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民生优先 科学重建——“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 2014年04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 【字体:
  •   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习近平


      四川有抗大震的经验,有自强不息的传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灾难压不垮四川人民。

      ——李克强


      震情回顾: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国四川芦山。地下13公里,短短的33秒时间,继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又一次7.0级强烈地震震波瞬间袭击芦山并传遍中国。

      “4.20”强烈地震造成芦山县120人死亡,6118人受伤,其中重伤581人。全县城乡住房、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便民服务中心普遍严重受损。与此同时,地质环境严重恶化,地质灾害隐患点由震前的144处猛增至662处,威胁着周边近万名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芦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创造了科学、高效、有序的“4.20”芦山速度,书写了伤员救治零死亡、次生灾害零伤亡、大灾之后无大疫的“4.20”芦山奇迹,打赢了过渡安置硬仗。

      2013年6月底,芦山县全面完成城乡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任务,实现了城乡环境大改善、生活秩序大恢复、社会治安大稳定。

      2013年入冬以来,芦山县又把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头等大事,按照“冻伤一户群众、处理一批干部”的要求,落实8099户过渡房“四防两保两加强”提升措施,筹集289万元对全县受灾困难群众、三孤人员进行物资救助,为213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村特困户建设保障房,确保每一名受灾群众都安全温暖过冬。

      领导关怀:

      “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地震发生后也作出了指示,并受党中央和习近平委托,抵达震中芦山亲自指导和安排部署抗震工作。

      根据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立即召开会议作出工作部署,决定启动国务院抗震救灾I级响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等省市领导紧急赶赴灾区芦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巨大关怀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雅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芦山县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12万人民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昼夜不息开展生命大救援。

      2013年5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来到芦山抗震救灾一线。在芦山县体育馆(“4.20”强烈地震芦山最大的受灾群众临时过渡安置现场),在龙门乡隆兴中心小学,在龙门乡青龙场村,习近平总书记无时无刻不关心牵挂着受灾群众如何过渡安置、尽早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

      习近平说:“地震发生后,我非常牵挂大家。在这么大的灾害面前能够很快有现在这样一个安置局面,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抓紧恢复重建,争取早日让大家搬进安全、放心的新家。”

      科学规划 震中芦山拉开重建大幕

      芦山灾后恢复重建,全国瞩目,世界关注。

      地震发生后不久,由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院、重庆大学等28家国内一流设计团队担纲规划设计的,高水平、高质量、高要求的芦山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在12万灾区人民翘首以待的焦灼目光中推出。

      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按照“打造‘4.20’地震灾后重建能够学习借鉴的典范”的要求和“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的原则,芦山县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13年6月20日,灾后重建大幕在0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村率先拉开。

      黎明村位于省道210线芦山县城南2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42户。其中,需重建271户,需维修加固农房377户,拆迁94户。

      黎明新村省级示范村建设项目是芦山县第一个启动的灾后科学重建项目,规划集中安置受灾重建农户128户,主要建设1个村级便民中心、4个村民活动广场、1.8公里道路,以及85亩主要种植生态蔬菜、珍稀树木及四季花卉的农业产业园区。产业规划主要包括发展养殖,建设生态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农家旅游等,拟建设成集农产品生产、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亲水休闲、养生居住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村。

      在飞仙关镇凤凰村,同样迅速吹响了灾后重建的号角......号角声声催人急,披星戴月重建忙。芦山县40个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一个个陆续开工建设。

      随着一批批建筑队伍开赴重建工地,震中芦山打响了重建的战役!

