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下“绣花”功夫 什邡铺开脱贫新画卷

  • 2017年10月16日 11时1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人居环境优美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在什邡显现雏形。

    马祖村在种植皇菊等养生作物基础上,发展休闲养生产业。

    什邡马祖故里。

      笔直的水泥路通向什邡马祖村的各个角落,配套的沟渠整齐划一地沿园而建。在该村六合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动作麻利地分拣着皇菊。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六合家园的负责人杨福善说,就是要让农业融入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马祖村人均收入比全镇人均收入高出了30%。但在10年前,马祖村却是马祖镇13个村中最穷的村。2007年,杨富善带领全村人发展有机农业,种起了皇菊等农作物,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去年全村皇菊产值就达到6000多万元。

      马祖村只是什邡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6年什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80元,增长9.1%。全市贫困人口数量从2013年的16301人减至2016年底的1270人。

      寻“痛点”、挖“穷根”,什邡正建立精准扶贫体系。

      产村相融 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从2007年起,马祖村村民年年都把近300亩土地的枯草、树叶和植物秸秆除掉,运来一车车猪牛粪埋进土里,还原成有机原生态土壤,最终选出了皇菊、洋甘菊、红菊、甜叶菊、紫翠菊进行大面积种植。为了带动全村村民增收,村里5个产业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皇菊的六合家园专合社,以每股2000元的股价,总计吸收股份5000股,共筹措资金1000万元,共有168户村民加入。60岁的贫困户徐久香,因丈夫患病,家庭长期没有收入,加入专合社后,家里收入多了不少。

      但光种植并不足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得满满的,如何再增收,成了该村常思考的问题。时值什邡发展新农村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马祖村也正处于新的产业调整期。该村决定在种植皇菊等养生作物基础上,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村里引入一家旅游公司,投入2亿元,共同打造康养旅游产业。今年春节期间,马祖村就接待了3万人次的游客。

      像马祖村一样引进新品种、新模式的,在什邡并不少见。什邡市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便投入1.4亿元,新建盐渍车间、生产车间,泡菜文化展示中心、研发质检中心等,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自建蔬菜基地1760亩,订单农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3000余亩,全年共收购各类蔬菜近4万吨,带动农户3000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为何新模式能在什邡遍地开花呢?在什邡市农工委负责人看来,离不开什邡市对这种模式的大力扶持。

      去年,什邡对1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114.1万元。目前,什邡已有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省级5家;农民专合社181个,其中国家级4个;家庭农场54家,其中省级2家,带动农户数十万户。

      “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也是什邡的发展方向。去年,什邡市引导农产品经营主体运用电子商务模式,马祖皇菊、365绿保姆熊猫猪、红白豆腐干等农产品实现网上交易。

      产村融合,鼓起了什邡的贫困户们的“钱袋子”,让他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培育文明新风 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好房子、好日子,随之而来的还有好习惯与好风气。

      好习惯与好风气如何形成?早在多年前,马祖村就开始实行“门前三包”政策,让村民们对自己院落里外的卫生环境负责,改变他们的卫生习惯。

      依托深厚的“马祖农禅文化”,马祖村着力营造宁静祥和的“禅乡”生活氛围。通过村民夜校、电影进村组、讲座走进村组、图书走进家庭等多种方式,在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良好的生活方式,植入村民心中。

      马祖村还建起廉政文化示范点,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建设廉政文化阵地,正家风、带民风、促政风;以“中秋”“重阳”“国庆”“元旦”等节庆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年年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营造了安定、祥和的和谐氛围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马祖村已相继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社会管理示范村”“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等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马祖村只是什邡建设“四好村”的一个缩影。幸福美丽新村是传统农村的“升级版”,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标准,什邡市相继建成马祖村、箭台村、红豆村、下院村等幸福美丽新村69个。

      回澜镇的马家巷从大改造至今不到一年时间,村民们积极参与新村建设,以前的烂路没有了,变成了连接每家每户、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家家户户被灰瓦白墙的长廊式围墙包裹,墙面上勾勒出或二十四节气、或传统文化、或文明礼仪、或孝道故事等墙画,文化氛围浓郁。昔日旧村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依托资源优势,马家巷还陆续推出了生态农家、休闲采摘等活动,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什邡市将完成20个德阳市级“四好村”创建目标,争创16个省级“四好村”。

      什邡将脱贫攻坚的过程变为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逐步引导群众养成勤劳致富的好习惯,不断调动群众在脱贫中的内生动力。

      如今的什邡乡间,一幢幢灰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绿柳之间,廊桥亭台交相辉映,像一幅精美的画卷,人居环境优美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雏形已具。 (雨田/文 廖开开/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绣花”功夫 什邡铺开脱贫新画卷

