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政策惠及 生活甜美

  • 2012年02月2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采访时间:2月25日采访地点: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

      [民生·数字]

      38.76亿元--

      为期5年的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今年进入最后一年。4年来,国家、省、州已累计投入27.45亿元,加上地方统筹和群众自筹资金,总计38.76亿元。

      2.64万名--

      病区2.64万名学龄儿童实现易地入学,新建、改扩建校舍15.56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钢架床、实验仪器等52.26万套,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3.97亿元--

      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计划投入3.97亿元,继续推进易地育人、易地搬迁、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结构调整、卫生防治和科技攻关九大项目等重点项目。

      [民生·一线]

      2月25日,藏历新年期间。走进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宽敞干净的水泥道路在脚下延伸,一座座新居排列道路两侧,崭新宽大的村“两委”活动室前健身器材齐全,这一切,无不展现出团结村人的幸福生活。

      说起团结村的变化,村民们纷纷感慨:“感谢党的好政策,在我们这里搞了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生活越来越好了。”

      村民住上“别墅” 生活媲美城里

      团结村距县城5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村。村里有34户群众,过去该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由于村民有的住在半山腰,分散零乱,村民居住环境极差。

      受益于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两项优惠政策,分散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全部搬迁到现在的地方。在过去3年里,全村修建起了一座座新房,家家户户都有了平坦的入户水泥路,还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通信全覆盖。来到这里,恍如置身“农家别墅群”。

      “以前有的群众说‘建新房,住小楼,走平路,过现代文明生活,那是城里人的生活,不是我们大骨节病患者敢奢想的。但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家里自来水、抽水马桶、太阳能、电视、洗衣机、冰箱等一应俱全,而且还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住院都有了保障。”村民如曼特说。

      产业走向规模 村民腰包渐鼓

      几年前,将垃圾倾倒在空地上或水沟里,是团结村群众处理日常垃圾最主要的方式。“由于随意倾倒,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到了夏天,又脏又臭。”村委会主任邓桂生说,这不仅深深困扰着群众,也让村干部伤透了脑筋。

      团结村垃圾如何处理?去年,村里实行了门前包片,县乡也专门组织人来运输,最后实施分类处理。这样一来,村民屋里屋外都干净了。

      更为重要的是,易地搬迁之后,团结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去年,该村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村民收入渠道大大拓宽。

      村民蒲恒珍一家是村里最早的大黄种植户。“过去不晓得方法,白种一场。”蒲恒珍说,易地搬迁后,县扶贫和科技部门送来种子,组织村民大面积种植大黄,并进行技术指导。如今蒲恒珍一家种了40亩大黄。她算了一笔账:大黄4-5年轮种一次,以现在一亩收入12000元计算,每年每亩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5-10倍。

      团结村支部书记牟小虎说,现在全村种了1400多亩大黄,村里还牵头成立了生态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和几家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

      如今,村里和蒲恒珍一样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越来越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5000余元。

      [民生·举措]

      四年有效控制大骨节病

      阿坝州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也是特殊类型连片贫困地区。为彻底改变大骨节病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08年起,我省正式启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从易地搬迁、易地育人、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结构调整、卫生防治、科技攻关等9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4年过去,如今大骨节病得到有效控制,贫病地区发展基础大幅提升。群众纷纷感言,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吃上了可口的大米饭,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民生·声音]

      惠民帮扶 改善民生

      金川县河西乡乃当村村民 王玉丹

      通过易地育人项目,我来到了乡中心校读书。学校里有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浴室,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有国家给的生活补贴。我觉得现在的学校生活很好,同学们中都没有新增大骨节病的了。

      邛溪镇热坤村牧民 尕能

      我家共有7口人,3个娃娃在上学。过去我们吃饭时,以青稞为主食,喝的也都是没有经过净化和检验的河水。现在,我们全家都享受到了大骨节病区更换的口粮,这些粮食都是政府免费发放的!现在我们吃的品种多了,喝的也是干净的自来水,家里人平时感冒肚子疼的都少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病区群众的关心!卡卓(藏语:谢谢)!卡卓!”