      新建的国道351线、邛崃至芦山快速通道、改造提升的省道210线,以及更加完备的交通体系支撑起芦山腾飞发展的全新大交通格局;

      位于思延乡的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雅安北部农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和特色种植业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雅安北部及藏区茶叶、果蔬、珍稀林木等产业的发展,成为引领芦山地震灾区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样板;

      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芦山县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汽车配件等五个远离负面清单的产业。建成后,将成为灾后重建高水平示范产业集中区,产城一体现代化生态型产业新城。

      在灾后重建中,芦山县纳入总体规划实施项目379个,估算总投资123.05亿元。中央、省切块下达灾后重建资金80.9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8.28亿元,省财政资金2.63亿元。

      芦山县委、县政府把灾后重建工作列为全县“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按照《总规》、《专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县委、县政府结合芦山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灾后科学重建的内涵、思路和体系,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突出“一核一线三点两片”重点,着力推进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感恩奋进,打响了建设灾后秀美新芦山的第一枪!

      决战芦山 大拼大干迎巨变

      唯有大拼大干,才能迎来巨变。

      2014年1月,芦山县新一届班子面对极其繁重的灾后重建压力,下深水、破难题、解民忧,誓师坚决打赢灾后重建这场硬仗胜利!

      3月6日,中共芦山县委召开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开创灾后重建新局面 奋力建设秀美新芦山”战略奋斗发展目标。

      全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旅游兴县、依法治县”战略,以“科学重建、加快发展”为主题,决战2014,决胜2015,崛起2016,初步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山水文化旅游名城,实现秀美芦山新跨越。

      伴随铿锵号角的,是芦山县的大拼大干。

      受灾群众早日建好家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参与。

      除了国家的重建补助资金以外,芦山县由县财政出资6000万元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协调金融机构为重建户提供期限为3—8年、8万元以内的优惠贴息贷款。

      在全面推行农房重建中,芦山县财政出资1800余万,为全县213户特困群众修建213套特困保障房(轻钢房),并加快落实特困户公益岗位管理人员,做好特困户日常生活管理工作。

      46名县处级干部、521名科级领导干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对567户需帮扶建房户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困难重建户解决住房重建、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和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建材保障和运输难题,芦山县强化建材保障工作,专门成立了建材保障组,负责协调解决灾后重建所需标砖、钢材、水泥等大宗建材的生产组织供应,加强建筑材料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市场稳定。

      芦山灾后重建把抗震设防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灾后重建的根本前提,确保建房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泄洪通道、公路建设控制红线、高压架空线路等。

      灾后重建大力推进隔震减震、新型墙材等“五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对全县40个新村聚居点实行统规联建,对自然散居户实行统规自建,在中高山区乡镇大力推广轻钢结构房和砖木结构房,确保安全快捷舒适。

      灾后重建,没有过硬专业技术支撑不行——

      依托四川省住建厅和德阳市援建力量,芦山县加强农村建管人才培训,培训合格工匠1089名,确保每个组有3—5名技术工匠,切实加强农房重建的技术指导。

      同时,县政府出资297.79万元,聘请2家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向每个村派驻1-2名监理,加强农房质量和安全监管,做到“村村有监理,户户有指导,房房有验收”,全过程加强聚居点和散户农房的建设质量。

      重建当中,“主人家”没有缺位——

      “这么快动工,得益于‘自建委员会’的建立。”芦山县芦阳镇党委副书记彭德华如是说。

      灾后重建启动后,黎明村明确了统规联建的方式,但房屋建成什么样?新房内外如何布局?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乡镇干部反复商量,都没有好的方案。在一次讨论中,有干部提出,“与其政府大包大揽,不如让百姓自己说了算!”随后大家提议,引导群众选举代表,建立“自建委员会”,让群众自己做主。

      很快,村里组织全体联建农户选举了13位业主代表,芦山县新村建设第一个“自建委员会”应运而生。“建立‘自建委员会’,从户型选择到质量监督再到资金监管,都由业主们商量决定,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聚居点的建设很快动起来。”黎明新村“自建委员会”的副主任齐学军说,“大家一起开会商量,把问题都理顺了,建房的速度就起来了。”

      作为灾后重建新“管家”,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的“自建委员会”建立后,灾后重建具体问题由百姓说了算,不仅确保了重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还在一次次村民议事中化解了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

