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67期

  • 2017年05月27日 14时58分
  • 来源: 四川扶贫移民网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5月15日

    甘孜州抓实三开局扎实推进2017年脱贫攻坚

      2017年,甘孜州紧盯“366个贫困村退出、11787户48524人脱贫、泸定县摘帽”的目标任务,按照“起步一季度、快上二季度、大干三季度、收官四季度”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推进全年脱贫攻坚工作。

      抓实“项目”开局。提出“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4月初全面开工建设,要在停工令下达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硬性要求。要求各地已开工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序时进度,加快项目进度;前期已完成、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还未开工项目,抓紧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待施工条件一旦具备就马上开工;没有开工项目,要找准症结、做好论证、抓紧推进,确保尽快开工。要求22个扶贫专项计划牵头部门按照年度实施方案,想方设法争项目、筹资金、聚力量、搞督导,确保22个扶贫专项更接地气、服水土,千方百计抓落实、抓推进、抓进度、抓成效,确保专项计划顺利实施。

      抓实“重点”开局。一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年内完成3232户126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856户13693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3084户危房改造,建成191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2602公里,巩固提升283个村20933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完成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61个,解决34个贫困村通讯难题。二是着力弥补社会事业欠账。确保年内建成319所村级卫生室、366所文化活动室、41所幼儿园和泸定县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扎实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实施低保兜底4619户15541人。抓好医疗、教育软硬件提升,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扶贫村产业扶持基金、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五项基金”。抓好“四好村”创建和“农民夜校”建设,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三是着力规范宗教行为。深化开展“五二三”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依法打击宗教干涉牲畜出栏和群众生产生活的违法行动,着力解决戒杀生泛化、群众宗教负担过重的现实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更加符合政策精神、更加顺应群众期盼、更加体现各地特色。

      抓实“产业”开局。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坚持因村因人、因地制宜解决增收问题,夯实持续增收基础,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切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旅游+”“生态+”“互联网+”“园区+”“飞机+”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全域旅游“两环一带”布局,结合7个省级百镇试点、300个州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7个、示范村52个。依托“圣洁甘孜”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发展“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建设1个州级、2个县级、5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二是围绕农牧业“一圈一带一走廊”布局,全面启动“东部、北部、南部”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产业示范带建设,加快建设6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确保年内建成特色农业基地7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90万亩、特色养殖小区40个,力争每个乡镇有1—2个主导产业,每个村有1—2个增收产业,实现农牧民稳定增收。三是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各村的现有资源,实现滚动发展、长效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使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宣汉县探索“5+1”同向发力新模式

      宣汉县围绕建成“全省脱贫奔康示范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开发扶贫”战略,聚焦落实“七个一批”“十个专项扶贫方案”“七大攻坚行动”精准脱贫措施,成功探索出一条“工商资本带动、政府帮扶联动、基础建设拉动、布局产业推动、道德教育互动+党建引领聚力”的“5+1”同向发力脱贫攻坚新模式。2016年成功完成55个贫困村退出、减贫3.8万人,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一、工商资本带动“治穷窝”。坚持做好农村资源利用这篇文章,借力工商资本,激发农村自生动力。实施“村企联盟”建设,通过信息共享、发展共融,实现村企双赢。庙安乡引进业主注册水果专业合作社,所得收益10%为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为合作社公积金、20%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分红、30%为股权量化分红、30%为社员分红资金,探索建立专合社带动“11233”分成模式,实现“三赢”局面。借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电商物流渠道,建立本土县、乡、村三级电商平台,实行群众寄卖和签约订购等方式,将本土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成功打造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格局,全年线上销售累计突破2亿元。

      二、政府帮扶联动“拔穷根”。采取“1+N”帮扶机制(一个贫困户由多个帮扶干部帮扶),加大帮扶力量整合力度,全县联系县领导、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驻村农技员、驻村法律顾问等“5+1”帮扶力量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大脱贫”工作格局。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走访群众23万余人次,帮助出点子6232个,为贫困户办好事实事5100多件,解决产业发展难题4534个,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35起,争取帮扶物资及资金1100余万元,协调项目230多个,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三、基础建设拉动“改穷貎”。突出解决脱贫奔康瓶颈制约,集中力量开展消除农村危房和土坯房、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骨干产业培育、农村环境治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七大攻坚行动”,彻底改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的现状,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全县硬化村道公路452公里,新建饮水安全工程145处,解决4.2万贫困人口饮水难问题,完成87个行政村农网改造,65个行政村通宽带,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228人、农村危房改造2775户,高标准完成全县568个村(社区)的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和10个乡镇共5473户的农村危房和土坯房改造任务。

