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25期

  • 2018年02月10日 16时23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2月8日

    芦山县统筹推进双攻坚夺取重建脱贫双胜利

      雅安市芦山县坚持将灾后重建、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坚持“一套人马,双重责任”,统筹推进双攻坚,奋力夺取双胜利,不断加快同步全面小康步伐。截至目前,已圆满实现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基本完成”,2084户6782名贫困人口脱贫,6个省定贫困村退出,剩余5个贫困村除集体经济外全面达到退出标准。

      一、坚持住房首位,全面实现温暖安居。把实现群众“安居梦”作为灾后重建首要任务,投入18.02亿元,首批完成13171户农房重建、5678户城房重建,政府兜底为213户无能力建房的特殊困难群众建设保障住房,协调金融机构为农村重建户提供三年贴息贷款,解决绝大部分群众安全住房问题。重建结束后,接力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七个一”安居提升工程,实施91户危旧房改造、92户居住环境改造、22户温暖提升,确保家家户户都有安全、温暖、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坚持民生优先,切实打牢攻坚基础。坚持重建项目和资金向民生需求倾斜,新建改建县乡道160.73公里、通村通组路382公里,基本建成县乡村油化硬化道路网络;新建水厂6座、维修加固供水站(点)19处;实施电网改造项目36个;建成教育项目57个、卫生项目16个,从整体上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突出民生问题。脱贫攻坚中,继续瞄准民生痛点,重点实施道路通畅、产业作业道配套、安全饮水补短“三大工程”,新建通村通组道路、林区公路、农业产业作业道42.12公里,巩固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站7处。

      三、坚持产业为重,有效增强造血功能。重建以来,先后建成产业集中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根雕艺术城“三大园区”,全县工业总产值达62亿元,规上企业总数达47家;形成“一园两区三带四线五大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体系,“五大特色产业”总规模达15.4万亩;建成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4个精品旅游村寨,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实现10%以上的增长。依托“三大园区”和农旅结合体系发展,累计为贫困群众推介就业岗位752人次,提供公益性岗位138个,带动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就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11元。

      四、坚持群众主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抓好感恩教育,在灾后重建中统筹建成“一乡一院,一村一强”感恩文化传承阵地;在脱贫攻坚中完善形成政策一本通、一屏显电子通告栏、一面美德文化墙、一张脱贫光荣证、一所农民夜校、一本家庭感恩相册“六个一”精神扶贫载体,不断激发群众感恩自强内生动力。注重发挥民力,在农房重建中,支持群众组建“自建委”,自主开展建房价格谈判、资金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重建结束后,及时引导“自建委”向“自管委”过渡,实行家园共管、事务共商、发展共谋、和谐共建,创建市级以上“四好”新村28个。

    巴州区精选严管实帮扶凝神聚力助脱贫

      巴中市巴州区坚持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采取“4+”模式,着力配强帮扶力量、压实帮扶责任、精准帮扶措施、强化工作保障,夯实脱贫摘帽底部基础。

      一、组织意图+个人意愿,精准选派全覆盖。紧紧围绕全面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优选帮扶队伍,增强帮扶力量。一是坚持自下而上。采取干部“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把全区114个非贫困村和180个非贫困村基本情况梳理成册,从帮扶单位择优选取有大局意识、熟悉农村工作、综合能力较强、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参与“五个一”帮扶工作。二是坚持因需对接。紧贴农村需求,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分类帮扶,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重点选派党群部门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对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发展滞后的村重点选派交通、水务、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干部,对社会治安差、信访问题突出的村重点选派政法、信访部门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处置突发事件的干部,确保“五个一”帮扶力量能够起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作用。三是坚持全员参与。向114个贫困村和贫困户超过20户的180个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同时以开展“5431”行动为抓手,按照“区级领导、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学校医院在编财拨职工每人分别帮扶5户、4户、3户和不少于1户贫困户”的标准,将全区11249名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对应分解挂包全区贫困户,实现帮扶力量全覆盖。