      在芦山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自建委员会”已在全县重建点上“遍地开花”。目前,全县已成立了40个农房重建自建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已达260个。

      灾后芦山重建不断加大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

      在芦阳镇和住建局开辟城房重建审批“绿色通道”,已完成1680户统规自建重建户的申请审批工作,已启动6片区统规联建工作;基本建成750套保障性住房,正在加快推进3000套安居房建设。

      按照“2014年元旦节、春节前、4月20日前”三个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本着“交叉作业、平行推进、程序不减、时间缩短”的原则,芦山县全力推进重建项目设计、图审、财评、地勘、征地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在“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一周年前,除采购类项目外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

      一个个工地开工的喜讯传来。

      芦山灾后掀起了重建的热潮!

      芦山县灾后重建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第一期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3年完成国家投资13亿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产值100亿元。目前,产业集中区核心区已完成征地5000亩,第一期拆迁共421户,已拆除378户,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

      德阳援建,两地情牵。在芦山,德阳市6县区分别对口支援6个乡镇技术援建工作。在援建点上,援建人员一到工地就迅速扎下根来,不分彼此、废寝忘食,为受援乡镇灾后重建忙碌着。目前,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由德阳援建芦山县的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已完成四层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封顶工作,预计今年4月20日前完工;东区主干道一期管网铺设已经完成,产业集中区大桥建设已完成桥梁3-1、4、5、6、7号桩的浇筑,东区主干道二期已完成80%路基开挖和部分管网铺设……目前,琪达制衣、通达纺织已落户产业集中区并开工建设;英马电动摩托项目、华创不锈钢型材项目、海雅新型工业填料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投资规模达9亿元。

      在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正全力推进建设,已经累计完成投资980万元。

      截至2014年4月3日,芦山县纳入总体规划实施的379个项目,估算投资123.05亿元,已累计开工项目231个,估算投资9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9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35个。

      大规划带来大产业,大产业带来大市场,大市场也必将带来芦山的大发展和新腾飞!

      在芦山“飞仙关—芦阳—龙门”优质猕猴桃产业带,和以马牛山为中心、辐射双石—太平—大川的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带建设,2014年将新发展猕猴桃1.7万亩、茶叶8000亩,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正加快推进,绿康源公司、元森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可士可公司已整理土地5392亩,栽种果苗5342亩、施肥2209亩,架杆拉线267亩。

      依托“化腐朽为神奇”的乌木根雕艺术,芦山县按照“一城一园两市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城、根雕加工产业园、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高端规划设计产业园区,着力建设“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中国乌木根雕艺术城,将工艺美术产业作为芦山产业振兴的重大支撑,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和高端名贵木材家具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重建中,芦山县还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契机,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打造龙门—围塔地质奇观旅游区、大川河休闲度假旅游区、县城根艺文化旅游区、飞仙关茶马古道旅游区、灵鹫山佛教文化旅游区5个核心景区,构建飞仙——大川旅游“黄金轴线”,融入四川旅游大小西环线。

      以精品景区为核心,依托“黄金轴线”和核心景区辐射带动,芦山县准备打造一批旅游示范村镇,构建一、二日游精品线路和渡假休闲基地。同时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大力扶持群众开办农家乐、乡村酒店,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力争3年内创建2-3个国家4A级景区。

      一个个新的项目正在全力实施。

      一个个灾后重建成果正在初步显现。

      芦山,加油!

      芦山,在灾后重建中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冲锋在前 党员干部“白加黑”“5+2”不舍昼夜

      干部辛苦两三年,群众幸福一辈子。

      如今在芦山,“5+2”、“白加黑”已经成为全县上千名党员不舍昼夜投身重建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在芦山县灾后重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黎明新村,芦阳镇党员干部不分白天黑夜、顶风冒雨奋战在重建工地。

      在芦山县飞仙关镇凤凰村,新村于2013年9月底进场施工,从联系村领导带头到乡镇工作人员,日夜奋战、风雨无阻、昼夜施工,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完成重建任务。

      在清仁乡大同村,身患癌症的村支书袁超顾不上片刻休息,甚至有时候连妻子递过来的药也来不及吃下去,一次次转身走进受灾老百姓的重建工地。面对妻子的责怪和关心,袁支书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乡亲们需要我!

