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跨越千里的牵手 帮贫困地区补短板

  • 2018年07月10日 09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航拍图片。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供图

      视野

      “累安逸了!”最近半个多月,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下称“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的一位成员一直在基层调研,谈及感受,这个地道广东人蹦出了一句四川话。

      佛山支持凉山的资金,今年从每县120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多出来的资金需要找到合适的项目。为此,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深入一个个援建村,查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忙和累,都缘于此。

      积极帮扶凉山,这种跨越千里的“牵手”,是广东、浙江、四川三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缩影。

      A 牵手补基础设施短板

      帮扶资金加码,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在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入口处,一块极具彝族特色的装饰牌子上,写着“广东(佛山)新村”几个大字。

      广东(佛山)新村,是达布村搬迁后的名字。“全村人用这种方式铭记佛山的援助。”达布村第一书记蒋明洪介绍,该村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2016年,佛山援建资金695万元,帮助达布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水电齐全的新彝寨,并将村名改为“广东(佛山)新村”。

      “根据国扶办要求,我们对凉山实行‘1+8+1’帮扶。”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负责人介绍,第一个“1”指的就是住房建设。根据规划,2016年到2018年,佛山市援助凉山州11个贫困县,每县每年拨付帮扶资金1200万元,主要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藏区新居等住房及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今年开始,佛山对11个深度贫困县的帮扶资金增加到每县3500万元。截至目前,佛山3年专项帮扶资金6亿多元全部拨付到位,共计建设59个安置点,4243户住房及配套公共设施,惠及贫困群众18103人。

      东西部扶贫协作不仅是建新房,在医疗、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样发挥巨大作用。

      广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民生项目和基层项目资金总量占比不低于支援资金总额的80%。2014年以来,广东共帮助甘孜改造农牧民住房18348套,建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居743套、乡村道路25条,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浙江与我省11个市州40个贫困县(市、区)建立携手奔康结对关系,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2亿元。去年,浙江帮扶小凉山彝区4县(区)的资金,集中用于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业产业等领域,项目共覆盖9个贫困村634户贫困户。

      B 牵手补人才短板

      增派人手赴川,为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

      增派人手赴川,成了广东、浙江今年不约而同地选择。

      今年起,广东新增29人赴甘孜和大凉山彝区。浙江在40个对口帮扶县派遣99名挂职干部,并设立了前方工作组,在11个市(州)各设1名片长,挂任当地市(州)政府副秘书长,同时在每个县派驻1名处级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主要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

      青川县委书记罗云认为,挂职干部或专家的到来,不只带动技术进步,更推动了理念的创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白堃元的指导下,青川于2015年引进了黄茶。目前,黄茶产业已带动青川200多户农民每年户均增收近2500元。

      不只是农业人才。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负责人介绍,2014年以来,广东为甘孜累计培训电子商务、旅游服务、藏汉双语文字翻译等专业技术人才1842人,培训干部1639人、教师3345人、医生6036人。同时,甘孜累计选派277名骨干教师和189名医务人员赴广东进修学习。

      此外,往返于粤浙川三省之间的打工者构成了另一股“人流”。“佛凉两地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负责人介绍,为让凉山贫困群众在佛山安心工作,佛山提供了每月300元的稳岗补贴,为期半年;同时为每位赴佛山打工的人员提供1000元的交通补贴。

      截至目前,浙川已联手举办现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累计帮助1549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5月14日,广元市举办了浙川就业扶贫协作现场劳务招聘会,当天达成就业意向19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98人。

      C 牵手补产业发展短板

      拓宽合作模式,既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又开发飞地园区

      5月17日,佛凉(昭觉)智慧农业产业园在昭觉县大坝乡动工。该项目首期占地1500亩,投资1.2亿元,预计每年将带动1000名贫困户增收致富。

      距昭觉100公里外的西昌,佛山和凉山联合打造的西昌太美花卉科技园正在招标,预计8月可以动工。

      “我们看中的就是西昌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适宜、光照优越。”负责产业园运营的广东花博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海平介绍,前期招商只准备了170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但申请者申报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前景非常好!”他估计,建成后该科技园产值将在10亿元左右。

      同样立足当地特色,广东和甘孜加强在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领域交流合作。目前,已建成特色农牧业基地5个、特色乡村旅游项目2个,成功申报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2个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

      粤浙两省与四川相隔数千里,跨越山水的“飞地模式”成了双方产业合作的有力抓手。浙江援川工作组组长陈利江介绍,九寨沟县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流转,将400亩土地“飞”往浙江省嘉善、平湖两县,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一期项目建成后,未来5年内,将按照投资额的10%给九寨沟县返还收益;5年后,九寨沟县可收取园区部分租金。

      为四川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拓展销路,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应有之义。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组长、凉山州副州长葛承书表示,目前凉山马铃薯、苦荞、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已经卖到了佛山。

      葛承书表示,四川近日出台意见,明确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助力脱贫攻坚,这给了他很大信心。接下来,他要推动更多扶贫产品进入佛山的批发市场、商超、电商平台。陈利江表示,浙江已经出台了未来3年帮扶四川的实施方案,“重点工作都列出来了,确保四川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 侯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跨越千里的牵手 帮贫困地区补短板