      二、严抓细管+提质增能,精准发力强推进。紧紧围绕贫困群众脱贫奔康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力量集聚有效。一是“一办三组”统筹。成立万名党员干部挂包驻帮脱贫攻坚协调领导小组,抽调干部专职负责“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成立7个脱贫攻坚督查组、3个暗访组和29个蹲点督导组,按照“动态定标、压茬推进、定期通报、问责促效”要求,采取督查、抽查、巡查三结合,对挂包驻帮重点工作、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日督查、周通报,区委授予督查组对干部停职、启动问责、岗位调整“三项权力”,保障督查工作高位开展。二是“三张清单”传压。厘清任务清单,明确细化“五个一”帮扶力量政策宣传、产业扶助、新风培树等34项具体任务,解决帮扶干部无处下手的问题。建立责任清单,乡镇、部门与区脱贫办,帮扶干部与派出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农技巡回服务小组与乡镇分别签订帮扶目标责任书,并进行公开承诺。发送问题清单,每月向脱贫攻坚工作滞后的贫困村区级挂联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点球式”发送督办函,限期整改落实。三是“多方联动”培训。对新选派干部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并结合驻村工作实际,积极整合涉农部门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会议座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驻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工作需要对帮扶干部进行分散培训,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培训体系。今年共集中开展专题培训7次1500余人次,选派参加省、市培训59人次,举办政策对接会、培训会77次,帮助解决问题241个。

      三、保障激励+问责惩戒,精准落地见实效。紧紧围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帮扶活力。一是强化经费保障。按照每人每年3万元、2万元标准落实贫困村、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各帮扶部门(单位)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30万的保额标准为所有驻村工作组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组织一次体检。二是强化政治激励。出台《干部推动脱贫攻坚激励办法》,实行论功行赏、悬帽攻坚,对“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实施“六个优先”:优先提拔使用、优先平级重用、优先晋升非领导职务、优先确定后备干部、优先调动使用、优先聘职转岗,同时将挂包驻帮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目标绩效奖励挂钩,打破过去“吃大锅饭”局面。去年以来,已有33名优秀帮扶干部得到提拔重用,78名先进个人和32个先进集体受到各级表彰。三是强化反向问责。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出现重大问题、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乡镇(街道)、区级部门主要领导视情节进行约谈、诫勉、组织调整。对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成员、农技员等,由选派单位召回,并取消评先选优资格,两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在三类督查中被连续通报约谈3次的领导干部自动申请辞职。全年共发出督查通报26期,问责“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97人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7个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组织处理。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25期

  • 2018年02月10日 16时23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2月8日

    芦山县统筹推进双攻坚夺取重建脱贫双胜利

      雅安市芦山县坚持将灾后重建、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坚持“一套人马,双重责任”,统筹推进双攻坚,奋力夺取双胜利,不断加快同步全面小康步伐。截至目前,已圆满实现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基本完成”,2084户6782名贫困人口脱贫,6个省定贫困村退出,剩余5个贫困村除集体经济外全面达到退出标准。

      一、坚持住房首位,全面实现温暖安居。把实现群众“安居梦”作为灾后重建首要任务,投入18.02亿元,首批完成13171户农房重建、5678户城房重建,政府兜底为213户无能力建房的特殊困难群众建设保障住房,协调金融机构为农村重建户提供三年贴息贷款,解决绝大部分群众安全住房问题。重建结束后,接力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七个一”安居提升工程,实施91户危旧房改造、92户居住环境改造、22户温暖提升,确保家家户户都有安全、温暖、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坚持民生优先,切实打牢攻坚基础。坚持重建项目和资金向民生需求倾斜,新建改建县乡道160.73公里、通村通组路382公里,基本建成县乡村油化硬化道路网络;新建水厂6座、维修加固供水站(点)19处;实施电网改造项目36个;建成教育项目57个、卫生项目16个,从整体上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突出民生问题。脱贫攻坚中,继续瞄准民生痛点,重点实施道路通畅、产业作业道配套、安全饮水补短“三大工程”,新建通村通组道路、林区公路、农业产业作业道42.12公里,巩固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站7处。

      三、坚持产业为重,有效增强造血功能。重建以来,先后建成产业集中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根雕艺术城“三大园区”,全县工业总产值达62亿元,规上企业总数达47家;形成“一园两区三带四线五大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体系,“五大特色产业”总规模达15.4万亩;建成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4个精品旅游村寨,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实现10%以上的增长。依托“三大园区”和农旅结合体系发展,累计为贫困群众推介就业岗位752人次,提供公益性岗位138个,带动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就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11元。