      四、布局产业推动“换穷业”。以助农增收为主线,突出发展“牛、药、果、茶、菌”5大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坚持把提高贫困群众转移就业能力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定向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功引进河北卓达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培育更多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解决务工就业10余万人。2016年新增蜀宣花牛1万余头,新发展核桃1万余亩、脆李10余万亩、中药材20余万亩、茶叶1万余亩、食用菌100余万棒,带动新建家庭农场190个,发展职业农民2000余人,带动3500余户贫困群众直接脱贫,实现建设发展一片、脱贫致富一片的目标。

      五、道德教育互动“治穷病”。坚持“扶贫先扶志”,深入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激励贫困群众争当“脱贫先进”,倡树文明新风、重塑淳朴民风,有力破除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有效激发群众脱贫斗志,真正让贫困群众的文明意识树起来、理想信念强起来、精神面貌好起来。2016年度,全县共评选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村73个、思想道德建设模范户5.9万户、达标户21万,在农历春节前夕,达标户以上家庭均挂上了特制的大红灯笼,创新模式在全国专题会议上交流,反响强烈。

      六、党建引领聚力“脱穷帽”。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主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意识,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把党员干部锻造成脱贫攻坚的先锋模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政治领导核心和一线指挥部,营造脱贫攻坚永争先锋浓厚氛围。广泛推行“强村帮弱村”机制、“强企帮弱村”模式,充分发挥先进村多方优势对贫困村进行全面帮扶,加快后进村转化提高,通过强弱互补、结对帮带、抱团发展,加快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步伐,全县结成82对帮扶对子,83家企业帮扶52个贫困村。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67期

  • 2017年05月27日 14时58分
  • 来源: 四川扶贫移民网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5月15日

    甘孜州抓实三开局扎实推进2017年脱贫攻坚

      2017年,甘孜州紧盯“366个贫困村退出、11787户48524人脱贫、泸定县摘帽”的目标任务,按照“起步一季度、快上二季度、大干三季度、收官四季度”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推进全年脱贫攻坚工作。

      抓实“项目”开局。提出“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4月初全面开工建设,要在停工令下达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硬性要求。要求各地已开工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序时进度,加快项目进度;前期已完成、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还未开工项目,抓紧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待施工条件一旦具备就马上开工;没有开工项目,要找准症结、做好论证、抓紧推进,确保尽快开工。要求22个扶贫专项计划牵头部门按照年度实施方案,想方设法争项目、筹资金、聚力量、搞督导,确保22个扶贫专项更接地气、服水土,千方百计抓落实、抓推进、抓进度、抓成效,确保专项计划顺利实施。

      抓实“重点”开局。一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年内完成3232户126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856户13693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3084户危房改造,建成191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2602公里,巩固提升283个村20933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完成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61个,解决34个贫困村通讯难题。二是着力弥补社会事业欠账。确保年内建成319所村级卫生室、366所文化活动室、41所幼儿园和泸定县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扎实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实施低保兜底4619户15541人。抓好医疗、教育软硬件提升,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扶贫村产业扶持基金、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五项基金”。抓好“四好村”创建和“农民夜校”建设,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三是着力规范宗教行为。深化开展“五二三”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依法打击宗教干涉牲畜出栏和群众生产生活的违法行动,着力解决戒杀生泛化、群众宗教负担过重的现实问题。确保脱贫攻坚更加符合政策精神、更加顺应群众期盼、更加体现各地特色。

