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为何老话“重”提

  • 2015年02月17日 09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2月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午刚落幕,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下午紧锣密鼓召开,强力推进重点工作贯彻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首当其冲。

      转方式调结构本是老话题,但会上不仅重提,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更用四分之一篇幅浓墨重彩分析,“它更是新课题。农业部门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任务就是转方式、调结构。”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转方式调结构最紧迫

      这几年,广汉种粮大户冷小波明显感到,地租、化肥、人工成本不断攀高,粮价涨起来却有点吃力,利润越来越薄。

      这也是全省农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倒挂,价格‘天花板’限制和成本‘地板’抬升挤压农业利润空间。”任永昌分析,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约束两道“紧箍咒”,使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凸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横亘面前,倒逼农业发展必须转方式调结构。

      既是倒逼,更是提高质量的需要。我省存在土地流转率低、综合机械化水平差距大等短板。如何有效破解?任永昌指出,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使农业成为有前途、有吸引力的产业。

      转型升级更是建设农业强省题中之义。我省农业在设施装备、新型经营主体、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潜力巨大,但产业大规模扩张空间却较小。“转型发展是当前最好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抢占制高点,就能赢得机会。”任永昌表示。

      会议明确,“转”的重点是推动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上来,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上来。“调”的重点则是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按需生产,调整优化产业、品种、品质和区域结构。

      转型升级“持久战”如何打?六路并进

      转型升级是“持久战”,因此与往年多只部署来年打法不同,本次农村工作会将目光瞄准2020年,六路并进。

      稳粮,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升成关键。“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选择产量5亿斤以上重点县提质扩面,积极推广全程托管、土地股份合作、职业经理人等多种模式。”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产量增至800亿斤以上,适度规模经营1000万亩以上。

      农业结构将悄然谋变。看产业,田间继续抓好菜稻茶等优势产业,发展饲用玉米、人工种草;圈内大力发展牛羊兔等,改变“一猪独大”;水中池塘水库稻田养殖因地制宜,名优特大力发展。看品质,优质米菜果茶产量比重将分别提高至80%、60%、65%和60%。看区域,继续打造川西300万亩茶叶、成都平原600万亩稻菜轮作等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看拓展,借力新业态,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将达2000亿元。

      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靠科技、经营创新。近三年新型经营主体年均增2成左右。瞄准适度规模,202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耕地面积1/3,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流转面积50%以上。“同时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种养结合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75%,进步贡献率达58%。”任永昌指出。

      产品如何卖?“围着市场转,盯着市场看。”任永昌表示,用好全国农交会等现有平台,积极发展电商等新平台,培育“走出去”农企。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成为与会者共识,“每个优势特色产业都有3家—5家大企业或集团作为排头兵,合力打造大品牌。”

      为破解资源环境“紧箍咒”,我省实行最严格耕地草原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控药控肥控添加剂,适当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严控滥用乱用投入品,净化修复产地环境。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农村沼气普及率分别达85%和70%。

      质量安全放心指数也被明确,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任永昌表示:“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监测评估体系和监管机制,完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 李淼)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为何老话“重”提

  • 2015年02月17日 09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月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午刚落幕,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下午紧锣密鼓召开,强力推进重点工作贯彻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首当其冲。

      转方式调结构本是老话题,但会上不仅重提,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更用四分之一篇幅浓墨重彩分析,“它更是新课题。农业部门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任务就是转方式、调结构。”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转方式调结构最紧迫

      这几年,广汉种粮大户冷小波明显感到,地租、化肥、人工成本不断攀高,粮价涨起来却有点吃力,利润越来越薄。

      这也是全省农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倒挂,价格‘天花板’限制和成本‘地板’抬升挤压农业利润空间。”任永昌分析,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约束两道“紧箍咒”,使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凸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横亘面前,倒逼农业发展必须转方式调结构。

      既是倒逼,更是提高质量的需要。我省存在土地流转率低、综合机械化水平差距大等短板。如何有效破解?任永昌指出,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使农业成为有前途、有吸引力的产业。

      转型升级更是建设农业强省题中之义。我省农业在设施装备、新型经营主体、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潜力巨大,但产业大规模扩张空间却较小。“转型发展是当前最好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抢占制高点,就能赢得机会。”任永昌表示。

      会议明确,“转”的重点是推动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上来,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上来。“调”的重点则是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按需生产,调整优化产业、品种、品质和区域结构。

      转型升级“持久战”如何打?六路并进

      转型升级是“持久战”,因此与往年多只部署来年打法不同,本次农村工作会将目光瞄准2020年,六路并进。

      稳粮,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升成关键。“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选择产量5亿斤以上重点县提质扩面,积极推广全程托管、土地股份合作、职业经理人等多种模式。”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产量增至800亿斤以上,适度规模经营1000万亩以上。

      农业结构将悄然谋变。看产业,田间继续抓好菜稻茶等优势产业,发展饲用玉米、人工种草;圈内大力发展牛羊兔等,改变“一猪独大”;水中池塘水库稻田养殖因地制宜,名优特大力发展。看品质,优质米菜果茶产量比重将分别提高至80%、60%、65%和60%。看区域,继续打造川西300万亩茶叶、成都平原600万亩稻菜轮作等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看拓展,借力新业态,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将达2000亿元。

      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靠科技、经营创新。近三年新型经营主体年均增2成左右。瞄准适度规模,202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耕地面积1/3,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流转面积50%以上。“同时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种养结合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75%,进步贡献率达58%。”任永昌指出。

      产品如何卖?“围着市场转,盯着市场看。”任永昌表示,用好全国农交会等现有平台,积极发展电商等新平台,培育“走出去”农企。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成为与会者共识,“每个优势特色产业都有3家—5家大企业或集团作为排头兵,合力打造大品牌。”

      为破解资源环境“紧箍咒”,我省实行最严格耕地草原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控药控肥控添加剂,适当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严控滥用乱用投入品,净化修复产地环境。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农村沼气普及率分别达85%和70%。

      质量安全放心指数也被明确,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任永昌表示:“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监测评估体系和监管机制,完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 李淼)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