      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也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在芦山灾后重建工地上。这,是一个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

      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还在忙呢?黑灯瞎火的小心绊倒喽!”仁加村河西组村民白洪良对走访的干部说道,“建材都拉回来了,选个好日子,基础一挖,房子就建起来了。”清仁乡乡村组干部严格遵守执行芦山县“5+2”“白加黑”工作制度,有力推动了农房重建。

      “大家站成一排,把房子里的东西传递上车。”仁加村驻村组长尹兵现场指挥着几个年轻人,一起为该村协和组村民张永搬家,张永瘫痪在床,妻子和两个子女都是智障残疾人。过往群众被干部的行动所感动,纷纷伸出援手。据了解,经过仁加村乡干部和村组干部以走村窜户宣传重建政策并向老百姓介绍价廉物美、修建速度快的松木房的方式动员群众重建,2014年2月初至3月中旬,短短一个月时间,该村启动户数增至680户,开工比例达到90%,农房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地震中灾损严重的飞仙关镇凤凰村,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后,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智将整个村各项工作全部存入脑海中。重建户无法自己找到合适的宅基地,自觉地会“去找李支书帮忙!”如今,凤凰村聚居点目前已建成农房70套,并配套建设了群众休闲广场、污水处理站、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每户还建成“微田园”,新村对面已建成的百亩葡萄园示范基地,则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方式,以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1月28日,凤凰新村聚居点前期建成的20户农户率先搬进新家。在建成新家后喜悦的笑容面前,村民们发现:原本风度翩翩的李智已是满脸憔悴,他们眼前这位村支书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足足瘦了20斤!

      为了支援“4.20”芦山地震极重灾区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自2013年4月以来,雅安市先后从全市抽调多批次精干力量长驻芦山开展工作,助推芦山灾区早日实现振兴。

      “我们受了天灾,国家给我们补助,银行又贷款支持我们重建家园。各级干部都十分关心我们!”在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2014年春节前就搬进新家的受灾村民们纷纷感谢起党和政府。

      党的重建政策好,芦山人民铭记心中,并且将它转化成为巨大的重建精神力量。

      曾经漂洋过海到国外10多个国家打渔作业的芦山县思延乡付军,“4.20”地震时在县城免费为救灾志愿者供应稀饭。如今,这位朴实的农民攒足了劲儿也动手修建起漂亮的新房。

      在芦山宝盛乡中坝村飞水山组,当28户受灾村民一户户修建起了传统的木结构新房,乡、村、组干部们又开始考虑如何尽快帮助老百姓搞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好让村民们早一天过上幸福生活。

      千难万难,行动起来就不难。

      困难,磨砺着芦山人民更加昂扬奋发的饱满激情。

      如今在芦山县,从飞仙关茶马古驿的打造,到美丽飞仙湖畔风情小镇的聚居点,一个个重建故事精彩纷呈:

      在双石镇,电脑里的农房重建管理系统正把一天天变成现实的成果收入“脑”中;

      在思延乡,穿山打洞、筑路修桥,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日夜轰鸣。一排排重建聚居点拔地而起;

      从芦山县城到清仁乡及至双石镇路上,农户的农房重建你追我赶。俄罗斯松木房、全现浇筑房、轻钢房……一支支“3.8”、“6.1”“9.9重建部队”(妇女、儿童、老人队伍的戏称)在壮硕的当家男人们面前,干劲儿毫不逊色;

      从龙门到宝盛、太平、大川一线,满载砂石的车辆密密麻麻,如蚂蚁般忙碌穿梭往来……

      芦山重建热浪宛如春潮层涌,扑面而来。

      民生优先,科学重建。芦山灾后重建的动人图景,已经清晰地勾勒出芦山人民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民生优先 科学重建——“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 2014年04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   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习近平