      四、坚持群众主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抓好感恩教育,在灾后重建中统筹建成“一乡一院,一村一强”感恩文化传承阵地;在脱贫攻坚中完善形成政策一本通、一屏显电子通告栏、一面美德文化墙、一张脱贫光荣证、一所农民夜校、一本家庭感恩相册“六个一”精神扶贫载体,不断激发群众感恩自强内生动力。注重发挥民力,在农房重建中,支持群众组建“自建委”,自主开展建房价格谈判、资金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重建结束后,及时引导“自建委”向“自管委”过渡,实行家园共管、事务共商、发展共谋、和谐共建,创建市级以上“四好”新村28个。

    巴州区精选严管实帮扶凝神聚力助脱贫

      巴中市巴州区坚持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采取“4+”模式,着力配强帮扶力量、压实帮扶责任、精准帮扶措施、强化工作保障,夯实脱贫摘帽底部基础。

      一、组织意图+个人意愿,精准选派全覆盖。紧紧围绕全面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优选帮扶队伍,增强帮扶力量。一是坚持自下而上。采取干部“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把全区114个非贫困村和180个非贫困村基本情况梳理成册,从帮扶单位择优选取有大局意识、熟悉农村工作、综合能力较强、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参与“五个一”帮扶工作。二是坚持因需对接。紧贴农村需求,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分类帮扶,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重点选派党群部门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对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发展滞后的村重点选派交通、水务、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干部,对社会治安差、信访问题突出的村重点选派政法、信访部门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处置突发事件的干部,确保“五个一”帮扶力量能够起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作用。三是坚持全员参与。向114个贫困村和贫困户超过20户的180个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同时以开展“5431”行动为抓手,按照“区级领导、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学校医院在编财拨职工每人分别帮扶5户、4户、3户和不少于1户贫困户”的标准,将全区11249名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对应分解挂包全区贫困户,实现帮扶力量全覆盖。

      二、严抓细管+提质增能,精准发力强推进。紧紧围绕贫困群众脱贫奔康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力量集聚有效。一是“一办三组”统筹。成立万名党员干部挂包驻帮脱贫攻坚协调领导小组,抽调干部专职负责“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成立7个脱贫攻坚督查组、3个暗访组和29个蹲点督导组,按照“动态定标、压茬推进、定期通报、问责促效”要求,采取督查、抽查、巡查三结合,对挂包驻帮重点工作、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日督查、周通报,区委授予督查组对干部停职、启动问责、岗位调整“三项权力”,保障督查工作高位开展。二是“三张清单”传压。厘清任务清单,明确细化“五个一”帮扶力量政策宣传、产业扶助、新风培树等34项具体任务,解决帮扶干部无处下手的问题。建立责任清单,乡镇、部门与区脱贫办,帮扶干部与派出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农技巡回服务小组与乡镇分别签订帮扶目标责任书,并进行公开承诺。发送问题清单,每月向脱贫攻坚工作滞后的贫困村区级挂联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点球式”发送督办函,限期整改落实。三是“多方联动”培训。对新选派干部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并结合驻村工作实际,积极整合涉农部门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会议座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驻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工作需要对帮扶干部进行分散培训,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培训体系。今年共集中开展专题培训7次1500余人次,选派参加省、市培训59人次,举办政策对接会、培训会77次,帮助解决问题241个。

      三、保障激励+问责惩戒,精准落地见实效。紧紧围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帮扶活力。一是强化经费保障。按照每人每年3万元、2万元标准落实贫困村、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各帮扶部门(单位)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30万的保额标准为所有驻村工作组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组织一次体检。二是强化政治激励。出台《干部推动脱贫攻坚激励办法》,实行论功行赏、悬帽攻坚,对“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实施“六个优先”:优先提拔使用、优先平级重用、优先晋升非领导职务、优先确定后备干部、优先调动使用、优先聘职转岗,同时将挂包驻帮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目标绩效奖励挂钩,打破过去“吃大锅饭”局面。去年以来,已有33名优秀帮扶干部得到提拔重用,78名先进个人和32个先进集体受到各级表彰。三是强化反向问责。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出现重大问题、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乡镇(街道)、区级部门主要领导视情节进行约谈、诫勉、组织调整。对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成员、农技员等,由选派单位召回,并取消评先选优资格,两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在三类督查中被连续通报约谈3次的领导干部自动申请辞职。全年共发出督查通报26期,问责“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97人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7个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组织处理。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