会,定期召开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就是为了进一步凝聚川商力量,弘扬川商精神,使川商的品牌进一步唱响。这些工作我们都在一项一项落实中。三是加强激励和引导。《意见》提出,对返乡兴业贡献突出的优秀川商和推动川商返乡兴业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特别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川商商会开展多种方式的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更多更好地用好商会力量,发挥他们的纽带和窗口作用。四是强化川商返乡兴业的宣传。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集中发力、持续宣传,也就是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营造川商返乡兴业的良好氛围。(2016-01-13 10:34:45)
[主持人]:方局长,刚才您提到川商返乡兴业恰逢我省发展环境不断变好良机,您认为当前四川发展环境发生哪些重要变化,川商返乡兴业面临哪些重要机遇?(2016-01-13 10:35:44)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刚才我提出川商返乡兴业正当其时,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第一、四川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凸现。大家知道,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教大省和资源大省,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互联互通枢纽和经济腹地,在全国发展的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更是举足轻重。四川的GDP、投资、消费等很多主要指标,都占了整个西部地区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辐射带动力很强。近年来四川虽历经多重考验,但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走入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巩固了西部重要经济中心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四川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去年有望突破三亿元,在全国位次进一步提升,之前我们是全国第八位,去年三季度的时候已经上升到第六位。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讨论时,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的最大回旋余地就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川,殷切勉励四川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走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是一个新的定位,这个定位更加凸现了四川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必将为包括广大川商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布局四川、布局西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第二个方面,四川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日益完善。四川是资源大省,资源非常富集,我们的水能资源、天然气、页岩气等储量都居全国第一位,钒、钛、稀土等11种稀有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矾、钛都是世界级的,占全球储量的比重非常大。我们资源开发的潜力非常大,能源保障也非常充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另外从市场角度来讲,四川有九千多万人口,周边辐射三亿多人口,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对川商返乡投资来讲,市场是个很大的支撑。四川产业基础也日益良好,我们的电子信息、饮料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现代服务业,有的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的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四川已经是全国四大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三大重装基地之一和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通过开放,我们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产业加速崛起,比如说全球60%的苹果平板电脑是四川造,全球50%的笔记本芯片在四川封装测试。目前全省有各类特色开发区或产业园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的有15个,成都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四位。另外,我们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以前说的“蜀道难”,现在已经彻底改变。目前全省高速公路的出川通道已经达到17条,铁路出川通道达到9条,整个“十二五”时期,出川通道增加了12条,出川更加便捷。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0公里,铁路运营流程超过4600公里,出行非常便利,可以说拉短了四川和周边地区的距离,包括省内市州间的距离。我们港口也发展很快,吞吐能力现在突破了一亿吨。出境铁路方面,“蓉欧快铁”运行良好,通过成都经阿拉山口到波兰罗兹的这条通道,四川货物抵达欧洲只需11天,到达罗兹后货物在3天内可以抵达欧洲各个国家。我们的航空优势非常明显,双流国际机场经是全国第四大国家级航空枢纽,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去年的旅客吞吐量突破了四千万人次,连续十年客货吞吐量居中西部第一,已经进入了全球机场30强。成都新机场已经获批建设,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特大型区域航空城市。从开放角度讲,我们在西部地区的优势明显,15个国家在蓉设立了领事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近几年全省利用外资每年超过一百亿美元,去年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超过九亿元,居西部第一。目前在四川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299家,可以说“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投资四川、辐射西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外投资者的共识和行动。