      四川有抗大震的经验,有自强不息的传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灾难压不垮四川人民。

      ——李克强


      震情回顾: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国四川芦山。地下13公里,短短的33秒时间,继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又一次7.0级强烈地震震波瞬间袭击芦山并传遍中国。

      “4.20”强烈地震造成芦山县120人死亡,6118人受伤,其中重伤581人。全县城乡住房、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便民服务中心普遍严重受损。与此同时,地质环境严重恶化,地质灾害隐患点由震前的144处猛增至662处,威胁着周边近万名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芦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创造了科学、高效、有序的“4.20”芦山速度,书写了伤员救治零死亡、次生灾害零伤亡、大灾之后无大疫的“4.20”芦山奇迹,打赢了过渡安置硬仗。

      2013年6月底,芦山县全面完成城乡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任务,实现了城乡环境大改善、生活秩序大恢复、社会治安大稳定。

      2013年入冬以来,芦山县又把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头等大事,按照“冻伤一户群众、处理一批干部”的要求,落实8099户过渡房“四防两保两加强”提升措施,筹集289万元对全县受灾困难群众、三孤人员进行物资救助,为213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村特困户建设保障房,确保每一名受灾群众都安全温暖过冬。

      领导关怀:

      “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地震发生后也作出了指示,并受党中央和习近平委托,抵达震中芦山亲自指导和安排部署抗震工作。

      根据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立即召开会议作出工作部署,决定启动国务院抗震救灾I级响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等省市领导紧急赶赴灾区芦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巨大关怀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雅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芦山县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12万人民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昼夜不息开展生命大救援。

      2013年5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来到芦山抗震救灾一线。在芦山县体育馆(“4.20”强烈地震芦山最大的受灾群众临时过渡安置现场),在龙门乡隆兴中心小学,在龙门乡青龙场村,习近平总书记无时无刻不关心牵挂着受灾群众如何过渡安置、尽早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

      习近平说:“地震发生后,我非常牵挂大家。在这么大的灾害面前能够很快有现在这样一个安置局面,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抓紧恢复重建,争取早日让大家搬进安全、放心的新家。”

      科学规划 震中芦山拉开重建大幕

      芦山灾后恢复重建,全国瞩目,世界关注。

      地震发生后不久,由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院、重庆大学等28家国内一流设计团队担纲规划设计的,高水平、高质量、高要求的芦山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在12万灾区人民翘首以待的焦灼目光中推出。

      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按照“打造‘4.20’地震灾后重建能够学习借鉴的典范”的要求和“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的原则,芦山县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13年6月20日,灾后重建大幕在0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村率先拉开。

      黎明村位于省道210线芦山县城南2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42户。其中,需重建271户,需维修加固农房377户,拆迁94户。

      黎明新村省级示范村建设项目是芦山县第一个启动的灾后科学重建项目,规划集中安置受灾重建农户128户,主要建设1个村级便民中心、4个村民活动广场、1.8公里道路,以及85亩主要种植生态蔬菜、珍稀树木及四季花卉的农业产业园区。产业规划主要包括发展养殖,建设生态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农家旅游等,拟建设成集农产品生产、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亲水休闲、养生居住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村。

      在飞仙关镇凤凰村,同样迅速吹响了灾后重建的号角......号角声声催人急,披星戴月重建忙。芦山县40个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一个个陆续开工建设。

      随着一批批建筑队伍开赴重建工地,震中芦山打响了重建的战役!

