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68期

  • 2017年05月27日 15时00分
  • 来源: 四川扶贫移民网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5月16日

    “四个着力”落地落稳“四个持续”抓实抓深

    ——雅安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发起脱贫攻坚新攻


      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夯实硬化攻坚举措,雅安市围绕长效抓布局、聚焦常态促落实,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精细量定12条措施,精准对应责任单位,以“四个着力”形成“四个持续”的有效手段,发起脱贫攻坚新一轮攻势。

      一、着力全面,持续精准定位确保“两覆盖”

      (一)全面覆盖贫困人口。全市8个县(区)和飞地园区(经开区)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乡(镇)、行政村全覆盖识别,重点突出建档立卡261个贫困村、统筹兼顾非贫困村的插花贫困户。实现全市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十三五”期间新增、返贫人口全覆盖,不落下一户一人,切实做到精准聚点、动态管理。

      (二)全面覆盖帮扶责任。在健全干部驻村“五个一”帮扶的基础上加快促成针对“插花式”贫困户的助力,参照“五个一”帮扶机制,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落实“三个一”帮扶,即有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以下的非贫困村,每户贫困户均落实帮扶责任人。

      二、着力加强,持续稳定增收确保“两不愁”

      (一)加强低保政策兜底。持续完善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同步提高、“两线合一”的工作机制,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脱贫。进一步研究完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核算与评估办法,把残疾康复、患重病等人员的刚性支出和务工就业成本纳入贫困家庭支出内容。每年年初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低保兜底“回头看”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清理“脱贫即脱保”“符合条件未纳入”等情况,切实将满足低保条件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二)加强产业精准扶贫。一是精准制定规划,立足雅安市生态资源禀赋,统筹推进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种养业发展,突出比较优势,形成“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发展格局。二是精准投入资金,搭建产业精准扶贫对接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市场经营主体作用,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扶贫资金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主体走、主体跟着市场走。三是精准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在田间管理、农资配送、农机作业、产品营销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采取“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方式,以吸纳就业、以购代帮等形式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四是精准指导服务,根据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驻村农技员队伍,以县(区)为单位组建专家服务团,搭建农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远程技术支持和上门指导,为产业发展链条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加强就业创业帮扶。以“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等“1+8”灾后重建工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吸纳农村贫困群众就业激励机制,鼓励园区、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对招用贫困人员的单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自主劳务输出的,给予交通补贴;对组织用人单位招用贫困家庭劳动力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就业服务补贴。积极探索“回乡创业产业园”“农民奔康产业园”等新模式,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四)加强农旅融合扶贫。以建设中国大熊猫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契机,依托贫困村旅游资源,培育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深化“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推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三种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继续推进6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和示范提升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度假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精品经营点和精品民宿,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和品牌建设。积极推动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鼓励贫困地区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等旅游商品销售模式。充分依托蒙顶山茶文化节、汉源梨花节、石棉黄果柑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搭建乡村营销平台,辐射带动贫困村成为旅游热点,引导贫困群众就业创业。

      三、着力完善,持续加大投入确保“三保障”

      (一)完善安全住房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边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户住房情况逐一摸底排除,建立贫困群众住房管理动态台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安全选择建房地址,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优化农房居住功能,加强建房监督管理。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对贫困户住房的水电、厨房、厕所、圈舍、庭院等配套设施实施改造,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开展摸底排查,精准掌握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并按病种、病情逐户分类建档管理。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和“十免四补助”政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资金,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按各地区的最低档次缴费标准全额代缴。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医保扶持,对贫困人口县域内就医,医疗费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报销、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的顺序予以保障,在积极争取省级医药爱心扶贫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予以救助后,再使用各县(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对贫困人口县域外就医,在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基础上,提供县级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以及省级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等救助方式。

      (三)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精准对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就学情况,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台账,并全面落实各学段学生相对应的资助政策。推动教育救助基金发挥作用,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救助,充分解决贫困学生在享受相关资助政策外的就学困难问题。加强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重点地区和初中等重点学段、以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流动的监控,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

      四、着力深入,持续巩固提升确保“四个好”

      (一)深入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农民夜校”建设和“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抓好贫困群众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除陋习、树新风。加大对党员带头致富、能人带头致富的扶持力度,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在扶贫项目立项前充分征求意见,活化基层群众的全程参与和监督作用。

      (二)深入动员各界力量。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置帮扶力量、细化明确帮扶责任、严格加强帮扶管理、逗硬落实帮扶考核,确保干部真帮实扶、群众真脱实退。充分调动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各级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形成责任共同体。

      (三)深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总结提炼,不断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广泛宣传在全市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传播感人事迹,形成正确价值引领。进一步鲜明用人导向,对在急难险重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加大提拔使用力度。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68期

