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117期

  • 2018年09月20日 12时25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9月18日

    平武县“1+5”生态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绵阳市平武县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殊县情,坚持“脱贫攻坚生态先行”这一主线,聚力“生态补偿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生态就业扶贫、生态公益扶贫、生态建设扶贫”五个主攻方向,切实推动绿水青山成为脱贫奔康的金山银山。

      一、聚力生态补偿扶贫,立足生态“想法子”。一是优先实施退耕还林。将退耕还林任务向边远、边界、边角的贫困乡村倾斜,让贫困人口在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巩固生态屏障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近四年全县1915户贫困户完成退耕还林9427.8亩,兑现补助资金3412余万元,每户年均增收4500元。二是优先推进集体林权改革。为困难群众划定“自留山”,长期经营无偿使用,集体山林按“均山到户”“均股到户”原则,通过家庭承包,流转经营等方式,盘活资源助农增收。近四年累计兑现个人和集体所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9228万元,帮助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500余元。三是优先改善发展条件。用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优先投向贫困人口多、基础条件薄弱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近四年累计整合生态补偿资金等资金1600余万元,有效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贫困群众在共享“生态红利”中树牢参加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脱贫发展的信心决心。

      二、聚力生态产业扶贫,扭住增收“牛鼻子”。一是加快推进生态资源就地转化。全面实施“森林+”计划,探索创新“景区带村”“农家乐带户”“旅游商品增收”旅游产业扶贫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2017年全县完成林家乐、森林人家等旅游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新建森林康养基地3个,实现生态旅游收入33.35亿元,带动62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近4000元。白马王朗“景区带村模式”命名为“四川文旅产业扶贫新样本”,入选《中国扶贫开发年鉴》,被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采编。二是加大力度发展生态立体循环脱贫套餐产业。成功探索“平武中蜂+一级蜜源草本经济作物+二级蜜源木本经济作物”模式,有效链接龙头企业(专合社)和贫困村、贫困户,培育本地龙头企业3家,73个贫困村全覆盖建成“中蜂+”产业园,入园中蜂4500余箱,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1万余元,“平武中蜂”入选全省10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平武生态扶贫的新名片。

      三、聚力生态就业扶贫,就地务工“挣票子”。积极推进生态就业扶贫,大力开发生态公益岗位,有效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致力解决森林资源管理粗放等问题,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约占全县贫困户总数10%的664户贫困家庭户均有1名生态护林员,每年可增收5000元。优先在贫困人口中选聘天保管护人员,为王朗、雪宝顶2个国家级保护区分别落实资金20万元,用于聘请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户参与生态保护。结合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发展,大力建设生态导览队伍,10名贫困群众聘为首批生态导览员。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小区试点,在木皮藏族乡关坝村建立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组建有5名贫困人口参与的森林管护队伍,年人均增收近4000元。

      四、聚力生态公益扶贫,创新实践“探路子”。一是构建“公益保护地共建模式”。引进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在老河沟建立“摩天岭县级自然保护区”,投入资金1.8亿元,建成国际一流的集生态监测、科学研究、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公益保护地,带动20余名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巡护,年人均增收3840元。二是构建“自然保护地认领管护模式”。阿里巴巴将平武作为“阿里扶贫模式”首个试点县,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支付宝蚂蚁森林平台推出关坝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2.7万余亩,被1179万网友认管。三是构建“生态农产品网络预售模式”。打通阿里巴巴生态体系、蚂蚁森林等电商平台,今年8月关坝自然保护区蜂蜜首批1万斤蜂蜜不到1小时即售罄,开创了平武生态扶贫的新起点。

      五、聚力生态建设扶贫,巩固成果“筑底子”。一是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筑牢脱贫奔康的“家底子”。近四年完成营造林建设18万亩,其中6600余户贫困户完成营造林2万余亩;结合“平武中蜂+”扶贫产业发展需求,以73个贫困村为重点建成毛叶山桐子基地4.26万亩。每年组织开展“我为脱贫攻坚植棵树”活动,县乡干部、帮扶人员走村入户,帮助每户贫困户栽植毛叶山桐子等经济林木100株,3—5年投产后形成稳定收入来源。二是积极推进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建设。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引导造林大户、涉林专合组织成立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明确专合社成员中贫困户数量不低于60%、贫困社员劳务费用不低于造林项目政府投资27%等要求。全县已组建造林专合社7家,吸纳贫困社员200余人。

