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复制“农科村” 高原上崛起藏家乐

  • 2017年09月25日 16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今年8月,郫都区援建道孚万亩高原油菜基地开出了美丽的花。 郫都区援建工作队供图

      “丹巴的风,道孚的葱。”9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甘孜州道孚县麻孜乡沟尔普村的大葱种植基地,真正见识了道孚的葱——个头大,味道冲。

      沟尔普村这座麦粒神山下的小村庄,正依托大葱、藏香猪等现代农业产业,农旅互动,搞起了旅游。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郫都区援藏工作队近水楼台,引进郫都农家乐开发团队,全力将其打造成高原的“农科村”。

      瞄准高端市场大葱也有礼盒装

      离道孚大葱种植基地还有100米左右,记者便闻到了葱香。走进基地,一排排道孚大葱长势正好,最粗的葱叶有三根指头那么粗。

      记者原本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拔起1棵葱来,没有想到费尽力气,都没拔出来。

      “大部分葱白埋在地下,用手很难拔起来。”郫都区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道孚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闵晓春边介绍,边找来1根木棒,撬起1棵大葱。这颗大葱足足有1.1米长,葱白部分有40厘米左右。

      “这棵大葱拌土鸡,味道简直不摆了。”闵晓春说,道孚大葱名声响亮,但一直以来都处于农户散种的状态,量少、规模小。今年初,郫都区援藏工作队引进郫都区志华农场,指导成立沟尔普村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沟尔普村300余亩土地,建设道孚大葱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区。

      村民索朗扎西和工友们正在清理田间杂草。索朗扎西从建基地开始就在这里干活,“1个月能挣2000多元,在家门口打工又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比自己种好多了。”

      志华农场道孚大葱基地负责人叶洪亚算了1笔账:“1亩地产量平均按2000公斤计算,平均每公斤7元钱,刨除成本,基地每年赚上200万元不成问题。”

      大葱还未全面上市,就已引来不少商户前来洽谈收购。不过,在叶洪亚心里,未来道孚大葱的目标市场将是更广阔、更高端的国内外市场。这两天他一直忙着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相关认证事务,还同步开发出新鲜大葱礼品盒。“一盒装1.5公斤,80元,已经被预订了200盒了。”

      “过去种植青稞亩均纯收入不到400元,现在流转土地种大葱,预计每亩纯收入5000元左右。”麻孜乡党委书记白玛益西说,基地带动效应已显现出来,周边不少群众也开始规模种植大葱。

      种养循环藏香猪“不愁卖”

      “大葱长得好,与旁边的藏香猪养殖基地有很大关系。”郫都区援藏工作队副领队肖健介绍,种养循环,种植基地的大葱使用的肥料全部来自藏香猪养殖基地。

      两个基地直线距离不过500米。

      在藏香猪养殖基地,一群群藏香猪正在一个“干混运动场”上追逐嬉戏。

      “光给藏香猪活动的院子就有10亩左右。”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健康介绍,该基地于2016年9月启动,在郫都区援藏工作队的帮扶下,经过2期建设和整体风貌改造提升。这里建成了占地61亩,圈舍及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余万元。

      与大葱种植基地一样,这个基地也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转。此外,麻孜乡还整合功龙村、油龙村等6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壮大资金102万元,成立麻孜乡互助脱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藏香猪养殖。

      根据合作协议,养殖基地每年要给6个贫困村固定分红22万元,同时进行盈利二次分成,分配利润的10%,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经过1年多的喂养,部分藏香猪可以陆续出栏了。“不愁卖。”张健康说,他的目标是未来把藏香猪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负责联系该项目的援藏工作队队员李阳东介绍,目前基地生猪存栏量1300余头,预计年内可出栏生猪1500头,今年可带动6个贫困村增收2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务工增收10万元。

      以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全村发展藏家乐

      沟尔普村距道孚县城4公里左右,村旁有个小海子——汊措嘎布,几十只野鸭在里面蹿上蹿下。

      有景观资源,又有藏香猪、道孚大葱等农产品资源,为此,郫都区援藏工作队将郫都区餐饮协会引进到沟尔普村,与沟尔普村旅游发展合作社一起开发新式藏家乐。

      采访当天,记者在沟尔普村看到,村口正在修牌坊,不少村民的家门口是清清的河流。每户村民家修起了藏房,且有独立的小院子。院子里的果树上,苹果已挂满了枝头。

      郫都农家乐开发团队租下村民巴登家的藏房,挂起了“道孚县藏家乐示范点”的牌子,开始运营藏家乐。这里也成为道孚大葱和藏香猪对外展示和销售的又一平台。

      中午吃饭的时候,藏香猪肉和道孚大葱都被摆上了餐桌。“准备以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全村发展藏家乐。”采访当天,郫都农家乐开发团队负责人周高鹏又从郫都区带来1名大堂经理和2名服务员。“先从餐饮开始,下一步拓展民宿。”

      巴登的2个女儿拥珍和戈玛就在示范点打工,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拥珍说,刚开始乡亲们都不理解他们把房子租出来做藏家乐,现在好多村民都跑来参观,也想跟着搞藏家乐。

      “扶持培育藏区特色产业,不是给点钱,帮着建个基地就完了,而是真正引入市场主体,让产业发展有依托、可持续发展。”闵晓春说,这几个产业项目都引进了专业的龙头企业、团队进行打造,综合采用企业带动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打通产、销、推广链条,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推动道孚县脱贫攻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 罗向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复制“农科村” 高原上崛起藏家乐

