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巴中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 2017年09月09日 06时4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搬迁后,不少贫困群众到巴中经开区产业园里的制鞋厂工作。

    巴中经开区中营村新村风貌。

    巴中经开区中营村贫困户家门前的菜园。

    巴中经开区郑家山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9月5日,坐在新房的沙发上,花甲之年的刘述华觉得自己仿佛在做梦,5个月前,她家的老房子还是几间快要垮掉的土坯房,“连修都不知从哪下手。”

      刘述华是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红花村的贫困户,以前不仅住得差,还欠了7500元的外债,日子过得紧巴巴。变化始于去年10月,巴中经开区在红花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如今村里14户搬迁户都住上了安全的新房。

      2011年,巴中市委决定以兴文镇为核心扩区移位巴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6年拼搏实干,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这一过程中,巴中经开区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和城乡协调发展,以易地扶贫搬迁为重要抓手,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隆成先冉熹(图片由巴中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提供)

      高标准建设功能配套向城市社区看齐

      川东北民居,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绿树成荫。走进兴文街道中营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要说日子的变化,那跟以前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雷佳华是中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人住在地质滑坡点,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还存在安全隐患,“过去的老房子,一下雨就漏雨,一天晴就缺水,路也不通,水也不方便,各个方面都制约着我们。”

      雷佳华这样的情况,以前在巴中经开区并不少见。2014年,该区精准识别出1107户3874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困难。真帮实扶,苦干实干,过去三年,巴中经开区累计脱贫930户3297人。“十三五”期间,将易地扶贫搬迁175户贫困户。

      新居怎么建?巴中经开区立足贫困区域实际和农村房屋分布分散、闲置浪费严重、土坯房存量大的资源特征,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全域全程全面规划引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系统谋划布局设计。

      聚居点选址和功能配套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选址依山就势,规划科学合理,在严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红线基础上,做到“五通、五化、五有”(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讯,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有便民超市、卫生室、幼儿园、议事中心、百姓堂),最终实现聚居点配套向城市社区看齐。

      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监管,每个聚居点现场设有专业监理,同时成立村民业主委员会,负责协调、监督项目质量及进度等。另外,引导项目建设单位就地使用民工,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又让当地群众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去年已入住61户,今年计划完成114户439人的搬迁任务。目前房屋建设全部完工,103户搬迁入住,11户完善配套建设,已发放补助资金1139万元。”巴中经开区党工委负责人介绍。

      破资金瓶颈让更多村民享发展成果

      “虽然比不上以前的房子大,但现在离乡亲们近,大家天天都能见,有啥事还能相互帮衬。”在中营村聚居点,随迁户苟于成指着自家新房说。

      “针对随迁户政策安排、新居功能配套、生产权属保障、邻里乡情维系等问题,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系列配套措施,严格政策标准不走样,让搬迁对象吃下‘定心丸’。”巴中经开区党工委负责人表示。

      苟于成以前的老房子变成了现在15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是因为村上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包括苟于成在内,曾分散在山坡上的邻居们,和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样,纷纷集中居住在聚居点内。“拆掉老房子和附属设施,得了82300元的补偿款,这套新房自己只补了8万多元。”苟于成介绍。

      钱从哪里来,是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地区的一大考验。巴中经开区以增减挂钩项目为平台,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基础,带动周边行政村有搬迁意愿的非贫困户同步搬迁,并给予适当补助,保证不同类型的群众都能受益,共享农村发展成果。在中营村,苟于成等18户随迁户就受益于此。

      破解资金难题,巴中经开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以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的周准结余指标可流转收入作为社会资本投资保障,通过公开招商社会资本投资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吸引投资0.9亿元。

      拆旧奖补换新房。新居建筑成本在15万元左右,依靠群众自身力量,难以承担。巴中经开区通过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实行“补”“奖”“助”结合,对拆旧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按建筑类型和建筑面积给予建房补助,户均可得到8万元补偿款,很大程度缓解了建房压力。拆旧面积较大的贫困户,甚至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搬进新居,有效解决了农户建房“钱从哪里来”的具体现实问题。