    黑水县“543”暖心工程实现教育扶贫立体化

      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阿坝州黑水县结合藏区实际,创新实施教育扶贫“543”暖心工程,加大对贫困家庭儿童关爱力度,坚决守住“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穷而失学”底线。

      一、做实“五大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力助“有学上”

      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基础、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理念,办人民满意民族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贫困学生“有学上”。一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2011年至2017年教育经费年投入从7716万元增加到2.15亿元;教育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到2017年底,全县中小学校建筑面积比“十一五”增加6.2万平方米,乡村幼儿园发展到52所。二是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考核、岗位聘任和奖惩的首要任务;加强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五支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终身从教奖励和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完善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招聘教师8名,聘用“一村一幼”岗位人员9名,聘任高级教师19名,中、初级教师64名。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程。推进依法治校,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出台《黑水县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黑水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定期开展校级班子考察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探索试行公办中小学教师人事关系“县管校聘”体制改革,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出台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四是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工程。制定实施《黑水县建设美丽校园工作方案》,建设法治平安校园、文明和谐校园、书香智慧校园、生态活力校园、特色魅力校园“五个校园”,实现“校园至善至美、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求真求知”,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五是推进教育“补短抬底”工程。为补齐黑水经济社会发展“三大短板”之一的“教育短板”,制定补齐教育短板工作方案,坚持围绕教育质量这一中心,突出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两个重点,积极争取项目扶持。

      二、拓宽“四大路径”,丰富扶贫内涵,保障“都上学”

      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学生全部纳入现有助学项目资助对象,实施各项助学工程,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家庭学生帮扶全覆盖,确保贫困学生“都上学”。一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累计为37660人次学生拨付减免补资金12271万元,为172人次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32.94万元。二是专项建立教育扶贫基金。财政投入450万元,社会筹资50万元,建立黑水县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制定《黑水县教育扶贫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不因学致贫、因贫失学,目前已使用66.3万元。三是推进社会扶贫助学。推动博世公司与木苏乡中心校建立长期援助关系,累计投资700余万元,为木苏乡中心校校舍建设、设备设施配套、教师培训、教育教学和学生资助助力;干部职工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200名贫困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13.7万元,为贫困学生减免各类费用2.31万元。四是抓好对口援建衔接。主动争取浙江省、内江市、资阳市雁江区、彭州市、成都理工大学、西科大等项目援建资金1500余万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各帮扶单位共选派94名教师到县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提高全县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县内派出100名初中生与成都理工大学开展“双百双梦”扶贫帮扶活动,让贫困家庭孩子近距离感受大学生活,从小筑起“大学梦”“中国梦”。

      三、创新“三大机制”,持续教育公平,帮助“上好学”

      坚持“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将教育扶贫落到实处,实现贫困学生“上好学”目标。一是创新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实施《黑水县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常规课堂模块化、综合课程立体化、特色课程多元化、类型课程讲座化”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创新“公建民营”办学机制。在全州率先探索实践“公建民营”的办园模式。目前已开园3所,在园幼儿320余人,取得丰硕的办园成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三是创新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关爱机制。全县6343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有3775人,占59.5%。全县采取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乡村少年宫、想家爱心小屋等方式,引导教育留守儿童。同时,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志愿帮扶队18个322人,广泛开展结对帮扶。采取“两到访”(一访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成长背景等情况;二访向家长交流教育方法技巧,解答家长的困惑),“三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四个一”(每周通一次亲情电话、每月写一封亲情家书、每期开展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五延伸”(由课内关爱延伸到课外关爱、由教师关爱延伸到同伴关爱、由学习关爱延伸到生活关爱、由亲情关爱延伸到心理健康关爱、由学校关爱延伸到社会关爱)等具体关爱形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117期

