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丘区井研扶贫路:“绣花”的功夫“插花”的芬芳

  • 2017年10月17日 11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井研县“脱贫幸福村”全貌。

    居住在井研县“脱贫幸福村”的老人们,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看电视。

    井研县东林镇红花村,修建一新的至诚路。

      井研县公元591年置县,现拥有840平方公里幅员面积、42万人口,古有“盐利冒于西蜀”“人物媲于上州”之誉,今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唯一中国农民画乡”“柑橘之乡”“农民画乡”等殊荣。

      作为典型丘区农业县,井研还有7042户19891贫困人口散落在各个角隅。他们致贫原因多样、贫困程度深浅不一,井研县由此成为了全省、全市“插花式”扶贫任务较重的县。

      “要打赢脱贫攻坚首战,必须全县一盘棋。要整合好条块、行业部门的资源,形成统一协调指挥、专业服务保障的体制机制。”井研县委主要领导说。

      “幸福村”算出幸福账

      作为扶贫重点县,井研贫困人口分布在10个省定贫困村、43个市列贫困村。

      “脱贫奔康,决不能落下一户一人。”2016年8月,井研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全市建成集中救助平台。整合民政、卫生、扶贫、殡葬等相关政策,解决患重大疾病、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等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医护费用。

      去年10月,位于县城城区的“脱贫幸福村”建成;去年12月8日,第二个“脱贫幸福村”在周坡镇落成:

      ——入驻“幸福村”的“村民”,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本人自愿、守法遵规、群众认可为基本,法定赡养人尽责到位等作为前提条件,经过自愿申请、乡镇初审、部门联审,由乡镇政府、脱贫幸福村、入住对象、法定赡养人的“四方协议”,进行3个月适应性居住后,以一年一签模式运行;

      ——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配备按不低于10:1,康养设施齐备,卫生服务室统一配套标准化卫生诊所,配备心电图机、B超仪等专业基础医疗设备,配备1名全科医生和2名护理人员,定期体检、24小时医疗保障;

      ——将“幸福村”管理、运行等纳入财政预算,比照农村“五保户”标准,象征性收取每人每月150元的入驻费用;

      ——成立脱贫幸福村互助组,评选出威望高、评价好的“村民”担任楼长、寝室长,开展纠纷调解和卫生监督;

      ——建立法定赡(扶)养人或乡镇(村)结对帮扶干部定期探视制度,每月探望入住对象,及时了解对象心情、思想动态,组织志愿队伍,每月开展引导式阅读、陪伴、打扫卫生、内务整理、纠纷调解和理发、洗衣……

      在不到一年的试点运行中,两个“幸福村”先后有91人次“村民”入住,开始他们新生活的“幸福之旅”。

      74岁的毛德富是三教乡瓦窑村2组的村民,患有严重脑血栓,夫妻二人因子女无力赡养,双双入住“脱贫幸福村”。妻子梅秀英感激地说:“我和老伴住在这里有人照顾、方便治病,子女在家也能安心挣钱脱贫。”

      通过集中救助帮扶,失能、半失能人员从贫困户家中“剥离”,解放了家庭劳动力,让他们轻装上阵、加快发展。据统计,入住脱贫幸福村贫困人口家庭均实现就业或创业,户均收入翻了一番以上。

      井研县将利用这种模式,尽力确保救助帮扶全覆盖符合条件的特殊贫困人口。

      “领头雁”铺就致富路

      在井研县的版图上,天云乡距离县城最远,贫困程度最深。2015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徐建英回到乐山老家,将积蓄投入到该乡两河村这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果业现代农业园区,致力脱贫解困。

      短短一年,她筹资800多万元,修建园区产业干道4.5公里、拓宽0.7公里,入户便民路10.76公里,改土建标准果业1000多亩,昔日荒山变果园,贫困群众入股合作社,成为“产业工人”。

      徐建英得知李炳文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立即通过村干部联系到李炳文,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让李炳文每月增收达2000余元。

      与此同时,天云乡两河村将产业扶贫周转金16.2万元以股权方式量化到26户贫困户,26户贫困户自愿将周转金投入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照12%的固定比例给贫困户分红,每年每户可以分红770元,风险由合作社承担。“我是农民的女儿,让农民在家门口便脱贫奔康,是我选择农村创业的初衷。”徐建英说。

      除此之外,井研县创新金融扶贫,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四川省启动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省定贫困村的石马村成为了全省首批入围的试点村,同时也是乐山市4个试点村之一。仅在2016年,石马村建档立卡的124户贫困户中,有109户丢掉了贫困“帽子”,被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四好村”。