      新建的国道351线、邛崃至芦山快速通道、改造提升的省道210线,以及更加完备的交通体系支撑起芦山腾飞发展的全新大交通格局;

      位于思延乡的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雅安北部农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和特色种植业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雅安北部及藏区茶叶、果蔬、珍稀林木等产业的发展,成为引领芦山地震灾区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样板;

      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芦山县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汽车配件等五个远离负面清单的产业。建成后,将成为灾后重建高水平示范产业集中区,产城一体现代化生态型产业新城。

      在灾后重建中,芦山县纳入总体规划实施项目379个,估算总投资123.05亿元。中央、省切块下达灾后重建资金80.9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8.28亿元,省财政资金2.63亿元。

      芦山县委、县政府把灾后重建工作列为全县“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按照《总规》、《专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县委、县政府结合芦山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灾后科学重建的内涵、思路和体系,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突出“一核一线三点两片”重点,着力推进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感恩奋进,打响了建设灾后秀美新芦山的第一枪!

      决战芦山 大拼大干迎巨变

      唯有大拼大干,才能迎来巨变。

      2014年1月,芦山县新一届班子面对极其繁重的灾后重建压力,下深水、破难题、解民忧,誓师坚决打赢灾后重建这场硬仗胜利!

      3月6日,中共芦山县委召开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开创灾后重建新局面 奋力建设秀美新芦山”战略奋斗发展目标。

      全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旅游兴县、依法治县”战略,以“科学重建、加快发展”为主题,决战2014,决胜2015,崛起2016,初步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山水文化旅游名城,实现秀美芦山新跨越。

      伴随铿锵号角的,是芦山县的大拼大干。

      受灾群众早日建好家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参与。

      除了国家的重建补助资金以外,芦山县由县财政出资6000万元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协调金融机构为重建户提供期限为3—8年、8万元以内的优惠贴息贷款。

      在全面推行农房重建中,芦山县财政出资1800余万,为全县213户特困群众修建213套特困保障房(轻钢房),并加快落实特困户公益岗位管理人员,做好特困户日常生活管理工作。

      46名县处级干部、521名科级领导干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对567户需帮扶建房户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困难重建户解决住房重建、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和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建材保障和运输难题,芦山县强化建材保障工作,专门成立了建材保障组,负责协调解决灾后重建所需标砖、钢材、水泥等大宗建材的生产组织供应,加强建筑材料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市场稳定。

      芦山灾后重建把抗震设防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灾后重建的根本前提,确保建房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泄洪通道、公路建设控制红线、高压架空线路等。

      灾后重建大力推进隔震减震、新型墙材等“五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对全县40个新村聚居点实行统规联建,对自然散居户实行统规自建,在中高山区乡镇大力推广轻钢结构房和砖木结构房,确保安全快捷舒适。

      灾后重建,没有过硬专业技术支撑不行——

      依托四川省住建厅和德阳市援建力量,芦山县加强农村建管人才培训,培训合格工匠1089名,确保每个组有3—5名技术工匠,切实加强农房重建的技术指导。

      同时,县政府出资297.79万元,聘请2家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向每个村派驻1-2名监理,加强农房质量和安全监管,做到“村村有监理,户户有指导,房房有验收”,全过程加强聚居点和散户农房的建设质量。

      重建当中,“主人家”没有缺位——

      “这么快动工,得益于‘自建委员会’的建立。”芦山县芦阳镇党委副书记彭德华如是说。

      灾后重建启动后,黎明村明确了统规联建的方式,但房屋建成什么样?新房内外如何布局?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乡镇干部反复商量,都没有好的方案。在一次讨论中,有干部提出,“与其政府大包大揽,不如让百姓自己说了算!”随后大家提议,引导群众选举代表,建立“自建委员会”,让群众自己做主。

      很快,村里组织全体联建农户选举了13位业主代表,芦山县新村建设第一个“自建委员会”应运而生。“建立‘自建委员会’,从户型选择到质量监督再到资金监管,都由业主们商量决定,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聚居点的建设很快动起来。”黎明新村“自建委员会”的副主任齐学军说,“大家一起开会商量,把问题都理顺了,建房的速度就起来了。”

      作为灾后重建新“管家”,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的“自建委员会”建立后,灾后重建具体问题由百姓说了算,不仅确保了重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还在一次次村民议事中化解了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

      在芦山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自建委员会”已在全县重建点上“遍地开花”。目前,全县已成立了40个农房重建自建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已达260个。

