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服务升级 看病省心

  • 2012年02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采访时间:2月23日采访地点:仁寿县慈航镇永庆村7组

      [民生·数字]

      226650人--

      对甘孜、阿坝31个项目县完成包虫病病情调查226650人,完成目标任务151.1%;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12074人,完成目标任务150.9%;免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149人,完成目标任务114.6%。

      6263.07万人--

      新农合覆盖率继续保持 100%,参合人数为6263.07万人,参合率达到97.88%,完成目标任务103%,位于西部前列。

      100%--

      20个县医院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目标任务100%;150个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足额落实资金并完工,完成目标任务100%。

      [民生·一线]

      2月23日上午8点,仁寿县慈航镇永庆村7组。

      13岁的沈俊超背上书包,快快乐乐去上学。看着他无忧无虑的样子,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白血病患者。“孩子能有今天,要感谢卫生院医生的及时诊断,更要感谢新农合政策的帮助。”沈俊超的母亲徐淑英告诉记者。

      卫生院也能查白血病

      2010年底,沈俊超身体不适。在镇卫生院检查时,医生查出沈俊超白细胞异常,立即建议到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证实,沈俊超患有白血病。

      白血病需要长期治疗,但面对巨额的费用,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就在沈家人走投无路之时,我省出台新农合新政,对白血病、先心病儿童的补偿比例大幅提高,这让沈俊超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徐淑英算了一笔账,从沈俊超生病到现在的治疗费花去了91361.8元,按照新政策规定,新农合的补偿加上省红十字会的资助,徐淑英共得到了75952元的补偿,治疗费用的大头都由国家承担了。

      镇卫生院院长辜海军告诉记者,卫生院的建设情况和设备更换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使得过去很多不能检查的项目都能进行检查和初步诊断。要是当时沈俊超到卫生院检查,没有第一时间查出白细胞异常,很可能会耽误他的治疗。

      群众走进家门口医院

      近年来,我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和人才建设,使全省各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有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群众也由此更多地走进了家门口的医疗机构。

      近日,记者走进了绵竹市新市镇卫生院。宽敞、整洁的门诊大厅,标准化设置的挂号室、药房,拥有30多万元的彩超机、500毫安的放射机、电子胃肠镜、监护仪、麻醉机等的检查室……一切都让人感到这里与大医院没有太大的差别。

      正在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村民钟发林说,卫生院的硬件上了档次,看病就放心,加上新农合的政策对在基层就医的补偿比例也高,以前有什么病我都是去大医院看,现在首选卫生院。

      卫生院院长龙军告诉记者,这几年各级政府对卫生院投入了400多万元,用于建设和设备的购置。目前卫生院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等科室设置已十分齐全。随着设备的改进和医生技术的提高,现在既能做腹腔镜手术,还能做胃癌、乳腺癌等的切除术。

      龙军说,由于卫生院条件的改善,前来卫生院就诊的当地群众逐年增加,去年已达到了日门诊量300多人次,年住院3000多人次。今后,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民生·举措]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我省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2010-2011年,我省共投资30.6亿元,在全省实施县医院、精神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急救体系建设等基建项目5521个。该系列项目的实施,有力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条件。

      去年,全省年人均新农合的实际筹资达232.83元,超过国家规定的年人均筹资标准(230元)。全省启动新农合门诊统筹的县 (市、区)175个。所有县(市、区)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均已调整至5万元以上。所有县(市、区)均已启动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心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部分市(州)启动了提高妇女“两癌”、农村重性精神病等疾病保障水平工作。同时还投入经费2.1亿,在全省47987个村卫生室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建设。

      [民生·声音]

      家门口看病很方便

      绵竹市富新镇青浩村6组村民 邓发友

      我是一个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有时需要看一下中医,我们镇的卫生院办了中医堂,我在家门口看病很方便。

      仁寿县慈航镇永庆村7组村民 徐淑英

      我是一个白血病患儿的母亲,要是新农合对白血病患儿不提高补偿比例,我们一家人都不知该如何办了。新农合政策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卫生院有了新设备,也让我的孩子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绵竹市孝德镇卫生院院长 王刚

      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入很大,现在卫生院从基本建设到设施设备都有质的飞跃。以前,几间老房子、几件旧仪器、几个医生就组成了卫生院。现在,设备是一流的,医疗用房是崭新的,医生们不断到各大医院培训,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有了硬件和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已经习惯在家门口看病了,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服务升级 看病省心