      而以该县集益乡繁盛果业为核心,百里产业环线项目加快建设,晚熟柑橘种植项目正在改变这里的一切,除了产业的发展,更有思想的转变。这条百里产业环线涵盖9个乡镇43个村,实现环线上贫困村、贫困户整体脱贫。而今,当地柑橘园的种植地域已覆盖集益、研经等4个乡镇的19个行政村,面积达3.5万亩,投产果园1万亩,每亩平均收益1万元左右。

      通过“领头雁”带动、合作社引领,井研县在产业扶贫上积极探索统购统销、托管代种、资产股权量化等模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群众脱贫奔康。

      “全覆盖”打赢攻坚战

      走进井研县委办公楼,底楼的显眼位置就是脱贫攻坚指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一面墙体的液晶显示屏,27个乡镇坐标于屏上。从全面脱贫倒计时,到脱贫占比、脱贫规划、帮扶日记,事无巨细地尽入脱贫攻坚、扶贫战役的“大数据”平台:

      ——收集、汇总、梳理、分析各类脱贫攻坚,实时监控干部帮扶进程,及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

      ——通过APP或关注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扶贫干部在手机上浏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和同事推进工作的速度,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赛氛围;

      ——帮扶日志、政策咨询、技术知识、就业指导、产品购销等信息第一时间发布,保障县、乡、村、户“四级联动”……

      以脱贫“摘帽”为标准,井研县自我加压,把精准扶贫当作一场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突围战”。

      2017年,井研县各级部门派出2438名干部,分别与全县7042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全部制定“一户一策”,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建立县级领导联村、县级部门包村、乡镇干部驻村“三位一体”帮扶机制,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省定、市列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组建53个驻村工作组,选派扶贫干部近353名,充实一线扶贫队伍,形成工作合力。

      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专项资金的倍增机制,构建专项扶贫、惠农政策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格局。

      “农民夜校+精准扶贫”新型模式如火如荼地开展,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2017年,各乡镇组织不低于4次的农业技术专题培训,县农业局等部门抽派专业技术干部组成27个技术指导服务组,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全面提升贫困村、贫困群众“造血”能力。

      2016年,井研县脱贫攻坚首战首胜,有2个省定贫困村、共991户2923名群众脱贫。2017年,将有3个省定贫困村“摘帽”,684户1800余名群众告别贫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近在咫尺,竭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井研县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钟文 刘建华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丘区井研扶贫路:“绣花”的功夫“插花”的芬芳

  • 2017年10月17日 11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井研县“脱贫幸福村”全貌。

    居住在井研县“脱贫幸福村”的老人们,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看电视。

    井研县东林镇红花村,修建一新的至诚路。

      井研县公元591年置县,现拥有840平方公里幅员面积、42万人口,古有“盐利冒于西蜀”“人物媲于上州”之誉,今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唯一中国农民画乡”“柑橘之乡”“农民画乡”等殊荣。

      作为典型丘区农业县,井研还有7042户19891贫困人口散落在各个角隅。他们致贫原因多样、贫困程度深浅不一,井研县由此成为了全省、全市“插花式”扶贫任务较重的县。

      “要打赢脱贫攻坚首战,必须全县一盘棋。要整合好条块、行业部门的资源,形成统一协调指挥、专业服务保障的体制机制。”井研县委主要领导说。

      “幸福村”算出幸福账

      作为扶贫重点县,井研贫困人口分布在10个省定贫困村、43个市列贫困村。

      “脱贫奔康,决不能落下一户一人。”2016年8月,井研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全市建成集中救助平台。整合民政、卫生、扶贫、殡葬等相关政策,解决患重大疾病、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等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医护费用。

      去年10月,位于县城城区的“脱贫幸福村”建成;去年12月8日,第二个“脱贫幸福村”在周坡镇落成:

      ——入驻“幸福村”的“村民”,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本人自愿、守法遵规、群众认可为基本,法定赡养人尽责到位等作为前提条件,经过自愿申请、乡镇初审、部门联审,由乡镇政府、脱贫幸福村、入住对象、法定赡养人的“四方协议”,进行3个月适应性居住后,以一年一签模式运行;

      ——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配备按不低于10:1,康养设施齐备,卫生服务室统一配套标准化卫生诊所,配备心电图机、B超仪等专业基础医疗设备,配备1名全科医生和2名护理人员,定期体检、24小时医疗保障;

      ——将“幸福村”管理、运行等纳入财政预算,比照农村“五保户”标准,象征性收取每人每月150元的入驻费用;

      ——成立脱贫幸福村互助组,评选出威望高、评价好的“村民”担任楼长、寝室长,开展纠纷调解和卫生监督;