      此外,巴中经开区还进行廉租兜底助特困。对项目区内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采取集中供养、集体建设安置方式,按照“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配套建设了一定比例的农村廉租房。

      有业可兴传统农民有新变化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最终目的。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同时,巴中经开区同步产业发展规划和涉农规划,做到安置点规划建设在哪里,产业发展就培育延伸到哪里,避免易地扶贫搬迁中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

      李琼华是奇章街道办事处郑家山村建卡贫困户,村里引进业主发展葡萄、中药材等产业后,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到园区务工挣钱,“一天务工有60元钱,再加上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脱贫不成问题。”

      李琼华身上折射出巴中经开区多措并举助推贫困户脱贫的探索和努力。搬进了新房,还要保障“有地可种”。巴中经开区通过土地整治,将拆旧宅基地和聚居点周边零星分散的荒地、未利用土地等整理,一起复垦为耕地,配套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旱改水、坡改梯等措施,形成“田成片、水成系、路成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普遍提高10%-20%,解决了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后无地可种、耕作条件差、耕作半径过大等问题。

      做到“有事可干”。在项目实施阶段,实行“以补代投、先建后奖、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等工程建设新模式,支持村民承包或参与土地平整、沟渠疏浚等小型工程,鼓励留守剩余劳动力参加聚居点建设,并按劳支付工资,直接增加群众承包或务工收入。

      推动“有业可兴”。按照“一户一法、一村一策、多类整合、组团发展”思路,通过组建扶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产业融合,让贫困户分享巴中经开区产业发展红利。

      目前,巴中经开区对7个贫困村和13个非贫困村精准实施89个基础配套项目,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安排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有规模、有基础、有实力的大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涵盖七个贫困村的“花果+药材+蔬菜”立体种植产业示范片、观光经济带基本形成。

      此外,针对无资金、无技术、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巴中经开区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政策,通过组织“技能提升、大众创业”进行专业培训,引导他们进园区、进社区,传统农民有了新变化,确保每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

      新居、新村、新风景,巴中经开区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 2017年09月09日 06时4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搬迁后,不少贫困群众到巴中经开区产业园里的制鞋厂工作。

    巴中经开区中营村新村风貌。

    巴中经开区中营村贫困户家门前的菜园。

    巴中经开区郑家山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9月5日,坐在新房的沙发上,花甲之年的刘述华觉得自己仿佛在做梦,5个月前,她家的老房子还是几间快要垮掉的土坯房,“连修都不知从哪下手。”

      刘述华是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红花村的贫困户,以前不仅住得差,还欠了7500元的外债,日子过得紧巴巴。变化始于去年10月,巴中经开区在红花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如今村里14户搬迁户都住上了安全的新房。

      2011年,巴中市委决定以兴文镇为核心扩区移位巴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6年拼搏实干,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这一过程中,巴中经开区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和城乡协调发展,以易地扶贫搬迁为重要抓手,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隆成先冉熹(图片由巴中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提供)

      高标准建设功能配套向城市社区看齐

      川东北民居,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绿树成荫。走进兴文街道中营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要说日子的变化,那跟以前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雷佳华是中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人住在地质滑坡点,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还存在安全隐患,“过去的老房子,一下雨就漏雨,一天晴就缺水,路也不通,水也不方便,各个方面都制约着我们。”

      雷佳华这样的情况,以前在巴中经开区并不少见。2014年,该区精准识别出1107户3874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困难。真帮实扶,苦干实干,过去三年,巴中经开区累计脱贫930户3297人。“十三五”期间,将易地扶贫搬迁175户贫困户。

      新居怎么建?巴中经开区立足贫困区域实际和农村房屋分布分散、闲置浪费严重、土坯房存量大的资源特征,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全域全程全面规划引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系统谋划布局设计。

      聚居点选址和功能配套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选址依山就势,规划科学合理,在严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红线基础上,做到“五通、五化、五有”(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讯,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有便民超市、卫生室、幼儿园、议事中心、百姓堂),最终实现聚居点配套向城市社区看齐。

