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从“吃饭财政”迈向“发展财政”

  • 2012年01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财政预算报告字里行间厘清“四川账本”--

      1月10日,《关于四川省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预算报告”)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与代表见面。预算报告字里行间展示的是“四川账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体现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回应着百姓的殷殷期盼。财政收支实现跨越

      支出结构从“7:3”到“3:7”反转

      “2011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044.38亿元,为预算的115.9%,增长30.9%;全省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3185.27亿元,增长30.3%;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673.84亿元,为预算的87.7%,同口径增长31.6%。”预算报告中,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晒”出“总盘子”。

      “这组2、3、4数字的实现,意义重大。”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激动地说,2008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10年,迈上1500亿元台阶,去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并提前一年实现了我省在2008年初提出的 “用五年时间力争实现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三大总量指标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有了速度和规模,代表们更关注收入和支出结构的变化。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院长贺盛瑜分析说,近年来四川财政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收入质量之变。根据预算报告,全省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达75%,同口径提高1.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5.2%,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收入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2011年,全省用于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升到70%,维持机构运转的基本支出占比下降到30%。黄锦生说,2002年时,全省维持机构运转的基本支出占当时支出总额的72%,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只占支出总额的28%。也就是说,四川用了10年时间,实现了维持机构运转支出与经济社会事业“7:3”到“3:7”的反转,四川正在实现由“吃饭财政”向“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这意味着,我们将有更多资金改善百姓福祉,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预算报告提出,按照14.5%的增幅计算,今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安排2306.5亿元,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将达到4323.7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将筹集160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与“两化”互动和民生保障相关的“九件大事”。

      继续加大民生投入

      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全面实现‘全民医保’和‘全民养老’、秦巴山区5市28县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预算报告给广大代表递上了一份厚重的民生账单:2011年,我省继续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2011年,全省民生财政支出达到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3.6%。“十项民生工程”支出就达到1195.5亿元,为资金计划的142.2%。

      “从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四川对民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关注之重。”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史江如是说。根据预算报告的安排,今年我省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还将进一步增长。2012年,我省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912.8亿元中,民生支出将达到551.89亿元,占支出总额的60.5%。其中:教育支出107.36亿元,增长29.8%,医疗卫生76.6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92.48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4.64亿元、住房保障支出30.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支持的“九件大事”中,四件与民生息息相关,包括安排40亿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10亿元扶持自主创业、安排10亿元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安排10亿元完善群众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财政资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整合资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除保障民生,在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中,调结构、促发展同样颇有分量。

      2011年,省财政全年下达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227亿元,争取中央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35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省级集中财力超过80亿元,确保2011年年初提出的“五件大事”顺利实施。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省财政下达各类水利建设资金95.8亿元,较去年增长70.1%;建立健全水利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利投入政策。安排各类交通建设资金237.8亿元,同口径增长85.6%,大力支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在全力筹措资金保障民生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今年将集中省级财力安排20亿元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安排20亿元支持文化繁荣发展,安排20亿元大力推进新村建设,安排10亿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夯实经济发展基础。”黄锦生说。

      “向‘发展财政’转变,意味着财政资金更多地发挥在投资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变上来。”省政协委员、遂宁市财政局局长陈伐说,包括设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措施,财政资金都发挥了其引导和撬动的功能,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省财政在“九件大事”中安排20亿元继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创新。还将安排17.79亿元用于实施“科技支撑计划”等。贺盛瑜认为,通过这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转型。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吃饭财政”迈向“发展财政”

  • 2012年01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财政预算报告字里行间厘清“四川账本”--

      1月10日,《关于四川省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预算报告”)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与代表见面。预算报告字里行间展示的是“四川账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体现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回应着百姓的殷殷期盼。财政收支实现跨越

      支出结构从“7:3”到“3:7”反转

      “2011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044.38亿元,为预算的115.9%,增长30.9%;全省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3185.27亿元,增长30.3%;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673.84亿元,为预算的87.7%,同口径增长31.6%。”预算报告中,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晒”出“总盘子”。

      “这组2、3、4数字的实现,意义重大。”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激动地说,2008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10年,迈上1500亿元台阶,去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并提前一年实现了我省在2008年初提出的 “用五年时间力争实现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三大总量指标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有了速度和规模,代表们更关注收入和支出结构的变化。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院长贺盛瑜分析说,近年来四川财政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收入质量之变。根据预算报告,全省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达75%,同口径提高1.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5.2%,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收入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2011年,全省用于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升到70%,维持机构运转的基本支出占比下降到30%。黄锦生说,2002年时,全省维持机构运转的基本支出占当时支出总额的72%,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只占支出总额的28%。也就是说,四川用了10年时间,实现了维持机构运转支出与经济社会事业“7:3”到“3:7”的反转,四川正在实现由“吃饭财政”向“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这意味着,我们将有更多资金改善百姓福祉,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预算报告提出,按照14.5%的增幅计算,今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安排2306.5亿元,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将达到4323.7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将筹集160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与“两化”互动和民生保障相关的“九件大事”。

      继续加大民生投入

      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全面实现‘全民医保’和‘全民养老’、秦巴山区5市28县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预算报告给广大代表递上了一份厚重的民生账单:2011年,我省继续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2011年,全省民生财政支出达到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3.6%。“十项民生工程”支出就达到1195.5亿元,为资金计划的142.2%。

      “从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四川对民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关注之重。”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史江如是说。根据预算报告的安排,今年我省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还将进一步增长。2012年,我省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912.8亿元中,民生支出将达到551.89亿元,占支出总额的60.5%。其中:教育支出107.36亿元,增长29.8%,医疗卫生76.6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92.48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4.64亿元、住房保障支出30.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支持的“九件大事”中,四件与民生息息相关,包括安排40亿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10亿元扶持自主创业、安排10亿元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安排10亿元完善群众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财政资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整合资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除保障民生,在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中,调结构、促发展同样颇有分量。

      2011年,省财政全年下达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227亿元,争取中央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35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省级集中财力超过80亿元,确保2011年年初提出的“五件大事”顺利实施。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省财政下达各类水利建设资金95.8亿元,较去年增长70.1%;建立健全水利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利投入政策。安排各类交通建设资金237.8亿元,同口径增长85.6%,大力支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在全力筹措资金保障民生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今年将集中省级财力安排20亿元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安排20亿元支持文化繁荣发展,安排20亿元大力推进新村建设,安排10亿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夯实经济发展基础。”黄锦生说。

      “向‘发展财政’转变,意味着财政资金更多地发挥在投资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变上来。”省政协委员、遂宁市财政局局长陈伐说,包括设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措施,财政资金都发挥了其引导和撬动的功能,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省财政在“九件大事”中安排20亿元继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创新。还将安排17.79亿元用于实施“科技支撑计划”等。贺盛瑜认为,通过这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转型。
    责任编辑: 蓁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