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凉山启动“以购代捐”助力脱贫

  • 2017年06月14日 15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精准扶贫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

      6月9日,记者来到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阉鸡在树下欢快觅食,阉鸡养殖已成为谷莫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政府帮我们联系好买主,1只鸡市价在150元左右,今年仅这一项我家就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以后,我将继续养殖阉鸡,按一年养三批次、每批次养20只算,一年可以卖60只阉鸡,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这是谷莫村村民俄底曲西算的一笔账。

      俄底曲西口中所谓的“政府联系好了买主”,其实是扶贫的一种新模式——“以购代捐”。5月20日,凉山州“以购代捐”精准扶贫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谷莫村签订了“以购代捐”农产品购销协议。

      5月31日,凉山州印发了《“以购代捐”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将重点在全州2072个贫困村开展“以购代捐”活动。

      凉山州委副书记陈忠义认为,开展“以购代捐”活动,是扶贫帮扶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的转变,有助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探索

      爱心认领拓宽农产品销路

      谷莫村有141户570人,其中贫困户32户134人,属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10月,谷莫村由凉山州政府办对口帮扶。

      驻村工作组因势利导,以特色养殖业为抓手,为短期发展注入活力。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发展生态阉鸡养殖。2016年,户均养殖阉鸡15只以上,全村年出栏阉鸡2000多只。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阉鸡销路问题凸显,本地市场需求量不大,外地市场去不了,导致市场压价、低价抛售等情况时有发生,极个别养殖户在急需用钱的时候,甚至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出售,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严重损坏了养殖户的利益,挫伤了村民脱贫的积极性。

      为改变这种“只管养、不管卖”的粗放式扶持模式,驻村工作组利用驻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销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销售压力,但因物流不便,销售成本高,加之缺少权威网络平台支撑,市场不稳定性,短期内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增收渠道。

      2016年底,爱心企业成都尚膳食品公司到谷莫村捐款捐物,经多次沟通后,达成了“扶贫不只是给钱给物”的共识,决定采取“以购代捐”的模式,将谷莫村作为企业员工生活物资的采购点,长期定点收购谷莫村的核桃、蜂蜜、阉鸡等绿色生态农特产品。

      今年1月,成都尚膳食品公司在谷莫村订购了100只生态阉鸡,并交付了定金5000元作为农户购置鸡苗及养殖的前期费用。目前,这100只生态阉鸡即将交付,预计实现利润1.5万元以上。

      谷莫村第一书记罗雅宏说,现在驻村工作组成员,人人当起了微商,在微信等平台上,采取“以购代捐”的形式,预售蜂蜜63公斤,收到货款1.26万元。

      4月,凉山州政府办也在谷莫村开展了“以购代捐”爱心认购活动,并向州政府办干部职工发出倡议,采购谷莫村农特产品。目前,州政府办机关食堂、干部职工已经在谷莫村认购了1万余元的农特产品。

      倡议

      建立新型帮扶协作关系

      凉山州开展的“以购代捐”,是让帮扶者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贫困户家中购买农副产品,替代资金捐赠帮扶,这是一种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新型扶贫模式。

      凉山州扶贫开发协会倡议,积极推动“以购代捐”。凉山州政协副主席、州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赵玉聪说,“以购代捐”是对传统扶贫模式的有益补充。“截至2016年底,凉山州仍有近53万贫困人口,面广、量大、程度深,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5月20日,凉山州召开“以购代捐”扶贫攻坚活动动员大会,省安监局、凉山州纪委、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公司分别与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雷波县汶水镇颜家湾村、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雷波县莫红乡莫红村,签订了“以购代捐”农产品购销协议。

      “根据约定,我们将向对方供应蔬菜、畜禽、水果、干果等农产品,我们提供的农产品,必须是本村生产的,不得从外购买。”雷波县汶水镇颜家湾村负责人说。

      对于供货价格,几份协议均明确,双方根据市场情况商定具体供货价格,购买者以略高于市场价格购买农产品,但不得超过10%,双方不得随意抬价、降价。根据协议,贫困村必须保证农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尽最大能力保障货源充足。

      罗雅宏说,根据协议,谷莫村将为佛山对口帮扶的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农产品。加上此前已有的协议,目前已有两家公司订购谷莫村的农产品。俄底曲西又谋划着再养一些土鸡和蜜蜂。

      扩面

      2072个贫困村全覆盖

      记者从凉山州委农工委办公室了解到,凉山州将在全州范围内积极推行“以购代捐”社会扶贫模式,组织引导干部职工、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适当的价格,直接从帮扶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家中购买农副产品,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其中,重点是全州的2072个贫困村,并逐步覆盖其他散居贫困户。

      具体来看,凉山州鼓励和引导全州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采取一个帮扶单位(企业)认购一个或多个贫困村农产品的方式,根据家庭和单位食堂需求,将对口帮扶贫困村作为干部职工生活物资采购点,以适当的价格直接购买贫困农户现成的农副产品。

      同时,倡议对口帮扶凉山州的中央、省级机关、企业,广东佛山、浙江湖州对口援助部门和企业,省内“11+11”对口帮扶,“国企入凉”“万企帮万村”等参与部门和企业,认购受扶地农产品,稳定长期供需协作关系,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

      “这既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帮扶单位与受扶群众的有效途径,又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手段。”凉山州委农工委办公室负责人说,开展“以购代捐”活动,对于深化凉山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市场化生产、精准化销售,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何勤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凉山启动“以购代捐”助力脱贫

