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先行先试的攀西试验

  • 2014年11月27日 12时0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1月27日,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投资洽谈会拉开序幕。2000多名政商界人士从全球各地汇聚到攀西,共同见证钒钛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并为攀西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得回忆起半个世纪前:为了祖国的“三线”建设,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从全国各地汇聚一地,挥洒热血和汗水。50年过去了,2013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成立,掀开了攀西历史上全新的一页。

      一年多时间过去,试验区试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试验区的“起步期”,遭遇产业“冰河期”,极不平凡的一年,攀西与科技“抱团”,用创新“取暖”,收获靓丽成绩单

      11月20日,记者来到四川龙蟒矿冶公司在盐边县境内的工厂。这一天,全国钢材价格创下近几年来新低,“严冬”之下,一个地方民营钢铁企业如何应对?“截至目前,公司依然是盈利的。”公司总经理张玺一句话让大家如释重负。“制胜法宝是什么?”“科技,创新。”张玺的回答毫不含糊。在他看来,要熬过冬天,必须有个好体质。科技,给了公司这种经风雨的能力。

      过去几年,他们先后投资近20亿元,在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等环节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国家专利授权30多项,使得攀西红格地区表外矿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选铁尾矿中钛的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两个数据都是现有水平的3倍以上。

      微笑,同样绽放在四川金沙纳米公司员工的脸上。前不久,公司获得中信集团3000万元的投资,所生产的微米铁粉和纳米铁粉广泛应用于吸波隐形涂料、燃料电池材料、精密器件制造、高档涂料等领域,目前每公斤市场价高达数千元,甚至几万元。

      逆势生长的秘密依然在科技创新。该公司党委书记蒲龙告诉记者,他们成功把攀西硫酸法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变废为宝,生产出纳米铁粉和超细铁粉。其中,纳米铁粉的直径只有40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一千多分之一,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还解决了污染问题。

      在凉山,稀土产业研究院筹备组建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凉山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成武毅介绍,预计总投入2亿元,力争在2015年完成建设。

      在雅安,四川省高纯碲生产示范项目已完成硫化物型高品位碲矿石的选矿、湿法冶金和提纯试验,所获技术工艺成果已应用于生产。未来,还将搭建碲铋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完善碲铋资源综合研发体系。

      风雨未过,彩虹已见。今年前三季度,攀枝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增速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出1.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比上半年提升5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从科技创新的单点突破,到体制改革的系统推进,入“试”一年,试验区在财税金融、供地用地、生态补偿机制等领域多点开花

      首届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开幕之前一个月,攀枝花市出台《关于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建立“权力清单”、“收费清单”、“负面清单”三大清单制度,实行“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从科技创新的单点突破到体制机制的系统推进,入“试”一年来,试验区在财税金融、供地用地、直购电交易、资源配置管理、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体制等领域多点开花。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行政审批“大瘦身”,市级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由2012年底的434项减少至277项,削减幅度达36%;探索并联审批,逐步推行联合审办、超时默认、缺席默认等新机制。

      推进资源配置管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和退出机制,编制试验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指南;试点直购电交易和“矿冶电”、“水电冶”联营,推进上下游关联企业重组整合。

      5月,攀枝花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至2017年,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将通过二滩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与攀枝花市的企业、园区开展直购电交易,确保每年向直购电用户让利1.1亿元。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采纳攀枝花市国税局的建议,将攀西试验区高品质钛原料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分离、钛材深加工等6类项目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四川省新增鼓励类产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今年,全市预计有42户企业受益,减税总额5400余万元。

      本月底,攀枝花天府钒钛交易中心有望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天府商品交易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稀有金属交易中心的配套体系。交易中心由天府商品交易所联合攀钢、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钛都化工有限公司和丰源矿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将采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供应链融资”的运营模式,为钒钛产品上市交易、交割、仓储物流、融资等提供服务。

      创新企业支持手段。攀枝花市政府出台企业应急转贷政策,由财政拿出1亿元为企业“搭桥”。截至今年9月,运行两年来,共发放应急转贷金195笔,累计为110户企业提供应急转贷,累计金额达26.66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达1.5亿余元。