  • 2012年02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采访时间:2月23日采访地点:仁寿县慈航镇永庆村7组

      [民生·数字]

      226650人--

      对甘孜、阿坝31个项目县完成包虫病病情调查226650人,完成目标任务151.1%;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12074人,完成目标任务150.9%;免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149人,完成目标任务114.6%。

      6263.07万人--

      新农合覆盖率继续保持 100%,参合人数为6263.07万人,参合率达到97.88%,完成目标任务103%,位于西部前列。

      100%--

      20个县医院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目标任务100%;150个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足额落实资金并完工,完成目标任务100%。

      [民生·一线]

      2月23日上午8点,仁寿县慈航镇永庆村7组。

      13岁的沈俊超背上书包,快快乐乐去上学。看着他无忧无虑的样子,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白血病患者。“孩子能有今天,要感谢卫生院医生的及时诊断,更要感谢新农合政策的帮助。”沈俊超的母亲徐淑英告诉记者。

      卫生院也能查白血病

      2010年底,沈俊超身体不适。在镇卫生院检查时,医生查出沈俊超白细胞异常,立即建议到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证实,沈俊超患有白血病。

      白血病需要长期治疗,但面对巨额的费用,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就在沈家人走投无路之时,我省出台新农合新政,对白血病、先心病儿童的补偿比例大幅提高,这让沈俊超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徐淑英算了一笔账,从沈俊超生病到现在的治疗费花去了91361.8元,按照新政策规定,新农合的补偿加上省红十字会的资助,徐淑英共得到了75952元的补偿,治疗费用的大头都由国家承担了。

      镇卫生院院长辜海军告诉记者,卫生院的建设情况和设备更换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使得过去很多不能检查的项目都能进行检查和初步诊断。要是当时沈俊超到卫生院检查,没有第一时间查出白细胞异常,很可能会耽误他的治疗。

      群众走进家门口医院

      近年来,我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和人才建设,使全省各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有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群众也由此更多地走进了家门口的医疗机构。

      近日,记者走进了绵竹市新市镇卫生院。宽敞、整洁的门诊大厅,标准化设置的挂号室、药房,拥有30多万元的彩超机、500毫安的放射机、电子胃肠镜、监护仪、麻醉机等的检查室……一切都让人感到这里与大医院没有太大的差别。

      正在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村民钟发林说,卫生院的硬件上了档次,看病就放心,加上新农合的政策对在基层就医的补偿比例也高,以前有什么病我都是去大医院看,现在首选卫生院。

      卫生院院长龙军告诉记者,这几年各级政府对卫生院投入了400多万元,用于建设和设备的购置。目前卫生院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等科室设置已十分齐全。随着设备的改进和医生技术的提高,现在既能做腹腔镜手术,还能做胃癌、乳腺癌等的切除术。

      龙军说,由于卫生院条件的改善,前来卫生院就诊的当地群众逐年增加,去年已达到了日门诊量300多人次,年住院3000多人次。今后,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民生·举措]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我省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2010-2011年,我省共投资30.6亿元,在全省实施县医院、精神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急救体系建设等基建项目5521个。该系列项目的实施,有力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条件。

      去年,全省年人均新农合的实际筹资达232.83元,超过国家规定的年人均筹资标准(230元)。全省启动新农合门诊统筹的县 (市、区)175个。所有县(市、区)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均已调整至5万元以上。所有县(市、区)均已启动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心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部分市(州)启动了提高妇女“两癌”、农村重性精神病等疾病保障水平工作。同时还投入经费2.1亿,在全省47987个村卫生室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建设。

      [民生·声音]

      家门口看病很方便

      绵竹市富新镇青浩村6组村民 邓发友

      我是一个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有时需要看一下中医,我们镇的卫生院办了中医堂,我在家门口看病很方便。

      仁寿县慈航镇永庆村7组村民 徐淑英

      我是一个白血病患儿的母亲,要是新农合对白血病患儿不提高补偿比例,我们一家人都不知该如何办了。新农合政策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卫生院有了新设备,也让我的孩子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绵竹市孝德镇卫生院院长 王刚

      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入很大,现在卫生院从基本建设到设施设备都有质的飞跃。以前,几间老房子、几件旧仪器、几个医生就组成了卫生院。现在,设备是一流的,医疗用房是崭新的,医生们不断到各大医院培训,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有了硬件和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已经习惯在家门口看病了,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