  • 2017年09月25日 16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今年8月,郫都区援建道孚万亩高原油菜基地开出了美丽的花。 郫都区援建工作队供图

      “丹巴的风,道孚的葱。”9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甘孜州道孚县麻孜乡沟尔普村的大葱种植基地,真正见识了道孚的葱——个头大,味道冲。

      沟尔普村这座麦粒神山下的小村庄,正依托大葱、藏香猪等现代农业产业,农旅互动,搞起了旅游。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郫都区援藏工作队近水楼台,引进郫都农家乐开发团队,全力将其打造成高原的“农科村”。

      瞄准高端市场大葱也有礼盒装

      离道孚大葱种植基地还有100米左右,记者便闻到了葱香。走进基地,一排排道孚大葱长势正好,最粗的葱叶有三根指头那么粗。

      记者原本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拔起1棵葱来,没有想到费尽力气,都没拔出来。

      “大部分葱白埋在地下,用手很难拔起来。”郫都区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道孚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闵晓春边介绍,边找来1根木棒,撬起1棵大葱。这颗大葱足足有1.1米长,葱白部分有40厘米左右。

      “这棵大葱拌土鸡,味道简直不摆了。”闵晓春说,道孚大葱名声响亮,但一直以来都处于农户散种的状态,量少、规模小。今年初,郫都区援藏工作队引进郫都区志华农场,指导成立沟尔普村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沟尔普村300余亩土地,建设道孚大葱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区。

      村民索朗扎西和工友们正在清理田间杂草。索朗扎西从建基地开始就在这里干活,“1个月能挣2000多元,在家门口打工又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比自己种好多了。”

      志华农场道孚大葱基地负责人叶洪亚算了1笔账:“1亩地产量平均按2000公斤计算,平均每公斤7元钱,刨除成本,基地每年赚上200万元不成问题。”

      大葱还未全面上市,就已引来不少商户前来洽谈收购。不过,在叶洪亚心里,未来道孚大葱的目标市场将是更广阔、更高端的国内外市场。这两天他一直忙着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相关认证事务,还同步开发出新鲜大葱礼品盒。“一盒装1.5公斤,80元,已经被预订了200盒了。”

      “过去种植青稞亩均纯收入不到400元,现在流转土地种大葱,预计每亩纯收入5000元左右。”麻孜乡党委书记白玛益西说,基地带动效应已显现出来,周边不少群众也开始规模种植大葱。

      种养循环藏香猪“不愁卖”

      “大葱长得好,与旁边的藏香猪养殖基地有很大关系。”郫都区援藏工作队副领队肖健介绍,种养循环,种植基地的大葱使用的肥料全部来自藏香猪养殖基地。

      两个基地直线距离不过500米。

      在藏香猪养殖基地,一群群藏香猪正在一个“干混运动场”上追逐嬉戏。

      “光给藏香猪活动的院子就有10亩左右。”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健康介绍,该基地于2016年9月启动,在郫都区援藏工作队的帮扶下,经过2期建设和整体风貌改造提升。这里建成了占地61亩,圈舍及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余万元。

      与大葱种植基地一样,这个基地也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转。此外,麻孜乡还整合功龙村、油龙村等6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壮大资金102万元,成立麻孜乡互助脱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藏香猪养殖。

      根据合作协议,养殖基地每年要给6个贫困村固定分红22万元,同时进行盈利二次分成,分配利润的10%,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经过1年多的喂养,部分藏香猪可以陆续出栏了。“不愁卖。”张健康说,他的目标是未来把藏香猪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负责联系该项目的援藏工作队队员李阳东介绍,目前基地生猪存栏量1300余头,预计年内可出栏生猪1500头,今年可带动6个贫困村增收2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务工增收10万元。

      以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全村发展藏家乐

      沟尔普村距道孚县城4公里左右,村旁有个小海子——汊措嘎布,几十只野鸭在里面蹿上蹿下。

      有景观资源,又有藏香猪、道孚大葱等农产品资源,为此,郫都区援藏工作队将郫都区餐饮协会引进到沟尔普村,与沟尔普村旅游发展合作社一起开发新式藏家乐。

      采访当天,记者在沟尔普村看到,村口正在修牌坊,不少村民的家门口是清清的河流。每户村民家修起了藏房,且有独立的小院子。院子里的果树上,苹果已挂满了枝头。

      郫都农家乐开发团队租下村民巴登家的藏房,挂起了“道孚县藏家乐示范点”的牌子,开始运营藏家乐。这里也成为道孚大葱和藏香猪对外展示和销售的又一平台。

      中午吃饭的时候,藏香猪肉和道孚大葱都被摆上了餐桌。“准备以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全村发展藏家乐。”采访当天,郫都农家乐开发团队负责人周高鹏又从郫都区带来1名大堂经理和2名服务员。“先从餐饮开始,下一步拓展民宿。”

      巴登的2个女儿拥珍和戈玛就在示范点打工,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拥珍说,刚开始乡亲们都不理解他们把房子租出来做藏家乐,现在好多村民都跑来参观,也想跟着搞藏家乐。

      “扶持培育藏区特色产业,不是给点钱,帮着建个基地就完了,而是真正引入市场主体,让产业发展有依托、可持续发展。”闵晓春说,这几个产业项目都引进了专业的龙头企业、团队进行打造,综合采用企业带动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打通产、销、推广链条,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推动道孚县脱贫攻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 罗向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