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73期

  • 2020年03月18日 16时32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7月4日

    扶智扶志拔穷根 教育扶贫促蝶变

    ——绵阳师范学院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学校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倾情帮扶阿坝州壤塘县、绵阳市平武县、三台县,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平武县、三台县山枝村已实现脱贫摘帽,结对帮扶的6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34.67元。

    一、夯实组织基础,健全扶贫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有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政一把手对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将对口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委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常委会、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团组织生活等开展学习讨论,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形成人人皆知晓帮扶、师生齐参与帮扶的生动局面。

    (二)调研督导有序。班子成员先后17次深入帮扶县调研、慰问、督导、检查,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厘清帮扶需求,瞄准工作目标。按照“精、准、细、实”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化+智力”为抓手,形成了“4251”帮扶工作体系,与平武县、壤塘县政府签订对口帮扶协议。

    (三)干部队伍有为。精心做好驻村工作人选研究,精选6名优秀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扎根扶贫一线,具体分析致贫原因,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规划,做实做细帮扶工作。

    二、发挥教育优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共建教育基地。与壤塘县、平武县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共建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有力助推当地基础教育发展。

    (二)共享师资力量。先后选派89名优秀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到壤塘县、平武县等地开展顶岗支教帮扶工作。开展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骨干教师、一村一幼辅导员、中小学校长等3批次专业培训,2018年累计培训475人次。

    (三)共育优秀学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成立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生免费定向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招收深度贫困县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生25名、公费师范生45人。积极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649名同学获得四川省建档立卡特别资助259.6万元。

    (四)共筑和谐情感。开展壤塘县和绵师附小小学生“小手拉小手,藏汉一家亲”夏令营联谊活动,结对子、交朋友。同吃同住、互赠礼物、交笔友等活动,让来自壤塘的小朋友们寓教于乐,提升藏汉友谊,既为壤塘帮扶工作增添了美好情怀,又为藏汉下一代交好埋下幸福的种子。

    三、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富民产业发展

    (一)助推产业发展。通过组织专家会审、加强宣传推介、开展人才培训、深化文化研究,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借力人社部2018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海外专家为帮扶村把脉问诊,为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方案。选派专家在壤塘县建立蕨麻试验田、在平武县建立丹参和青花椒试验田,为增强贫困地持续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以购代扶,积极引导甲拉村发展牦牛养殖、高山蔬菜种植,签署购买贫困村农产品协议总价值80余万元,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集体经济。

    (二)帮助规划论证。围绕帮扶县发展重点目标,先后在壤塘县举办3期近300人次的旅游从业及礼仪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组织专家对平武县青漪江乡村旅游发展,壤塘县棒托寺旅游规划、中壤塘旅游规划进行专题论证和修订完善。2018年,壤塘县接待游客33.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8.9%。

    四、强化文化扶贫,提振群众精神动力

    (一)支持特色文化立项。依托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平武、壤塘地方特色文化研究项目立项20余项,组织全省相关专家113人参与调研,举办相关学术会议及活动11次,形成了相关藏文化研究成果20余万字。

    (二)举办文化推介活动。组织专家参加壤塘县在绵阳、浙江举办的“壤塘文化周”系列活动,推介壤塘文化。组织文艺演出队在帮扶地开展文艺演出3场,举办壤塘“藏戏进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更好地丰富当地百姓文化生活。

    五、加强基层党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强化专题培训。投入党建经费11万,支持山枝村、啄坤村、甲拉村等贫困村党组织建设。举办乡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组织对口帮扶村、乡干部到绵阳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

    (二)组织结对帮扶。全校各教工党支部对1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结对帮扶,累计捐赠帮扶金20余万元,并通过党员主题活动、工会活动、农民夜校或入户慰问、以购代扶等形式积极开展结对共建。

    (三)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创新“学校+村党支部+党员+贫困户”模式,今年3月,将位于壤塘县啄坤村的绵阳师范学院产业扶贫试验田承包给党员依西斯姐种植蕨麻,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互促互进、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 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73期