      抓实“产业”开局。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坚持因村因人、因地制宜解决增收问题,夯实持续增收基础,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切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旅游+”“生态+”“互联网+”“园区+”“飞机+”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全域旅游“两环一带”布局,结合7个省级百镇试点、300个州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7个、示范村52个。依托“圣洁甘孜”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发展“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建设1个州级、2个县级、5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二是围绕农牧业“一圈一带一走廊”布局,全面启动“东部、北部、南部”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产业示范带建设,加快建设6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确保年内建成特色农业基地7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90万亩、特色养殖小区40个,力争每个乡镇有1—2个主导产业,每个村有1—2个增收产业,实现农牧民稳定增收。三是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各村的现有资源,实现滚动发展、长效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使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宣汉县探索“5+1”同向发力新模式

      宣汉县围绕建成“全省脱贫奔康示范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开发扶贫”战略,聚焦落实“七个一批”“十个专项扶贫方案”“七大攻坚行动”精准脱贫措施,成功探索出一条“工商资本带动、政府帮扶联动、基础建设拉动、布局产业推动、道德教育互动+党建引领聚力”的“5+1”同向发力脱贫攻坚新模式。2016年成功完成55个贫困村退出、减贫3.8万人,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一、工商资本带动“治穷窝”。坚持做好农村资源利用这篇文章,借力工商资本,激发农村自生动力。实施“村企联盟”建设,通过信息共享、发展共融,实现村企双赢。庙安乡引进业主注册水果专业合作社,所得收益10%为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为合作社公积金、20%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分红、30%为股权量化分红、30%为社员分红资金,探索建立专合社带动“11233”分成模式,实现“三赢”局面。借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电商物流渠道,建立本土县、乡、村三级电商平台,实行群众寄卖和签约订购等方式,将本土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成功打造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格局,全年线上销售累计突破2亿元。

      二、政府帮扶联动“拔穷根”。采取“1+N”帮扶机制(一个贫困户由多个帮扶干部帮扶),加大帮扶力量整合力度,全县联系县领导、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驻村农技员、驻村法律顾问等“5+1”帮扶力量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大脱贫”工作格局。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走访群众23万余人次,帮助出点子6232个,为贫困户办好事实事5100多件,解决产业发展难题4534个,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35起,争取帮扶物资及资金1100余万元,协调项目230多个,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三、基础建设拉动“改穷貎”。突出解决脱贫奔康瓶颈制约,集中力量开展消除农村危房和土坯房、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骨干产业培育、农村环境治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七大攻坚行动”,彻底改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的现状,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全县硬化村道公路452公里,新建饮水安全工程145处,解决4.2万贫困人口饮水难问题,完成87个行政村农网改造,65个行政村通宽带,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228人、农村危房改造2775户,高标准完成全县568个村(社区)的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和10个乡镇共5473户的农村危房和土坯房改造任务。

      四、布局产业推动“换穷业”。以助农增收为主线,突出发展“牛、药、果、茶、菌”5大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坚持把提高贫困群众转移就业能力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定向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功引进河北卓达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培育更多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解决务工就业10余万人。2016年新增蜀宣花牛1万余头,新发展核桃1万余亩、脆李10余万亩、中药材20余万亩、茶叶1万余亩、食用菌100余万棒,带动新建家庭农场190个,发展职业农民2000余人,带动3500余户贫困群众直接脱贫,实现建设发展一片、脱贫致富一片的目标。

      五、道德教育互动“治穷病”。坚持“扶贫先扶志”,深入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激励贫困群众争当“脱贫先进”,倡树文明新风、重塑淳朴民风,有力破除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有效激发群众脱贫斗志,真正让贫困群众的文明意识树起来、理想信念强起来、精神面貌好起来。2016年度,全县共评选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村73个、思想道德建设模范户5.9万户、达标户21万,在农历春节前夕,达标户以上家庭均挂上了特制的大红灯笼,创新模式在全国专题会议上交流,反响强烈。

      六、党建引领聚力“脱穷帽”。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奔康路上争先锋”主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意识,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把党员干部锻造成脱贫攻坚的先锋模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政治领导核心和一线指挥部,营造脱贫攻坚永争先锋浓厚氛围。广泛推行“强村帮弱村”机制、“强企帮弱村”模式,充分发挥先进村多方优势对贫困村进行全面帮扶,加快后进村转化提高,通过强弱互补、结对帮带、抱团发展,加快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步伐,全县结成82对帮扶对子,83家企业帮扶52个贫困村。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