  • 2017年10月16日 11时1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人居环境优美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在什邡显现雏形。

    马祖村在种植皇菊等养生作物基础上,发展休闲养生产业。

    什邡马祖故里。

      笔直的水泥路通向什邡马祖村的各个角落,配套的沟渠整齐划一地沿园而建。在该村六合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动作麻利地分拣着皇菊。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六合家园的负责人杨福善说,就是要让农业融入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马祖村人均收入比全镇人均收入高出了30%。但在10年前,马祖村却是马祖镇13个村中最穷的村。2007年,杨富善带领全村人发展有机农业,种起了皇菊等农作物,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去年全村皇菊产值就达到6000多万元。

      马祖村只是什邡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6年什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80元,增长9.1%。全市贫困人口数量从2013年的16301人减至2016年底的1270人。

      寻“痛点”、挖“穷根”,什邡正建立精准扶贫体系。

      产村相融 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从2007年起,马祖村村民年年都把近300亩土地的枯草、树叶和植物秸秆除掉,运来一车车猪牛粪埋进土里,还原成有机原生态土壤,最终选出了皇菊、洋甘菊、红菊、甜叶菊、紫翠菊进行大面积种植。为了带动全村村民增收,村里5个产业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皇菊的六合家园专合社,以每股2000元的股价,总计吸收股份5000股,共筹措资金1000万元,共有168户村民加入。60岁的贫困户徐久香,因丈夫患病,家庭长期没有收入,加入专合社后,家里收入多了不少。

      但光种植并不足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得满满的,如何再增收,成了该村常思考的问题。时值什邡发展新农村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马祖村也正处于新的产业调整期。该村决定在种植皇菊等养生作物基础上,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村里引入一家旅游公司,投入2亿元,共同打造康养旅游产业。今年春节期间,马祖村就接待了3万人次的游客。

      像马祖村一样引进新品种、新模式的,在什邡并不少见。什邡市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便投入1.4亿元,新建盐渍车间、生产车间,泡菜文化展示中心、研发质检中心等,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自建蔬菜基地1760亩,订单农户1000余户,种植面积3000余亩,全年共收购各类蔬菜近4万吨,带动农户3000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为何新模式能在什邡遍地开花呢?在什邡市农工委负责人看来,离不开什邡市对这种模式的大力扶持。

      去年,什邡对1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114.1万元。目前,什邡已有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省级5家;农民专合社181个,其中国家级4个;家庭农场54家,其中省级2家,带动农户数十万户。

      “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也是什邡的发展方向。去年,什邡市引导农产品经营主体运用电子商务模式,马祖皇菊、365绿保姆熊猫猪、红白豆腐干等农产品实现网上交易。

      产村融合,鼓起了什邡的贫困户们的“钱袋子”,让他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培育文明新风 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好房子、好日子,随之而来的还有好习惯与好风气。

      好习惯与好风气如何形成?早在多年前,马祖村就开始实行“门前三包”政策,让村民们对自己院落里外的卫生环境负责,改变他们的卫生习惯。

      依托深厚的“马祖农禅文化”,马祖村着力营造宁静祥和的“禅乡”生活氛围。通过村民夜校、电影进村组、讲座走进村组、图书走进家庭等多种方式,在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良好的生活方式,植入村民心中。

      马祖村还建起廉政文化示范点,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建设廉政文化阵地,正家风、带民风、促政风;以“中秋”“重阳”“国庆”“元旦”等节庆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年年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营造了安定、祥和的和谐氛围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马祖村已相继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社会管理示范村”“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等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马祖村只是什邡建设“四好村”的一个缩影。幸福美丽新村是传统农村的“升级版”,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标准,什邡市相继建成马祖村、箭台村、红豆村、下院村等幸福美丽新村69个。

      回澜镇的马家巷从大改造至今不到一年时间,村民们积极参与新村建设,以前的烂路没有了,变成了连接每家每户、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家家户户被灰瓦白墙的长廊式围墙包裹,墙面上勾勒出或二十四节气、或传统文化、或文明礼仪、或孝道故事等墙画,文化氛围浓郁。昔日旧村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依托资源优势,马家巷还陆续推出了生态农家、休闲采摘等活动,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什邡市将完成20个德阳市级“四好村”创建目标,争创16个省级“四好村”。

      什邡将脱贫攻坚的过程变为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逐步引导群众养成勤劳致富的好习惯,不断调动群众在脱贫中的内生动力。

      如今的什邡乡间,一幢幢灰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绿柳之间,廊桥亭台交相辉映,像一幅精美的画卷,人居环境优美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雏形已具。 (雨田/文 廖开开/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