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App客户端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直击省道210线保通战

  • 2013年05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分享到:

 

  地质灾害监测员方富强每天在滑坡路段上的观察哨点坚守10余个小时,确保进出车辆安全畅通。 

 

  挖掘机除障保畅 

 

  工人们正在清理道路。(吴传明 摄)

  42公里路段上有84处地灾隐患

  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段,全长42公里,道路弯急,峡谷幽深,是进出宝兴的交通生命线。“4·20”芦山强烈地震,在此段造成地质灾害隐患84处,边坡岩崩67处,它们时刻威胁着过往的车辆和群众。

  为保障生命线的畅通,国土、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全力协作,盯牢空中飞石,盯紧路面畅通,上千名工作人员持续奋战。

  5月1日,本报记者沿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段一路采访,记录这场特殊的保卫战。

  A.地灾避险

  监测员时刻守护安全

  “崩塌地带,观察通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主动避让”……

  车过芦山县城,沿线不时见到这样的标牌。警察、路桥工作人员,地质灾害监测点工作人员,一起守护着这条生命线。

  44岁的周永耕,是一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在灵关镇舒家岩一处地灾点,因山体滑坡,省道210线在此处的路基已被填高半米多。老周的工作,就是盯紧飞石、崩岩,提醒过往车辆和群众快速通过。

  9时50分,老周站在路侧,朝记者坐的车辆使劲挥舞绿色小旗,提醒车子赶快走。

  老周有两面旗:红旗和绿旗。如果挥起了红旗,那就是前方有危险,一切车辆行人暂停。

  没有车辆通过的时候,周永耕就紧盯着路对面30多层楼房那么高的山体。地震当天,这里的山体垮塌,现在岩土祼露。从早上7点起,盯了这么久,老周感觉眼睛有点发涩,仰着的脖子有点疼。但他丝毫不敢放松。

  从早上7点到下午2点,是老周的工作时间。他的午餐得在监测点上解决,午餐是从家里带的3块饼干、一盒果汁,都是地震后领的物资。老周说,不敢喝水,喝水就得上厕所,这个地方可离不开人。

  方富强在离老周200米外的地方监测。为了减轻脖子的酸痛,方富强爬到路边一块大石头上站着,尽量缩小自己与山体的高度差距。“前天早上我刚来,亲眼看到滚了一块石头下来,有洗脸盆那么大。”方富强用双手比划着说。他胸前口袋里放着对讲机,一旦发现险情,就可发出警示。

  在芦山至宝兴的210线上,每一处地灾隐患点或是险要路段,都有地灾监测员。他们用双眼守护着这条生命线的通畅和安全。

  B.路面保畅

  民警提前巡查路况

  7点20分,记者的车辆行驶到铜头峡,危峰兀立扑入眼帘。身穿绿色荧光马甲的警察正在指挥车辆,这是芦山至宝兴的第一个道路交通管理卡口。

  雅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教导员苟千钧是这个卡点的指挥官。他和同事们从6点半开始,就对负责路段进行了巡逻。险情排查结束后,7点10分,他吹响了开路的哨音。“危险路段,小心行驶。”民警对通过的汽车司机不断重复这句话。

  由于道路狭窄,险情频发,省政府对省道210线实行了限时限向。公安部门在道路上设立了铜头峡、灵关镇、宝兴县口等4处卡点,24小时有人值守。7点至12点,放行芦山往宝兴方向的车辆。14点至19点,放行宝兴至芦山方向的车辆。19点至第二日7点,关闭道路。

  除了卡口,部分民警“变身”为地质观察员。他们头戴亮白色安全帽,手拿旗子,有时抬头望山,有时低头观察通过车辆。

  24岁的内江交警陈珏彰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责任田”,是位于舒家岩的一匹山。他告诉记者,4月29日10点过,上百块碎石飞落下来,路段封锁了10分钟。每天面对飞石,陈珏彰并不害怕。最让他头疼的是碎石夹杂着的尘土。他特意去买了一副眼镜戴上,以免尘土掉进眼睛。

  据悉,公安部门共在210省道上设置了17个观察点,每个点上安排3位民警,苟千钧说:“为了保障生命线的畅通,再危险也必须坚持。”

  C.清障排危

  发现53个危险点,主动排危

  铜头峡全长7公里,地震带来的影响随处可见:碎石散落,泥土崩塌。

  为在第一时间排危保畅,四川路桥在此段设立了5个工作点。“这是省道210线K315处,这一段现在是排危保畅的重点地段之一。”上午11点,在铜头峡第五个工作点,点上负责人张文俊介绍说。