第三,四川面临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四川地处“一带一路”的交汇点,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区域合作、产业融合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四川已经从西部内陆站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最近这几年国家对四川的开放和创新驱动非常重视,连续给了很多的重大支持政策,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城,获准享受中关村先试先行政策,这也是西部唯一一个享受中关村政策的省份,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德阳也列入了创新示范城市,攀西地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去年中央发布了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一共八个地方,省一级层面列了四个地方,一个是广东,属于珠三角地区;一个是上海,属于长三角地区;一个是安徽,属于中部地区;西部就只有四川。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四川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靠前。因为我们有政策的优势,一些重大项目布局,包括很多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都落户到四川,这对我们川商来讲都是重大的利好。另外四川正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五大经济区各展所长,竞相发展的态势非常好。这里面投资机遇也非常多。同时我们四川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都还落后全国八、九个百分点,这既是一种差距,也可以说是一种潜力,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都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需求,特别是按照实现同步小康的要求,四川在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方面有很多短板需要补,这里面有很多强劲的投资需求。可以讲川商返乡兴业现在是大有可为,能够实现互利多赢。(2016-01-13 10:47:12)
[主持人]:谢谢方局长。今天的访谈非常受网友的关注,下面我们就回答网友的提问。(2016-01-13 10:47:20)
[空格键]:目前支持川商返乡兴业的投资基金规模是多大,是否能满足川商的需求?(2016-01-13 10:47:38)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在文件出台之前,省政府就有过研究,报纸上也作过介绍,当时初步考虑是30亿,但是这次文件上没有写具体规模。按省领导的指示,我们的这个基金不限制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做得更大。财政要出几个亿的资金,同时吸引一些金融机构参与,现在有很多银行表示愿意加入,一些川商企业比如说新希望集团,还有一些商会也都有意愿参与,我们正积极推动这项工作。通过设立这个基金,一方面是支持川商投资的好项目,另一方面根据基金自身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也还是要从基金的长远发展、滚动发展角度来考虑。所以基金设立以后,在项目选择上面将会非常审慎,力争取得好的投放效果。(2016-01-13 10:49:12)
[尾巴]:川商返乡不难,难的是如何留的住,好的政策出台了,但还需进一步出台细项的配套措施和实施办法。(2016-01-13 10:49:31)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网友提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招商引资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引,一方面是要留。招商引资竞争,包括招商引资成效的好坏,也在于我们投资环境的好坏。现在省上出台了文件,在大的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一些举措,但是各个市州需要进一步细化,同时要加强相关领域的联动,因为很多政策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之前也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措施,我们这个文件不可能也不需要把这些都一一罗列。文件中提到的很多政策,是对市州提要求,怎么加强投资环境。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注重政府的诚信,承诺的政策就要抓好兑现,做到兑现承诺不打折扣,同时对已出台政策的宣传执行方面也不打折扣,就要宣传好、执行好。另外,在服务方面,省上要求市州成立针对川商返乡兴业的专门服务机构,从项目的引进到落地到投产,实行全过程服务。可以说我们不仅把川商返乡投资企业看作是招商引资企业,甚至于像对待一些大企业、500强企业一样看待,用亲情、用服务留住川商。同时,对川商返乡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将积极协调解决。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领导小组成立起来以后,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在川商返乡投资方向引导、政策落实和支持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留住川商。(2016-01-13 10:51:59)
[二姐]:川商返乡最担心基层吃拿卡要的问题,对此省上有什么措施来应对呢?(2016-01-13 10:53:26)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吃拿卡要这个问题可能在以前的年度还是有,但是现在中央和省上正在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四风,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以及一系列加强党纪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大的改进,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可能个别地方还有。现在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吃拿卡要少了,但是不吃不拿但不作为的现象可能会有。近期我们也多次到市州督查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情况,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通过向外来投资企业发放问卷调查表,通过市州自查,感觉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企业反映吃拿卡要属于极个别现象。省委省政府去年开展了两次大的督查,我们局也开展了几次。今年一月到二月,省领导将分多个组,带队到市州再次督查,包括招商引资项目、省重点项目落实,以及落实中央有关会议、省上有关会议等方面,也包括去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落实情况,其中也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督查,相信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少。(2016-01-13 10:54:17)