      ——建立法定赡(扶)养人或乡镇(村)结对帮扶干部定期探视制度,每月探望入住对象,及时了解对象心情、思想动态,组织志愿队伍,每月开展引导式阅读、陪伴、打扫卫生、内务整理、纠纷调解和理发、洗衣……

      在不到一年的试点运行中,两个“幸福村”先后有91人次“村民”入住,开始他们新生活的“幸福之旅”。

      74岁的毛德富是三教乡瓦窑村2组的村民,患有严重脑血栓,夫妻二人因子女无力赡养,双双入住“脱贫幸福村”。妻子梅秀英感激地说:“我和老伴住在这里有人照顾、方便治病,子女在家也能安心挣钱脱贫。”

      通过集中救助帮扶,失能、半失能人员从贫困户家中“剥离”,解放了家庭劳动力,让他们轻装上阵、加快发展。据统计,入住脱贫幸福村贫困人口家庭均实现就业或创业,户均收入翻了一番以上。

      井研县将利用这种模式,尽力确保救助帮扶全覆盖符合条件的特殊贫困人口。

      “领头雁”铺就致富路

      在井研县的版图上,天云乡距离县城最远,贫困程度最深。2015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徐建英回到乐山老家,将积蓄投入到该乡两河村这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果业现代农业园区,致力脱贫解困。

      短短一年,她筹资800多万元,修建园区产业干道4.5公里、拓宽0.7公里,入户便民路10.76公里,改土建标准果业1000多亩,昔日荒山变果园,贫困群众入股合作社,成为“产业工人”。

      徐建英得知李炳文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立即通过村干部联系到李炳文,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让李炳文每月增收达2000余元。

      与此同时,天云乡两河村将产业扶贫周转金16.2万元以股权方式量化到26户贫困户,26户贫困户自愿将周转金投入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照12%的固定比例给贫困户分红,每年每户可以分红770元,风险由合作社承担。“我是农民的女儿,让农民在家门口便脱贫奔康,是我选择农村创业的初衷。”徐建英说。

      除此之外,井研县创新金融扶贫,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四川省启动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省定贫困村的石马村成为了全省首批入围的试点村,同时也是乐山市4个试点村之一。仅在2016年,石马村建档立卡的124户贫困户中,有109户丢掉了贫困“帽子”,被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四好村”。

      而以该县集益乡繁盛果业为核心,百里产业环线项目加快建设,晚熟柑橘种植项目正在改变这里的一切,除了产业的发展,更有思想的转变。这条百里产业环线涵盖9个乡镇43个村,实现环线上贫困村、贫困户整体脱贫。而今,当地柑橘园的种植地域已覆盖集益、研经等4个乡镇的19个行政村,面积达3.5万亩,投产果园1万亩,每亩平均收益1万元左右。

      通过“领头雁”带动、合作社引领,井研县在产业扶贫上积极探索统购统销、托管代种、资产股权量化等模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群众脱贫奔康。

      “全覆盖”打赢攻坚战

      走进井研县委办公楼,底楼的显眼位置就是脱贫攻坚指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一面墙体的液晶显示屏,27个乡镇坐标于屏上。从全面脱贫倒计时,到脱贫占比、脱贫规划、帮扶日记,事无巨细地尽入脱贫攻坚、扶贫战役的“大数据”平台:

      ——收集、汇总、梳理、分析各类脱贫攻坚,实时监控干部帮扶进程,及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

      ——通过APP或关注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扶贫干部在手机上浏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和同事推进工作的速度,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赛氛围;

      ——帮扶日志、政策咨询、技术知识、就业指导、产品购销等信息第一时间发布,保障县、乡、村、户“四级联动”……

      以脱贫“摘帽”为标准,井研县自我加压,把精准扶贫当作一场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突围战”。

      2017年,井研县各级部门派出2438名干部,分别与全县7042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全部制定“一户一策”,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建立县级领导联村、县级部门包村、乡镇干部驻村“三位一体”帮扶机制,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省定、市列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组建53个驻村工作组,选派扶贫干部近353名,充实一线扶贫队伍,形成工作合力。

      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专项资金的倍增机制,构建专项扶贫、惠农政策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格局。

      “农民夜校+精准扶贫”新型模式如火如荼地开展,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2017年,各乡镇组织不低于4次的农业技术专题培训,县农业局等部门抽派专业技术干部组成27个技术指导服务组,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全面提升贫困村、贫困群众“造血”能力。

      2016年,井研县脱贫攻坚首战首胜,有2个省定贫困村、共991户2923名群众脱贫。2017年,将有3个省定贫困村“摘帽”,684户1800余名群众告别贫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近在咫尺,竭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井研县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钟文 刘建华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