      雅安也在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与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今年,雅安首届银企对接签约洽谈会成功举办,22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9.64亿元的贷款意向。“凉山也将尽快建立试验区开发基金,以市场手段推动试验区产业科学布局快速发展。”成武毅表示。

      先行先试,让攀西地区各级政府卸掉束缚,在机制创新上下足功夫。“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资源税费改革,直供电上争取更大突破。”攀枝花市副市长于会文说。

      从埋头苦干到携手并进,从自我创新到自主创新,放眼全球寻找合作共赢,成为攀西试验区的新姿态

      从攀枝花市区出发,沿攀西高速向北,路旁有一条长达100公里的管道,管道一头连着攀枝花白马铁矿,另一头连着西昌钒钛基地过滤车间,每年输送铁精矿300万吨,是目前国内压力等级最高的管道输送系统之一。

      在攀西,区域协作不断探索推进。

      攀枝花与凉山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强化协调对接,合作成效日益凸显。今年1月7日,在攀枝花盐边县红格欧洲风情小镇,攀枝花、凉山这对“好邻居”举办了第4次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双方在会上达成一致意见:围绕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携手推进政策同争、品牌同创、声势同造、基础同建、利益同享五大共同行动。

      合作不仅限于攀西试验区,而是放眼全国,乃至全球。

      借第十五届西博会东风,“中国钒钛之都”与“中国钛谷”精诚合作,共同为全国钒钛产业创新发展探路。10月25日,由陕西省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陕西省宝鸡市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深化钒钛产业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召开,双方签订了《钒钛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立以来,我国在构建大钒钛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钒钛发展的国家战略过程中,再次迈出实质性一步。

      走出去,寻求共赢。

      10月27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20多家科研机构与攀钢集团等企业正式签约。此前,这20多家科研机构从40多家参与投标的机构中脱颖而出,摘得由招标企业设定的标的。

      从中标到签约,从今年7月开始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14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招投标工作进入尾声。“此举是为引全球之智解决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介绍,按照预期目标,实施科技攻关后,到2017年,攀西试验区的铁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达75%,钒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超过5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达到30%。

      放眼全球寻找合作共赢,攀西试验区展现出新姿态。 (记者 梁现瑞 赵若言)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先行先试的攀西试验

  • 2014年11月27日 12时0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1月27日,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投资洽谈会拉开序幕。2000多名政商界人士从全球各地汇聚到攀西,共同见证钒钛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并为攀西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得回忆起半个世纪前:为了祖国的“三线”建设,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从全国各地汇聚一地,挥洒热血和汗水。50年过去了,2013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成立,掀开了攀西历史上全新的一页。

      一年多时间过去,试验区试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试验区的“起步期”,遭遇产业“冰河期”,极不平凡的一年,攀西与科技“抱团”,用创新“取暖”,收获靓丽成绩单

      11月20日,记者来到四川龙蟒矿冶公司在盐边县境内的工厂。这一天,全国钢材价格创下近几年来新低,“严冬”之下,一个地方民营钢铁企业如何应对?“截至目前,公司依然是盈利的。”公司总经理张玺一句话让大家如释重负。“制胜法宝是什么?”“科技,创新。”张玺的回答毫不含糊。在他看来,要熬过冬天,必须有个好体质。科技,给了公司这种经风雨的能力。

      过去几年,他们先后投资近20亿元,在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等环节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国家专利授权30多项,使得攀西红格地区表外矿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选铁尾矿中钛的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两个数据都是现有水平的3倍以上。

      微笑,同样绽放在四川金沙纳米公司员工的脸上。前不久,公司获得中信集团3000万元的投资,所生产的微米铁粉和纳米铁粉广泛应用于吸波隐形涂料、燃料电池材料、精密器件制造、高档涂料等领域,目前每公斤市场价高达数千元,甚至几万元。

      逆势生长的秘密依然在科技创新。该公司党委书记蒲龙告诉记者,他们成功把攀西硫酸法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变废为宝,生产出纳米铁粉和超细铁粉。其中,纳米铁粉的直径只有40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一千多分之一,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还解决了污染问题。

      在凉山,稀土产业研究院筹备组建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凉山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成武毅介绍,预计总投入2亿元,力争在2015年完成建设。

      在雅安,四川省高纯碲生产示范项目已完成硫化物型高品位碲矿石的选矿、湿法冶金和提纯试验,所获技术工艺成果已应用于生产。未来,还将搭建碲铋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完善碲铋资源综合研发体系。