      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监管,每个聚居点现场设有专业监理,同时成立村民业主委员会,负责协调、监督项目质量及进度等。另外,引导项目建设单位就地使用民工,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又让当地群众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去年已入住61户,今年计划完成114户439人的搬迁任务。目前房屋建设全部完工,103户搬迁入住,11户完善配套建设,已发放补助资金1139万元。”巴中经开区党工委负责人介绍。

      破资金瓶颈让更多村民享发展成果

      “虽然比不上以前的房子大,但现在离乡亲们近,大家天天都能见,有啥事还能相互帮衬。”在中营村聚居点,随迁户苟于成指着自家新房说。

      “针对随迁户政策安排、新居功能配套、生产权属保障、邻里乡情维系等问题,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系列配套措施,严格政策标准不走样,让搬迁对象吃下‘定心丸’。”巴中经开区党工委负责人表示。

      苟于成以前的老房子变成了现在15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是因为村上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包括苟于成在内,曾分散在山坡上的邻居们,和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样,纷纷集中居住在聚居点内。“拆掉老房子和附属设施,得了82300元的补偿款,这套新房自己只补了8万多元。”苟于成介绍。

      钱从哪里来,是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地区的一大考验。巴中经开区以增减挂钩项目为平台,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基础,带动周边行政村有搬迁意愿的非贫困户同步搬迁,并给予适当补助,保证不同类型的群众都能受益,共享农村发展成果。在中营村,苟于成等18户随迁户就受益于此。

      破解资金难题,巴中经开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以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的周准结余指标可流转收入作为社会资本投资保障,通过公开招商社会资本投资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吸引投资0.9亿元。

      拆旧奖补换新房。新居建筑成本在15万元左右,依靠群众自身力量,难以承担。巴中经开区通过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实行“补”“奖”“助”结合,对拆旧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按建筑类型和建筑面积给予建房补助,户均可得到8万元补偿款,很大程度缓解了建房压力。拆旧面积较大的贫困户,甚至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搬进新居,有效解决了农户建房“钱从哪里来”的具体现实问题。

      此外,巴中经开区还进行廉租兜底助特困。对项目区内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采取集中供养、集体建设安置方式,按照“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配套建设了一定比例的农村廉租房。

      有业可兴传统农民有新变化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最终目的。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同时,巴中经开区同步产业发展规划和涉农规划,做到安置点规划建设在哪里,产业发展就培育延伸到哪里,避免易地扶贫搬迁中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

      李琼华是奇章街道办事处郑家山村建卡贫困户,村里引进业主发展葡萄、中药材等产业后,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到园区务工挣钱,“一天务工有60元钱,再加上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脱贫不成问题。”

      李琼华身上折射出巴中经开区多措并举助推贫困户脱贫的探索和努力。搬进了新房,还要保障“有地可种”。巴中经开区通过土地整治,将拆旧宅基地和聚居点周边零星分散的荒地、未利用土地等整理,一起复垦为耕地,配套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旱改水、坡改梯等措施,形成“田成片、水成系、路成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普遍提高10%-20%,解决了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后无地可种、耕作条件差、耕作半径过大等问题。

      做到“有事可干”。在项目实施阶段,实行“以补代投、先建后奖、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等工程建设新模式,支持村民承包或参与土地平整、沟渠疏浚等小型工程,鼓励留守剩余劳动力参加聚居点建设,并按劳支付工资,直接增加群众承包或务工收入。

      推动“有业可兴”。按照“一户一法、一村一策、多类整合、组团发展”思路,通过组建扶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产业融合,让贫困户分享巴中经开区产业发展红利。

      目前,巴中经开区对7个贫困村和13个非贫困村精准实施89个基础配套项目,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安排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有规模、有基础、有实力的大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涵盖七个贫困村的“花果+药材+蔬菜”立体种植产业示范片、观光经济带基本形成。

      此外,针对无资金、无技术、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巴中经开区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政策,通过组织“技能提升、大众创业”进行专业培训,引导他们进园区、进社区,传统农民有了新变化,确保每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

      新居、新村、新风景,巴中经开区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