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定居点上的欢声笑语

  • 2012年02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字体:
  •   “我们一家人以前过年都是跟着畜群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的冬窝子过年,自从政府给我们修好房子后,我们慢慢习惯了定居生活。现在过年,邻居们都会聚在一起,和城里人一样开心、热闹了……”1月29日,阿坝县贾洛乡日阿洛村牧民定居点内,村党支部书记拉耳丁正在房子里忙碌着布置新家,藏式茶几上摆放着各种饮料和奶茶,年味很浓,看到记者到来,主人一边忙着收拾新房,一边笑眯眯地与我们打起招呼。 

      “定居点规划得好,新房子新颖别致,房前就是公路,自来水引到院内,所有的一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拉耳丁告诉记者,他们全村200多户牧民基本上都在年前搬进了新房。 

      近年来,日阿洛村在国家和地方牧民定居政策的扶持下,在短短几年就从不起眼的小牧村变成了草原上的一颗“明珠”。据贾洛乡党委书记王甲介绍,按照“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建房补助标准,6口人以上的家庭,政府给予每户2.1万元建房补助和9000元产业补助金,加上每户贴息贷款3万元,一般每户牧民自筹2—3万就可以住上新修建的定居房。此外,政府还免费提供设计好的房屋样式供牧民们选择。定居点上还建起了现代化的村“两委”会活动中心,内设村“两委”会办公室、畜牧技术服务室、村民活动室、商贸网点、公共厕所、厨房等,配套设施齐全,方便群众办事;新建的文体广场和新安装的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丰富了牧民群众的文体生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厨房。 

      走进日阿洛牧民定居点,一幢幢极具藏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像一个个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道路旁,整个村庄洋溢着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在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走进牧民唝巴的新居,房子宽敞明亮,现代化的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应有尽有,唝巴告诉记者,他的房屋面积近150平方米,一家三口人住在里面很是舒服,而在日阿洛村像唝巴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有的条件甚至更好。 

      如今,日阿洛村牧民群众“随季节迁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已成为历史;“三块石头支口锅”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钢炉火膛,擦拭得亮锃锃的铜锅,冒着热气的茶壶。上学、就医、购物不出村,不仅家家有了电灯,还为他们安装了“村村通”工程电视接收器,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电器已进入牧民新家,太阳能电视机更为牧民群众接受现代文化知识提供了方便。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牧民定居点上的欢声笑语

  • 2012年02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我们一家人以前过年都是跟着畜群走,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的冬窝子过年,自从政府给我们修好房子后,我们慢慢习惯了定居生活。现在过年,邻居们都会聚在一起,和城里人一样开心、热闹了……”1月29日,阿坝县贾洛乡日阿洛村牧民定居点内,村党支部书记拉耳丁正在房子里忙碌着布置新家,藏式茶几上摆放着各种饮料和奶茶,年味很浓,看到记者到来,主人一边忙着收拾新房,一边笑眯眯地与我们打起招呼。 

      “定居点规划得好,新房子新颖别致,房前就是公路,自来水引到院内,所有的一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拉耳丁告诉记者,他们全村200多户牧民基本上都在年前搬进了新房。 

      近年来,日阿洛村在国家和地方牧民定居政策的扶持下,在短短几年就从不起眼的小牧村变成了草原上的一颗“明珠”。据贾洛乡党委书记王甲介绍,按照“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建房补助标准,6口人以上的家庭,政府给予每户2.1万元建房补助和9000元产业补助金,加上每户贴息贷款3万元,一般每户牧民自筹2—3万就可以住上新修建的定居房。此外,政府还免费提供设计好的房屋样式供牧民们选择。定居点上还建起了现代化的村“两委”会活动中心,内设村“两委”会办公室、畜牧技术服务室、村民活动室、商贸网点、公共厕所、厨房等,配套设施齐全,方便群众办事;新建的文体广场和新安装的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丰富了牧民群众的文体生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厨房。 

      走进日阿洛牧民定居点,一幢幢极具藏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像一个个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道路旁,整个村庄洋溢着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在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走进牧民唝巴的新居,房子宽敞明亮,现代化的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应有尽有,唝巴告诉记者,他的房屋面积近150平方米,一家三口人住在里面很是舒服,而在日阿洛村像唝巴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有的条件甚至更好。 

      如今,日阿洛村牧民群众“随季节迁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已成为历史;“三块石头支口锅”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钢炉火膛,擦拭得亮锃锃的铜锅,冒着热气的茶壶。上学、就医、购物不出村,不仅家家有了电灯,还为他们安装了“村村通”工程电视接收器,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电器已进入牧民新家,太阳能电视机更为牧民群众接受现代文化知识提供了方便。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