  • 2018年07月10日 09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航拍图片。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供图

      视野

      “累安逸了!”最近半个多月,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下称“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的一位成员一直在基层调研,谈及感受,这个地道广东人蹦出了一句四川话。

      佛山支持凉山的资金,今年从每县120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多出来的资金需要找到合适的项目。为此,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深入一个个援建村,查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忙和累,都缘于此。

      积极帮扶凉山,这种跨越千里的“牵手”,是广东、浙江、四川三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缩影。

      A 牵手补基础设施短板

      帮扶资金加码,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在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入口处,一块极具彝族特色的装饰牌子上,写着“广东(佛山)新村”几个大字。

      广东(佛山)新村,是达布村搬迁后的名字。“全村人用这种方式铭记佛山的援助。”达布村第一书记蒋明洪介绍,该村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2016年,佛山援建资金695万元,帮助达布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水电齐全的新彝寨,并将村名改为“广东(佛山)新村”。

      “根据国扶办要求,我们对凉山实行‘1+8+1’帮扶。”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负责人介绍,第一个“1”指的就是住房建设。根据规划,2016年到2018年,佛山市援助凉山州11个贫困县,每县每年拨付帮扶资金1200万元,主要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藏区新居等住房及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今年开始,佛山对11个深度贫困县的帮扶资金增加到每县3500万元。截至目前,佛山3年专项帮扶资金6亿多元全部拨付到位,共计建设59个安置点,4243户住房及配套公共设施,惠及贫困群众18103人。

      东西部扶贫协作不仅是建新房,在医疗、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样发挥巨大作用。

      广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民生项目和基层项目资金总量占比不低于支援资金总额的80%。2014年以来,广东共帮助甘孜改造农牧民住房18348套,建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居743套、乡村道路25条,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浙江与我省11个市州40个贫困县(市、区)建立携手奔康结对关系,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2亿元。去年,浙江帮扶小凉山彝区4县(区)的资金,集中用于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业产业等领域,项目共覆盖9个贫困村634户贫困户。

      B 牵手补人才短板

      增派人手赴川,为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

      增派人手赴川,成了广东、浙江今年不约而同地选择。

      今年起,广东新增29人赴甘孜和大凉山彝区。浙江在40个对口帮扶县派遣99名挂职干部,并设立了前方工作组,在11个市(州)各设1名片长,挂任当地市(州)政府副秘书长,同时在每个县派驻1名处级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主要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

      青川县委书记罗云认为,挂职干部或专家的到来,不只带动技术进步,更推动了理念的创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白堃元的指导下,青川于2015年引进了黄茶。目前,黄茶产业已带动青川200多户农民每年户均增收近2500元。

      不只是农业人才。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负责人介绍,2014年以来,广东为甘孜累计培训电子商务、旅游服务、藏汉双语文字翻译等专业技术人才1842人,培训干部1639人、教师3345人、医生6036人。同时,甘孜累计选派277名骨干教师和189名医务人员赴广东进修学习。

      此外,往返于粤浙川三省之间的打工者构成了另一股“人流”。“佛凉两地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负责人介绍,为让凉山贫困群众在佛山安心工作,佛山提供了每月300元的稳岗补贴,为期半年;同时为每位赴佛山打工的人员提供1000元的交通补贴。

      截至目前,浙川已联手举办现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累计帮助1549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5月14日,广元市举办了浙川就业扶贫协作现场劳务招聘会,当天达成就业意向19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98人。

      C 牵手补产业发展短板

      拓宽合作模式,既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又开发飞地园区

      5月17日,佛凉(昭觉)智慧农业产业园在昭觉县大坝乡动工。该项目首期占地1500亩,投资1.2亿元,预计每年将带动1000名贫困户增收致富。

      距昭觉100公里外的西昌,佛山和凉山联合打造的西昌太美花卉科技园正在招标,预计8月可以动工。

      “我们看中的就是西昌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适宜、光照优越。”负责产业园运营的广东花博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海平介绍,前期招商只准备了170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但申请者申报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前景非常好!”他估计,建成后该科技园产值将在10亿元左右。

      同样立足当地特色,广东和甘孜加强在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领域交流合作。目前,已建成特色农牧业基地5个、特色乡村旅游项目2个,成功申报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2个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

      粤浙两省与四川相隔数千里,跨越山水的“飞地模式”成了双方产业合作的有力抓手。浙江援川工作组组长陈利江介绍,九寨沟县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流转,将400亩土地“飞”往浙江省嘉善、平湖两县,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一期项目建成后,未来5年内,将按照投资额的10%给九寨沟县返还收益;5年后,九寨沟县可收取园区部分租金。

      为四川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拓展销路,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应有之义。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组长、凉山州副州长葛承书表示,目前凉山马铃薯、苦荞、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已经卖到了佛山。

      葛承书表示,四川近日出台意见,明确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助力脱贫攻坚,这给了他很大信心。接下来,他要推动更多扶贫产品进入佛山的批发市场、商超、电商平台。陈利江表示,浙江已经出台了未来3年帮扶四川的实施方案,“重点工作都列出来了,确保四川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 侯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