      灾后芦山重建不断加大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

      在芦阳镇和住建局开辟城房重建审批“绿色通道”,已完成1680户统规自建重建户的申请审批工作,已启动6片区统规联建工作;基本建成750套保障性住房,正在加快推进3000套安居房建设。

      按照“2014年元旦节、春节前、4月20日前”三个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本着“交叉作业、平行推进、程序不减、时间缩短”的原则,芦山县全力推进重建项目设计、图审、财评、地勘、征地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在“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一周年前,除采购类项目外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

      一个个工地开工的喜讯传来。

      芦山灾后掀起了重建的热潮!

      芦山县灾后重建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第一期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3年完成国家投资13亿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产值100亿元。目前,产业集中区核心区已完成征地5000亩,第一期拆迁共421户,已拆除378户,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

      德阳援建,两地情牵。在芦山,德阳市6县区分别对口支援6个乡镇技术援建工作。在援建点上,援建人员一到工地就迅速扎下根来,不分彼此、废寝忘食,为受援乡镇灾后重建忙碌着。目前,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由德阳援建芦山县的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已完成四层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封顶工作,预计今年4月20日前完工;东区主干道一期管网铺设已经完成,产业集中区大桥建设已完成桥梁3-1、4、5、6、7号桩的浇筑,东区主干道二期已完成80%路基开挖和部分管网铺设……目前,琪达制衣、通达纺织已落户产业集中区并开工建设;英马电动摩托项目、华创不锈钢型材项目、海雅新型工业填料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投资规模达9亿元。

      在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正全力推进建设,已经累计完成投资980万元。

      截至2014年4月3日,芦山县纳入总体规划实施的379个项目,估算投资123.05亿元,已累计开工项目231个,估算投资9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9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35个。

      大规划带来大产业,大产业带来大市场,大市场也必将带来芦山的大发展和新腾飞!

      在芦山“飞仙关—芦阳—龙门”优质猕猴桃产业带,和以马牛山为中心、辐射双石—太平—大川的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带建设,2014年将新发展猕猴桃1.7万亩、茶叶8000亩,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芦山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正加快推进,绿康源公司、元森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可士可公司已整理土地5392亩,栽种果苗5342亩、施肥2209亩,架杆拉线267亩。

      依托“化腐朽为神奇”的乌木根雕艺术,芦山县按照“一城一园两市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城、根雕加工产业园、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高端规划设计产业园区,着力建设“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中国乌木根雕艺术城,将工艺美术产业作为芦山产业振兴的重大支撑,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和高端名贵木材家具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重建中,芦山县还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契机,把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打造龙门—围塔地质奇观旅游区、大川河休闲度假旅游区、县城根艺文化旅游区、飞仙关茶马古道旅游区、灵鹫山佛教文化旅游区5个核心景区,构建飞仙——大川旅游“黄金轴线”,融入四川旅游大小西环线。

      以精品景区为核心,依托“黄金轴线”和核心景区辐射带动,芦山县准备打造一批旅游示范村镇,构建一、二日游精品线路和渡假休闲基地。同时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大力扶持群众开办农家乐、乡村酒店,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力争3年内创建2-3个国家4A级景区。

      一个个新的项目正在全力实施。

      一个个灾后重建成果正在初步显现。

      芦山,加油!

      芦山,在灾后重建中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冲锋在前 党员干部“白加黑”“5+2”不舍昼夜

      干部辛苦两三年,群众幸福一辈子。

      如今在芦山,“5+2”、“白加黑”已经成为全县上千名党员不舍昼夜投身重建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在芦山县灾后重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黎明新村,芦阳镇党员干部不分白天黑夜、顶风冒雨奋战在重建工地。

      在芦山县飞仙关镇凤凰村,新村于2013年9月底进场施工,从联系村领导带头到乡镇工作人员,日夜奋战、风雨无阻、昼夜施工,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完成重建任务。

      在清仁乡大同村,身患癌症的村支书袁超顾不上片刻休息,甚至有时候连妻子递过来的药也来不及吃下去,一次次转身走进受灾老百姓的重建工地。面对妻子的责怪和关心,袁支书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乡亲们需要我!