      红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培玉

      为了改善大骨节病区群众的生活条件,红原县组织开展大骨节病区口粮发放工作。由于量大、点多、面广、线长,时间紧、任务重,红原县专门成立了粮食调运、检化验、供应等领导小组,采取边调运边发放、集中供应与分批次相结合等多种供应方式,及时组织粮食调拨和供应。对身体多病、年老体弱的换粮对象,县里还将实行包片制度,实行送粮上门服务,方便他们尽快换粮。计划在3月底前,全县将全面完成256.287万公斤的粮食供应任务。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策惠及 生活甜美

  • 2012年02月28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采访时间:2月25日采访地点: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

      [民生·数字]

      38.76亿元--

      为期5年的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今年进入最后一年。4年来,国家、省、州已累计投入27.45亿元,加上地方统筹和群众自筹资金,总计38.76亿元。

      2.64万名--

      病区2.64万名学龄儿童实现易地入学,新建、改扩建校舍15.56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钢架床、实验仪器等52.26万套,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3.97亿元--

      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计划投入3.97亿元,继续推进易地育人、易地搬迁、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结构调整、卫生防治和科技攻关九大项目等重点项目。

      [民生·一线]

      2月25日,藏历新年期间。走进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团结村,宽敞干净的水泥道路在脚下延伸,一座座新居排列道路两侧,崭新宽大的村“两委”活动室前健身器材齐全,这一切,无不展现出团结村人的幸福生活。

      说起团结村的变化,村民们纷纷感慨:“感谢党的好政策,在我们这里搞了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生活越来越好了。”

      村民住上“别墅” 生活媲美城里

      团结村距县城5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村。村里有34户群众,过去该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由于村民有的住在半山腰,分散零乱,村民居住环境极差。

      受益于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两项优惠政策,分散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全部搬迁到现在的地方。在过去3年里,全村修建起了一座座新房,家家户户都有了平坦的入户水泥路,还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通信全覆盖。来到这里,恍如置身“农家别墅群”。

      “以前有的群众说‘建新房,住小楼,走平路,过现代文明生活,那是城里人的生活,不是我们大骨节病患者敢奢想的。但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家里自来水、抽水马桶、太阳能、电视、洗衣机、冰箱等一应俱全,而且还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住院都有了保障。”村民如曼特说。

      产业走向规模 村民腰包渐鼓

      几年前,将垃圾倾倒在空地上或水沟里,是团结村群众处理日常垃圾最主要的方式。“由于随意倾倒,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到了夏天,又脏又臭。”村委会主任邓桂生说,这不仅深深困扰着群众,也让村干部伤透了脑筋。

      团结村垃圾如何处理?去年,村里实行了门前包片,县乡也专门组织人来运输,最后实施分类处理。这样一来,村民屋里屋外都干净了。

      更为重要的是,易地搬迁之后,团结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去年,该村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村民收入渠道大大拓宽。

      村民蒲恒珍一家是村里最早的大黄种植户。“过去不晓得方法,白种一场。”蒲恒珍说,易地搬迁后,县扶贫和科技部门送来种子,组织村民大面积种植大黄,并进行技术指导。如今蒲恒珍一家种了40亩大黄。她算了一笔账:大黄4-5年轮种一次,以现在一亩收入12000元计算,每年每亩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5-10倍。

      团结村支部书记牟小虎说,现在全村种了1400多亩大黄,村里还牵头成立了生态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和几家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

      如今,村里和蒲恒珍一样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越来越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5000余元。

      [民生·举措]

      四年有效控制大骨节病

      阿坝州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也是特殊类型连片贫困地区。为彻底改变大骨节病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08年起,我省正式启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从易地搬迁、易地育人、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结构调整、卫生防治、科技攻关等9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4年过去,如今大骨节病得到有效控制,贫病地区发展基础大幅提升。群众纷纷感言,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吃上了可口的大米饭,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

      [民生·声音]

      惠民帮扶 改善民生

      金川县河西乡乃当村村民 王玉丹

      通过易地育人项目,我来到了乡中心校读书。学校里有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浴室,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有国家给的生活补贴。我觉得现在的学校生活很好,同学们中都没有新增大骨节病的了。

      邛溪镇热坤村牧民 尕能

      我家共有7口人,3个娃娃在上学。过去我们吃饭时,以青稞为主食,喝的也都是没有经过净化和检验的河水。现在,我们全家都享受到了大骨节病区更换的口粮,这些粮食都是政府免费发放的!现在我们吃的品种多了,喝的也是干净的自来水,家里人平时感冒肚子疼的都少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病区群众的关心!卡卓(藏语:谢谢)!卡卓!”

      红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培玉

      为了改善大骨节病区群众的生活条件,红原县组织开展大骨节病区口粮发放工作。由于量大、点多、面广、线长,时间紧、任务重,红原县专门成立了粮食调运、检化验、供应等领导小组,采取边调运边发放、集中供应与分批次相结合等多种供应方式,及时组织粮食调拨和供应。对身体多病、年老体弱的换粮对象,县里还将实行包片制度,实行送粮上门服务,方便他们尽快换粮。计划在3月底前,全县将全面完成256.287万公斤的粮食供应任务。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