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史哈副省长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2013年09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政府工作通报[2013]75号
     
    (2013年9月24日)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成全面小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这是川西藏区24万平方公里200万各族同胞的喜事和盛事,也是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喜事和盛事!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工程的成功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参与藏区发展的父老乡亲、社会各界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表示衷心感谢!

      川西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黄河的重要发源地和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对于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西藏区生态建设,针对植被破坏、湿地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2年,累计实施天保工程营造林183.9万公顷,退耕还林18.9万公顷,退牧还草62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040.5平方公里。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部署。站在新的起点,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今年3月国家正式批复了我省又一新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规划通过建设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实行沙化土地、水土流失两大综合治理,形成保护支撑、科学技术两大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川西藏区林草植被和湿地得到有效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还将通过调整优化农村产业、能源结构,进一步促进藏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要按照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按照《规划》要求,扎实做好工程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成推进藏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一要着力建成“绿满川西高原”的美丽工程。要围绕增强川西藏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目标,按照规划任务和年度计划,积极依托和整合项目及资金,尤其要将不少于70%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化草地治理、草畜平衡奖励补助、湿地保护、防沙治沙等措施,扎实推进森林、草原、湿地三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和沙化土地、水土流失两大综合治理工程,促进川西藏区生态系统整体好转,实现到2020年川西藏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08%、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4%、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90%、人工恢复湿地达到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0平方公里的规划目标,使川西高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

      二要着力建成促进全面小康的富民工程。要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结合藏区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要认真落实省委藏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积极促进藏区就业的要求,积极吸收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来,通过投身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入。要充分利用和挖掘高原草原、森林、湿地、湖泊等优美风光和独具魅力的康巴文化、羌族文化等资源,努力建成国际性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充分利用光照充足、土地富饶的优势,积极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以及中药藏药产业。要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积极推行舍饲圈养,推广使用草畜良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牲畜肉奶生产能力以及畜牧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牧畜的商品化率,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要着力建成群众积极参与,普遍受益的民心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宣传发动,既要充分尊重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更要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发挥川西藏区农牧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人翁精神,引导广大农牧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献计出力,共建美丽和谐新家园。要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落实“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措施。要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川西藏区实际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受益,促进川西藏区和谐发展。

      四要着力建成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示范工程。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组织科研单位围绕川西藏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功能提升等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攻克研制培育出适应四川生态工程治理实际需要的优良树种、草种等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要建立健全技术培训推广和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优良树种、草种广泛运用,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和示范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掌握生态治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根据川西藏区特点集成、组装适合本地、简学易行、群众易于掌握的生态治理技术,提高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技含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原高海拔生态治理模式,为治理脆弱生态提供示范。

      五要着力建成责任落实、管理规范的高效廉洁工程。要强化责任落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有关县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举措,制订配套政策;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指导相关州、县做好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的编制、上报等工作,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要强化建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体系,制定项目管理、招投标、工程监理、检查验收等的具体办法。要强化资金管理,财政厅要协调相关部门根据项目规划、部门职责以及部门资金情况落实配套资金,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资金管理监督。要强化行业管理,林业厅、农业厅、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和省气象局要切实做好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做好项目实施对接。要强化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对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将工程建设项目纳入相关州、县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四川、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曲木史哈副省长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2013年09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政府工作通报[2013]75号
     
    (2013年9月24日)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成全面小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这是川西藏区24万平方公里200万各族同胞的喜事和盛事,也是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喜事和盛事!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工程的成功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参与藏区发展的父老乡亲、社会各界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表示衷心感谢!

      川西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黄河的重要发源地和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对于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西藏区生态建设,针对植被破坏、湿地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2年,累计实施天保工程营造林183.9万公顷,退耕还林18.9万公顷,退牧还草62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040.5平方公里。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部署。站在新的起点,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今年3月国家正式批复了我省又一新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规划通过建设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实行沙化土地、水土流失两大综合治理,形成保护支撑、科学技术两大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川西藏区林草植被和湿地得到有效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还将通过调整优化农村产业、能源结构,进一步促进藏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要按照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按照《规划》要求,扎实做好工程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成推进藏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一要着力建成“绿满川西高原”的美丽工程。要围绕增强川西藏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目标,按照规划任务和年度计划,积极依托和整合项目及资金,尤其要将不少于70%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化草地治理、草畜平衡奖励补助、湿地保护、防沙治沙等措施,扎实推进森林、草原、湿地三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和沙化土地、水土流失两大综合治理工程,促进川西藏区生态系统整体好转,实现到2020年川西藏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08%、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4%、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90%、人工恢复湿地达到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0平方公里的规划目标,使川西高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

      二要着力建成促进全面小康的富民工程。要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结合藏区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要认真落实省委藏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积极促进藏区就业的要求,积极吸收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来,通过投身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入。要充分利用和挖掘高原草原、森林、湿地、湖泊等优美风光和独具魅力的康巴文化、羌族文化等资源,努力建成国际性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充分利用光照充足、土地富饶的优势,积极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以及中药藏药产业。要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积极推行舍饲圈养,推广使用草畜良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牲畜肉奶生产能力以及畜牧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牧畜的商品化率,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要着力建成群众积极参与,普遍受益的民心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宣传发动,既要充分尊重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更要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发挥川西藏区农牧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人翁精神,引导广大农牧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献计出力,共建美丽和谐新家园。要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落实“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措施。要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川西藏区实际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受益,促进川西藏区和谐发展。

      四要着力建成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示范工程。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组织科研单位围绕川西藏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功能提升等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攻克研制培育出适应四川生态工程治理实际需要的优良树种、草种等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要建立健全技术培训推广和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优良树种、草种广泛运用,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和示范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掌握生态治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根据川西藏区特点集成、组装适合本地、简学易行、群众易于掌握的生态治理技术,提高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技含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原高海拔生态治理模式,为治理脆弱生态提供示范。

      五要着力建成责任落实、管理规范的高效廉洁工程。要强化责任落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有关县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举措,制订配套政策;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指导相关州、县做好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的编制、上报等工作,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要强化建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体系,制定项目管理、招投标、工程监理、检查验收等的具体办法。要强化资金管理,财政厅要协调相关部门根据项目规划、部门职责以及部门资金情况落实配套资金,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资金管理监督。要强化行业管理,林业厅、农业厅、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和省气象局要切实做好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做好项目实施对接。要强化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对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将工程建设项目纳入相关州、县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四川、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