  • 2018年09月20日 12时25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9月18日

    平武县“1+5”生态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绵阳市平武县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殊县情,坚持“脱贫攻坚生态先行”这一主线,聚力“生态补偿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生态就业扶贫、生态公益扶贫、生态建设扶贫”五个主攻方向,切实推动绿水青山成为脱贫奔康的金山银山。

      一、聚力生态补偿扶贫,立足生态“想法子”。一是优先实施退耕还林。将退耕还林任务向边远、边界、边角的贫困乡村倾斜,让贫困人口在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巩固生态屏障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近四年全县1915户贫困户完成退耕还林9427.8亩,兑现补助资金3412余万元,每户年均增收4500元。二是优先推进集体林权改革。为困难群众划定“自留山”,长期经营无偿使用,集体山林按“均山到户”“均股到户”原则,通过家庭承包,流转经营等方式,盘活资源助农增收。近四年累计兑现个人和集体所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9228万元,帮助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500余元。三是优先改善发展条件。用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优先投向贫困人口多、基础条件薄弱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近四年累计整合生态补偿资金等资金1600余万元,有效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贫困群众在共享“生态红利”中树牢参加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脱贫发展的信心决心。

      二、聚力生态产业扶贫,扭住增收“牛鼻子”。一是加快推进生态资源就地转化。全面实施“森林+”计划,探索创新“景区带村”“农家乐带户”“旅游商品增收”旅游产业扶贫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2017年全县完成林家乐、森林人家等旅游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新建森林康养基地3个,实现生态旅游收入33.35亿元,带动62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近4000元。白马王朗“景区带村模式”命名为“四川文旅产业扶贫新样本”,入选《中国扶贫开发年鉴》,被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采编。二是加大力度发展生态立体循环脱贫套餐产业。成功探索“平武中蜂+一级蜜源草本经济作物+二级蜜源木本经济作物”模式,有效链接龙头企业(专合社)和贫困村、贫困户,培育本地龙头企业3家,73个贫困村全覆盖建成“中蜂+”产业园,入园中蜂4500余箱,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1万余元,“平武中蜂”入选全省10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平武生态扶贫的新名片。

      三、聚力生态就业扶贫,就地务工“挣票子”。积极推进生态就业扶贫,大力开发生态公益岗位,有效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致力解决森林资源管理粗放等问题,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约占全县贫困户总数10%的664户贫困家庭户均有1名生态护林员,每年可增收5000元。优先在贫困人口中选聘天保管护人员,为王朗、雪宝顶2个国家级保护区分别落实资金20万元,用于聘请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户参与生态保护。结合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发展,大力建设生态导览队伍,10名贫困群众聘为首批生态导览员。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小区试点,在木皮藏族乡关坝村建立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组建有5名贫困人口参与的森林管护队伍,年人均增收近4000元。

      四、聚力生态公益扶贫,创新实践“探路子”。一是构建“公益保护地共建模式”。引进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在老河沟建立“摩天岭县级自然保护区”,投入资金1.8亿元,建成国际一流的集生态监测、科学研究、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公益保护地,带动20余名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巡护,年人均增收3840元。二是构建“自然保护地认领管护模式”。阿里巴巴将平武作为“阿里扶贫模式”首个试点县,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支付宝蚂蚁森林平台推出关坝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2.7万余亩,被1179万网友认管。三是构建“生态农产品网络预售模式”。打通阿里巴巴生态体系、蚂蚁森林等电商平台,今年8月关坝自然保护区蜂蜜首批1万斤蜂蜜不到1小时即售罄,开创了平武生态扶贫的新起点。

      五、聚力生态建设扶贫,巩固成果“筑底子”。一是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筑牢脱贫奔康的“家底子”。近四年完成营造林建设18万亩,其中6600余户贫困户完成营造林2万余亩;结合“平武中蜂+”扶贫产业发展需求,以73个贫困村为重点建成毛叶山桐子基地4.26万亩。每年组织开展“我为脱贫攻坚植棵树”活动,县乡干部、帮扶人员走村入户,帮助每户贫困户栽植毛叶山桐子等经济林木100株,3—5年投产后形成稳定收入来源。二是积极推进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建设。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引导造林大户、涉林专合组织成立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明确专合社成员中贫困户数量不低于60%、贫困社员劳务费用不低于造林项目政府投资27%等要求。全县已组建造林专合社7家,吸纳贫困社员200余人。