  • 2017年06月14日 15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精准扶贫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

      6月9日,记者来到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阉鸡在树下欢快觅食,阉鸡养殖已成为谷莫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政府帮我们联系好买主,1只鸡市价在150元左右,今年仅这一项我家就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以后,我将继续养殖阉鸡,按一年养三批次、每批次养20只算,一年可以卖60只阉鸡,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这是谷莫村村民俄底曲西算的一笔账。

      俄底曲西口中所谓的“政府联系好了买主”,其实是扶贫的一种新模式——“以购代捐”。5月20日,凉山州“以购代捐”精准扶贫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谷莫村签订了“以购代捐”农产品购销协议。

      5月31日,凉山州印发了《“以购代捐”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将重点在全州2072个贫困村开展“以购代捐”活动。

      凉山州委副书记陈忠义认为,开展“以购代捐”活动,是扶贫帮扶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的转变,有助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探索

      爱心认领拓宽农产品销路

      谷莫村有141户570人,其中贫困户32户134人,属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10月,谷莫村由凉山州政府办对口帮扶。

      驻村工作组因势利导,以特色养殖业为抓手,为短期发展注入活力。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发展生态阉鸡养殖。2016年,户均养殖阉鸡15只以上,全村年出栏阉鸡2000多只。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阉鸡销路问题凸显,本地市场需求量不大,外地市场去不了,导致市场压价、低价抛售等情况时有发生,极个别养殖户在急需用钱的时候,甚至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出售,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严重损坏了养殖户的利益,挫伤了村民脱贫的积极性。

      为改变这种“只管养、不管卖”的粗放式扶持模式,驻村工作组利用驻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销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销售压力,但因物流不便,销售成本高,加之缺少权威网络平台支撑,市场不稳定性,短期内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增收渠道。

      2016年底,爱心企业成都尚膳食品公司到谷莫村捐款捐物,经多次沟通后,达成了“扶贫不只是给钱给物”的共识,决定采取“以购代捐”的模式,将谷莫村作为企业员工生活物资的采购点,长期定点收购谷莫村的核桃、蜂蜜、阉鸡等绿色生态农特产品。

      今年1月,成都尚膳食品公司在谷莫村订购了100只生态阉鸡,并交付了定金5000元作为农户购置鸡苗及养殖的前期费用。目前,这100只生态阉鸡即将交付,预计实现利润1.5万元以上。

      谷莫村第一书记罗雅宏说,现在驻村工作组成员,人人当起了微商,在微信等平台上,采取“以购代捐”的形式,预售蜂蜜63公斤,收到货款1.26万元。

      4月,凉山州政府办也在谷莫村开展了“以购代捐”爱心认购活动,并向州政府办干部职工发出倡议,采购谷莫村农特产品。目前,州政府办机关食堂、干部职工已经在谷莫村认购了1万余元的农特产品。

      倡议

      建立新型帮扶协作关系

      凉山州开展的“以购代捐”,是让帮扶者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贫困户家中购买农副产品,替代资金捐赠帮扶,这是一种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新型扶贫模式。

      凉山州扶贫开发协会倡议,积极推动“以购代捐”。凉山州政协副主席、州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赵玉聪说,“以购代捐”是对传统扶贫模式的有益补充。“截至2016年底,凉山州仍有近53万贫困人口,面广、量大、程度深,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5月20日,凉山州召开“以购代捐”扶贫攻坚活动动员大会,省安监局、凉山州纪委、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公司分别与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雷波县汶水镇颜家湾村、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雷波县莫红乡莫红村,签订了“以购代捐”农产品购销协议。

      “根据约定,我们将向对方供应蔬菜、畜禽、水果、干果等农产品,我们提供的农产品,必须是本村生产的,不得从外购买。”雷波县汶水镇颜家湾村负责人说。

      对于供货价格,几份协议均明确,双方根据市场情况商定具体供货价格,购买者以略高于市场价格购买农产品,但不得超过10%,双方不得随意抬价、降价。根据协议,贫困村必须保证农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尽最大能力保障货源充足。

      罗雅宏说,根据协议,谷莫村将为佛山对口帮扶的广东南海小农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农产品。加上此前已有的协议,目前已有两家公司订购谷莫村的农产品。俄底曲西又谋划着再养一些土鸡和蜜蜂。

      扩面

      2072个贫困村全覆盖

      记者从凉山州委农工委办公室了解到,凉山州将在全州范围内积极推行“以购代捐”社会扶贫模式,组织引导干部职工、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适当的价格,直接从帮扶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家中购买农副产品,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其中,重点是全州的2072个贫困村,并逐步覆盖其他散居贫困户。

      具体来看,凉山州鼓励和引导全州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采取一个帮扶单位(企业)认购一个或多个贫困村农产品的方式,根据家庭和单位食堂需求,将对口帮扶贫困村作为干部职工生活物资采购点,以适当的价格直接购买贫困农户现成的农副产品。

      同时,倡议对口帮扶凉山州的中央、省级机关、企业,广东佛山、浙江湖州对口援助部门和企业,省内“11+11”对口帮扶,“国企入凉”“万企帮万村”等参与部门和企业,认购受扶地农产品,稳定长期供需协作关系,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

      “这既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帮扶单位与受扶群众的有效途径,又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手段。”凉山州委农工委办公室负责人说,开展“以购代捐”活动,对于深化凉山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市场化生产、精准化销售,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何勤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