  • 2020年03月18日 16时32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7月4日

    扶智扶志拔穷根 教育扶贫促蝶变

    ——绵阳师范学院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学校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倾情帮扶阿坝州壤塘县、绵阳市平武县、三台县,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平武县、三台县山枝村已实现脱贫摘帽,结对帮扶的6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34.67元。

    一、夯实组织基础,健全扶贫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有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政一把手对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将对口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委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常委会、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团组织生活等开展学习讨论,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形成人人皆知晓帮扶、师生齐参与帮扶的生动局面。

    (二)调研督导有序。班子成员先后17次深入帮扶县调研、慰问、督导、检查,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厘清帮扶需求,瞄准工作目标。按照“精、准、细、实”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化+智力”为抓手,形成了“4251”帮扶工作体系,与平武县、壤塘县政府签订对口帮扶协议。

    (三)干部队伍有为。精心做好驻村工作人选研究,精选6名优秀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扎根扶贫一线,具体分析致贫原因,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规划,做实做细帮扶工作。

    二、发挥教育优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共建教育基地。与壤塘县、平武县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共建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有力助推当地基础教育发展。

    (二)共享师资力量。先后选派89名优秀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到壤塘县、平武县等地开展顶岗支教帮扶工作。开展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骨干教师、一村一幼辅导员、中小学校长等3批次专业培训,2018年累计培训475人次。

    (三)共育优秀学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成立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生免费定向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招收深度贫困县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生25名、公费师范生45人。积极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649名同学获得四川省建档立卡特别资助259.6万元。

    (四)共筑和谐情感。开展壤塘县和绵师附小小学生“小手拉小手,藏汉一家亲”夏令营联谊活动,结对子、交朋友。同吃同住、互赠礼物、交笔友等活动,让来自壤塘的小朋友们寓教于乐,提升藏汉友谊,既为壤塘帮扶工作增添了美好情怀,又为藏汉下一代交好埋下幸福的种子。

    三、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富民产业发展

    (一)助推产业发展。通过组织专家会审、加强宣传推介、开展人才培训、深化文化研究,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借力人社部2018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海外专家为帮扶村把脉问诊,为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方案。选派专家在壤塘县建立蕨麻试验田、在平武县建立丹参和青花椒试验田,为增强贫困地持续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以购代扶,积极引导甲拉村发展牦牛养殖、高山蔬菜种植,签署购买贫困村农产品协议总价值80余万元,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集体经济。

    (二)帮助规划论证。围绕帮扶县发展重点目标,先后在壤塘县举办3期近300人次的旅游从业及礼仪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组织专家对平武县青漪江乡村旅游发展,壤塘县棒托寺旅游规划、中壤塘旅游规划进行专题论证和修订完善。2018年,壤塘县接待游客33.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8.9%。

    四、强化文化扶贫,提振群众精神动力

    (一)支持特色文化立项。依托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平武、壤塘地方特色文化研究项目立项20余项,组织全省相关专家113人参与调研,举办相关学术会议及活动11次,形成了相关藏文化研究成果20余万字。

    (二)举办文化推介活动。组织专家参加壤塘县在绵阳、浙江举办的“壤塘文化周”系列活动,推介壤塘文化。组织文艺演出队在帮扶地开展文艺演出3场,举办壤塘“藏戏进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更好地丰富当地百姓文化生活。

    五、加强基层党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强化专题培训。投入党建经费11万,支持山枝村、啄坤村、甲拉村等贫困村党组织建设。举办乡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组织对口帮扶村、乡干部到绵阳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

    (二)组织结对帮扶。全校各教工党支部对1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结对帮扶,累计捐赠帮扶金20余万元,并通过党员主题活动、工会活动、农民夜校或入户慰问、以购代扶等形式积极开展结对共建。

    (三)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创新“学校+村党支部+党员+贫困户”模式,今年3月,将位于壤塘县啄坤村的绵阳师范学院产业扶贫试验田承包给党员依西斯姐种植蕨麻,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互促互进、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 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