      风雨未过,彩虹已见。今年前三季度,攀枝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增速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出1.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比上半年提升5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从科技创新的单点突破,到体制改革的系统推进,入“试”一年,试验区在财税金融、供地用地、生态补偿机制等领域多点开花

      首届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开幕之前一个月,攀枝花市出台《关于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建立“权力清单”、“收费清单”、“负面清单”三大清单制度,实行“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从科技创新的单点突破到体制机制的系统推进,入“试”一年来,试验区在财税金融、供地用地、直购电交易、资源配置管理、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体制等领域多点开花。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行政审批“大瘦身”,市级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由2012年底的434项减少至277项,削减幅度达36%;探索并联审批,逐步推行联合审办、超时默认、缺席默认等新机制。

      推进资源配置管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和退出机制,编制试验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指南;试点直购电交易和“矿冶电”、“水电冶”联营,推进上下游关联企业重组整合。

      5月,攀枝花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至2017年,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将通过二滩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与攀枝花市的企业、园区开展直购电交易,确保每年向直购电用户让利1.1亿元。

      推进财税金融改革。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采纳攀枝花市国税局的建议,将攀西试验区高品质钛原料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分离、钛材深加工等6类项目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四川省新增鼓励类产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今年,全市预计有42户企业受益,减税总额5400余万元。

      本月底,攀枝花天府钒钛交易中心有望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天府商品交易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稀有金属交易中心的配套体系。交易中心由天府商品交易所联合攀钢、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钛都化工有限公司和丰源矿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将采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供应链融资”的运营模式,为钒钛产品上市交易、交割、仓储物流、融资等提供服务。

      创新企业支持手段。攀枝花市政府出台企业应急转贷政策,由财政拿出1亿元为企业“搭桥”。截至今年9月,运行两年来,共发放应急转贷金195笔,累计为110户企业提供应急转贷,累计金额达26.66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达1.5亿余元。

      雅安也在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与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今年,雅安首届银企对接签约洽谈会成功举办,22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9.64亿元的贷款意向。“凉山也将尽快建立试验区开发基金,以市场手段推动试验区产业科学布局快速发展。”成武毅表示。

      先行先试,让攀西地区各级政府卸掉束缚,在机制创新上下足功夫。“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资源税费改革,直供电上争取更大突破。”攀枝花市副市长于会文说。

      从埋头苦干到携手并进,从自我创新到自主创新,放眼全球寻找合作共赢,成为攀西试验区的新姿态

      从攀枝花市区出发,沿攀西高速向北,路旁有一条长达100公里的管道,管道一头连着攀枝花白马铁矿,另一头连着西昌钒钛基地过滤车间,每年输送铁精矿300万吨,是目前国内压力等级最高的管道输送系统之一。

      在攀西,区域协作不断探索推进。

      攀枝花与凉山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强化协调对接,合作成效日益凸显。今年1月7日,在攀枝花盐边县红格欧洲风情小镇,攀枝花、凉山这对“好邻居”举办了第4次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双方在会上达成一致意见:围绕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携手推进政策同争、品牌同创、声势同造、基础同建、利益同享五大共同行动。

      合作不仅限于攀西试验区,而是放眼全国,乃至全球。

      借第十五届西博会东风,“中国钒钛之都”与“中国钛谷”精诚合作,共同为全国钒钛产业创新发展探路。10月25日,由陕西省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陕西省宝鸡市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深化钒钛产业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召开,双方签订了《钒钛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立以来,我国在构建大钒钛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钒钛发展的国家战略过程中,再次迈出实质性一步。

      走出去,寻求共赢。

      10月27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20多家科研机构与攀钢集团等企业正式签约。此前,这20多家科研机构从40多家参与投标的机构中脱颖而出,摘得由招标企业设定的标的。

      从中标到签约,从今年7月开始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14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招投标工作进入尾声。“此举是为引全球之智解决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介绍,按照预期目标,实施科技攻关后,到2017年,攀西试验区的铁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达75%,钒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超过5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达到30%。

      放眼全球寻找合作共赢,攀西试验区展现出新姿态。 (记者 梁现瑞 赵若言)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