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遇泥石流如何避险

  • 2012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中国天气网
  • 【字体:
  •   1.泥石流相关知识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松散的物源(土石)、可以携带松散物质的水和一定纵坡降的沟谷。为此,崩滑流极易形成灾害链。  

      泥石流特点是沿沟“流动”,具有明显的直进性和非恒定性。它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  

      当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路桥、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泥石流与滑坡、崩塌一样是山区最为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在山地环境下,崩滑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崩滑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2.如何预防、躲避泥石流灾害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山区的绝大多数沟谷今后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下雨天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时,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地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的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当地国土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可以为防范泥石流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大家都应养成每天收看预警预报的习惯。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遇泥石流如何避险

  • 2012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中国天气网
  •   1.泥石流相关知识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松散的物源(土石)、可以携带松散物质的水和一定纵坡降的沟谷。为此,崩滑流极易形成灾害链。  

      泥石流特点是沿沟“流动”,具有明显的直进性和非恒定性。它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  

      当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路桥、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泥石流与滑坡、崩塌一样是山区最为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在山地环境下,崩滑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崩滑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2.如何预防、躲避泥石流灾害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山区的绝大多数沟谷今后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下雨天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时,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地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的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当地国土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可以为防范泥石流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大家都应养成每天收看预警预报的习惯。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