  • 2017年05月27日 15时00分
  • 来源: 四川扶贫移民网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5月16日

    “四个着力”落地落稳“四个持续”抓实抓深

    ——雅安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发起脱贫攻坚新攻


      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夯实硬化攻坚举措,雅安市围绕长效抓布局、聚焦常态促落实,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精细量定12条措施,精准对应责任单位,以“四个着力”形成“四个持续”的有效手段,发起脱贫攻坚新一轮攻势。

      一、着力全面,持续精准定位确保“两覆盖”

      (一)全面覆盖贫困人口。全市8个县(区)和飞地园区(经开区)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乡(镇)、行政村全覆盖识别,重点突出建档立卡261个贫困村、统筹兼顾非贫困村的插花贫困户。实现全市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十三五”期间新增、返贫人口全覆盖,不落下一户一人,切实做到精准聚点、动态管理。

      (二)全面覆盖帮扶责任。在健全干部驻村“五个一”帮扶的基础上加快促成针对“插花式”贫困户的助力,参照“五个一”帮扶机制,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落实“三个一”帮扶,即有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以下的非贫困村,每户贫困户均落实帮扶责任人。

      二、着力加强,持续稳定增收确保“两不愁”

      (一)加强低保政策兜底。持续完善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同步提高、“两线合一”的工作机制,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脱贫。进一步研究完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核算与评估办法,把残疾康复、患重病等人员的刚性支出和务工就业成本纳入贫困家庭支出内容。每年年初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低保兜底“回头看”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清理“脱贫即脱保”“符合条件未纳入”等情况,切实将满足低保条件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二)加强产业精准扶贫。一是精准制定规划,立足雅安市生态资源禀赋,统筹推进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种养业发展,突出比较优势,形成“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发展格局。二是精准投入资金,搭建产业精准扶贫对接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市场经营主体作用,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扶贫资金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主体走、主体跟着市场走。三是精准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在田间管理、农资配送、农机作业、产品营销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采取“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方式,以吸纳就业、以购代帮等形式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四是精准指导服务,根据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驻村农技员队伍,以县(区)为单位组建专家服务团,搭建农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远程技术支持和上门指导,为产业发展链条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加强就业创业帮扶。以“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等“1+8”灾后重建工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吸纳农村贫困群众就业激励机制,鼓励园区、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对招用贫困人员的单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自主劳务输出的,给予交通补贴;对组织用人单位招用贫困家庭劳动力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就业服务补贴。积极探索“回乡创业产业园”“农民奔康产业园”等新模式,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四)加强农旅融合扶贫。以建设中国大熊猫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契机,依托贫困村旅游资源,培育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深化“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推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三种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继续推进6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和示范提升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度假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精品经营点和精品民宿,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和品牌建设。积极推动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鼓励贫困地区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等旅游商品销售模式。充分依托蒙顶山茶文化节、汉源梨花节、石棉黄果柑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搭建乡村营销平台,辐射带动贫困村成为旅游热点,引导贫困群众就业创业。

      三、着力完善,持续加大投入确保“三保障”

      (一)完善安全住房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边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户住房情况逐一摸底排除,建立贫困群众住房管理动态台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安全选择建房地址,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优化农房居住功能,加强建房监督管理。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对贫困户住房的水电、厨房、厕所、圈舍、庭院等配套设施实施改造,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开展摸底排查,精准掌握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并按病种、病情逐户分类建档管理。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和“十免四补助”政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资金,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按各地区的最低档次缴费标准全额代缴。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医保扶持,对贫困人口县域内就医,医疗费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报销、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的顺序予以保障,在积极争取省级医药爱心扶贫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予以救助后,再使用各县(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对贫困人口县域外就医,在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基础上,提供县级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以及省级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等救助方式。

      (三)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精准对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就学情况,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台账,并全面落实各学段学生相对应的资助政策。推动教育救助基金发挥作用,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救助,充分解决贫困学生在享受相关资助政策外的就学困难问题。加强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重点地区和初中等重点学段、以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流动的监控,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

      四、着力深入,持续巩固提升确保“四个好”

      (一)深入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农民夜校”建设和“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抓好贫困群众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除陋习、树新风。加大对党员带头致富、能人带头致富的扶持力度,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在扶贫项目立项前充分征求意见,活化基层群众的全程参与和监督作用。

      (二)深入动员各界力量。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置帮扶力量、细化明确帮扶责任、严格加强帮扶管理、逗硬落实帮扶考核,确保干部真帮实扶、群众真脱实退。充分调动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各级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形成责任共同体。

      (三)深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总结提炼,不断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广泛宣传在全市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传播感人事迹,形成正确价值引领。进一步鲜明用人导向,对在急难险重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加大提拔使用力度。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