[如题]:根据调查,制约川商返乡投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融资难和融资贵,其次是人才缺乏和招工难,那针对招工难这个瓶颈,省上有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2016-01-13 10:54:34)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四川是劳务大省,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总体看四川不缺劳动力。由于近年来我省大量务工人员在外打工,而且我省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也引进了很多大企业大项目,自身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招工难”现象。可能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可能我们的绝对人才量增长和需求出现了拐点,从劳动力大量输出转为需要逐步回流。另一个是,在劳动力结构上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一些企业需要的某些专业人才或者技术较高的员工,可能一时还找不出那么多,同时我们有些领域的人才多,但是企业并不见得需要,也就是说在需求对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措施角度看,我省相关部门,如人社部门、教育部门都在抓培训工作,省上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我局虽然不具体负责培训工作,但我们可以发挥即将成立的川商返乡兴业领导小组作用,积极协调相关资源,落实相关政策来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也可以推动企业和大专院校加强合作,建立订单式培训机制,以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问题。(2016-01-13 10:56:52)
[主持人]:谢谢方局长,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提问。方局长,《意见》正式印发后,目前各界的反应如何?请您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2016-01-13 10:58:00)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川商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以及《意见》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在外川商和各市(州)推动川商返乡兴业的积极性。从省内情况看,一方面,各市(州)积极行动,出台相关文件,并主动加强与在外川商的投资对接,如:达州出台了《支持达商回乡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办了"首届达商大会",签约了一批川商返乡投资项目;内江举行了川商回家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恳谈会,达成许多投资合作意向,并启动了"川商回家创新创业园";巴中、遂宁等市主动赴外省市开展川商回引和投资宣传工作,激发"归雁经济"潜力。另一方面,省直相关部门抓紧落实各项工作,新闻媒体集中发力,积极做好川商返乡兴业的宣传。可以说,全省各地吸引川商返乡兴业的氛围空前浓厚。从川商的反响看:一方面,返乡兴业政策成问政热点,很多川商企业通过打电话、发网贴等多种形式,咨询相关政策,并向我们要投资项目册。另一方面,返乡投资行动迅速。广东、江苏、福建、山西、贵州、江西、海南等地的四川商会,组织了400余名川商会员企业到成都、绵阳、南充、内江、宜宾、巴中等市考察对接项目,形成了一批投资意向。(2016-01-13 11:00:32)
[主持人]:方局长,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这些政策措施尽快落实?(2016-01-13 11:00:37)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意见》中提了很多措施,我们在具体落实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迅速抓好川商返乡兴业工作宣传。为推动《意见》尽快落到实处,省政府罗强秘书长先后两次召开川商返乡创业宣传工作专题会,安排部署宣传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在省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和媒体迅速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省投资促进局充分利用川报、川台等媒体资源和渠道,发挥好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异地四川商会和全省投资促进系统作用,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并联合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升级了以《归来》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同时,我们梳理总结了达州、内江、巴中等市推动川商返乡兴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供省内各地学习借鉴。二是推动建立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投资促进局正积极做好省政府设立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已抽调人员,组建了专门工作力量,具体负责推动川商返乡兴业的日常工作。同时,督促市(州)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门力量,做好川商返乡投资的服务工作。三是推动筹建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省投资促进局正会同财政厅、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等单位,抓紧做好基金组建方案、运作模式、章程制定、资金募集等各项工作,动员和吸纳更多的川商参与基金设立。四是积极筹建"四川川商总会"。目前已形成成立方案、组建机构建议名单,正抓紧征求意见,并已向民政厅提交了注册登记申请文件。五是加强与异地川商商会的沟通联系,收集在外川商返乡投资意向、面临的问题,并分批次组织商会会员企业来川考察对接项目。 (2016-01-13 11:04:19)
[主持人]:方局长,最后还是请给我们介绍下为促进川商返乡兴业,省投资促进局近期还有哪些新动作新举措?(2016-01-13 11:05:45)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省投资促进局作为推动川商返乡兴业工作的牵头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川商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座谈会和《意见》精神,全力抓好川商返乡兴业各项工作。如我们准备和川报、川台等媒体合作,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宣传。同时刚才也讲了,我们正抓紧推动基金设立、川商总会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及川商返乡投资项目的持续对接和服务等工作。这里重点介绍的是,为推动川商返乡兴业工作,我省将于今年2月23日-24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六、十七,利用大量川商返乡过年尚未离川这个有利时机,在蓉举办"首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 邀请境内外知名川商企业、川商商协会负责人等回川参会。此次活动是今年我省第一个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活动以"回家发展、振兴家乡"为主题,由省政府主办,省投资促进局、省工商联、省侨联共同承办。活动内容很丰富,除举行川商返乡发展大会这项主体活动外,活动期间还将举行一系列配套活动,如:川商总会成立大会、川商返乡创业成果展、新常态下川商创新发展论坛、市(州)专场对接活动、市(州)及重点园区考察等。届时将推出一批适合川商返乡投资的项目,并在活动上正式启动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目前,省投资促进局已召开全省投资促进系统座谈会,对这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局机关、有关部门、各市州和省政府驻外办事处,正在抓紧开展客商邀请、项目洽谈和活动筹备,力争促成一批川商返乡投资项目协议在活动期间签约,切实把活动办成有影响、重实效的大会。(2016-01-13 11:08:04)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