      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也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在芦山灾后重建工地上。这,是一个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

      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还在忙呢?黑灯瞎火的小心绊倒喽!”仁加村河西组村民白洪良对走访的干部说道,“建材都拉回来了,选个好日子,基础一挖,房子就建起来了。”清仁乡乡村组干部严格遵守执行芦山县“5+2”“白加黑”工作制度,有力推动了农房重建。

      “大家站成一排,把房子里的东西传递上车。”仁加村驻村组长尹兵现场指挥着几个年轻人,一起为该村协和组村民张永搬家,张永瘫痪在床,妻子和两个子女都是智障残疾人。过往群众被干部的行动所感动,纷纷伸出援手。据了解,经过仁加村乡干部和村组干部以走村窜户宣传重建政策并向老百姓介绍价廉物美、修建速度快的松木房的方式动员群众重建,2014年2月初至3月中旬,短短一个月时间,该村启动户数增至680户,开工比例达到90%,农房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地震中灾损严重的飞仙关镇凤凰村,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后,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智将整个村各项工作全部存入脑海中。重建户无法自己找到合适的宅基地,自觉地会“去找李支书帮忙!”如今,凤凰村聚居点目前已建成农房70套,并配套建设了群众休闲广场、污水处理站、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每户还建成“微田园”,新村对面已建成的百亩葡萄园示范基地,则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方式,以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1月28日,凤凰新村聚居点前期建成的20户农户率先搬进新家。在建成新家后喜悦的笑容面前,村民们发现:原本风度翩翩的李智已是满脸憔悴,他们眼前这位村支书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足足瘦了20斤!

      为了支援“4.20”芦山地震极重灾区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自2013年4月以来,雅安市先后从全市抽调多批次精干力量长驻芦山开展工作,助推芦山灾区早日实现振兴。

      “我们受了天灾,国家给我们补助,银行又贷款支持我们重建家园。各级干部都十分关心我们!”在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2014年春节前就搬进新家的受灾村民们纷纷感谢起党和政府。

      党的重建政策好,芦山人民铭记心中,并且将它转化成为巨大的重建精神力量。

      曾经漂洋过海到国外10多个国家打渔作业的芦山县思延乡付军,“4.20”地震时在县城免费为救灾志愿者供应稀饭。如今,这位朴实的农民攒足了劲儿也动手修建起漂亮的新房。

      在芦山宝盛乡中坝村飞水山组,当28户受灾村民一户户修建起了传统的木结构新房,乡、村、组干部们又开始考虑如何尽快帮助老百姓搞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好让村民们早一天过上幸福生活。

      千难万难,行动起来就不难。

      困难,磨砺着芦山人民更加昂扬奋发的饱满激情。

      如今在芦山县,从飞仙关茶马古驿的打造,到美丽飞仙湖畔风情小镇的聚居点,一个个重建故事精彩纷呈:

      在双石镇,电脑里的农房重建管理系统正把一天天变成现实的成果收入“脑”中;

      在思延乡,穿山打洞、筑路修桥,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日夜轰鸣。一排排重建聚居点拔地而起;

      从芦山县城到清仁乡及至双石镇路上,农户的农房重建你追我赶。俄罗斯松木房、全现浇筑房、轻钢房……一支支“3.8”、“6.1”“9.9重建部队”(妇女、儿童、老人队伍的戏称)在壮硕的当家男人们面前,干劲儿毫不逊色;

      从龙门到宝盛、太平、大川一线,满载砂石的车辆密密麻麻,如蚂蚁般忙碌穿梭往来……

      芦山重建热浪宛如春潮层涌,扑面而来。

      民生优先,科学重建。芦山灾后重建的动人图景,已经清晰地勾勒出芦山人民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