  站在省道210线的外侧,张文俊一手拿对讲机,一手拿红绿两色旗子,“每天早上7点车辆放行之前准时到岗,晚上交通管制之后才离开。”每天在如此险要的地方守12个小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植被茂密,隐患点难于观察,怎么办?在省道210线K316 200米处,四川路桥抗震救灾第一突击队的张翔给出了答案:主动排危。“疏通路两旁的水渠,避免山体饱水引发的次生灾害。”

  记者从四川路桥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从4月22日起,四川路桥启动主动排危工作。截至5月1日,共发现53个危险点,对20多个危险点采取相应措施。目前正在制定山体防护网安装预案。

  道路清障,也是路桥工作人员的保畅重点之一。截至5月1日,公司在保通阶段投入人员近400名,累计清方量9.8万方。

  多部门配合作战 多手段保畅路面

  5月1日,雅安市境内出现小到中雨的降雨过程,雨季汛期即将来临,使省道210线芦山到宝兴段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越显紧急。当天,本报前方特派记者全程探访省道210线,感受到参与除险排危的省市县国土、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干部职工克服千难万险,打响了一场抢时间、抢进度、抢质量的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段的交通保卫战。

  省道210线芦山到宝兴段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主动排危、强化管理的总要求。省市县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实行无缝对接,运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理念,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技术防范手段与群测群防体系相结合,抓紧时间主动排危除险。科学组织,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加快实施应急工程措施,公路沿线分段分点抓紧排危除险。多部门、多领域实行配合,强化沿途观察人员责任,加密加大警示标牌的设置和字体。

  据记者了解,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段共有42公里,已探明地质灾害隐患点84处,公路旁山体上边坡岩崩67处。通过清障、拓宽、清扫,已处置12处路基、1处轻危岩体,还有20处崩岩、2处滑坡体正在施工处理。针对该路段地质灾害隐患点隐蔽性强、飞石多的特点,相关部门加强排危力度、清除隐患点,并在山体下部增设防护网,避免飞石给过往人员和车辆造成伤害。在交通保畅方面,省公安厅抽调消防等专业人员和设备,抽调特警200人、交警160人,对该路段实行错时分段交通管制,保障过往车流畅通。

  气象

  未来多雨 易诱发局部地灾

  5月1日晚上7点,芦山、宝兴境内下起小雨。雅安市气象台台长彭贵康说,根据气象分析,5月1日至9日,地震灾区将迎来较多降水天气。其中1日到5日有小到中雨,6日到8日,有中到大雨。

  在此期间,气温将明显降低,较历史同期偏低1-2℃,宝兴县城的气温最低可能降到13℃左右,帐篷安置点的群众应注意添加衣服,防止感冒。

  持续的降水天气还极易在芦山、宝兴境内诱发局部地质灾害,相关部门应注意防范。

  据悉,地震发生后,雅安市新建了17套移动式自动气象站,站点已开始正常运行,实时上传数据。目前,雅安市共有区域自动站321个,安装在地质灾害点、重要交通沿线、居民聚居区、山洪水库等重要部位,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网。

  特写

  地质专家连夜拿方案

  5月1日上午,在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小关溪电站附近,来自四川省地质勘探院的李杰豪和李强,正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

  当天,省地质勘探院选拔了12名技术骨干,组成6个小组,穿梭于省道210线的崇山茂林,对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深入调查,以得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记者看到,李杰豪的笔记本上仔细记录了各种数据和图形。

  “各个隐患点的规模、成因、危害程度等都要评估。通过点对点的分析,为后期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李杰豪说。

  李杰豪和李强是第五组,负责省道210宝兴县到灵关镇路段。此路段一共有23个地质灾害点要查明成灾原因,提出避灾建议。

  由于两边的大山植被茂密,地貌无法看清。两位小伙子踏着碎石,爬上山间。实在太陡,就绕道而上。“时间紧,任务重 ,我们还有10个点需要检查。”李强告诉记者,院里下了军令状,每个小组当晚就得拿出报告。“熬夜加班是必须的了。”李杰豪说完,和李强继续前行。

  省冶金地勘局前线指挥部负责人马建忠介绍,为查明省道210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成因,提出建议,指挥部正在组织技术人员加紧做方案,争取最近两天完成。

责任编辑: 刘怡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