    黑水县“543”暖心工程实现教育扶贫立体化

      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阿坝州黑水县结合藏区实际,创新实施教育扶贫“543”暖心工程,加大对贫困家庭儿童关爱力度,坚决守住“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穷而失学”底线。

      一、做实“五大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力助“有学上”

      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基础、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理念,办人民满意民族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贫困学生“有学上”。一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2011年至2017年教育经费年投入从7716万元增加到2.15亿元;教育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到2017年底,全县中小学校建筑面积比“十一五”增加6.2万平方米,乡村幼儿园发展到52所。二是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考核、岗位聘任和奖惩的首要任务;加强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五支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终身从教奖励和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完善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招聘教师8名,聘用“一村一幼”岗位人员9名,聘任高级教师19名,中、初级教师64名。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程。推进依法治校,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出台《黑水县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黑水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定期开展校级班子考察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探索试行公办中小学教师人事关系“县管校聘”体制改革,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出台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四是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工程。制定实施《黑水县建设美丽校园工作方案》,建设法治平安校园、文明和谐校园、书香智慧校园、生态活力校园、特色魅力校园“五个校园”,实现“校园至善至美、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求真求知”,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五是推进教育“补短抬底”工程。为补齐黑水经济社会发展“三大短板”之一的“教育短板”,制定补齐教育短板工作方案,坚持围绕教育质量这一中心,突出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两个重点,积极争取项目扶持。

      二、拓宽“四大路径”,丰富扶贫内涵,保障“都上学”

      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学生全部纳入现有助学项目资助对象,实施各项助学工程,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家庭学生帮扶全覆盖,确保贫困学生“都上学”。一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累计为37660人次学生拨付减免补资金12271万元,为172人次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32.94万元。二是专项建立教育扶贫基金。财政投入450万元,社会筹资50万元,建立黑水县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制定《黑水县教育扶贫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不因学致贫、因贫失学,目前已使用66.3万元。三是推进社会扶贫助学。推动博世公司与木苏乡中心校建立长期援助关系,累计投资700余万元,为木苏乡中心校校舍建设、设备设施配套、教师培训、教育教学和学生资助助力;干部职工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200名贫困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13.7万元,为贫困学生减免各类费用2.31万元。四是抓好对口援建衔接。主动争取浙江省、内江市、资阳市雁江区、彭州市、成都理工大学、西科大等项目援建资金1500余万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各帮扶单位共选派94名教师到县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提高全县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县内派出100名初中生与成都理工大学开展“双百双梦”扶贫帮扶活动,让贫困家庭孩子近距离感受大学生活,从小筑起“大学梦”“中国梦”。

      三、创新“三大机制”,持续教育公平,帮助“上好学”

      坚持“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将教育扶贫落到实处,实现贫困学生“上好学”目标。一是创新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实施《黑水县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常规课堂模块化、综合课程立体化、特色课程多元化、类型课程讲座化”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创新“公建民营”办学机制。在全州率先探索实践“公建民营”的办园模式。目前已开园3所,在园幼儿320余人,取得丰硕的办园成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三是创新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关爱机制。全县6343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有3775人,占59.5%。全县采取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乡村少年宫、想家爱心小屋等方式,引导教育留守儿童。同时,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志愿帮扶队18个322人,广泛开展结对帮扶。采取“两到访”(一访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成长背景等情况;二访向家长交流教育方法技巧,解答家长的困惑),“三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四个一”(每周通一次亲情电话、每月写一封亲情家书、每期开展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五延伸”(由课内关爱延伸到课外关爱、由教师关爱延伸到同伴关爱、由学习关爱延伸到生活关爱、由亲情关爱延伸到心理健康关爱、由学校关爱延伸到社会关爱)等具体关爱形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